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社科领域

人文社科领域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著作有《中国回教史鉴》,深受国外学者推崇。马以愚在中国文学、历史学、历法、考古及中国伊斯兰教史学研究领域都取得成就。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民族史等领域都有建树,为中国历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编写的《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全面介绍回族历史和现状的著作。
人文社科领域_中国回族

第二节 人文社科领域

一、李贽

李贽(1527~1602年),原名李载贽,字宏甫,号卓吾,泉州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市)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崇尚儒家学说,追求真理,不迷信所谓的“圣贤”和“经典”,强调关心社稷民生、百姓生活才是“真道学”,提倡官民平等和男女平等,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自宋代至明代,学术思想界盛行并占统治地位的是所谓的“理学”,又称“道学”。李贽受泰州学派影响,但以“异端”自居。主要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集中代表了他的重要思想。他的思想后来在中国思想史上大放异彩。有学者指出,李贽“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其他思想家所难比的地位”。

二、蒋湘南

蒋湘南(1795~1854年),字子潇,河南固始人,清代中后期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一生治学、博古通今,在多种领域探究学问,以“著作名大河南北”。传世作品有《七经楼文钞》和《春晖阁诗钞选》等。他倾注心血最多的是研究儒家经典,有着独到的见解。

蒋湘南做学问注意观察、了解和研究当代社会和时事,他写的文章具有实际价值。他博古通今,著作涉及经史、文学、水利等诸多领域,尤其擅长散文和诗歌,是位在多学科都卓有建树的学者。

三、马以愚

马以愚(1900~1961年),又名马吉睿,安徽怀宁(今安庆)人,马依泽的第35代后裔。中国现代著名的穆斯林学者,伊斯兰教史学家、著作家,著作涉及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等学术领域。主要著作有《中国回教史鉴》,深受国外学者推崇。马以愚在中国文学、历史学、历法、考古及中国伊斯兰教史学研究领域都取得成就。

马以愚一生热爱祖国,主张民族团结,热心伊斯兰教及回族工作,曾辗转各地搜集、整理了大量回族伊斯兰教史资料,进行研究和著述。马以愚治学严谨,既重视已有的文字资料,又进行实地考察,对文字资料的矛盾反复核查、辨别真伪。著述颇丰,除有《中国回教史鉴》《回回历》《嘉陵江志》《易学象数论抉微》《晚晴室家书续编》等影响较大的著作外,还写有论文数百篇。

四、白寿彝

白寿彝(1909~2000年),字肇伦,经名哲玛鲁丁,河南开封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民族史等领域都有建树,为中国历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白寿彝陆续创办和主持《晨星》《伊斯兰》《盖世报》等刊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史学研究所史学史研究室,恢复了他在1961年创办的《史学史资料》(现改名为《史学史研究》)。《史学史研究》是国内外仅有的一份研究史学史的专门刊物。

1937年,白寿彝的第一部专著,也是中国仅有的一部《中国交通史》,被视为“第一部较全面地综合研究中国历代交通的学术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他主持编写的《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全面介绍回族历史和现状的著作。1980年,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至今已印刷20余次,被翻译成英、日、西班牙、德、法、蒙古、罗马尼亚语等多种版本发行,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白寿彝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出版,这部历时20年的巨作,体制完备,及时反映了最新的中国通史研究成果,具有独到的理论建树,是中国史学的代表性成果,也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界向国人和世界奉献的最宏伟的中国通史著作。

五、杨志玖

杨志玖(1915~2002年),字佩之,山东淄博周村人,是回族史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之一。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长期致力于元代回族史的研究,在“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元代回回人构成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元代回回史稿》是他倾注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力作,是一部有关元代回族研究的总结性专著。

20世纪70年代末,杨志玖应聘担任《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总主编和“隋唐五代史”分卷主编。为了研究方便,他先后学习了英、日、俄、德、法、阿拉伯、波斯、蒙古8国语言,有的语种水平颇高。杨志玖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在蒙元史、隋唐史、元代回族史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史学界有口皆碑,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奠定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六、马坚

马坚(1906~1978年),原名玉书,字子实,经名穆罕默德·麦肯,云南沙甸人。他毕生致力于教书、翻译、写作,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推动中阿文化交流及中国阿拉伯语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1年,由中国回教协会选派到埃及留学,期间开始搜集钻研宗教学者对《古兰经》的注释和研究资料。1946年在北京大学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开创中国高等院校第一个阿拉伯专业。

马坚倾注毕生精力,翻译和注释《古兰经》汉译本,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古兰经》前八卷译注本出版。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译本。马坚翻译的《古兰经》译注本译文忠实准确,文字简洁流畅,风格古朴清新,为《古兰经》最佳版本之一,被广泛引证采用。

除翻译《古兰经》外,马坚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的著述,如《回教哲学》《回教真相》《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回教教育史》《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上、下)等,编著有《回历纲要》《穆罕默德的宝剑》《中国回教概观》等及大量论文,主编《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第一部《阿拉伯语汉语词典》。

七、纳忠

纳忠(1909~2008年),原名纳寿恩,字子嘉,经名阿布杜·拉合曼,云南通海人。早年留学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阿拉伯语界的一代宗师,阿拉伯历史文化学家。是中国高等院校教授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的第一人。

1945年,纳忠首次在中央大学为本科生开设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化课程,填补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空白。1981年,纳忠成为中国第一位阿拉伯历史、文化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为中国培养出第一位阿拉伯历史专业的博士。

在教授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之余,纳忠一直倾心于对阿拉伯语言及伊斯兰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期间撰写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古兰经与圣训》《穆圣的故事》《五功与伦理》等小册子,出版论著、译著20多部,论文200余篇,其中《回教诸国文化史》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关于阿拉伯文化的专著,由此揭开了中国史学领域研究阿拉伯历史的序幕。

1997年,由纳忠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课题《阿拉伯通史》(上、下卷)完稿,出版后即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一等奖,这部巨著系统地阐述了阿拉伯两千多年的历史,受到海内外学界的一致好评。

1991年,纳忠被剑桥国际名人中心分别选入《国际名人录大辞典》和《国际知识界名人词典》。200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国际奖”,成为非阿拉伯国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一生奋斗不息的纳忠被誉为“中国阿拉伯文化泰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