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戴安澜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

戴安澜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

时间:2022-07-0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戴安澜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戴安澜,又名戴炳阳,号海鸥,安徽无为人。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鉴于敌守军强大,戴安澜命部队先行强攻棠吉西侧的敌警戒阵地,并一举夺下,然而,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无法遏止整个缅甸战场上中英盟军疾速溃败的势头。由于没有药品,加之天气炎热,雨水感染,戴安澜高烧不退,伤口化脓的情况更加严重。

戴安澜_滇缅抗战将士名人

戴安澜(1904—1942),又名戴炳阳,号海鸥,安徽无为人。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1926年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同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先后参加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荣获五等云麾勋章。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戴安澜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迫使台儿庄之敌后撤,获得华胄勋章1枚。1938年5月,在徐州会战中,戴安澜率部在中条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著,升任第89师副师长兼第31集团军总部干训班教育长。1938年8月,率部投入武汉会战,被第31集团军记大功一次。1939年1月,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5月,率部参加抗击日军进犯的随(县)枣(阳)之战,6月17日,晋升陆军少将,9月,参加长沙保卫战,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苦战一个月,毙敌6000人,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5师团第12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各报记者在国内外报刊上报道大战经过,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狄青风度,蒋介石称誉其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1942年初,日军进攻缅甸,由第5、第6、第66三个军10万余人组成的中国远征军赴缅,分东、中、西三线对日军作战。戴安澜率先头部队第200师进抵保山待命,因英国背信弃义封锁滇缅公路,该部驻扎保山坝北部金鸡、育德、郎义、孟官等各村镇近一个月,师直部队驻板桥街,司令部设在马世俊家。戴安澜每天拂晓到各部巡视,每星期六上午,他都把全师官兵集中到光尊寺北面广场,进行抗日救国形势教育、军事知识教育和军风军纪教育,特别强调爱护百姓,打扰百姓的坚决按军法论处,因此,官兵穿戴整齐,没有军人蹲茶馆、进饭店或边走路边吃东西的现象。全师官兵不仅礼貌待人,买卖公平,而且帮助驻地民众做杂活,春节期间还组织花灯、高跷等军民联欢活动,军民相处十分和谐。戴安澜对地方军政官员很宽容,有一次应邀在保山戏院看戏,一向蛮横霸道的保山熄烽部队旅长龙奎垣的人把戴安澜一行驱赶到次座,戴安澜毫不计较。部队离开保山时,戴安澜下令各部彻底还清借用民众的东西,损坏的则赔偿,当地居民一路欢送部队到北津桥外。

1942年3月7日,第200师在戴安澜将军的率领下,冒孤军深入的危险,日夜兼程到达缅甸同古。驻守同古的英缅第1师士气低落,既不了解敌情,又未做迎战准备,只想着安全后撤,保存实力。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同时为中国远征军主力集结赢得时间,第200师迅速接防同古,英缅军撤往普罗美。3月19日,日军第55师团第112、第143联队向同古发起攻击,面对2万多拥有制空权的敌军,第200师的9000名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与日军血战12天,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5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www.guayunfan.com)同古保卫战是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首次胜利,这次胜利打出了国威,掩护了英军的撤退,为远征军后续部队集结赢得了时间。

孤军奋战的第200师

由于西线英军消极避战,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及第200师的大部分重装备未能按预定计划运送到同古前线,在内缺粮弹、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为避免全军覆没,按照远征军司令部的命令,戴安澜师长率部安全突围,连一个伤兵也未丢失。

第200师全体官兵虽是孤军作战,但师长戴安澜誓死抵御,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最猛烈的抵抗。

1942年4月24日拂晓,棠吉之战爆发,负责收复棠吉的第200师将士率先向日军发起进攻。鉴于敌守军强大,戴安澜命部队先行强攻棠吉西侧的敌警戒阵地,并一举夺下,然而,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无法遏止整个缅甸战场上中英盟军疾速溃败的势头。日军第56军团除策应正面之敌外,还秘密穿越缅泰边境1500公里的原始大森林,神出鬼没地出现在腊戌、密支那等城的中国守军后方。1942年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月10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群密集扫射,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安澜第200师,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在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决定率部队进入缅甸掸邦中部的原始森林,避开日军,突破日军第18、第55、第56三个师团设置的重围,寻隙退回国内。1942年5月18日,第200师兵分两路,横穿细抹公路,前卫部队突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戴安澜将军命令部队立即分散突围,他身先士卒,冲在前面。敌人以逸待劳,据险伏击,第200师伤亡惨重,激战中,一梭机枪子弹射中了戴安澜胸腹部,血流如注,他顿失知觉,而他身边的卫士已被冲散,等到发现没有戴师长的踪影时,才分途寻觅,找到伤重倒地的戴安澜,官兵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由于没有药品,加之天气炎热,雨水感染,戴安澜高烧不退,伤口化脓的情况更加严重。5月26日傍晚,第200师与敌周旋至缅甸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时,因伤口溃烂感染,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含恨而逝,年仅38岁,噩耗惊传,全国悲痛。戴安澜灵柩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全州归国,遗体安放于广西香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途经保山时,李根源率各县县长、士绅迎送公祭,民众闻讯赶来告慰忠魂,一路之上满是悲痛的人群,路途拥塞到澜沧江边。

1942年7月31日,在广西全州,上万人为壮烈殉国的抗日英雄戴安澜举行隆重的安葬悼念仪式。1942年10月16日,国民党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1942年10月29日,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总统追授戴安澜一枚懋绩勋章,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1943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词。毛泽东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蒋中正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史迪威评价戴安澜:“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1948年秋天,戴安澜的遗骸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故里。1956年9月21日,戴安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戴安澜烈士墓安放在芜湖市小赭山南坡半山腰,占地100多平方米,芜湖市人民政府于1979年将墓地重新整修,并树立了多块石碑,左碑铭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先辈当年题赠的挽诗、挽词、挽联;右碑是戴安澜将军生平简历;中碑是王昆仑所题“戴安澜烈士墓”。墓群和地面采用花岗岩蘑菇石粘贴,新增加了汉白玉护栏和上下两座瞻仰台,面积为336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多人。1996年8月,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将戴安澜烈士墓列为“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10月,芜湖市政府公布戴安澜烈士墓为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8月,戴安澜烈士铜像在园内塑立。

戴安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