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人家族狂欢

印度人家族狂欢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生产习俗保安族是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早在青海同仁地区生活的时候就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兼营手工业和商业。收油菜子保安族定居到今甘肃积石山县后,生产环境有所改变,农作物也有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保安族人民还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如今保安腰刀形成一种刀具品牌,作为保安族优秀的传统工艺品而闻名遐迩。这些集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保安族商业贸易的发展。
生产习俗_中国保安

第一节 生产习俗

保安族是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早在青海同仁地区生活的时候就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一、农业

img13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甘肃西宁镇保安营小麦支领收据

保安族的农业耕作方式在迁徙前后发生了一定的变迁。早先在青海同仁时,保安族所耕田地大多是沿隆务河两岸的川水地,沿山脚下有少量的旱地,用的是乱粪、乱子的粗放型耕作方法。农作物主要是青稞、小麦、豌豆、胡麻等。山区旱地以轮歇制耕作,生产工具多从外地购置。保安族也同当地其他民族一道,从隆务河上游野雀峡开凿渠道,引水灌溉。但农业生产水平总体上依然很落后,据《同仁县志》载:“四寨子共五庄水地1350段,合10260亩。”不重视田间管理,青苗出土后,只用几根带刺的树枝绑在一块进行松土。田间杂草丛生也不多管,直到野草长高后,才去拔一次草。庄稼收割后也不垒成垛子保存,只是扎成小捆搭在木架上风干保存。作物不分夏秋,每年只种收一次,所以粮食产量很低,亩产只在70斤至90斤。生产工具落后,使用的木犁粗大笨重,木杠是直的,没有弯角;犁铧叶宽尖小,挖沟浅,效率低;碾场使用无棱碌碡;用长皮条打场脱粒。其他农具部分由自己的铁匠打制,铁锨、锄头等大多从循化、河州等地购买。保安人在农业生产中多为自耕农,如租种别人的土地,租佃关系也多是“伙种”,即租种者除去负担籽种外,收获物与土地所有者对半分。农业劳动中的积肥、送肥、下种、灌水、拔草、收割、打碾、砍柴等主要由妇女承担。

img14

收油菜子

保安族定居到今甘肃积石山县后,生产环境有所改变,农作物也有相应的变化。学习和吸收当地汉、回等其他民族的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逐渐掌握了调茬种地的耕作方式,并且学习了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重视了选种,并学会了拌种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提高。

耕作技术上的改进,用“豆类、洋芋倒茬法”代替多年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单项作物的旧种法,从而保证了地力的恢复及产量的提高;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在川地种麦、豆,坡地种糜谷,依雨水的多少进行灌溉和拔草;肥料使用厩肥、人粪肥、烧生灰等多种肥料;重视选种并学会了拌种,如麦种用清油拌,洋芋用炕洞灰拌。

img15

大墩村妇女在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场景

他们还改善了农具,把“二牛抬杠”由直木杠改成曲木杠,杠的长度比过去短了三四尺,用“阶州铧”“百草铧”代替了“小尖铧”。这些工具比较轻巧省力,入土面积大,易于松土,且耕地深度一般可达五寸左右;用曲柄形铁铲和锄头代替直柄长方形铁铲进行锄草;碾场使用的碌碡,由原来无棱的逐渐改用凿有八棱和十二棱的;原先打场脱粒用的长皮条改为连枷,既顺手又省力。[1]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还有镰刀、榔头、斧头、锄头、耱子、连枷等。

与此同时,保安族人民还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农作物品种逐渐增多,主要有大白麦、兰麦、佛手麦、大麦、青稞、荞麦、蚕豆、大白豆、胡麻、糜子、大黄荞、“深眼窝”和“牛头”洋芋、“红洋芋”等。在一些川水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开始种植蔬菜、瓜果等。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菠菜、菜瓜、辣椒、韭菜、莲花菜、豆角、胡萝卜、葱、蒜等;果类有冬果梨、核桃、杏、李等,这些农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保安族人民的物质生活。

img16

小水渠

二、手工业

手工业是保安族依附于农业的重要副业,也在保安族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手工业主要是金属加工业,有刀子匠、锁子匠、剪子匠、铜匠、银匠等,多以家庭手工业的形式进行。而其中的制刀业不仅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在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今保安腰刀形成一种刀具品牌,作为保安族优秀的传统工艺品而闻名遐迩。

居住于青海同仁地区时,保安族铁匠主要制作土枪、弓箭、刀具、战马铁掌、马嚼等军用品,还制作铁勺、铁盆、菜刀、剪子、锥子、铲子、锄头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特别是制刀业有了一定发展。迁徙到甘肃积石山后,由于人多地少,为生活所迫,大批保安人纷纷加入打刀的行列,以便从周边各族群众中换取他们需要的农牧产品,冶铁业有了很快的发展。据《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社会历史调查》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今积石山县刘集乡的高李村共有110户,其中有铁匠44户60人,占总户数的40%,1949年后,该村男子几乎全部为铁匠。保安族冶铁的匠人,大部分是半年耕种,半年打铁,农忙务农,农闲打铁。少数人脱离农业生产到外地专门经营冶铁业。

img17

打制保安腰刀

在冶铁业中,腰刀生产占重要地位。据《保安族简史》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保安三庄(大墩、甘河滩、梅坡)从事打刀业的有110余户120多人,这使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产品造型日趋美观,品种不断增加,不但远销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地,有的还远销海外。

三、商业

保安族经商传统由来已久,保安族聚居的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和刘集乡地处甘青两省的积石山、民和、循化三县交界处,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在民国初年形成集市,产生了几家比较大的商铺。在大河家经营棉布、杂货的有“永盛贸”“兴盛福”“全盛祥”“永盛祥”4家商号,在刘集经营布匹、杂货、副食的有“积顺昌”“渊发明”“敬信义”3家商号。《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刘家集,县西一百里,居民二百余户,三、六、九为市,产核桃,年出市斗八百余石,花椒万余斤。大河家集,县西一百二十里,居民三百余户,双日为市。”一些保安族商人在这两个集市摆摊设点进行交易,也有人上山砍柴烧炭,背到集市上去卖。这些集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保安族商业贸易的发展。在保安族地区的社会劳动分工中,男子在农忙时节,一般只参加春播、秋收、冬藏中的扶犁、碾场和运输等,其余的时间便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其经商类型主要是行商,按照其资本和活动范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img18

保安族“藏客”从印度购买的铜水壶

img19

保安族“藏客”从印度购买的氇氆

藏客、印度客主要是指往来藏区的经营者。这类经营者资本多,与当地地方势力有联系,他们主要来往于西藏、印度、青海、兰州、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地,贩运的货物有珍珠、古玩、铜器、刀子、珊瑚、布匹、水獭皮、印度烟及日用品。每年跑藏区的商人大体有四五十人至四五百人,出售牲口一般有四五百头到一千头左右,他们赚来的钱主要用于购置土地和房屋。民国17年(1928年),保安族商人马忠、马毅、马三十六、马全成、马胡录等10多人第一次经西藏去印度做生意,从此开始,经西藏到印度做生意的保安族商人逐年增加。到1949年的21年间,每年有20至30人从今甘肃积石山县的大河家、刘集来往于西藏或印度之间,人数累计前后有500多人次,其中今大河家镇甘河滩村的马撇生白、马克来目、马撒力、马如彪、马艾吉忍、马尕艾力、马穆罕麦、马明贤等为首的商队就达230人次;今刘集乡高李村的马六十五、马三十六、马依奴斯、马依斯麻、马哈如尼、马者麻力、马依斯夫、马明昌等人前后有220人次。1938年,马尕艾力、马明昌、马哈如尼、马者麻力、马依斯夫、马如彪、马撇生白、马依奴斯等20人从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去印度,在加尔各达市做生意,居住时间达一个多月。还有今刘集乡高李村的王怒、马寿卿,肖家村的马建业、今大河家镇梅坡村的周文明、甘河滩村的马铭骥等。

松潘客主要是指来往于甘肃、青海至四川等地的商人,这类商人的本钱一般不会超过千元,主要是跑生意或放高利贷。跑生意者称为“东领”,主要贩运枪支、子弹、皮袄、牲畜、珊瑚和银子等,放债者称为“放买者”。据马世仁的《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的调查,去松潘要走二十三站,“夏帮在每年农历五月端阳节左右出发。那时,草原上新草长出来。路上走一个月,售货一个月,回来走一个月,这样一个往返走三个月时间。到了秋季草原上草籽熟了,驮牛吃得膘肥体壮,进行调整替换。冬帮在冬季农历十一月走,腊月到了目的地刚好是销售旺季”。商业利润用于购买土地、房屋和放高利贷。

短脚客是指本钱少的小商小贩。这类商人本钱主要从一二类商人处借,利息为30%~40%。经营小本生意,“跑短脚”是保安族青壮年经常性的商业活动。他们从刘家集、河州、兰州、循化等地购买核桃、枣、面粉、日用品等,在附近的夏河临洮等地销售,并就地买羊毛、皮子和酥油等物品回当地销售。

中原客主要是指来往于北京、天津、广州、汉口、上海等地的经营者,货物主要有珍珠、古玩、刀子、布匹、珊瑚、铝制品、药材及日用品。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做生意的有甘河滩的马明贤,大墩村的马忠、马毅,高李村的马德禄、马正武等。其中马明贤、李家村的马世龙、马伊海亚,高李村的马德龙,大墩村的马忠、马毅,甘河滩上庄窠的马三哥、马尕老三、马铭骥的代理商陶家村的陶福山等还曾去日本经商,出售从国内带去的商品,返回时从日本带回珊瑚在藏区销售。

鞑子客主要是指从河州采购牧区日用品,返运到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蒙古族牧区交易的商人,故称“鞑子客”。他们的本钱比较少,一般只有二三百银圆,最多超不过一千银圆。商品大都用驮畜运,人都步行,非常辛苦。主要贩运刀子、羊毛剪子、针线、茶叶、珊瑚、铜勺子、铜酥油灯等,换回羊只、羊毛、羊羔皮、麝香等在本地销售。据马世仁《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的调查,“鞑子客”的路线和站口是:骑马走第一站古山驿,第二站民和,第三站乐都,第四站平安,第五站西宁,第六站湟中(塔尔寺),第七站上五庄(湟源县),第八站(水峡)三角城(共和),第九站、第十站倒淌河,第十一站向西北走茶卡路口分路,一路向海西州到柴达木,走十四站,到达“鞑子”地方。据调查显示,当时今刘集乡高李村的“鞑子客”有28人,尕李家有12人,今大河家镇甘河滩有32人,梅坡约有13人,大墩6人,今柳沟乡尕集斜套有13人。“鞑子客”和“松潘客”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后,才到更远、更艰险的西藏和印度经商,成为“藏客”或“印度客”。

img20

保安族“藏客”从印度购买的饭钵

保安族“藏客”“印度客”“松潘客”“鞑子客”“中原客”“短脚客”等商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封建军阀、地主、官僚、宗教上层统治的夹缝中,在交通和运输条件非常落后的时代,走南闯北,有的还跨出国门,成功地进行商贸活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们不仅赚了钱,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带来了外面的信息和思想,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也对促进保安族和聚居地的商贸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img21

放牧

四、副业

除了以上生产活动外,保安族还有一些副业活动,主要包括采集、狩猎、畜牧与饲养。

在保安族居住的积石山附近,生长着许多野生的可以食用的植物,像类似于榛子的毛核桃、野韭菜、蕨菜等,每到成熟的季节,保安族群众就会到山里采集这些野生植物,其中的野蕨菜还销往外地。而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保安族小孩们会成群结队地到河滩、山沟里去采集一种叫野葡萄的野生山果,同时在村庄附近还可以采集到野草莓

保安族也十分喜欢打猎。以前在积石山上有很多野生动物,保安人自己制作猎枪上山打猎。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讲究宰动物的时候必须念“比斯敏俩黑勒赫玛宁勒黑米”(即“太思米”,意为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但在山上难以做到用刀宰动物,所以,猎人在扣动扳机的时候口念经文。这样,万一来不及刀宰的猎物,他们认为也是可以吃的。同时,还讲究猎人狩猎的时候必须沐浴全身,认为如果身子不洁,打的动物就不能吃。

历史上保安族喜欢养鹰,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好鹰的年轻人上山或在旷野里放鹰。保安族有一句俗语:“看了鹰抓兔,庄稼、买卖没心做。”可见放鹰抓兔、抓野鸡副业的兴盛。[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