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查禁鸦片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闰四月,鸿胪寺卿(主管邦交及少数民族事务)黄爵兹上书,称英国等国商人入境进行鸦片贸易,使中国每年流失数千万两白银,且毒害了国人的身体。www.guayunfan.com他建议禁止英国等国商人入境进行鸦片贸易,禁止本国人贩卖和吸食鸦片烟。道光帝就黄爵兹的这一提议,要朝廷内外大臣发表意见。
湖广总督(军政长官)林则徐极力赞同黄爵兹禁烟主张。八月,他在第二封奏书中痛切指出:烟祸如果不除,“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道光帝被林则徐这番话触动,将他召入朝廷,同他商谈八次,最后确定禁烟的国策和方略,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由皇帝指派负责全权处理某项事务),赴鸦片主要入口地广东查禁。
林则徐知道,他此行责任重大,风险也很大。赴任前,他向其尊敬的老师沈维鐈辞行,毅然表示:“只要有利于国家,我不敢不竭尽全力,不能给老师丢脸!”师生俩感慨国事,相顾落泪。
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林则徐及其随行人员到达广州(位于今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天,林则徐即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行政长官)怡良、水师提督(海军将领)关天培、粤海关监督(广东海关长官)豫坤等人研究查禁鸦片烟的实施方案,决定即日发布告示,对内查处鸦片贩卖和吸食,对外查禁入海口岸鸦片走私,同时加强海防军事戒备。
查处鸦片贩卖和吸食固然不易,查禁入海口岸鸦片走私则更为艰难,其阻力主要来自英国鸦片商人及其后台老板英国政府。二月初,林则徐发布通令,限外国商人在三日内呈缴其经营的全部鸦片。英国走私鸦片的主犯颠地躲入设在广州的英国商馆中,极力阻挠呈缴鸦片。林则徐获悉这一情况后,通知英国商馆,请他们将颠地交给中国官方听候审办。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随即致函邓廷桢,威胁道:“特以本国国王的名义质问贵总督,是否想同在中国的英国人和英国的船只作战?”
林则徐没有理睬义律的恫吓,对英国商馆穷追不舍。义律只好从澳门赶到英国商馆,同颠地策划携鸦片逃跑。林则徐闻讯后,下令包围英国商馆并撤出馆内的中国雇员,对停泊在黄浦江入海口的外国商船暂行封舱。义律无计可施,被迫以英国女王名义,动员英国商人各自向中国官方交出鸦片。林则徐提供具结文本(备忘录),令外商具结(签字),义律承认林则徐所说的话“其理甚是”,又以“与英国之例不符”为由,拒绝具结。
四月二十二日,林则徐遵照道光帝的旨令,将收缴的二百三十七万六千多斤鸦片烟运至虎门(位于今珠江入海口东岸)海滩焚烧,历时二十天,全部销毁。
此后,义律致函林则徐,要求准许英国商人在澳门贸易。林则徐没有同意。接着,英国水手去尖沙嘴村酗酒,打死村民林维喜。林则徐派人去澳门,要求义律交出凶手,义律则以赔偿林维喜家属费用加以搪塞。林则徐随即下令将英国商人驱逐出澳门。
事后十天,义律带领五艘舰船驶至九龙山口岸(位于今广东省深圳市南),以中方没有提供食物为借口,悍然向清水师舰船开炮。参将(提督的部将)赖恩爵下令开炮还击,击翻英国一只双桅船。稍后,大批英国船只开过来,被清军水师一举击退。
道光帝接到林则徐所奏九龙之战的捷报后,非常高兴,当即在奏折中批示:“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以柔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葸。”
九月,英国军舰“窝剌疑”号驶入穿鼻洋面(位于广州市入海口),向清水师舰船开炮,关天培指挥将其击退。十月,清军在官涌(位于今广东省深圳市尖沙嘴以北一座山梁)连续击退了英军六次进攻。道光帝接到林则徐奏报后下令:停止同英国贸易,将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入海口,不必要其具结,也不再要求其交出凶手,接着又下令调邓廷桢任两江(辖区位于今安徽、江西、江苏三省)总督,由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
十二月,林则徐奉道光帝之令,将其拟就的《致英国国王檄谕》的照会递交英方代表。林则徐在该照会中指出:“闻该国禁食鸦片甚严,是固明知鸦片之为害也。”“中国曾有一物为害外国否?”“且闻贵国”“本皆不产鸦片。惟所辖印度地方。”“开地制造。”“设使别国有人贩鸦片至英国,诱人买食,当亦贵国王所深恶而痛绝也。”“今定华民之例,卖鸦片者死。试思夷人若无鸦片带来,则华民何由转卖,何由吸食?”“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英国政府拒绝接受林则徐递交的这份照会,却任命驻好望角(位于今南非开普敦市南)海军司令乔治·懿律为对华谈判全权公使、义律为副使,带着其外交大臣巴麦尊《致中国皇帝钦命大臣函》,率领舰队来华要求通商、割地、赔偿所缴鸦片烟价款。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懿律率英国舰队抵达澳门外海,封锁珠江入海口,挑起战争。由于林则徐、关天培早已严密布防,英舰未敢在广州开战,而分批北上,经厦门(位于今福建省厦门市),攻占定海(位于今浙江省舟山市),直驱大沽口(位于2017-02-17 津市海河入海口)。七月,懿律乘小艇抵达白河口(位于2017-02-17 津市海河入海口),致书直隶(辖区位于今京、津地区及河北省)总督琦善,要求其派人去英国船上接收英国政府照会。
琦善派人取回《致中国皇帝钦命大臣函》,当即呈报道光帝。道光帝见大批英军压向京都,“意始动”,首先畏葸退缩。第二天,他即令琦善转告英国人说:上年林则徐禁烟,未能“大公至正”,“受人欺蒙,措置失当”。你方“所求昭雪之冤”,“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随后,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调查,为英国商人申“冤”。接着,道光帝以“此皆林则徐办理不善之所致”,下令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
道光帝的软弱退让,助长了英国侵略军的气焰。十一月,义律在与琦善谈判中提出赔款和扩大通商口岸等八项无理要求,遭到拒绝。英国侵略军随即攻占沙角、大角(位于广州市入海口左右两侧)炮台。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英国侵略军按其单方面草拟的所谓《穿鼻条约》占领香港。二月六日,英军攻占虎门,关天培及游击(提督部将)麦廷章临阵战死。当天晚上,罢官待留广州听候处置的林则徐闻讯“悲愤不已,痛书挽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五月,道光帝下令将林则徐流放伊犁(位于今新疆伊宁市)。六月,河南祥符(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黄河大堤决口,因林则徐过去在江苏巡抚和湖广总督任上治水有方,道光帝又急令他从流放途中返回,赴祥符“效力赎罪”。治河工程完成后,主管治河的大学士(宰相)王鼎建议重新起用林则徐。道光帝没有同意,令林则徐继续去伊犁充军。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林则徐经西安(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行,慨然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上海辞书出版社《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与送行的妻子家人告别:“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九《林则徐传》
《清通鉴》卷一九五至卷一九八清宣宗道光十八年至二十一年
【简评】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等国商人大肆向中国贩卖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危害。林则徐挺身赴命,毅然焚烧英商等走私的鸦片,取缔了外国商人在中国的鸦片贸易。面对英国侵略者武装挑衅,他下令坚决还击,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他不愧是中华民族反对外国势力入侵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义凛然,掷地有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