首页 名人故事 宋元文案和万斯同写这个句子的含义所在

宋元文案和万斯同写这个句子的含义所在

时间:2023-08-2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宋元文案》和《宋元儒学案》,《明文海》及其《授读》_关于黄宗羲的故事第67章 《宋元文案》和《宋元儒学案》,《明文海》及其《授读》如前所说,早在康熙六年,黄宗羲已从历史顺序出发,先有《理学录》之编,重点在宋元之儒,收有十一个学派,明儒仅五个。因清之尽,所以他要抢救前明的文献而辑《明文案》和著《明儒学案》。《全集》第十一册黄百家《明文授读序》。

《宋元文案》和《宋元儒学案》,《明文海》及其《授读》

如前所说,早在康熙六年,黄宗羲已从历史顺序出发,先有《理学录》之编,重点在宋元之儒,收有十一个学派,明儒仅五个。后因甬上证人书院的创立,授弟子以蕺山之学,转而以明儒为重点,在康熙十四年编成《明文案》后,于十七年编成《明儒学案》。此后,他才回过头来,再开始编宋元文人之集和写宋元儒者之学。

康熙二十五年,黄宗羲在给徐乾学信里,已提到他在编辑《宋元集略》:《宋元集略》尚未钞完,然亦不过旬日,即当送上也。只是未曾检出及留在京邸者,不知何时得以寓目?弟初意欲分叙纪各体,以类编纂,既而思之,以为不可。盖集中文字,亦未必皆佳,只据一集存其大概,使其人不致湮没。若类编之,则恶文盈目,反足为累。又未见之集极多,后来见之,又难于插上,不若一人自为一集,不论多少,随见随选,故名之曰《宋集略》、《元集略》,先生以然否?弟架上亦有百余集,亦一概抄出,以请正也。《全集》第十一册《与徐乾学书》。前一年,黄宗羲到昆山,至徐乾学求是楼借书。借来的宋元文集,目的就是为了与自己续钞堂所藏百余本宋元文集一起,编辑成《宋集略》和《元集略》。这次去信的意思是,希望去年至昆山因来去匆匆,在求是楼中尚未检出借到的宋元文人的集子和徐乾学留在京邸的这类书籍,有机会能再借抄,同时,征求他编辑体例的意见。可以说,他编辑《宋元文案》在这一年前早已开始了。

康熙二十七年,黄宗羲至苏州,徐秉义亲至苏州,接黄宗羲至昆山。时徐乾学本人也在昆山,带回留在京邸的宋、元、明文集。黄宗羲这次在昆山时间足有一个月之久,抄录不少上次在求是楼未检出的宋、元、明文集以及徐乾学从京邸带回来的书籍,不仅有求是楼藏书,且有已归徐乾学所有的原属曹溶静惕堂藏书,此外,又有徐秉义的培林堂藏书,抄之未尽,再借回黄竹浦故里续抄,收获颇丰。据黄百家说:“近复得吾师果亭徐先生钞寄培林堂所藏集本,以补吾家所未备。于是先遗献有《宋元文集日钞》一书,部帙浩繁,内亦有硃圈、甲乙,以授不孝读者。”《全集》第十一册黄百家《明文授读发凡》。极大地丰富了续钞堂藏书,于是《宋集略》、《元集略》也改称为《宋元文集日钞》。在康熙三十四年黄宗羲逝世前,书名已改为《宋元文案》。

黄宗羲正是在掌握了大量的宋元文集后,才可能继康熙六年的《理学录》后全面编著他的第二部学术思想史巨著《宋元儒学案》。康熙三十年(1691),北地的贾润捐资刻《明儒学案》,欲为《明儒学案》作序,找到了时在京师修史的万斯同,请他代笔。万斯同自然很高兴,为之作《明儒学案序》。这篇《序》后来贾润稍作修改,收于贾刻本的《明儒学案》卷首。万斯同在所作《序》中有这样一句:他日有人汇宋、元诸儒,亦仿此书之体而辑为一书,宁不更快人意耶?万斯同《石园藏稿》抄本,《明儒学案序》(代笔)。贾润对此句稍作修改,将“亦仿此书之体而辑为一书”,改为“仿此体而重辑焉”。贾润当然不知道万斯同写这个句子的含意所在,万斯同则是故意写上这样一笔。康熙二十八年,万斯同一度回甬探亲。次年初回京,是年三月,黄宗羲闻知,以八十岁高龄,亲自至甬上相送,有《送万季野北上》诗一首:(www.guayunfan.com)

三叠湖头入帝畿,十年鸟背日光飞。

四方声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

良夜剧谈红烛跋,名园晓色牡丹旂。

不知后会期何日?老泪纵横未肯稀!

《全集》第十一册《南雷诗历》卷四《送万季野北上》。黄宗羲是在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七年相继到昆山抄书、借书,借来大量的宋、元、明文集,其中宋、元部分就用于编著《宋元文集日钞》,和《宋元儒学案》。二十八年,黄宗羲至甬上送别万斯同,在“良夜剧谈”时,岂有不告诉他在编著《宋元儒学案》之事!所以当康熙三十年贾润由其子贾朴转请万斯同为他《明儒学案序》代笔时,他就有意插入一段“他日有人汇宋、元诸儒,亦仿此书之体而辑为一书”的话,即仿《明儒学案》之体而辑一书,这自然暗示《宋元儒学案》了。由此可知,至少在康熙二十七年左右,黄宗羲已开始编著《宋元儒学案》。

黄宗羲早在康熙元年在所著《明夷待访录》的《原法》篇中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他没有讲出“至清而又一尽”的第三尽。因清之尽,所以他要抢救前明的文献而辑《明文案》和著《明儒学案》。此事既毕,在饰巾待尽之年,他试图辑录因元而尽的宋代文献,包括元代的儒家文献,于是有《宋元文集日钞》之辑和《宋元儒学案》之著。这说明他虽然在耄耋衰病的晚年,对胡翰十二运交入大壮的推算虽然心有不甘,但已经基本绝望,可是抢救创立于秦之前,在至秦而一尽之后仍连绵不绝的代表汉高级文化的儒家文献之心并未死,他仍在不懈地努力。当他在昆山徐氏求是楼不仅发现很多宋、元人文集,而且有大量他从未见过的明人文集时,于是就产生了扩大《明文案》为《明文海》的打算,而且立即进行。黄百家对《明文海》选辑的经过,有如下叙述:逮后,先夫子究以有明作者林歉于未尽,亲至玉峰,搜假司寇健庵先生传是楼明集,得《文案》以外所未有者,又如我家藏之数,汗牛而归,缀以红楮,第其甲乙,复还玉峰。宫詹果亭先生命诸佐史,茧指录出,亲正豕鱼,以寄夫子。于是复合《文案》而广之,又有《明文海》之选,为卷凡四百八十,为本百有二十,而后明文始备。《全集》第十一册黄百家《明文授读序》。这说明《明文海》之选,是与《宋元文集日钞》之选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黄宗羲几次到昆山借书回黄竹浦抄录,除宋元文集外,还有大量明人文集,而这些文集是黄家续钞堂所未有的。借回明文集后,因数量太多,黄宗羲作好编辑记号,“缀以红楮,第其甲乙”,然后还给昆山徐家。徐秉义接到所还书后,命人抄录,抄录后亲自校对,将抄本寄给黄宗羲,于是黄宗羲将《明文案》扩而为《明文海》。

《明文海》共分二十八种体裁,每体之中又各有子目,如赋的子目有十六,书的子目有二十七,序子目有五,记子日有十七,传子目有二十,墓文子目有十三,分得很细。所收明人文集几近二千家。“亦可谓一代文章之渊数,考明人著作者,当必以是编为极备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集部总集类五《明文海》。五六年以后,康熙三十二年,黄宗羲年已八十四岁,《明文海》终于选成。黄宗羲昔年抢救明文献的理想,可以说完全实现了。

《明文海》选成这一年,黄宗羲认为应在这浩如烟海的文集中,选辑精本给其子作为普及读本,他对黄百家说:唐《文苑真华》百本,有明作者轶于唐,非此不足存一代之书。顾读书不须如许,我为汝择其尤者若干篇,授汝读之。于是更有《授读》一书。《全集》第十一册黄百家《明文授读序》。此书除有黄百家之《序》外,尚有徐秉义《明文授读序》。徐秉义在《序》中说黄宗羲增益《文案》而成《文海》,“顾其缃帙浩繁,为卷几至五百,令嗣主一(黄百家字)尝私请于先生,更抡剔其最者,秘之枕中,是名《授读》。盖《文海》所以存一代之文,《授读》所以为传家之学”转引自《全集》第十一册《明文授读评语汇辑》吴光按语。黄宗羲自知自己留世已不长,在卒前选《授读》以为传家之用。应该说这是黄宗羲留给其子孙最珍贵的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