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相对峙秦晋争伐频的故事

相对峙秦晋争伐频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峙秦晋争伐频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及其周围,对峙着两个旗鼓相当的国家晋国和秦国。晋厉公继位后,也想缔结盟约,结束两国僵持不下的战争状态。白狄和楚国得知两国刚刚歃血为盟,于是对秦国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很反感,便告诉了晋国。秦国没有表示自己做得不妥,于是晋国兴师伐秦。秦军便开始袭击晋国,晋国当时正在闹饥荒,因而没有回击。

相对峙秦晋争伐频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及其周围,对峙着两个旗鼓相当的国家晋国和秦国。尤其是在诸侯争霸愈演愈烈的春秋中期以后,两个国家的实力都相当强盛,但都不可能征服对方。于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小规模的战争和盟约之下的和平便在晋国和秦国之间交替进行。

但是渐渐地,事情有所变化,它们中的一方实力暗暗地变得更为强大,直到成为未来的领跑者,给中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现在,我们不妨从两国的对峙说起……

分庭抗礼

秦晋殽之战以后,秦国改变了征战的策略,转而征服西方的一些小国,在西部独霸一方。

与此同时,晋国又不断地与两个大国——楚国和齐国发生冲突,战争连年不断。晋国陷于跟楚、齐的征战之中,晋灵公就想暂时停止与秦国的冲突,以稳定后方。这个时候,晋国大夫赵穿独出心裁地向晋灵公提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堂堂大国去向秦国屈辱求和,有损于晋国的威望。秦国与崇国是盟友,我们去攻打崇国,秦国人必然会去救援崇国。那时我们顺水推舟与秦国讲和,不是更容易做到吗?”

晋灵公一时脑袋发昏,竟然采纳了这个主意,派赵穿率大军进攻崇国。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当晋国提出可以同秦国和谈时,却遭到了秦国的一口回绝,双方因此结了仇,积怨越来越深,并由此导致了长达三十年的对抗。

晋成公登上王位后,为了彰显国威,率军征服了小国白狄,然后会同白狄进攻秦国。双方军队稍一接触,彼此就都撤兵了。

这个时候晋秦双方都受到其他方面的牵制,都不敢轻举妄动,一直保持着一种相互仇视但又分庭抗礼的状态。

这期间,还流传着两个非常玄幻的故事,很有意思。

故事之一是晋国人抓住一个秦国派来的奸细,把他带回国都,吊死在城墙上,然后将尸体扔在东门外示众。怪事在六天之后发生了,被吊死的秦国间谍竟然醒过来了。秦国间谍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又摸了摸脖子,大摇大摆地走了。围观的群众看得目瞪口呆,谁也不敢上前。

故事之二是发生在魏颗身上的。

魏颗的父亲是晋国大夫魏武子,魏武子的一个爱妾不会生育。后来魏武子生了病,吩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以后,你就把她嫁出去吧!”但是魏武子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却又说出了截然不同的话:“不能让她改嫁,让她为我殉葬!”父亲死后,魏颗说:“人得了重病头脑混乱,我当然应按照他头脑清楚时的指示去做。”于是,就把父亲的这位爱妾嫁了出去。

晋景公六年,秦桓公率军进攻晋国,包围了晋国的辅氏。秦军中有个大力士名叫杜回,力大超人,勇猛无比,人们都很害怕他。魏颗率晋军救援辅氏,与杜回遭遇,魏颗心中甚是紧张,不敢近前。突然,一阵旋风刮来,战场上出现一位老翁,用草绳把杜回绊倒在地,于是魏颗快马加鞭地奔过去,把杜回给俘虏了。

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位老翁对他说:“我是你所嫁出去的那个女子的父亲,你听从你父亲头脑清醒时的话,我很感激,但愿这件事能当成我对你的回报吧!”

盟约之败

晋秦两国之间的战争时停时续,彼此难分上下。双方隔一段时间就谈判和解,约定不再打仗,但总会有一方打破盟约,使战乱又起。

晋厉公继位后,也想缔结盟约,结束两国僵持不下的战争状态。于是,晋厉公和秦桓公约定在令狐(今山西临猗西)会盟。晋厉公先到达令狐,然而,秦桓公担心晋国有阴谋诡计,不敢渡过黄河,自己留在王城(今陕西大荔东),派特使到令狐同晋厉公会盟。为表诚意,晋厉公也派郤犨西渡黄河到王城与秦桓公盟誓。两国就这样凑合着达成了和约,暂时结束了冲突。

晋国的范文子对此很不满,生气地说:“歃血为盟是为了保证信义,相互放心。两国君主约定地点会面,这是彼此信任的第一步。这一步都达不到,说明会盟的人根本就无诚意,勉强盟誓又www.guayunfan.com有何益处!”

正如范文子所言,秦桓公不久就违背了和约。他派人到白狄和楚国,鼓动他们与秦联合攻打晋国。白狄和楚国得知两国刚刚歃血为盟,于是对秦国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很反感,便告诉了晋国。晋厉公马上派人到秦国宣布断绝两国的结盟关系,斥责秦国说:“晋厉公怀念晋、秦两国的传统友谊,从而达成令狐之盟。但你们却背弃盟约。各国诸侯莫不为秦国的重利轻义而痛心疾首,纷纷背离你们而与晋国接近。现在,诸侯兴师要来讨伐你们秦国,如果你们考虑到这一现实又能体恤晋国,晋国愿意再次同秦国结盟,言归于好;如果不肯结盟的话,恐怕诸侯的军队不会答应,晋国也无能为力了。特前来奉告,请你们好自为之!”

秦国没有表示自己做得不妥,于是晋国兴师伐秦。晋军协同各诸侯军队与秦军在秦国的麻隧(今陕西泾阳北)交战,晋军上下一心,斗志昂扬,而秦国做贼心虚,理亏气丧,很快就败下阵来。

这一场战役大损了秦国的元气,使他不敢再轻举妄动,第二年秦桓公就忧郁而死。秦景公继位后,调整策略,休养生息了十年左右。

秦景公看到秦国恢复了元气,就又打起了晋国的主意。他派人到楚国,约请楚国共同攻晋。楚共王答应了。楚国的大夫子囊劝告楚王说:“目前我们还难以同晋国较量。现在的晋国任人唯贤,严格推行既定的国策。晋国的卿肯于让贤,大夫忠于职守,士努力教育百姓,庶人致力于农业生产。因此,战胜晋国的可能性太小了,即使联结秦国的兵力也不行。”

楚共王听了子囊的话,觉得有理,但为时已晚,已经答应秦国,再出尔反尔的话会引起众诸侯的指责。于是,楚共王就把军队派驻在武城(今河南南阳北),以策应秦国军队。秦军便开始袭击晋国,晋国当时正在闹饥荒,因而没有回击。秦国看楚国按兵不动,也就没有再对晋国发动攻击。

第二年,晋国寻仇来了。晋悼公派军队攻打秦国,秦国也不甘示弱,立即反击。晋国认为秦军人少不堪一击,没有多加戒备,结果惨败于栎地。

迁延之役

小规模的拉锯战越打越没劲,但是双方还一直僵持下去。

晋悼公十四年,晋国为了报栎之战失败的仇恨,联合中原各国诸侯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伐秦活动。晋悼公没有亲自出征,只是派六卿率领诸侯联军向西进发。

联军屯驻在泾水的沿岸。秦人看准这个机会,在上游向河中投毒,致使毫无防备的联军死了很多人。郑军统帅非常愤怒,不顾别国,一马当先地前进,其他诸侯军陆陆续续随从其后。大军抵达秦国的棫林(今陕西泾阳),秦国仍不求和。

晋军统帅荀偃看到秦国如此顽固,就准备打一场硬仗,于是向联军下令:“明日清晨鸡叫起兵攻秦,我们要堵塞水井,毁掉炉灶,同秦军决一死战!是进是退看我战马的方向行事。”

栾厌有些不服气,说道:“晋国从来没有这样下达军令,恐怕我的马头要朝东了。”

说完,他竟自作主张撤兵而归。

栾厌是下军统帅,整个下军就都随他撤走了。这还了得,晋军从内部瓦解了自己的力量,使事情发展到这样一个尴尬可笑的地步。

荀偃是一个没有魄力的人,竟然下令全军撤回。这让参加征伐的诸侯们很不满,人们把这次战役讽刺为“迁延之役”。

晋将栾针不满于晋军内部的矛盾斗争,愤怒地对士鞅说:“兴师动众为报仇而来,就这样乱糟糟地撤回去,这是晋国的耻辱。我无法忍受这屈辱!”

说完,他便同士鞅一同率小股部队冲入敌军。结果可想而知,晋军惨败,栾针战死,士鞅好歹逃了回来。

栾厌卑鄙无耻地警告士鞅的父亲:“你儿子硬拉我弟弟去冲杀,我弟弟战死,你的儿子却逃回,这难道不是你儿子有意害死我弟弟吗?如果你不把士鞅赶走,我就了结他的性命!”

士鞅闻讯,非常气愤,就逃到了秦国,最后在秦景公的斡旋之下,才得以平安地回到晋国。

迁延之役的第二年,晋悼公就去世了,晋平公马上继位为君。

晋平公继位后的这一时期,晋秦两国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先后两次订立和约。

从晋灵公到晋平公的六七十年间,晋秦两国亦战亦和,双方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也没有一刻真正的和平。这一段时间,晋国虽然还维持着霸主的地位,但不停地跟其他国家交恶;秦国不与中原地区的国家争战,所以能够悄悄地积攒力量,养精蓄锐,为今后的霸业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中原地区的群虎,在两三百年后,都将丧命于一头雄狮的口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