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割地连突策略与刘武周兴灭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割地连突策略与刘武周兴灭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时间:2022-07-1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割地连突策略与刘武周兴灭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唐劲敌刘武周部的兴灭关键是李渊割地连突的外交策略:《旧唐书》一九四上《突厥传》记:授马邑贼帅刘武周兵五百余骑,遣入句注,又追兵大集,欲侵太原。在突厥内部政权交替的过程中,处罗上台,他没有继续执行始毕可汗的政策,而是为了稳定刚刚接手的突厥中央政局,与唐结盟,派兵与唐军共讨刘武周。

割地连突策略与刘武周兴灭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唐劲敌刘武周部的兴灭关键是李渊割地连突的外交策略:

《旧唐书》一九四上《突厥传》记:

(武德二年)授马邑贼帅刘武周兵五百余骑,遣入句注,又追兵大集,欲侵太原。是月,始毕卒,其子什钵苾以年幼不堪嗣位,立为泥步设,使居东偏,直幽州之北。立其弟俟利弗设,是为处罗可汗。

时太宗在藩,受诏讨刘武周,师次太原,处罗遣其弟步利设率二千骑与官军会。六月,处罗至并州,总管李仲文出迎劳之。留三日,城中美妇人多为所掠,仲文不能制。俄而,处罗卒,义成公主以其子奥射设丑弱,废不立之,遂立处罗之弟咄苾,是为颉利可汗。(www.guayunfan.com)始毕可汗初与刘文静定约,唐高祖臣服突厥,以此依靠突厥的裁判角色制约刘武周侵袭太原。但唐入关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向西南收巴蜀,开通了关中与巴蜀的联系,向南将关中与江汉平原连为一体,东向击败隋屈突通军团、招降李密旧部,占领河南北部及河北部分地区,西向灭掉西秦及收复李轨,势力已达河西。到武德二年(619)初,李唐已经显露出建立统一王朝的恢弘气象。这已经打破了始毕可汗认可的割据政权称臣突厥的局面,作为当时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开始撕毁条约,支持刘武周向唐军进攻。但天绝始毕可汗,让他没有亲见后面的结局,此年二月他就去世了。在突厥内部政权交替的过程中,处罗上台,他没有继续执行始毕可汗的政策,而是为了稳定刚刚接手的突厥中央政局,与唐结盟,派兵与唐军共讨刘武周。吴玉贵、李方两位先生认为处罗政策的转变,是突厥扶植杨隋傀儡政权的产物。当时这种形势决定了突厥态度的转变,陈先生归因于太宗与突厥之特别关系是不妥的。

武德元年(618),攻打西秦时,唐高祖曾派宇文歆出使突厥。

新唐书·突厥传》记:

颉利始为莫贺咄设,牙值五原北。薛举陷平凉,与连和,帝患之。遣光禄卿宇文歆赂颉利,使与举绝;隋五原太守张长逊所部五城附虏,歆并说还五原地。皆见听,且发兵举长逊所部会秦王军。太子建成建议废丰州,并割榆中地。于是处罗子郁射设以所部万帐入处河南,以灵州为界。

上面材料提及宇文歆的作用,说明刘文静死后并非世民是李唐与突厥唯一联系人。这次连突是以高祖为首君臣联合外交的又一次巨大成功,他充分地利用了北部边疆隋朝旧部对唐突两相臣属的实际情况,以出让唐管辖区域五原、榆中之名,实收连突厥、孤立瓦解西秦的效果。这方面吴玉贵先生有详尽且令人信服的阐述。[4]

刘武周自太原不战而逃,突厥兵的南下援助唐军是关键因素。从收复太原后,突厥声称帮助唐并州总管李仲文助守,又留伦特勤率突厥兵数百人留守太原,而且“自石岭[5]以北,皆留兵戍之而去”。可见,唐突强强联盟,瓦解了刘武周军心,唐达到灭掉刘武周的目的,突厥则尽占刘武周管辖旧地,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当然看突厥对太原的驻兵权,及“六月处罗至并州,总管李仲文出迎劳之。留三日,城中美妇人多为所掠。仲文不能制,俄尔处罗卒”。这两种表现也很难排除唐连突厥时承诺割让并州的嫌疑,因为前面割让五原、榆中灭西秦已有成功合作的模式。没有这种外交造势的策略,太宗再如何英明神武,恐怕也很难在灭西秦和刘武周方面迅速成功,其关键在于高祖运筹千里之外谋划割地连突的政策运行顺利。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李渊此种外交策略的价值:以割地借助突厥的兵势,收瓦解孤立劲敌的功效。关于临时出让管辖区域,高祖君臣考虑是长远的。作为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突厥民族,占有以农业生活方式为主的区域,两种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而突厥又独居称雄塞北草原,很少采取汉化政策,注定在这些占领区突厥难以长久居住下去。这在武德五年(622)突厥大举入寇李唐,唐派遣使者郑元寿劝说颉利可汗退兵表达最为清晰: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唐纪六》记:

汉与突厥风俗各异,汉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汉复何所用?且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在于可汗,一无所得。不如早收兵马遣使和好,国家必有重馈,币帛皆入可汗,免为辛劳,坐受利益。

而李唐则利用这种生活文化差异,逐步从突厥手中赢得了原来如张长逊和刘武周等管辖的旧地。此非本篇重点所论,故略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