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李竹如的故事_激扬文字为抗战

李竹如的故事_激扬文字为抗战

时间:2022-06-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李竹如的故事_激扬文字为抗战李竹如 激扬文字为抗战喉舌为党表忠贞,舆论报刊润国民。读书期间,李竹如在同学中集资创办了油印的《竞进》周报。在国民党反动当局追捕下,李竹如被迫回到山东,先后在济南、平原乡师任教。李竹如离开上海,奔赴延安。在1939年到1942年的《大众日报》上,登载了李竹如署名的许多文章。1940年,李竹如同志还被选为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在突围战斗中,李竹如壮烈牺牲,时年37岁。

李竹如的故事_激扬文字为抗战

李竹如 激扬文字为抗战

喉舌为党表忠贞,舆论报刊润国民。

浩然正气永不灭,民族精英万世尊。

李竹如(1905—1942),山东利津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我党宣传新闻战线杰出组织者和活动家。1942年11月,在崮山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www.guayunfan.com)李竹如1905年生于山东省利津。上初中期间开始受到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熏陶。一年春节,他在门上贴了“马列传天下,世界要大同”的对联,表达了他的革命信仰。1927年他在就读的济南正谊中学加人中国共产党。读书期间,李竹如在同学中集资创办了油印的《竞进》周报。他在课余抽空写文章,并油印、分发,使许多同学从那张小报上闻到了新鲜油墨的气味,也嗅到了先进思想的芳香。1928年“五卅”惨案后,李竹如一度回到家乡利津发动群众,公开提出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团结一些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后为躲避反动派追捕,他再次到南京考人中央大学。在那里,他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并利用课余时间刻苦地玫读马克思、列宁的一些著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竹如任南京中央大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参与领导中央大学师生和南京各校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民党反动当局追捕下,李竹如被迫回到山东,先后在济南、平原乡师任教。他秘密发展党员,培养出一大批革命青年。同时他在济南创办《新亚日报》,并在报社筹备处的墙上,贴了四个大字:“大众喉舌”。他亲自担任编辑,并为报纸撰稿,宣传抗日救亡。《新亚日报》在读者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后来报社内部发生了分化,并受到国民党反动势力的逼迫,李竹如不得不离开山东,于1936年夏天到了上海。在上海,他创办并主编了《文化报》。别看编辑部的房子小,人手少,他们办的却是一份向全国十几个省发行的报纸,为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出报,李竹如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几乎每期报纸都有他写的社论、评论。他经常用大量篇幅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当沈钧儒等救国会“七君子”被捕后,他不顾国民党当局的威胁、恐吓,在《文化报》上伸张正义,连续发表报道和文章,声援“七君子”。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进玫上海。《文化报》无法再办下去。李竹如离开上海,奔赴延安。他几乎没带什么行装,却带了一筒蜡纸、一块钢板、几支铁笔。在敌人轰炸下,铁路、公路断了,他便步行。途中,他把中共中央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油印成传单,沿途散发。在晋东南,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129师将他留下工作,他担任了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的社长,以后又当了《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总编辑。在战争环境下,报纸的纸张来源、印刷、发行都有许多困难。由于没有条件铅印,《中国人报》克服种种困难,先是油印,后改石印。这是一张面向工农兵的报纸,李竹如除了经常写稿外,还担负了全部审稿和部分改稿任务。每期报纸稿件都经他审阅付印,报纸办得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把话说到了人民大众心里。

1939年5月,李竹如随徐向前、朱瑞率领的八路军第1纵队进人山东敌后,他担任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并兼任《大众日报》管理委员会主任,还担任“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的理事长。当时报社工作人员多是年轻人,缺少办报经验。李竹如认直抓了编辑记者队伍的建设和报纸的改进工作。他经常说:“一张报纸胜过一发炮弹。”以严格的纪律、严谨的作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在1939年到1942年的《大众日报》上,登载了李竹如署名的许多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他在沂蒙山区农家的油灯下写成的,有的是在凛冽寒风中呵开冻笔写就的。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保持着亲自执笔写文章的习惯。在抗日战争时期,《大众日报》在华北敌后根据地是一份很有影响力的报纸。1940年1月1日创刊一周年时,毛泽东同志曾特地写了贺词,用电报发到山东。

1940年,李竹如同志还被选为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在他主持下,该会曾把战地国民教育问题,以及在山东如何开展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问题,作为自己致力推进的重大课题。李竹如就这些问题在报纸上写过许多文章。他抓什么工作都抓得很紧、很细。1940年冬开展冬学运动,从组织、领导、动员一直到经费、教员、教材、教学方法等问题,都考虑得非常周全。

1942年,党在全山东,首先在滨海地区发动了减租减息运动,李竹如同志这时担任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秘书长。为搞好减租减息工作,他深人农村作调查,到哪里都与群众打成一片。1942年冬,日军对山东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扫荡”,11月2日,8000余敌人将山东军区和政府机关包围在崮山上。在突围战斗中,李竹如壮烈牺牲,时年37岁。徐向前亲笔题词称赞“李竹如同志是我党宣传新闻战线上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