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管理道德资本

如何管理道德资本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资本主要依赖于行动。习惯是道德资本的“复利”,他们可以使一个人的道德资本变得更高、更快、更强。习惯是后天习得的,获取习惯本身意味着时间。道德自由来自于个人的美德和善德习惯。
如何管理道德资本_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

四、如何管理道德资本

伦理道德是一种能带来价值和利润的资本,且大量经济活动的证据表明了伦理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资本,具有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作用。那么,如果忽略道德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则对经济增长与发展大为不利。

1.行动是道德资本的基础货币

道德转化为道德资本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人类在自身行动、习惯以及性格这三个层面上所具有的动力。在这些层面中,行动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被视为道德资本的基础货币。这就意味着,除非付诸行动或者产生结果,否则人类的活动将不具有道德上的意义。

道德资本主要依赖于行动。这意味着,无论思想或者观念多么不可或缺,但它们本身都是不够的。个人或组织道德资本的增长和领导力一样,本身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艺术和实践。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国家管理理论,其终点并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行动,其任务是赋予学习者专门的技能而并非只是“知识或者类似的东西”。

构成道德资本的基础是采取实际行动,而非仅仅对行动能力的拥有。然而,仅有行动并不等同于具备了“人类正当行为模式”。人类正当行为模式是一种基于理性采取的行动。美德主要存在于充分实现的人类正当行为模式之中。就本质而言,人类正当行为活动指引我们走向幸福、我们的最高目的和终极追求

判断一个人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有三:行为本身的目标、行为人从事该行为所持的目的或者意愿以及从事该行为所处的情境。

第一个标准是指行为本身的目标。它适用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此种行为应当作为一个有意义人类行为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行为人所做的物理运动。目标是在原则上决定行为善恶的因素。有些行为是被其目标所无条件地禁止的,如说谎、盗窃、谋杀或者刑讯逼供。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有些事情我们是不能被强迫去做的,如果要我们去做,还不如让我们承受最可怕的后果和接受死亡。”这些属于为道德所绝对禁止的领域,它们不存在例外。

在目标之后,行为人的意愿是下一个检验行为的道德性质的标准。关键的问题是,该意愿是否正确地指向行为人的最终目的。很多时候,一种行为从其目标看来是值得选择的,但是由于从事该行为的意愿的原因,该行为变得在伦理上有瑕疵。除了值得选择或者从其目标上考虑为善之外,行动还必须以一种高尚的目的或者意愿去实行。

在目标和目的或者意愿之后,情境也是行为的道德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貌似良好的情境不能将行为的道德性质由恶变为善。刑讯逼供行为永远不能因其意愿而变为正当之举,无论这种意愿有多么崇高。即使是一百人的命运皆系于此,刑讯逼供也不应作为获取信息的合法手段。然而,不利的情境有时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改变,使一个原本是善德的行为变得在道德上应受谴责。

人类行为要在道德上成为善德行为,就必须具备所有这些因素:目标、行为人的意愿或者目的以及情境。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存在瑕疵或者缺陷,都足以使一种人类自愿行为成为恶行。这样的行为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从道德资本的角度看也是一种浪费和贬值,它将降低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道德价值。

2.习惯是道德资本的复利

习惯产生于人类自愿行为的反复。除了反映出主体的意愿以及对特定行为的认知之外,习惯还可以揭示很多内容。它们揭示了行为时的自然和随意,决定了主体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基于此,习惯成为了道德资本的动力和组成因素,它包含了超越行为本身的第二层次的内涵。

习惯是道德资本的“复利”,他们可以使一个人的道德资本变得更高、更快、更强。简单地说,复利是指基于利息而产生的利息。因此,“利息”的获取不仅仅可以通过本金,还可以通过之前所产生的“利息”。这样,如果行为可以视为道德资本的基础货币,构成了账户的本金,那么习惯就可以看作行为产生的复利。习惯就是人类反复的自发行为所产生的道德资本。实际上,自然人主体的习惯以及公司的标准运作程序,各具其独特的增减道德资本的方式。习惯可以使自然人或者公司机构在工作中做得更多、更好,而且就像运动员们进行常规训练一样保持着自然、轻松的状态。对人的一生而言,习惯不仅是有益的,更是必要的。每一个人类自愿行为,不管多么无足轻重或者单独孤立,都会留下持久的痕迹或标志;这种人类行为所产生的难以磨灭的副产品就是“习惯”。

亚里士多德在阐释习惯和其他美德时,首先强调将习惯与自然状态作出区分。习惯是后天习得的,获取习惯本身意味着时间。机构发生改变需要时间,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时间。习惯总是通过行为的反复出现而逐渐形成。与此相反,自然状态来自先天而非习得,不需要时间,而且任何惯性、反复、训练都不能使自然状态发生改变。自然状态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不会改变,永远存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德与自然状态无关。亚里士多德曾谆谆教诲:“我们所养成的美德既非本性,亦非逆于本性。我们天生有能力取得它们,在习惯中自我实现。”

除了时间之外,习惯形成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自由。正因如此,善德习惯的形成,或者恰当和完美的教育,是立法者面临的主要任务。“立法者通过在人们中间培养出善德习惯而改善社会。这是每一个立法者的愿望。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立法者就没有很好的实现他的使命。”美德习惯是区分政体优劣的关键点。

自由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物理自由,意味着个人所处的环境开放,运动自如。只有当一个人被逮捕或者拘禁时,这种自由才会丧失。接下来的层面是心理自由,或者称为选择的自由。这是指一个人作出选择时,不受到任何外来因素的支配,而只依赖于他的主观意愿。心理自由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纯粹个人意愿做出的选择,可以帮助一个人认识自我,并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自由的第三个层面是道德自由。与前两个自由层面不同,道德自由不属于个人的自然状态,而只来自于人类行为的意义。物理自由和心理自由均属“消极自由”,是指不受到外来力量干涉的自由。而道德自由则是一种“积极自由”,是一种超越个人自然状态的更强大的自由。道德自由来自于个人的美德和善德习惯。

如果说物理自由是相对于“外力”的自由,心理自由是指一种“选择权”,那么道德自由就是建立在“选择善的能力”之上,即“选择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的自由。正是由于构成道德自由的美德和善德习惯,使我们能够扩大“自然自由”的范围,并使之不断扩充完善。这就是说,不管是从行为本身的视角看,还是从行为主体视角看(指“道德技巧”、快乐感和满足度而言),我们能够做得更好,并越做越好。

3.性格是道德资本的投资股

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由他所养成的不同的习惯而确定,但人的性格往往发挥着比习惯更大的影响力。而且,正如其他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那样,总体总是比部分之和更重要。尽管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由习惯决定,但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却比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难得多。

与习惯相比,人的性格可以为其理智和意愿作出更精确的表述。性格不仅更加稳定,而且更加确定地植根于主体之上。性格的形成,需要对特定行为进行比习惯的形成更久更多的重复。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和选择很好地反映了他本人,那么性格就比习惯更能对这个人给出一个完整的图像。了解了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就能更好的预测他的行为和对不同刺激的反应,这比我们仅仅知道他的一些习惯要更加准确。道德责任的依赖因素更多是人的性格,而非那些单一的习惯。

我们可以把性格称为道德资本中的债券。债券是政府或公司用来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金融工具。投资者延迟消费而购买债券,为的就是在若干年后收取红利。只有在经过了特定期间后,他才可以收回利润和最初的资本。债券到期后应当全额返还本金,并按照既定的年利率(通常高于一般存款账户利率)计算返还利息。

债券通常根据三个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风险、利率和流动性。除了较长的生命期限外,通常根据发行者的设定,从1年期到30年期不等,债券一般被认为是低风险的,安全性较高,也正因如此,它是保守稳健型投资者选择的金融工具。

债券风险的来源一部分在于返还利率,即利息或红利。同政府债券例如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相比,“垃圾债券”或公司发行的不稳定的高风险债券往往会许诺较高的收益。另一个影响债券返还利率的因素是税收责任。流动性表明了在二手市场上兑现债券的即时性。因此,投资者最希望寻找到的是低风险、高收益、无税收责任的高质量债券。不过在现实社会中,要找到这样的债券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种金融市场上难以找到的债券,在对道德资本进行分析时就具备了现实性。个体性格和组织文化与债券类似,是一种长期投资的结果,通常意味着主体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过一旦形成,他们就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也不会随便丢失。他们所产生的风险很小。这是由于他们是主体多年来自由和理性的结果,体现出了主体的良知和意愿,深植于主体的习惯之中。与债券不同的是,性格和文化可以在低风险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收益率。一旦一个人的习惯完全形成为他的性格,他就不仅仅能够做得更多更好,而且可以养成其他与此相关的习惯,并相辅相成,不断实现自我完善。除了获得“溢价”,投入远小于可得的价值之外,道德资本的返还利率会随着性格和文化的增长而不断迅增。只要主体养成了善德习惯或美德,并随之拥有了恰当的性格或文化,就不会存在任何支出或“税收责任”。

以上关于如何经营和管理道德资本的建议,就是道德资本债权中最佳投资战略的窍门。它们也许不能确保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得到最高的回报,但是他们已经是我们最好的投资方向。遵循这些建议,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看到道德资本的投资股将不断增长,并将使我们在人生的现在和未来获益丰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