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管理有序。因此,社会保障管理应当是透明的,遵循公开、公正及效率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_社会保障概论

7.3.1 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

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部分,社会保障管理应遵循一般的管理原则,此外,由于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性,社会保障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保障管理系统的正常、有序、有效运行。

1.依法管理原则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以行政手段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法制性,这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在各个环节上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约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有社会的公开监督。社会保障管理作为整个社会保障运行机制中一个重要环节,依法管理既是为了避免因管理职责紊乱致使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状态,也是为了确保社会保障管理的权威性与科学性。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岗位的设置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到依法设置;(2)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必须依法运行,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处理相关事务。要防止“有事无职无人”或“有职有人无事”;也要防止组织之间、个人之间在社会保障事务上权责不清,有权利相互争夺,遇责任相互推诿。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管理有序。

2.公开、公正及效率原则

现代社会保障是公正事务,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另外,支撑着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的社会保障基金,也是社会公共基金,本质上是属于全体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因此,社会保障管理应当是透明的,遵循公开、公正及效率原则。

所谓社会保障管理的公开性,是指社会保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收支状况、办事流程、工作计划与总结等应通过宣传栏、报刊、网络等形式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保证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知情权。社会保障管理的公正性是指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下,严格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如遇到社会保障纠纷,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不偏不倚,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性。社会保障管理的效率性是指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应做到职责分明、政令畅通、节约管理成本、优化配备管理资源,追求效率目标。

3.属地管理原则

所谓属地管理原则,是指一个地区的社会保障事务主要通过当地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以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互济性和社会性。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相应的操作,来实现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间的共济与互助,从而实现整体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的目标。所以,在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管理格局往往是中央政府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各地区在法律法规指导下,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具体的社会保障事务,并由当地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即奉行属地管理原则。

4.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包括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两部分,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最终责任承担者。因此,政府机构有必要对社会保障事务进行统一管理。集中管理可以是高度集中化管理,即由一个政府部门负责主要的社会保障事务,如在美国,由社会保障总署负责主要的社会保障事务;集中管理也可以是适度集中化管理,即可以由两个以上的政府部门负责主要的社会保障事务,比如中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分别负责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等社会保障项目。同时,对社会保障的具体事务应实施分类管理,即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可以按照其属性分别归入相应的社会保障类别,中央与地方政府明确分工,并由相应的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

5.协调一致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协调性工作。在社会保障系统外部,社会保障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运行中需要与其他系统协调一致。比如,社会保障系统需要与国家财政系统、法制系统、金融系统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在社会保障系统内部,社会保障管理系统与社会保障法制系统、社会保障实施系统、社会保障监督系统应保持合作与协调一致。遵循社会保障管理的协调一致原则,可以减少摩擦,提高效率,并促使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