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布朗族小女孩用布朗话怎么说

布朗族小女孩用布朗话怎么说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给布朗族人民带来了光明,情歌也注入了新的感情和新的风尚。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普照着布朗山,布朗族人民用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出许许多多新民歌,歌颂社会主义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叙事歌在布朗民间文学中,叙事诗歌也是比较多的,如《谷子的来历》:古老年代事儿稀奇,那时候布朗族不会栽种谷子。
民间文学_中国布朗族

第四节 民间文学

布朗族的民间文学有民歌、神话、故事、传说等。它们以质朴健康的思想内涵、瑰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布朗族特有的生活、风俗和心理。

一、民歌

民歌,布朗语称为“亢”,歌手叫“章亢”。布朗民歌总称为“布朗调”,包括十余种曲调。最基本的有“甩”“宰”“索”“甚”四种曲调。

“甩”,通常是在喜庆时唱的。

“宰”,通常是在孤寂忧伤时为抒发感情而唱。

“甩”“宰”这两种曲调音韵舒缓幽婉而低沉,虽是抒情,亦可叙事。

“索”,多用来歌唱热烈的爱情,音韵激越嘹亮,用小三弦伴奏。

“甚”,在盛大的场合跳舞时唱,多用于唱颂歌、仪式歌。

布朗族人有对歌的习俗。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喜事,歌手们摊席而坐,彼来此往,一问一答,各显身手,往往通宵达旦,甚至持续数日。歌词常常是即兴而作。

布朗族民歌主要有仪式歌、情歌、颂歌、叙事歌等。

(一)仪式歌

歌舞与布朗族人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凡有社会性的重大活动,他们都要举行仪式,载歌载舞。以生产劳动为例,从选地、砍地、播种、薅草到收割、入仓每个生产环节都要祭祀。祭词是用诗的语言和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祭词即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布朗山的规矩是,打“米卦”选地。选定后由祭师“布占”和村寨头人“召曼”去地里砍两棵树,并叫魂,口中念唱:“好日子、谷丰收。”然后择吉日,全寨在同一天确地。出发前,村寨总头“借捧”献给“召曼”一对蜡条,“召曼”接过后向氏族神“胎管”祈祷,并唱道:

召王、召千啊,

请接受我们的诚心。

我们要开地了,请保佑我们:

不被老虎咬,不被刀砍着!

各家各户确地前,取一对蜡条,一包饭菜祭祀村社之神“代袜么”“代袜那”,同时唱道:

我们是召王、召千的奴隶,

为吃饭来这里开地。

召王、召千给了我们种地的权利,

大鬼小鬼请搬到别的地方去!

代袜么、代袜那哟,

我们砍不倒的树,请帮我们掀倒;

我们烧不透的地,请帮我们烧透;

如果火烧过界,请在地边帮我们扑灭火头。

我们期待啊,期待着少种多收。

(二)情歌

情歌在布朗族民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布朗族小伙子有“串姑娘”的习俗。当夜幕降临、山寨静寂,男青年便来到女青年的竹楼前,边拨响铮铮的小三弦,边吟唱娓娓动听的情歌。甜睡的姑娘听到歌声醒来,点亮灯,点燃火塘里的火,然后很有礼貌地把小伙子请进屋来,以茶、烟招待。“串姑娘”时,双方逗乐取笑,唱情歌。情歌有独唱、对唱,还有用傣文写成诗作传递的。为了让自己的诗歌打动对方,或者在对歌时能敏捷地回答对方,布朗青年不得不专心学习和刻意创作情歌。于是,他们便从神话、传说、故事、祭词中汲取知识,创作出细腻入微、比喻贴切又新鲜的情诗来。这些情诗是布朗青年真实情感的记录。

过去,布朗族青年虽然在恋爱婚姻方面比较自由,但封建社会给予他们的往往是爱情上的悲剧。因此,他们在情歌中唱道:

啊,姑娘,你像飘忽的彩云。

早上,你对我投来忧伤的目光,

我追出来不知你消失在何方。

我俩的爱情像在竹尖上,

时刻经受着暴雨狂风的侵伤……

穿过浓雾寻到“沙拉房”

终于找到心爱姑娘。

你见我愁云满面,

我见你满腹悲伤。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定乡的布朗青年在跳“板典”(蜡条舞)时也要唱情歌,下录一节反映布朗女青年对爱情真挚、热烈而执著的情歌:

假如哥死了变蜡条,

妹妹啊死后变成水;

假如哥死了变成田,

妹妹死了要变成谷;

假如哥死了变成水,

妹死后要变成鱼;

假如哥死了变大树,

妹死后变葛藤把大树缠;

假如哥死了变莲花啊,

妹死后要变成蜜蜂飞绕花。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给布朗族人民带来了光明,情歌也注入了新的感情和新的风尚。如《阿哥要到红色的北京城学习》里唱道:

男:阿妹哟!

  阿哥明天就要离开你,

  去那红色的北京城,

  三秋五载去学习,

  不知你以后

  跟谁家的哥哥又把情歌唱?

女:明圆的月亮忽然暗淡,

  阿哥的话伤了妹的心。

  阿哥啊!

  你要去红色的北京城,

  学习那知识和本领,

  阿妹深深把你爱慕。

  可是啊!

  金山银山好花开,

  阿哥,怕你把别的花儿采。

男:阿妹哟!

  好情好意叫哥怎么丢得了,

  还有哪朵花儿能诱去阿哥的心。

  可是啊!

  花儿盛开有时节,

  阿哥我一去三五年,

  耽误了阿妹青春我心不安。

女:阿哥的情意妹心上记,

  好心的人儿妹忘不了。

  阿哥啊!

  妹的情意不虚假,

  实心实意像实心树。

  真诚的心意阿哥你可要知道。

  只要阿哥不往别处想,

  九年十载阿妹我真心等待你。

男:蜂蜜甜啊冲得淡,

  恩爱的我俩分不开。

  阿妹哟!

  十五的月亮明又圆,

  你的心比十五圆月更明亮。

  阿哥我此去不变心,

  为了建设咱布朗族人的新生活,

  ……

  我一定早起晚睡好好学习。

(三)颂歌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使布朗族文学产生了新的主题、新的形式、新的格调。布朗族歌手在音韵激越嘹亮的民歌曲调“索”的基础上,创造出“索宽”的曲调,用来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如《我们的布朗山》:

布朗山哟!

以前,遍地听到痛苦的哭声。

国民党反动统治,

民族团结被破坏,

常打冤家相互残杀,

整得我们布朗族好惨呀!

布朗山哟!

以前的苦说不完。

自从来了共产党,

领导我们团结搞生产,

解放军保卫我们的好日子,

政府派来了慰问团。

日子一天好比一天,

光辉的民族政策,

照亮了我们布朗山。

民歌是时代的镜子。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普照着布朗山,布朗族人民用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出许许多多新民歌,歌颂社会主义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些充满着无限深情的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布朗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改天换地的风貌。如《我的生活变了样》唱出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布朗族放牛娃的经历,也唱出了他对党的深厚感情。再如《布朗心向北京城》中唱道:“南开河呀滩边滩,滩上望见布朗山;布朗山上九条龙,布朗心向北京城。”它唱出了布朗族人民向往北京城,无限热爱伟大祖国,唱出了布朗族人民共同的心声。

(四)叙事歌

在布朗民间文学中,叙事诗歌也是比较多的,如《谷子的来历》:

古老年代事儿稀奇,

那时候布朗族不会栽种谷子。

谷子哪儿来?

谷子自己会飞来。

谷子有多大?

有的如南瓜,

有的似鸡蛋。

只要人盖起仓房,

谷子就飞来住下。

有个老寡妇,

来不及盖仓房,

她拿起大棍子,

把谷子劈成两半,

她拿起小棍子,

把谷子劈成碎粒。

谷子伤心啊,

飞到海上,

变成金鱼,

钻进海底。

过了若干年,

有人捕得金鱼,

怎么?金鱼霎时变成了老太婆。

啊,原来她是谷神牙班豪,

牙班豪把被敲碎的谷子撒进田地,

所以现在的谷子是细粒细粒的。

著名的《猎人和小麂》中叙说,从前有个猎人,是狩猎的好手。有一天他打回了一只小麂子,第二天又上山出猎。没想到麂子娘正在山上一边哀哭一边唱:

我的孩儿你为什么这样命苦!

你秋天出世刚刚过了冬天,

你还没有尝到新春的嫩草,

你还没见过秋天的橄榄。

你呀,我可怜的孩儿,

就被狠心的猎人宰杀……

唱到后来猎人痛悔,决心不再杀生。

二、神话

布朗族的神话有散文和韵文两种文体。散文以讲的形式叙述,韵文以唱的形式叙述,其内容主要有关于创世说、人类起源说、人类与大自然搏斗的故事等。

在布朗族神话故事里,最完整、最生动的是《顾米亚》。很久很久以前,宇宙间没有天和地,到处是一团团黑沉沉的、飘来飘去的云雾。有一条巨大的犀牛与云为友,与雾做伴,在无限的空间自由地遨游。神巨人顾米亚和他的12个孩子剥下它的皮做成天,用美丽的云彩给天做衣裳;挖下它的两只眼睛做成星星,让它们在天上闪闪发光;又把犀牛肉做成地,把犀牛骨头变成石头,把犀牛血变成水,把犀牛尾巴变成各种花草树木;最后他们把犀牛的脑浆变成人,把犀牛的骨髓变成各种鸟、兽、虫、鱼。

从创作手法上来讲,神话往往运用伏笔,为后面情节的展开做铺垫。如:

天悬在上,地悬在下,不保险。于是顾米亚变犀牛的四腿为柱子托住天,又抓一条大鳌托住地(因此在布朗族有地震是鳌活动之说)。于是,天稳当了,地牢固了。天上布满了美丽的云彩、亮晶晶的星星,地上的人们愉快地劳动着,小鸟在空中飞翔,蜜蜂在花丛中歌唱,黄麂在山坡上奔跑,鱼儿在水里游玩……这广阔的天地多么可爱啊!顾米亚和他的孩子们笑了。

看到这里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天和地形成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向来与顾米亚作对的太阳九姊妹和月亮十弟兄,仇视顾米亚的成功,他们一齐来到顾米亚开劈的天地间,集中了热力,放射出暴烈的光,晒呀晒,想毁灭这大地上的一切。

美丽的云彩变了颜色,亮晶晶的星星失去了光彩,土地干得裂了缝,庄稼枯死了,鱼的舌头被晒化了,蛇的脚和青蛙的尾巴也晒掉了。所以现在鱼没有舌头,蛇没了脚,青蛙也没了尾巴。

顾米亚是天下无敌的英雄。他发誓:不打掉你们(指多余的太阳和月亮),就不算开天辟地的好汉!他踏着像炉里的铁块一样的石头,渡过像沸腾着的开水一样的河水,汗水像下雨一样地流着。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爬上了最高的一座山峰。还没有来得及揩一把汗、喘一口气,就拉弓搭箭,对准太阳和月亮射去。直到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顾米亚才得胜而归。

人们正在为顾米亚的胜利而欢欣鼓舞、拍手称快的瞬间,又突然跌入失望和忧虑的深渊。原来,剩下的那个太阳和月亮由于害怕顾米亚的利箭而躲藏起来,天地间变得一片黑暗。于是顾米亚便派燕子去打听太阳和月亮的下落。然后让公鸡和野猪带领百鸟和百兽去恳请在天地最边缘的一个大石洞里成了夫妻的太阳和月亮出来。但日月夫妻说,它们宁肯饿死在洞中也不愿走出。于是,由公鸡作保证,每天它叫,说明没有危险,太阳和月亮就可以出来。太阳照到山坡上,百兽出来奔跑了;太阳照到森林里,百鸟出来唱歌了;太阳照到河水里,鱼儿出来游泳了;太阳照着老大爹,老大爹出来修犁耙了;太阳照着老大妈,老大妈出来纺线了;太阳照着小伙子,小伙子下田干活了;太阳照着小姑娘,小姑娘上山砍柴了;太阳照着小娃娃,小娃娃出来放牛了……世界恢复了原貌,生活恢复了平静。地上又展现出了喜人的景象。一切又都有了生命、欢乐和希望。这可爱的天地啊,更加可爱了。

《顾米亚》的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它张开想象的彩翼,进行大胆的夸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奇伟瑰丽。它塑造了顾米亚这一具有超群智慧和力量的英雄形象,充满了浓烈而迷人的浪漫色彩。

《顾米亚》的故事既反映了布朗族人对于天地的来源、自然物质的来源、人类的来源的认识,又折射出布朗族先民所处的社会历史。它告诉我们,布朗族先民曾在远古时期遭遇过酷烈的旱灾,但他们没有屈服,而是和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顾米亚是这一斗争中的典型形象,他体现了布朗族先民战胜自然、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望。

布朗族有许多关于人祖的神话。有一则神话中说,一男削木为女,与之婚配、繁衍人口,形成了今天的布朗族。又有一则神话说,过去有一只大葫芦,里面装着很多人,但葫芦口是封闭着的。一天,飞来了一只大天鹅,啄开了葫芦口,人们才走出来,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建立寨子。所以,今天才有村寨,才有布朗族、傣族等民族。还有一个神话讲,汉族是在洪水中随葫芦漂来的,因为葫芦子很多,所以汉人很多。

有些神话是以布朗族人的图腾崇拜为题材的,著名的有《岩洛卜我》。

此外,对大自然一些奇异现象的解释,布朗族先民也创造了很多质朴、天真、有趣的神话故事。如对日食和月食的解释:太阳、月亮和蛤蟆是弟兄,吃饭的时候经常吵架,太阳、月亮这两个哥哥都欺负蛤蟆弟弟,用筷子和勺(布朗语“勺”和“黑”同音)打他。因此,他(老三)全身变黑。老三变黑后,觉得无颜与世人共居,于是决定到海里去住,他走过去对两个哥哥说:“你俩把我打成这样儿,我不好意思和大家住在一起了,我要到远离大家的海里去住,这并不是我怕你们俩,以后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在世人面前丢你俩的脸。”就这样蛤蟆到海里住去了。以后他就找日最红、月最圆的那一天出来践行自己的誓言。他张开大嘴,一口把太阳或月亮吞进肚子里,然后慢慢往外又吐出来。他这样做,一方面是要告诉世人,他的两个哥哥都是无仁无义之人;另一方面,他要告诉世人,并非他打不过两个哥哥,如果他愿意的话,是完全可以把他们一口吞掉的。

这个故事是说,兄长的不讲仁义,造成了弟兄之间永世的怨仇,劝人以之为戒。直到今天,布朗族人仍十分忌讳用勺、筷打人的,尤其是兄弟之间这样做。

三、故事

布朗族的民间故事也是十分丰富的。最突出的有关于同情孤儿、同情弱者的故事,有机智人物的故事以及动植物故事等。

同情弱者、嫉恶扬善是布朗族人的传统美德。大量的民间故事反映了这一美德。《寡妇儿子和鱼姑娘》讲到,从前有母子二人,十分善良,但是很穷,并且母亲已双目失明。一天,儿子去打鱼,回到家后发现有一条鱼还活着。母亲叫他拿个大缸养起来,小伙子照办了。事后不久,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回家准备做饭,可一进灶房就惊愕不已,锅里香喷喷的饭菜早已做好。是谁做的呢?母子俩纳闷了。

第二天小伙子照常去干活,待收工回家一看,情况亦如昨日。

第三天、第四天……一个月过去了,天天如此。

小伙子想了个主意,决定解开这个谜。

吃过早饭,他扛起工具照常出工,但半路又悄悄返回,他躲在外面从墙缝里窥视着灶房内的动静。当骄阳西斜,水缸内突然钻出个美丽的姑娘来。她先生火,后做饭,做毕饭菜又穿上鱼壳,钻进缸内。小伙子明白了,心里又惊又喜。

翌日,他虚关了灶房门,佯装干活去了,但一如昨日,半路返回。

午后,姑娘又出来了,小伙子趁她埋头做饭之时,猛然推门而入,先拿了鱼壳,然后对姑娘千恩万谢,并向她求婚,态度十分恳切。姑娘说:“你虽穷,却很善良,又孝顺母亲。我也十分感激你救我一命。”姑娘应允嫁给小伙子,夫妻俩相亲相爱,勤俭持家,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这个故事寄托了布朗族人民对穷苦人的同情以及在生活中扶弱救贫的美好愿望,同时,还表现了“善有善报”的朴素思想。此类作品很多,情节、人物不同,形式各异,仅举此例,可见一斑。

《岩章莱》是一组十分有趣的机智人物故事。

其中一则说,岩章莱以机智、善“莱”(莱,布朗语,义近于耍弄、哄骗,一般用作动词)闻名。土司是个大笨蛋,不懂何为“莱”,很想看一看。他命人把岩章莱叫来,说:“岩章莱,听说你有‘莱’的本事,我想看一看你是怎么‘莱’的,我命令你立即‘莱’给我看一看。”岩章莱皱了皱眉头,回答道:“我倒很想‘莱’给老爷看看的,可是这屋里‘莱’不成啊!”土司问:“那哪儿才能‘莱’呢?”岩章莱答:“得在大路上。”土司看“莱”心切,立刻答应到大路上去。

他们来到大路上,土司焦急地说:“你快‘莱’呀,已经到大路上啦!”这时,前面不远处有一小堆干牛粪,岩章莱向牛粪走去,土司紧跟着,岩章莱在牛粪边停住,指着牛粪说:“老爷,这里有牛粪,‘莱’不成了。”土司连忙说:“这不碍事儿,这不碍事儿。”边说边把牛粪扒开了。岩章莱对土司说:“我已经把你‘莱’了。”土司莫名其妙:“你什么时候‘莱’的,我怎么没看见呢?”岩章莱答道:“刚刚‘莱’完的呀!老爷,您是土司老爷,我是平民百姓,您居然为我扒开了牛粪,这就是‘莱’。”

另一则故事说,一次,土司给岩章莱写信:“命你明天来见我!”连叫三次他才去。土司怒问他为何不来。他说:“你叫我明天来。‘明天’,每天的第二天都是明天,我晓得你叫我哪个‘明天’呀?”反把土司问得无言以对。

《岩章莱》是由笑话、趣闻、讽刺等许多故事组成的,有鞭笞统治者,批判坏人坏事,讽刺贪婪、懒惰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组富有幽默感、带有趣味性的民间文学作品。

布朗族的动植物故事也十分精彩。

《知了的肚子为什么是空的》描绘了动植物的生态关系,解释了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知了的任务是鸣叫,麂子却给它惹了祸。一次它叫,惊了胆小的麂子,麂子奔跑起来踩塌了蚂蚁的窝,蚂蚁爬上南瓜藤,叮了藤上的松鼠;松鼠咬蚂蚁时,不小心咬断了瓜藤;南瓜滚下坡,碰炸了芝麻荚;芝麻飞进野鸡的眼睛,野鸡飞起来跌跌撞撞地落在树枝上,树枝折断了打在老象的耳朵上,老象蓦然惊跑,没想到绊翻了铁锅;铁锅里的热水洒出来烫伤了公主,公主哭哭啼啼找国王诉苦;国王大怒,他有着无限权力,命人惩罚铁锅;铁锅辩白说:“不要冤枉我,是老象把我绊翻的。”找老象,老象说:“是树枝打我耳朵。”……最后找到知了,知了说:“鸣叫,给人报秋是我的天职。”国王哪里肯听知了的辩解呢?他命人重罚知了。知了一身清贫如洗,无物抵罪。国王仍不饶恕它,硬是把它的肠子给挖了出来。从此,知了的肚子就变得空空的了。

《鹭鸶和猫》的故事短小、精练,质朴而又寓意深刻。

鹭鸶和猫是邻居,有一次它要猫替它看守孩子。猫残忍地把它的孩子吃掉了。鹭鸶妈妈悲痛欲绝,决心找强者申冤。去找太阳,太阳说:“雾能遮住我。它比我强,找它吧!”找雾,雾说:“风能吹散我,找它吧!”找风,风说:“我吹不倒谷堆。”找谷堆,谷堆说:“水牛能用角挑烂我。”找水牛,水牛说:“藤子能拴住我。”找藤子,藤子说:“老鼠能咬断我。”找老鼠,老鼠战战兢兢地说:“世界上我最怕的是猫。”鹭鸶妈妈有冤无处申,有仇无法报,只好搬到离猫远远的河边住去了。

这个故事,乍看起来似乎描写的是自然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实它的真实意图是揭露弱者被欺凌、被蹂躏的现实,表达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为其鸣冤,诅咒不合理的社会。布朗族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弱者的地位,这个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布朗族的民族心理状态。

四、传说[1]

布朗族传说的产生稍晚于布朗族神话。在远古社会布朗族产生了传说这种口头故事形式。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生活的扩展,思维能力的提高,历史的变迁,产生出了越来越多的传说。

布朗族传说继承了布朗族神话借用幻想反映现实的浪漫主义传统,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又有新的发展。布朗族传说不像神话以“神格”为中枢,它塑造的是神性之人或古英雄。它或者讲述山川风物、风俗习惯的由来,或者记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反映的内容广阔,与现实的关系密切。从情节上看,它比神话充实、完整;就语言说,它更加丰富生动。布朗族的古代传说虽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但是它们有时很难与神话截然分开,尤其是早期的传说。此外,这些传说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风物密切关联,诗意化地反映出历史生活的真实本质,因此,它们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地方风物传说

布朗族居住在云南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和,风光旖旎。面对这许许多多迷人的景色,布朗族人怎能不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呢?在长年累月的劳动和生活中,布朗族人对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无不充满特殊的感情。布朗族地区生长、出产的濮竹、木棉、茶叶以其驰名遐迩而被载入汉文典籍。对这些土产风物,布朗族怎么会不编织美丽的传说来解释它们的形态和由来呢?

这类传说都是以地方风物为线索而展开情节的。它们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幻想与现实的双重结合,一方面,传说把现实生活与幻想情节结合,形成一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神奇境界;另一方面,虚构的故事部分与自然客体结合,把故事附着于自然景物上,形成传说独特的结构层次。

布朗族地区的风物本来就秀美多姿,用这些风物编织的故事自然优美动人。反过来,这许多由想象的彩翼托举起来的故事又给奇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增添了几许诗情和神秘的色彩,使人们深切地了解家乡,热爱生活,鼓舞人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故乡而辛勤劳动。

由于布朗族迈进阶级社会门槛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布朗族古代社会的传说不乏暴露黑暗社会的疾风暴雨,但更多的是清风朗月、美丽恬静,寄寓着布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愤恨和抗议,对不义行为的谴责。

布朗族人民创作的风物传说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解释山川、地名、名胜由来的传说,有解释自然界一些事物(包括动物、植物、土特产等)的传说,有关于民间工艺的传说,有解释风俗习惯和节日由来的传说,等等。

1.地方传说

在布朗族地方传说中,解释山川、地名、名胜由来的传说是很普遍的。

永德县娜淀河的传说塑造了一位美丽的布朗族少女的形象。少女娜淀聪颖而又勇敢的眼睛特别有神。人们这样描写娜淀的美丽:“黑黝黝的大眼睛,白里透红的脸特别逗人喜欢。她唱起歌来像画眉鸟一样。”这是正面描绘,还有侧面烘托:“小伙子们都说:‘哪个有本事把娜淀讨来做婆娘,只在世上活三天就够了。’”娜淀的美,不单美在脸上,更美在心里。她挑选丈夫必须是又聪明又勇敢的人,不计模样和财势。樵夫阿坎凭着对娜淀深沉的爱和自己的聪明、勇敢,终于满足了娜淀提出的条件:设下计策让娜淀居住的寨子里的人自己砍掉护寨的梅漂竹,并且不伤害一个寨子的人就攻下寨子。娜淀与阿坎成为恩爱的夫妻。山里的老妖怪带领喽啰在夜间来攻寨。阿坎和娜淀掩护寨里的乡亲逃走,终因寡不敌众,阿坎被杀,老妖怪逼娜淀做他的妻子。娜淀用计打开桎梏,骑上家养的大白马,猛冲出去,撞死大小妖怪,跃进了大河。人们永远怀念为民除害的娜淀,就把这条河取名为娜淀河。传说中的老妖怪是邪恶势力的代表。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洼墨寨有一个“摩拉沙”(雷打梁)的传说。洼墨寨依傍的一排岩崖雄峙一方,当地人叫排山岩子。传说排山岩子上住着排山神,排山神是洼墨寨的保护神。有一年,外族来偷袭洼墨寨,从排山岩子上突然冲下一条花水牛,用犄角把敌人抵下岩子,余下的敌人落荒而逃,逃到一个山梁时,遭到雷击。这山梁后来就叫“摩拉沙”。从此,每隔三年,洼墨寨的布朗族就要杀一头花水牛,来到排山岩子下的一棵龙树下,祭祀排山神,叫做“祭龙”,祈求排山神永远护卫山寨。

勐海县巴达乡曼瓦老寨有金山和金湖的传说。

在曼瓦寨旁边有一座高山,当地人叫“嗯贡新”(金山)。传说有一种叫洪卡的异物,在每月的初七、初八从“嗯贡新”飞往西定乡的“嗯贡肯”(银山),每月十四、十五又从西定飞回。洪卡会屙金子。

在曼瓦寨东南3米的地方,有一个荷花盛开的池塘,当地人叫“弄匡”(金湖)。传说是原先老寨陷落的地方。老寨为什么陷落?据说,一次寨里人撵山,打得一只花马鹿,寨里的人按古规分花马鹿肉。龙要为花马鹿报仇,夜里龙化为老人来查哪些人家分吃过鹿肉,发现只有一个寡妇和她的女儿没分得。深夜,别寨的男青年来串寨,见寨里堆着许多“竹”(实际是龙)。男青年与寡妇之女唱情歌。到半夜,突然一声巨响,地基往下陷落。这对青年一面呼喊,一面奔跑,陷落的土地给他们留出一条路来,他们每走一步才陷落一步。跑出后,寨子陷落了,只留下寡妇家的那小块地方未落。布朗族中的谚语:“分兽肉别忘寡妇,祸临头莫牵扯众人。”“上山打猎莫带妇女,分兽肉时莫忘寡妇。”都与这个故事有关。这则传说的背景是一次地震。勐海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端、怒山山地的余脉,位于腾冲—龙陵—澜沧地震带的南端,属地震烈度七度监视区。历史上曾发生过5.5级地震两次,7级地震一次。曼瓦金湖的传说反映了一次地陷的情形,可以作为地震研究的资料。

勐海县巴达寨(“巴达”是尊者脚迹的意思)西北的西山隘口上有一巨石,石上有一巨大的脚迹,传为仙人脚迹。佛教传入勐海县布朗族地区后,又说是佛祖“果达玛”(释迦牟尼)的脚迹。

勐海县巴达乡有一个寨子叫章朗。传说一只大象从斯里兰卡驮经书来,到此地后不走,冻僵死去。前来弘扬佛法的长老认为此处是吉地,便盖了佛寺,后来建成村寨,取名章朗,意思是大象冻僵的地方。章朗佛寺建构精美,是现今布朗族地区首屈一指的佛寺。这则传说可供研究布朗族佛教史参考。

勐海县西定乡的名称由来,也有一个传说。据说佛祖“果达玛”巡游到此地,布朗族人拉二弦琴欢迎他,“果达玛”就把此地命名为“西定”(“西”意为“拉”,“定”意为“二弦琴”)。

另一说法是,大象驮经书到章朗村僵毙,僧人把象肉分给附近各村。西定乡的人闻讯赶来,象肉已经分尽,只得到四只象蹄,故名“西定寨”(“西”是“四”,“定,为“蹄”)。

在勐海县的曼乃寨也有几个地名传说。曼乃寨附近有一个地方叫“空匡”(金坑)。传说一位布朗族妇女上山采竹笋时发现一根金笋。她把这喜讯告诉了村里人,村民们蜂拥上山争刨金笋,金笋像钻进地层似的,人们掘土寻找金笋,金笋无影无踪。刨着刨着,所挖的地方成了一个很大的深坑,后人叫它“空匡”。

另一个地方叫“探司”(虎穴)。传说这里原来是一座山崖,一只母虎在山崖里刨出一个深洞产崽。后来山崖倒塌,成为坡地。虎穴虽然不在了,但虎穴的地名却仍然保留着。

还有一条小河叫“翁舍隆”(虎潜河)。传说一只老虎来河边打算与佛祖“果达玛”斗法,可是一见佛祖就心惊肉颤,只得跳进河里逃走了。所以,这条小河就被称为“翁舍隆”。

勐海县布朗山有一小块盆地叫“勐昂”(“昂”是漂亮的意思。“勐昂”即“美丽的地方”)。这个地名来自传说中的一位美女。从前,这里出了一位妍丽绝伦的少女,名叫朗慕昂,她的芳名传遍遐迩。各地的召景栋、召励瓦、召励泰、召景洪都来追求。也许怕招来战祸,朗慕昂只好潜进北面森林躲藏,这个地方后来叫“勐盛”(“盛”是躲藏的意思)。朗慕昂后来还是被找到,各勐的王子你争我夺,把朗慕昂撕碎了。

关于勐昂这个地名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布朗山上老曼峨寨的布朗族与山下傣族的“勐混”(地方官)素来团结互助。一次,“勐混”遭到外来势力劫掠,逃到老曼峨寨,寨里的人把他藏进藤条茂密的藤蔑山,躲过了凶险。后来开辟藤蔑山中的盆地时,“勐混”土司把它取名为勐昂,不只是称赞这方乐土,同时包含着赞美布朗族人心肠好的意思。

在地方传说中,还有一些解释自然界事物特征的传说。

清晨,站在勐海县西定乡旧笋山顶,极目远眺辽阔的勐遮坝子,但见烟云浩渺,银涛翻涌,这就是蔚为壮观的勐遮云海。关于勐遮云海的传说有两种。一种说,翻腾的云海是神仙在打仗。一种说,女儿为追求幸福奔向远方,母亲悔恨自己的过失去紧紧追回女儿。

布朗山还有一个关于虹的传说。一位“都”(少爷)与姑娘恋爱,受到迫害。他俩死后变成了虹,永远抱在一起。虹的黄色是“都”的锦装,蓝色是布朗姑娘的筒裙。

2.动植物传说和土特产传说

通过动物来展开情节的故事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在远古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因为他们既受到飞禽走兽的侵袭,又需要猎取它们做食物,一方面与禽兽斗争,一方面又逐渐学会驯养它们。在与动物的密切接触中,慢慢地产生了动物故事。这时的动物故事,常把人与动物混为一谈,把动物理解成像人一样有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布朗族先民在远古时期创作的一些简单的动物故事流传下来,并在新的时期得到发展,演化出新的故事。

布朗族生活在云南亚热带地区,那里是“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动植物的传说和土特产传说多,也是很自然的。在古代社会流传和创作的动植物故事大多是说明性的,即幻想动植物的外貌或习性特征是怎样来的,并对这些特征做些想象性的解释说明。

布朗山上有一则关于穿山甲为什么没有牙齿的传说。讲麂子凭自己跑得快,提出与穿山甲比赛,看谁穿过在坡下种地的人群而不被打着。穿山甲把身体缩成一团滚下去,人们以为是石头掉下来,一齐散开,穿山甲顺利通过。麂子跑下坡,人们见有肉可吃,便喊着围拢来打,麂子成了人们的肴馔。穿山甲想起麂子本来是要害别人的却害了自己,觉得很开心,哈哈大笑起来,笑落了牙齿,以后穿山甲就没有牙齿了。

布朗山上还有一则同类的传说,是关于麂子为什么是黄色的。一次麂子遇见老虎要吃它,它骗老虎把它背上山,又说要屙尿,逃出了老虎的手掌,他请野猪与老虎对敌,并用黄土把自己埋起来躲避。猪、虎拼斗,最后虎死。野猪请它吃虎肉,麂子不会吃肉,就用树叶包起虎血,带回去给儿子喝。它走得心急,刚到家就摔了一跤,把一包虎血倾在自己和儿子的身上,毛被地上的土和虎血染成了黄色。这则传说把握了麂子胆小的习性,描写生动。

布朗山的人这样解释猫捉老鼠:人间老鼠成灾,月亮阿婆派遣在天堂守护仓库的武士——猫到人间除害。老鼠听说猫爱吃肉,又爱戴高帽子,便投其所好,使他忘了自己的使命。因为猫没捉完老鼠,所以再也回不了天堂。

临沧市布朗族有一则关于仙人掌和猴子的传说。讲猴子来糟蹋一位老妇人的包谷(玉米)地。仙人把手掌一撑,化成无数的仙人掌围起包谷地。群猴还是来偷包谷,坐在仙人掌上啃包谷。这时仙人掌上悄悄生出密密的、尖尖的刺,戳得猴子的屁股直淌血,以后猴子的屁股就是红的。许多民族都有“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的传说,这则布朗族传说与别的民族的说法迥然不同,比较别致。

还有一则传说是关于牛为什么耕田的。讲创世之初,“帕亚英”(天神)住在人间,后来要搬到天上去。待他行到半路,方想起应告诉人们,一天吃两顿饭,洗三次脸。于是,他叫牛回来传话。牛生性顽皮,办事马虎,把话传反了,说成了一天吃三顿饭,洗两次脸。“帕亚英”想,人自己耕作,不足一日三餐之饱,故命牛返回人间,助人耕作,又叫人每当收获新谷都须给牛先尝新。故现今布朗族人尝新总有牛的一份。

布朗族历史悠久,生产力低下,生活资料多依赖自然界。因此,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和现象成为被歌颂和描绘的对象。许多山川风物、河流巨石,某些动物和植物的特征,被赋予艺术的生命和注入新的寓意,变成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代代流传于民间。这类动植物传说有时也被看做童话。比较典型的还有一些关于茶的传说。

传说之一:布朗族百姓患一种病,仙人指示在遥远的高山上有一只鹰,它的嗉袋里有一种宝物可以治愈众人的病。一位勇敢的布朗族青年不辞劳苦,攀山追鹰,战胜守卫的妖魔,从鹰的嗉袋里取得一些种子,撒在地里,成了茶树。用茶叶熬给百姓喝,治愈了众人的病。

传说之二:“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诸葛)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光绪《普洱府志》卷四九《杂志一》)

传说之三:布朗族的老祖宗没有听诸葛孔明的话:“头朝下睡,马向南拴”。因而落在队伍后面。孔明行进在路上,回头见他们没有跟上来,便撒下三把茶种,说:“你们吃树叶!穿树叶!”于是,布朗族的祖先就成了茶农。

传说之四:“皎诺帕”(透明的宝石)的故事。讲布朗族首领艾棱率领群众迁徙至“格朗西贺”(十头山)定居。逝世时为子孙留下一件吃穿不完的宝物——“皎诺帕”。新当选的“帕雅召”(佛教职位,该职位比佛爷大很多)勐良约看见“皎诺帕”里有一棵树。他描下形状,派百姓四处寻找,终于找到,移回栽种。从此“格朗西贺”遍山长满茶树,布朗族的家乡成为普洱茶的园地。

3.风俗传说

所有的民族都是有历史的民族。历史悠久的布朗族自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传说和节日由来传说。

勐海县布朗山乡沿国境的布朗族村寨与缅甸的拉祜族村寨隔江相望。传说缅甸的拉祜族是从中国过去的。从前,布朗山的一对情人受头人迫害,头人意欲强占那个女子。二人逃出,被打洛江挡住去路。危急时,一位老人驾舟救护了他们。他们在缅甸的深山老林定居下来,繁衍子孙。于是以后两岸的居民互相过江探望。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的布朗族在人死时,有用木棒击毙一只狗的习俗。传说布朗族人的老家在大理那边(指滇西)。一次被敌人追赶,布朗族人便顺澜沧江向南,逃进哀牢山。由于有狗领路,他们才走出了茫茫林海。他们牵着狗,装作是别的民族的人打猎,骗过了追杀的敌人。他们顺哀牢山往下走,由于前边的人走得快,有两兄弟掉队了,老是追不上前边的人。他们到达曼别寨时,见走在前边的人砍过的芭蕉树长出的嫩芽都已经有三寸高了,认定追不上前边的人了,便住了下来。经过两代,一个弟兄从曼别寨搬迁到洼墨村居住,至今已经有七代人。若以每代人20年计,那次迁徙当在200年前。那次迁徙走在前边的人一直到达了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由于狗帮助被围困的布朗族人逃出哀牢山,所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布朗族至今保留着人去世时献领路狗的风俗。

勐海县的解释性传说——布朗族为什么住在山林,其故事性也比较强。

传说布朗族的祖先是住在平坝的,他们的国都叫占帕。占帕城有一个能容下百万人的广场。国王经常在这里与百姓欢度节日。邻国多次侵犯占帕,打不赢,就与勐西乌和勐牙纳联合起来攻打,占帕坚持抵抗,几年后土地还是被外人占领了,青壮年差不多都已战死,只剩下父子两人。

一天,父亲对少年说:“孩子,我们已经没有安身的地方。我快死啦,我死后,把我的头割下来,用绳系上,拖着离开这座城池。我的头停在哪里,你就在哪里安家生产。”少年眼泪汪汪地点头答应了父亲。

父亲很快死了。少年用长刀割下父亲的头。他拖过平坝,父亲的头不停。少年说:“啊,阿爹!这样平的坝子你不要,叫孩儿去哪里住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少年拖呀拖呀,说来也怪,月亮已经圆了又缺,父亲的头还是不停,而且同活人头颅一样,父亲的头颅没有一点儿臭味。

一天,少年拖着头颅经过一块肥沃的土地,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少年非常高兴,心想:父亲的头颅该停下来了吧!可是头颅还是不停。少年埋怨道:“啊,阿爹,这样好的地方你不要,你让孩儿在哪里生活呢?”头颅不停,他只得拖着父亲的头颅向深山里走去。

涉过一湾湾河,翻过一座座山,父亲的头颅终于停住了。“唉!”他叹了一口气,“阿爹呀,这里与世隔绝,古木撑天,岩石林立,叫孩儿怎样生活啊!”他又想:父亲叫他在这里安家立业,总是会有道理的。他便伐竹割草盖窝棚,砍树烧荒种地。虽说一人孤独,但不再受外人欺凌,日子好过。

后来,逃亡的占帕人听到关于少年的消息,纷纷寻来,建盖竹楼,烧荒种地,人的吆喝声和牧畜的叫声在老林里回荡。不过数年,老林里出现了一个大寨子,少年已经成年,被推选为“召曼”。

几百年后,寨子里的人多了,分出一部分到另外的山头开荒种地。

布朗族中的谚语:“濮曼战败日,布朗上山时。”“强者占平坝,弱者钻山林。”说的就是这类故事。

据史载,“濮人”首领类牢于东汉建初元年(76年)武装反抗东汉王朝的统治和压迫,昆明首领卤承率兵为皇朝效力,打败“濮人”,迫使部分“濮人”南迁。此外,封建统治者还用行政手段逼迫另一部分“濮人”迁徙,如建宁太守李恢迁“濮人”数千部落于内地屯田。上述这类传说是不是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子呢?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布朗族竹楼造型独具特色。每间竹楼的顶上,两边都有用两片龙竹(或木条)交叉的角,勐海县流传的“埋吉薄僚”的传说讲到了它。

从前,在嘎比纳瓦涂这个地方,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居住在矮陋的茅屋里,一场暴风雨掀翻淋塌了他们的茅屋。他俩上山伐木、割草,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建起一间竹楼。他们把竹剖开,绑在屋顶斜面两边,压住草排,免得再被风刮跑。两片竹片在屋顶两端交叉成对顶角,直指蓝天,象征布朗族人向上、耿直的性格。这种两片竹片交叉的角,布朗语叫“埋吉薄僚”。

三年后,压在草排上的竹片居然发出芽来,乡亲们都来看稀奇,纷纷说:“这是好兆头哩!”大伙儿唱歌跳舞庆祝,还送银子给老两口,表示祝贺。

嘎比纳瓦涂的“召勐”听说了这件事,派一个叫西纳的人去查访是不是真的枯竹发芽了。西纳回去禀报:“真的哩,我的主!”嘎比纳瓦涂的“召勐”听后扯着脖子叫嚷:“那两个老东西肯定会巫术,竟使枯竹发芽。来人呀,去把竹楼拆掉,把人投进‘玛哈时目’(大海)!”一群武士如狼似虎扑来,老两口被吓得半死。当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赶紧把乡亲送给他们的银子拿出来送给嘎比纳瓦涂的“召勐”,才买得一条生路。他俩连夜逃出嘎比纳瓦涂。

他俩乘坐竹筏,在海上漂了七天七夜,遇到维滴哈的“召勐”乘坐的大船。维滴哈的“召勐”命令把老两口救上船,问他们为什么在海上漂流。老夫妇叙述了他们俩的遭遇。维滴哈的“召勐”说:“我正是来观看枯竹出芽的哩,带我去见你们的‘召勐’。”

七天七夜后,维滴哈的“召勐”来到嘎比纳瓦涂,对嘎比纳瓦涂的“召勐”说:“你的地方有枯竹发芽是你的福气呀!以后出现的好事你就会看到。我想有这样的福气还得不到哩。你不要就给我吧。”“有什么用呢?”“遮风挡雨,繁荣昌盛。”“果真这样,留在我的地方多好!”“那么你把两位老人驱进大海,就不管了?”“让他俩做我的父母。”嘎比纳瓦涂的“召勐”还真说话算话哩,派人给两位老人换上新衣,扶上宝座。

嘎比纳瓦涂与维滴哈结成友邻,庆祝了七天。维滴哈的“召勐”送给嘎比纳瓦涂的“召勐”一千头象、一千头马、一千头黄牛、一千头水牛。嘎比纳瓦涂的“召勐”又把它们送给老夫妇。老夫妇把发芽的“埋吉薄僚”的一片留给嘎比纳瓦涂的“召勐”,把另一片送给维滴哈的“召勐”。

以后,布朗族人就依照老人所做的样子,在盖房时做“埋吉薄僚”,为的是得到幸福。

布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桑刊节”(新年节)、“奥瓦沙”(关门节)和“考瓦洲”(开门节)。此外还有献经节、吃新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传说。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布朗族习惯地把“桑刊节”称做堆沙节。之所以要堆沙,有两种传说。

传说之一:以前,布朗族和傣族敬佛,献的是糯米饭和猪肉,佛总是说吃不饱。而汉人献佛,在供饭中掺进沙子,佛却说吃饱了。以后,布朗族和傣族就在新年里堆沙,让佛吃饱。

传说之二:堆沙是为了悼念被洪水淹死的乌鸦妈妈。

这些传说反映了布朗族的美好愿望。因为“桑刊节”后是栽种的大忙季节,堆沙以祈求丰年,象征收获的稻谷如河沙一样数不清。

布朗族青年恋爱,有以花传情(花为媒)的习俗。这个习俗的由来,有两种传说。

传说之一:一位猎人在林中碧池发现七位羽衣女沐浴嬉戏。翌日,他又来到林间,见七朵祥云从天边徐徐飘落池畔,褪去一层羽纱,变成七朵鲜花;再褪去一层羽纱,变成七个姣娃。他偷藏第七位姑娘的羽衣,用鲜花求婚。

传说之二:天神“帕亚英”的女儿变成金鹿,诱引她爱上的樵夫追进森林,向樵夫倾诉衷肠。樵夫撷花定情。

(二)事物起源传说

布朗族对于各种事物的起源都有自己的传说,仅举几种事物的传说以见一斑。

1.关于火种的传说

传说之一:早先,世间只有水和火。他们有时和睦相处,有时争斗不已。一次,他俩又打起架来。打呀,打呀,从白天打到黑夜,从黑夜打到天明,打得精疲力竭,胜负难分。水爬进低洼潮湿的山谷中躲藏,火对水无可奈何,只能钻到石头缝里歇息了。后来,人们从地层中挖出石块冶炼,得到火的帮助,成为铁片,铁片与石头撞击,迸出火花,得到火种。这则传说质朴、有趣,颇富哲理意味。

传说之二:原始人从被雷击的森林里得到火种,但被大雨淋灭了,从哪里再得到火种呢?他们从苍蝇搓脚得到启示,于是用石斧砍倒“格檡木”树,待干后,用石片与之急剧摩擦而得火。

传说之三:一位布朗族勇士,走到天边,在松鼠的帮助下,骗火魔,取得火种。

2.关于文字的传说

布朗族为什么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传说帕雅桑木氐教各族人民识字,各族人民都去受教。汉族骑马,傣族骑象,他们按时赶到,帕雅桑木氐教他们识了字。而布朗族没有鞋穿,是用脚走,赶不上汉族和傣族,没有学到字,所以只会使用木刻和竹刻记事。

布朗族中有一个“捞智慧”的传说与这个传说的结构类似。讲天神分智慧给各个民族。他把智慧装在竹筒里,任人去取。布朗族心急,第一个把手伸进竹筒去捞,得到上面的智慧;傣族、汉族最后捞,因为更大的智慧沉底,所以他们捞得多些。

关于智慧的传说和文字的传说反映了布朗族人渴望尽快进步的心境。

3.关于歌舞乐器的传说

打歌是滇西地区布朗族经常举行的歌舞活动。打歌是怎样起源的呢?施甸县有三个传说。

传说之一:一位和尚会剪纸人作法。他把纸人压在木柜里。一天,他要去保山买桐油,走时告诫弟子勿开木柜。他走后,小和尚好奇,打开木柜,从中飞出许多纸人。和尚走到保山南数里的诸葛营,见纸人来到,即请雨神喷水,淋湿纸人,幸未酿成灾祸。官府追究,和尚诬称,纸人系蒲满阿家土司所造。官府派兵征剿阿家。阿家土司和百姓逃亡,改姓莽、蒋。族中老人提议,用打歌的方式聚集族人,号召族人起来反抗官家。

传说之二:布朗族原籍在日老,阿家土司养了一匹龙马,后来生出一匹飞马。被皇帝要走了。皇帝问:“你想要我给你什么?”阿家土司不会讲价钱,埋头抽烟。抽完烟,把“土头儿”(烟锅)往地下磕。这样磕了五六次,不开腔。皇后见状,说:“他是想要土地吧?”皇帝就封他为“伙头”,给他一块地盘,东至今昌宁县的卡斯河,南至今施甸县的勐波罗河,西至摆邑河,北至今保山市的南门脚。在铜牌上镌了“四大至”。可是,皇帝得到宝马后,翻脸不认账,反而带兵来打土司,重新占了阿家的土地。阿家失去土地,无处栖身,向外逃亡。老人说:“我们‘打歌’吧,打‘翻身歌’,日子会好起来的。”于是他们打起歌来,但只是在暗地里打歌,怕的是皇帝知道后查究。“打歌”的活动就这样在布朗族中传播开来。

传说之三:皇帝与皇后打架,打到天上。百姓去劝,反倒被杀。天公叫大家在地上打歌、唱跳,吹笛、箫、笙,弹弦。皇帝和皇后听见了,下凡来看热闹,再也不打架了。

施甸县摆榔乡和昌宁县卡斯乡的“本人”(布朗族人)关于乐器的传说也有很多。这里的布朗族有一种长筒的号,据说这种乐器有震慑妖孽的作用。

传说一位斋公遇见一位桃花女,她是妖魔变的,她吃人的日子分黑道和黄道。桃花女要在黑道来吃斋公。斋公请来乐手,吹号打锣,吓跑了妖魔鬼怪。桃花女第二次来抓斋公时,遇见百姓打歌。那热闹的场景吓得她不敢动。

关于乐器的传说还有吹木叶的传说、弹口弦的传说等。

(三)人物传说

布朗族的人物传说,有的是实有其人的,只是其事迹未必如传说那样,例如诸葛亮南征,未到达滇西和滇南的布朗族地区,但在那里却有关于他的传说。有的人物,由于布朗族没有文字,缺乏记载,像是历史人物,又不知是否真是历史人物,例如底弄、艾棱。还有的人物在历史上只有依稀的影子,但在传说中,人民却塑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典型来,例如朗三飘。

1.关于诸葛亮的传说

东汉末年,南中地区的大姓和夷帅纷纷叛乱,如雍闿、孟获共同盘踞益州郡,吕凯和王伉则在永昌郡闭关自守。南中占蜀国的半壁河山,又是“金银宝货之地”,乃蜀汉政权的重要经济来源。南中叛变,严重威胁蜀汉。三国蜀汉建兴二年(225年)3月丞相诸葛亮亲统大军分三路南征,东路马忠率一军趋牂牁攻朱褒;南路李恢率一路入益州伐雍闿;西路为主力,由诸葛亮亲率,溯泸水而上,入越巂郡,克高定元后再渡泸水,进征益州,七纵七擒孟获使其心服。入秋,益州、永昌、牂牁、越巂四郡皆平。同年12月,诸葛亮率军回到成都。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加强蜀汉统治的措施。蜀国不在南中驻兵,却向南中运粮,南中出现了安定和睦、生产发展的局面。

诸葛亮的足迹虽然没有到达滇西永昌地区和滇南西双版纳等地,但是由于他推行的政策深入人心,所以诸葛亮受到云南各民族的崇敬,把他视若神明,甚至谥以帝号,修祠祭祀,并创作了许许多多关于他的传说。天启《滇志》卷三十二搜遗志十四之一载:“濮人敬诸葛公特甚,祠之于其营,撍谥之曰‘神武有征灵通昭帝’。国初,修祠而革其号。”可见在明代初年诸葛亮的传说在布朗族中已经传得很盛了。这些传说经久不衰,被历代一些地方文献记录下来。

雍正《云南通志》卷二永昌府《古迹》载,诸葛营,在府城(今云南省保山市)南十里,诸葛孔明南征屯兵之所。孔明既凯旋,汉人有遗于此者,聚庐世居,至今犹称旧汉人。曹遇诗:“孟获生擒雍闿平,永昌南下一屯营。僰人也解前朝事,立向斜阳说孔明。”

僰,在文献上,有时指白族,有时指傣族,有时又指“濮人”——布朗族先民。《元史·地理志》:“镇康路……亦黑僰所居。”“黑僰”,即黑蒲。所以曹遇诗中描写的“僰人”也有可能是指布朗族人。

布朗族与别的民族一样,认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故称他为“召玛贺”(传说中的智者)。

口头流传在今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协村的一则传说也是关于诸葛亮的。讲“召玛贺”诸葛亮带兵打仗来到双江,因为粮草不济而被困。他见遍山长着一种缀满红果的树,这种树果当地人称做粟米果,又名火把果,他想:能不能充饥呢?他怕士兵中毒,先尝,果然可食。士兵们食果后士气大振,打败了敌军。此果以后被称为“救军粮”。诸葛亮回去后,在锦缎上用金粉书写“树王”二字,派人携去贴在粟米果树上。差官是个滑头,他想:云南迢迢千里,要是真的走去,不知要吃多少苦头。于是那个差官便把锦缎随便挂在附近山上的椿树上,去各地游玩。转悠半年后,他回去复命,谎报自己赴云南历尽艰辛。粟米果有功而被夺名,气不过,就让自己长得既矮又弯曲,不让不公正的人使用自己优质的木材。

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不单受到百姓拥戴,就连自然界也服从其调遣。永德县莱弄一带的群众习惯以当地的野金银花代茶作饮品。传说诸葛亮的南征将士有在莱弄战殁的,安葬时无“茶气”。诸葛亮指着野金银花说:“此物可代。”从此以后,当地百姓就饮用野金银花,相沿成习。

2.关于孟获的传说

孟获是三国时代云南的一个著名民族首领。《三国演义》有专章描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成了老少皆知的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头人。从《华阳国志》《蛮书》《云南通志》等古籍考查,孟获是确有其人的。那么,孟获属于哪个民族?当时的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后来,有人根据史书里有雍闿让他去说服“夷史”一起参加反叛,断定他是史人,即氐羌民族,也有说他是汉族的,但比这些研究早数百年的记载说他是孟高棉语族的民族。杨升庵《滇程记》“蒲蛮哨”条云:“蒲蛮,实孟获之遗种也。”杨升庵谪居永昌日久,对滇西蒲满颇有了解,所言不无根据。徐霞客游历顺宁时,对当地民族曾做过调查,他在游记中写道:“顺宁者,旧名庆甸(今云南省凤庆县蒲门一带),本蒲蛮之地……土官猛姓,即孟获之后。”《顺宁府志》记载:“城南有孟获村。”相传孟获在这里居住过。这些记载说明,直到明代,云南的一些民族都认为孟获是“濮人”。关于孟获的传说,亦被一些史书收入。史载:“诸葛亮南巡至此,历尽艰辛。后遇南蛮元帅孟获之兄、大贤孟节,得知地方风土人情,甚为淳厚。于是七擒孟获,安置于庆甸,仍立孟获为南方之主。子子孙孙,永镇蛮邦。”孟获、孟节弟兄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滇西布朗族群众中传诵不衰。

3.关于“阿腊瓦嘎”的传说

今景洪市乃至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敬奉的最大的地方神“丢瓦拉勋”叫阿腊瓦嘎,又叫帕雅龙氏卡(简称帕雅龙卡)。每年由“召片领”(封建领主)和被称为“细版晃龙”(四大主柱)的勐遮、勐混、勐笼、勐罕的“召勐”以及景洪市的百姓代表祭祀。景洪市的其他地方神都是一年祭祀一次,只有阿腊瓦嘎是三次(大祭日在傣历十一月,其余两次在傣历一月和八月),神坛设在景洪坝子西北的陇南山,因此通称陇南神。除了傣族,勐海县布朗山曼峨寨的布朗族也敬奉阿腊瓦嘎。传说阿腊瓦嘎是山神,他有士兵帕雅解帕沙、帕雅桑朵、帕雅安嘎,住在曼峨村社的辖区内。

关于阿腊瓦嘎,在布朗族和傣族中有三种传说。

传说之一:阿腊瓦嘎原是陇南山的魔王。他派魔将仙乃档变成金鹿诱使帕雅阿拉武从勐老昼夜追至陇南山。阿腊瓦嘎要吃他,他求饶,并答应在景洪建勐后每天献一个人给阿腊瓦嘎吃。百姓被吃完了,最后他只得把自己的儿子召公满送去给阿腊瓦嘎吃。全勐悲哀。“帕召”(佛祖)“果达玛”受到感应,来陇南山降魔。阿腊瓦嘎化为凶龙扑来。“帕召”招来硕大无比的金翅鸟去啄龙,龙逃遁。阿腊瓦嘎又变为一头野牛,狂奔来撞“帕召”,“帕召”扬手招来猛虎,吓得野牛落荒而逃。阿腊瓦嘎再变为凶恶的大象,“帕召”招来麒麟与之相斗。阿腊瓦嘎口中喷火,火中夹着刀、箭,如雨般向“帕召”射来。“帕召”光华四射,照耀得魔王目眩牙落,痛苦万分,请求免死,愿将召公满放归,自己皈依佛法。“帕召”授他法名“苏纳”。

传说之二:少年艾奔班受后母虐待,还好他有一条心爱的小花狗陪伴。一次,后母假意说领他上山采果吃,却用树藤把他捆住丢在森林。花狗咬断树藤,艾奔班才得回家。又一次,后母把他领至一个岩洞,用土封口,想把他活活闷死。花狗扒开土,救出主人。艾奔班再不愿回家,领着花狗逃奔他乡。没走多远,被魔鬼捉住,送到阿腊瓦嘎面前。阿腊瓦嘎见他少年英俊,收为义子,教他武艺和法术。几年后,艾奔班请求回去探亲。在回家的路上,见一位少女坐在沙拉亭哭泣。她是帕雅阿拉武的第七个女儿。帕雅阿拉武一次打猎,追逐一只金鹿,来到魔王阿腊瓦嘎的地界,是阿腊瓦嘎派魔将仙乃档化成金鹿诱他来的。阿腊瓦嘎要吃帕雅阿拉武。帕雅阿拉武只得送自己的七个女儿来代替自己。最后送来的是小女儿,叫朗捧斑。朗捧斑正在沙拉亭哭泣时,艾奔班到了,问她为什么哭。朗捧斑开初以为是魔鬼戏弄他。到晚上,魔鬼来抓朗捧斑,艾奔班与之厮杀,魔鬼身亡。阿腊瓦嘎后来知道,也未怪罪艾奔班。艾奔班救了朗捧斑,朗捧斑以身相许。艾奔班寻父心切,告辞而去。朗捧斑求艾奔班截下身披的红毯的一角为信物。后来帕雅阿拉武招艾奔班为婿,并继承王位。在阿腊瓦嘎临终时,艾奔班去看望他。阿腊瓦嘎死后变成一座岩山。

传说之三:帕雅阿拉武送第七个女儿给阿腊瓦嘎作牺牲时,被武艺高强的孤儿艾宰潘发现。他救公主,并与之相爱,以红毯一角为信物。当艾宰潘战胜魔王之后,帕雅阿拉武应女儿之请,凭红毯一角为证,招艾宰潘为婿,并让艾宰潘继承王位。之后,魔王仍不服,不时下山为害,时逢佛祖巡游至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用一口大锅把阿腊瓦嘎罩在陇南山。阿腊瓦嘎皈依了佛法。

从陇南神的名字以及曼峨布朗族人供奉的情况看,阿腊瓦嘎当是布朗族古代的部落酋长、军事领袖。阿腊瓦嘎与帕雅阿拉武的斗争当是土著民族与外来民族的斗争。从艾奔班受义父阿腊瓦嘎传艺,后又战胜仙乃档的故事也可以看出外来民族与土著民族的斗争。从阿腊瓦嘎披牙(“披牙”意为魔鬼)被佛祖改名为阿腊瓦嘎苏纳,可以看出佛教传入后与原始宗教的对立、斗争,乃至战胜原始宗教并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从对阿腊瓦嘎的“优渥”(每年祭祀三次),可以看出原始宗教没有消亡。

4.关于“三岗别岗”的传说

布朗山及勐混坝区流传着“三岗别岗”的传说。“三岗别岗”,意思是“三首领、八头人”,用傣语叫“三陶别坤”。

群众传说,勐混早期有三个领袖、八个头人,即三个哈尼首领率众在南嗨河北部居住,八个布朗头人率众在南嗨河南部居住,统称“卡细先玛麻”(有四位首领的骑马的部落)。布朗族人多势大。傣历五○○年(1138年)左右,布朗族帕雅卡圈统治的时代,由西双版莫号(十二千土锅)分出的傣族在帕雅景汗率领下,由布朗山打进来。数十年后,把布朗族、哈尼赶上山去了。这则传说产生的时代是在12世纪的南宋时期。

“三岗别岗”的传说在《西双版纳历史》(第三册)记载较详。

据载,最初进入勐混坝区的是三个哈尼首领,他们率领人民从东面进来,定居在南嗨河南部(现坝区中低洼处是南嗨河旧址,也是当时两个民族的分界线)。当时哈尼族和布朗族这两个民族是西双版纳“卡细先玛麻”的一部分,其中布朗族人口较多,一贯居于统治地位。约在距今800年前,布朗族帕雅卡圈统治的时代,由“十二千土锅”中分出的傣族,在帕雅景汗率领下,由南面的蒲满山打进来,并在蒲满山一带相持数十年。据说,当年两人曾在黑龙潭以木筷、钢刀砍“大石赌嘴”。帕雅景汗用刀砍不开,帕雅卡圈以木筷一敲即破,因此帕雅景汗这面无法进攻。直到帕雅卡圈死后,其子帕雅龙真时,帕雅景汗用重金买通帕雅龙真,又因历年战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帕雅龙真借此率领两族人民退向西山。傣族进入坝区后,由帕雅景汗与帕雅龙真协商,以火烧水淹定界——凡火烧到之处属哈尼、布朗两族的地区,水淹到的地方归傣族所有。现帕雅卡圈的坟在旧城南开河边白塔下,帕雅龙真的坟在城西山腰的白塔下已800年,曾数经修缮,祭祀不断。

景洪县勐养乡控格人说,控格和控养是兄弟,都是布朗族。早先,控养人有三位氏族领袖,最有能耐的是召法莫干。控格人有一位氏族领袖,叫召法会·布朗。这四位首领各自管理各自的氏族。当傣族首领率众来攻占他们的地方时,他们联合起来,以召法莫干为首,与傣兵作战,一直打到澜沧江边,控格人和控养人取得胜利。但是后来,他们还是被傣兵战败了。控格和控养战败后,有的人逃往勐良沙姆岛,有的人留居勐养。“控格”指的就是“被隔绝的人”。

这则传说提到的氏族领袖刚巧是四位,与前述“卡细先玛麻”吻合。

5.关于“四眼四耳王”的传说

上述“三岗别岗”讲的是一个地方的布朗族部落首领的传说。“四眼四耳王”即“召细达细喝”讲的是另一个地方的布朗族部落首领的传说。

此传说流传于景洪市小勐养乡、控格山村、景勒村、嘎洒村。在傣文典籍上有记录,《西双版纳历史》(第三册)上也有记载。

据说很早以前,“召片领”建都于景洪后,在靠近汉族的地方,有一个大部落叫“卡三西双欢玛麻”,直译为“有三十二个马鞍子部落的民族”。有一座城叫勐敢,位置在今之勐养、勐往交界处(在澜沧江之西),有一个王名叫“召法细达细喝碟”,又称“召细达细喝”,他有四只眼睛,能看千里;有两双耳朵,什么事都能听见。“召细达细喝”每天都要到很远的澜沧江边洗脸。他管辖的地面极宽,勐养、勐往、勐康、景勒等地都由其管辖,势力极为强大,曾有“卡细先玛麻毫嘎勐敢”(勐敢每街都有四十万匹马,很是热闹)之说。

“召片领”很早就想征服“召细达细喝”,只因力量不及,一直没动手。准备很久后,扬言要去攻打,刚说出口就被“召细达细喝”听见了。当他们打来时,被早有准备的“召细达细喝”杀退了。接连几次都是大败而回。

于是“召片领”用美人计,把女儿嫁给“召细达细喝”。最初几年“召片领”还不敢动手。后来,“召细达细喝”渐渐被笼络住了。“召片领”以探亲为名,用百种肮脏之毛做了一顶帽子,送给“召细达细喝”。“召细达细喝”刚戴上,背后的两只眼睛就掉下来了。“召片领”的军队即杀来。“召细达细喝”没有被杀死,不知逃往何方。所属人民大都逃出境外。如缅甸境内的沙坶岛就有“卡三西双欢玛麻”的后代;有的变成了傣族,如勐往等地的傣族;也有“卡三西双欢玛麻”的个别寨子至今仍存。

该传说在傣文典籍《帕雅阿拉武后二十七代的传说》中,也有记载。

帕雅朗干是“卡细先玛麻”的头目。他有四只眼睛,力气很大,又很机智勇敢,使用两支锋利无比的红缨枪。他用这两支枪征服过不少的地方,打败过不少的召勐;他也帮助景洪的召勐征服过很多地方。有一次征服曼倒回来,在现在的曼景蚌建立了一个寨子,后来他屯军的地方称曼蚌。因帕雅朗干对景洪的召勐有功,就想娶景洪的召勐的公主为妻。景洪的召勐假意把公主嫁给他,命人做了很多陪嫁的衣服,并且制作了一顶金王冠和各样的面巾。到结婚的日子,景洪的召勐把他的侍女充做公主嫁给帕雅朗干,并命大臣护送假公主和嫁妆。帕雅朗干还以为真的做了景洪的召勐的驸马。

帕雅朗干与公主结婚后,用景洪的召勐赠送的面巾洗脸,洗瞎了眼睛;戴上景洪的召勐赠的金王冠,自己的威信、福德、勇敢都从此消失了,因为王冠内装有污秽的东西。从此,帕雅朗干变成了失去机智勇敢的懦夫。

有一天,他同公主到河边去洗澡,景洪的召勐就布置好伏兵在那里等候他。当他到了河边,伏兵就一齐向他放箭,假公主被箭射死,尸体埋在曼免,后来变成了“丢瓦拉景两”(两城的保护神)。

帕雅朗干一面逃,一面想念他的妻子,被景洪召勐的伏兵追至一个大森林里。因饥饿采果吃,用刀砍果子时不慎砍掉了自己的手,因而死去,后来这个地方就叫“龙罢麻”(今云南省景洪市附近)。

1964年在景洪县(今云南省景洪市)嘎洒区曼菲龙乡的曼免和曼养寨之间的山顶台地上发现了一座古代城址,当地群众叫“允卡细玛麻”。关于此城的故事与上述关于帕雅朗干的传说相仿。这座遗址的发现为“召细达细喝”的传说提供了历史依据。另外,景洪县过去每年祭祀的四大勐神,有一位是丢瓦拉勐召景隗,又叫召法,他生前所在的城叫景维。关于他及其妻朗丢隗的传说与上述帕雅朗干的传说有相似之处。

“四眼四耳王”的传说,用艺术的方式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布朗族与傣族之间既友好又矛盾的关系。其内容和描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布朗族特有的心理状态。传奇性使得这部文学作品在布朗族中流传经久不衰。

6.关于相飞的传说

相飞是勐海县布朗山老曼峨寨布朗族的始祖。关于他的传说有简略的记载。

勐混全勐建寨最早的是曼蚌,继后才有城子。据说,“十二千土锅”来时,由景迈经勐星绕小路,至法空龙峨时,还约着当地的布朗族头人相飞一道来勐混曼蚌。不久,依牙怀米分到曼那嘎、依牙拐乃分到曼扁,相飞分到曼峨(布朗山),各自分区建寨。

老曼峨寨世代相传的布朗族史志《巴布朗收本勐曼峨》(《曼峨布朗族志书》)里关于相飞的记述相当详细,此书系抄本,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善,很多篇幅已难识认。根据尚能辨识者粗略地译成汉文,从中仍可看出,关于相飞的传说是颇具文学意味的。

古代勐勇(今缅甸境内)有一位傣族土司,名叫召法苏托·陶麻拉甲·曼亥桑勐。在他的领地内发生了战争,人民四处逃散,田园荒芜。召法苏托带领侍卫到处召集流亡的百姓。……整整走了两天,抬头一望,只见重峦叠嶂,一片葱绿。他问左右:“附近有什么人住?”随从答不知。又去问磨和本地人。磨和人回答:“那边有一个相飞,是从法空龙峨来的,他现在管这片土地。召法苏托若需要他,可以令人去叫。”

后来,召法苏托从朗达动身向勐昂坝前进。一路上由相飞带领曼哈人、磨和人以及召法苏托的卫兵艾草开道。……渡河到打勐(今勐混坝一带)。那里遍地莽草丛生,大象进去望不见肩,黄牛进去辨不清花纹,长矛插进去看不见矛柄。

相飞把召法苏托送到勐混后,次日,带着他的人回朗达。……过南扣不远,他们来到一个群山环抱、树木茂密的小山谷,这里有一个较平缓的山坡,坡下又有一条小河。大家感到环境很好,于是就在此砍草立寨。当时这里长着很多“坝峨草”(芦苇),所以就命名为“朗峨”。

《巴布朗收本勐曼峨》是用傣文在傣历一一一一年(1749年)写的。相飞当是距今二三百年前的人物。

7.关于艾棱的传说

关于艾棱的故事,除了诗歌外,还有散文,以传说的形式流传,并用傣文写进地方志书。

《布朗族文学简史》的作者王国祥曾见过一本书,叫《完龙的历史》。书前有题记:“这本历史是宣房(官名)卡那应荣请文书抄写。日期是傣历一二八四年(1922年)。”那么写作此书的时间当在清代或清代以前。此书在“完龙的历史情况”一节中记录了有关艾棱的传说。

当时有个佤族地方叫绍新。绍新土司叫岗绍新,有两个儿子,大的叫艾棱,小的叫益瓦。父亲死后,佤族推益瓦为岗,继承父亲。艾棱不得当岗,偷偷地领着兵马跑到勐万龙(现在叫万瓦龙),下到四岗、四根,找地方住。后找到完龙这个地方,发现山又高又大。有的士兵决定住在完龙,有的下到景栋去。在景栋,见一个水塘,有一棵树挡着。艾棱用标枪去刺,刺得“龙咚”地响。直到现在,那个地方还叫“龙冬”,又叫“龙挡”“龙打争”“龙梭”。不久,他们又返回完龙住,在完龙又成立了三岗、三拿。艾棱的兵住完龙,艾棱本人住在芒北。艾棱去串车里这个地方的“贺罕”(当大佛爷的一个人)的女儿。当时车里的“贺罕”叫帕雅蒙动。艾棱送给车里“贺罕”的女儿朗发内一架织布机。艾棱用一扎银(四两四钱银)从芒味代人手上买来一只白诺坑鸟,送给朗发内,又从芒裴人手上买来一只绿裴鸟送给朗发内。后来朗发内与艾棱结婚。艾棱找来一匹银马(白色的马)送给朗发内,作为拴线仪式的礼物,朗发内请影恩村头人找来一匹银马送给艾棱,作为拴线的礼物。

朗发内有六个姐姐,都在车里与版纳景洪人结婚。

岳父帕雅蒙动欲试验他们七个姑爷的勇敢和智慧,想了一个办法,叫这七人七天内在城边挖七个坑,连起来。七天后,他要骑着象,打着金伞沿城的坑道内走。谁挖的城坑不深,露出伞盖,就算犯法。六个姑爷都照岳父的话去做,而第七位姑爷却不去,只是叫他的兵每人编一百个箩筐。快到第七天时,他们吃得饱饱的,去挖城坑,直挖到天亮才收兵。挖出来的土完全倒进澜沧江。第七天,岳父备象去看城坑。当他骑着象走到前六个姑爷挖的城坑时,金伞都露出来了,但走到第七个姑爷那里,金伞却不露。六个姑爷感到很害羞。

又有一次,他们的岳父叫姑爷们去打野兽。六个姑爷带着兵马,吹着号角,干了一整天,才打得一只马鹿,而第七位姑爷一出门就碰见一只金马鹿,他马上叫人去捉,结果活活地拿住,骑回来,关在马圈里。当时传遍四处,很多百姓来看,六位姑爷也来看。

岳父又叫他们盖房子。六位姑爷都忙着干,而第七位姑爷却不慌不忙地分工,叫他的士兵每人砍一棵树,很快屋就架起来了。

其他六位姑爷又羞又恨,联合起来暗害艾棱,但不知他藏在什么地方。后来发现艾棱躲在河边一棵大树上。他们偷偷地把大树锯开一半。一天晚上,艾棱又躲在大树上,夜里刮大风,但他不知道刮大风,树被吹断,连树带人掉进澜沧江里。

艾棱死后变成“召天龙”(自己的灵魂),仍然与他的老婆同床。过两年,朗发内怀孕,“贺罕”怀疑他的女儿不轨,又查寻不出结果。一天晚上“召天龙”又来。朗发内把红布条拴在“召天龙”腰上,把石灰抹在他的嘴上,被“召天龙”发觉,他偷偷地解下红布条,拴在一个寡妇的大花猪的腰上,把石灰抹在猪嘴上。天亮,“贺罕”问女儿昨夜的情形,女儿回答后,“贺罕”派人查,在猪身上发现红布条,认为不吉利。“贺罕”命人扎竹筏,装食物,让女儿顺河流走。竹筏流到动罕(橄榄坝)停住。朗发内在勐狠住下。第二天半夜,“召天龙”又照样来到家里,发现妻子不在,生气地说:“如果不把朗发内找回来,我就把“贺罕”家人的头砍成七块。”并命令:“七天内盖起一间房,“召天龙”要下来结婚。”说完就不见了。“贺罕”家的人害怕,分头去找朗发内,在勐狠找着,并给她盖了房,还杀黄牛、水牛供献。半夜,“召天龙”带着象、马来接他老婆。当时他带来一个宝,叫“皎命法”,送给完龙的百姓。他说:“如果送你们金银,你们会用完,送黄牛、水牛也会染病死掉。现在送你们‘皎命法’,可以保住你们常在,使你们经常在我火笼边(身边)。”从此,完龙的百姓有了茶树。百姓问:“你想吃什么?”他回答要吃水牛胸脯煮汤和鸽子。因此完龙每三年田谷熟就杀一头水牛、一只鸽子祭他。

民间口头流传的艾棱传说与《完龙的历史》所载故事基本相同。

民间流传的《艾棱传》颇长,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1)突围。传说艾棱的父亲刚坎是“扫恨扫帕”(石房石洞)地方的首领。一次外族用计诱使当地人砍掉臭菜刺蓬,攻进“扫恨扫帕”,刚坎战死,艾棱三兄弟分别逃走。

(2)建勐。三弟艾棱被突围的布朗族人选为首领,在曼扫乃扫弄率领群众开辟荒地,以种植茶叶、旱谷为生。

(3)结盟。傣族首领三兄弟来攻打艾棱的地方,艾棱与之和解,喝血酒结盟。

(4)结亲。艾棱以忠诚和毅力赢得傣族首领帕雅棱宛的第七位公主朗腊的爱情,结为夫妻。帕雅棱宛喜爱艾棱,封他为金伞大帕雅。

(5)谋害。其他的六位傣族姑爷嫉恨艾棱,设计诱他爬上一棵已被他们拦腰锯开一半并加以伪饰的大树,树倒,艾棱坠入澜沧江而死。每年正月初七在艾棱的忌辰,布朗族用三岁水牛和鸽祭祀他。

(6)死恋。艾棱死后,“召天龙”每夜来与其妻朗腊相会,朗腊受孕,被父驱逐,用竹筏沿澜沧江漂流,至勋罕。

(7)遗教种茶。艾棱遗留给子孙一个宝贝叫“皎命法”。布朗族有了茶树,后来,芒景成为普洱茶的原产地。

把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与《完龙的历史》所载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民间的传说不但内容丰富,描述也十分动人。且看艾棱争取爱情的这个部分吧。

艾棱挑选上好的虎皮、茶叶和其他山珍,装了满满两对篾箩,由达干罕老爹陪同,来到“召片领”府邸。他们给门卫十两银子,门卫便进内通报:“有两个濮满人求见。”“召片领”坐在虎皮座上,瞥一眼进来的一老一少,慢悠悠地说:“我山区的子民,是送一年的贡赋来了吗?”达干罕摘下包头,顶礼道:“是来向召请安,同时,——请宽宏吧。如果我们的话不顺耳,就当是小鱼刺卡了召的喉咙,请莫责怪——我们来,来求娶……”

“求娶我的朗腊吗?”

“是的,尊贵的召,我叫艾棱。”艾棱上前施礼,恭敬地答道。

“艾棱!”“召片领”不禁叫出声来。多年来,“召片领”听“波朗”(爷爷)说过,在蒲满深山中有一位杰出的人物,叫艾棱。原来就是他!“召片领”拖长声问:“你?凭什么斗胆来求婚呢?”

“凭着一颗赤诚的心。”

“唔,那么,就让我看看你这颗热忱的心吧。”“召片领”带着揶揄的语气,说:“你们蒲满山区的紫米粑粑不是美食吗?我们坝子里没有这东西,而我的朗腊最爱吃呐。传说紫米是情人的血染红的,怎么样?年轻人,是不是把粑粑送来表表你的热忱?”

艾棱和达干罕听后,开心地笑了。这还不容易?便一口答应下来。在拜辞时,“召片领”又说:“只是,到我这里时,粑粑必须还是热的。冷了,就用你的热血来温吧!”

“好!”艾棱斩钉截铁地答道,大步跨出门去。

在门外,达干罕一把抓住艾棱,急切地说:“你疯啦?我们的寨子离这里少说也有二百里,就是一天能赶到,粑粑也已经冷了!”

艾棱笑盈盈地说:“‘召片领’只要肯答应把朗腊嫁给蒲满族,我什么都能办到!蒲满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过不了的河……”

达干罕着急地说:“‘召片领’哪里是真心答应哟,办不到是要杀头的啊!”

艾棱说:“我要叫他弄假成真。大爹,你不要着急,先在景洪住下,等我赶回去想办法。”

艾棱迈开他的快腿,奔回寨子已是半夜时分,他立即蒸米、舂粑粑。依温扁大妈和小媳妇、大姑娘们听说此事,纷纷来帮忙。等把粑粑蒸熟,已经“雄鸡三唱”了。艾棱从园圃摘来芭蕉叶把粑粑包好,藏在胸前贴身的衣服内,心急如火地向景洪奔去。二百几十里路,要在白天走完,他怎么不急啊!你看他:上高山,一口气冲到山顶;下高山,顺坡滚去;过深渊,他双脚一纵;遇陡壁,他抓住葛藤荡去。他哪里是在跑啊,简直是飞。太阳像一个火红的铁球直往山间滚去。艾棱和太阳赛跑,终于在傍晚时分飞到了景洪。达干罕早已在“召片领”府前焦躁不安地等着了。看见艾棱奇迹般地出现在他面前,又惊又喜。他们一同奔进府门。

“召片领”今天特意增加侍卫,以壮声威,又叫出朗腊来玩“麻喝沙鲁”(傣族的一种棋子游戏),等着在艾棱拿不出热的紫米粑粑时羞辱蒲满人一番。厅堂里的光线逐渐暗淡下来。朗腊闷闷不乐地停住了举起的棋子,说:“父亲,今天不会有好戏看啦,这局棋不必下了吧。”正当侍卫点燃银烛时,门卫通报:“两个蒲满人来见。”“召片领”望着走进来的人说:“艾棱,你是来交头的吗?”

“我是来交热粑粑的。”

“真的?”

“不假。”艾棱解开衣襟,从怀里取出紫米粑粑,献给“召片领”。“召片领”接过温热的粑粑,递给女儿。朗腊触到温热的粑粑,一股暖流从她的指尖传进心里。紫米粑粑的特殊香味飘溢在整座大厅。朗腊看到艾棱黑红的脸膛上挂着晶莹的汗珠,额头散发出蒸汽,厚实的双唇上挂着笑意。她被这位山里人感动了!朗腊撕开芭蕉叶,掰开粑粑,见里面散发出微微的热气,快活地叫起来:“看呐,心里是热的哩!”艾棱听了这话,冲着朗腊憨厚地笑了。姑娘脸上腾飞起一朵红云。

“召片领”望望朗腊,又望望艾棱,说:“火热的心只能点燃爱情,要让爱情之火越烧越旺,还得有安身立业的本领。听说你的弩箭从不虚发,那么明天你给朗腊射一只白鹇、一只野雉来吧!但要活的!”艾棱重重地点一下头,同达干罕一起拜辞了“召片领”。

第二天,当旭日映红竹窗的时刻,厅堂上已经出现抱着白鹇和野雉的艾棱,怀中的珍禽还扑棱棱直想飞。“召片领”见没有损伤一毛一羽,奇怪地问:“你是怎样射的呢?”艾棱淡淡地一笑回答:“用手捉的。”“召片领”才想起听人说过,艾棱有敏捷地爬上直树逮鸟的本领。“召片领”不表露自己的惊喜,只微微地点点头,说:“就让你这只深山的鹰与朗腊这只小鹿同息一座森林、同饮一溪水吧。”“谢召!”艾棱跪下行大礼。

传说从多侧面多层次塑造艾棱的形象,既讲他的武勇、机智,也不忽略他的内心世界。传说不作静止的心理描绘,而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刻画出一个淳朴敦厚、深蕴热情的布朗族英武青年首领的形象,这个形象极富人情美。

艾棱传说的表现手法多样。故事的第五部分讲到,艾棱先后派六位部下去见意欲加害于自己的六位傣族姑爷,给他们一个“当头棒喝”。派去的人有:“敏西奇”(奇臭无比)、“纳车恩”(重得踩烂一切)、“外西龙”(像风一样转)、“莺西凡”(比火还热)、“埋海”(像树一样高)、“瓦西猛”(像猴一样机灵)。故事对这些人都赋予一种特征,描写得谐趣横生,先声夺人,艾棱的形象在这些故事的衬托中显得更加高大,不可征服。

艾棱为后来布朗族叙事文学塑造英雄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艾棱传》在布朗族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显著的。

8.关于美女朗三飘的传说

关于美女朗三飘的传说,有《三尾螺》《公主坟》等,在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广为流传。

《三尾螺》是布朗族文学中的精品。这个传说是布朗族人民根据14世纪的一件历史事实口头创作的,在傣文典籍《泐史》《西双版纳召片领世系》等书中均有记载。

《帕雅真以后各代的历史记载》写到,有一天,有一女子,得了一个三尾螺,携至景兰街市。这天道罕勋出游街市,见女子很美丽,就娶她作王后,两人感情很好,但很久没有儿子。一日,女子对道罕勋说:“恐是我同父母居山上,因而没有儿子。我们山居规矩:如果无子,可用金子包摇篮一个,请巫师在山上招魂、拴线,即可得子。”道罕勋即命人做包金摇篮一个,送至这位女子父母所居的地方——曼雷招魂。后来生一子,聪明美丽,取名道西拉抗。

王后有一日到晒台,拿出三尾螺,偶然失手,被一母猪吞食。自此以后,道罕勋即厌弃王后,命人送王后同其子道西拉抗回娘家曼雷,并免去寨上贡赋、杂派。(王后以)种山地为生,照顾王子,但不许出山。道西拉抗长到七岁,被道罕勋接回同住。

由于《泐史》《西双版纳召片领世系》等书是正史,所记三尾螺的故事不但十分简略,而且要“为尊者讳”,不能对封建领主有任何的微词,因此它们所载的三尾螺故事与布朗族民间传说的有很大的不同。

民间口头传说《三尾螺》是讲美丽善良的布朗族姑娘朗三飘被傣族“召片领”强掳为妃,最后又遭遗弃并死于“召片领”刀下的故事。

《三尾螺》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主要不是靠平面的事实和数字——血泪账来揭发傣族领主加在布朗族人身上的剥削和压迫,而是通过布朗族美女朗三飘的悲剧性命运来激起听众(读者)的良知,使人认识到傣族领主是毁灭美的罪魁祸首。

《三尾螺》的基调是现实主义,它以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画面,显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故事的主人公被赋予美的特征,朗三飘的形象是具有独特性的。她像初绽花蕾的山花一样鲜艳。说也怪,自从她戴上三尾螺后,她的容颜每天三次变换。早上,她拿起竹筒,迎着山风去泉边汲水,她的脸庞白嫩娇美,像含露的玉兰。中午,丽日蓝天,她在竹楼阳台上砍芭蕉树干做猪食,她的脸蛋儿红润的像熟透的麻总补[2]。傍晚,她背柴归来,脸上泛起淡绿,像是山林中的秀色染绿了银盘。人们都叫她朗三飘。朗三飘的美名飞遍村村寨寨。

《三尾螺》的深刻之处不仅在于真实地发掘了主人公的美的价值,也不仅在于真实细腻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还在于进一步真实的揭露了朗三飘的悲剧根源。处于14世纪的第九世傣族领主,不仅有强烈的占有欲,还有残酷的野蛮性。在他看来,把土地、财物、美人据为己有是当然的。在这样的社会,朗三飘倾国倾城的美给自己招来祸殃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这种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始终是推动《三尾螺》故事发展的动力。此外,《三尾螺》还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召片领”的正妻因为“召片领”竟然倾心于一个山区少数民族女子而疏远她,感到十分恼火,挖空心思陷害朗三飘。“召片领”的家臣也因“召片领”娶山区的少数民族女子违背傣族古规,要求驱逐朗三飘。这些都揭露了傣族统治阶级把四周的弱小民族视为奴隶、贱民,唯恐因为阶级悬殊的婚配混乱了他们的高贵血统,反映出当时民族压迫的严重。所以,朗三飘悲剧的造成,不是因为什么个人的不可捉摸的命运,而是由于罪恶的社会制度。把朗三飘的悲剧放到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背景上去描写,这个悲剧就表现出特有的巨大的思想深度。

《三尾螺》以其独具的美感在布朗族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布朗族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个尾巴的螺蛳本来就已经够出奇的了,佩戴上它使人的容颜一日三变,美艳绝伦,更是出奇的想象。后来,布朗族以及其他民族把这一奇思妙想加以发展,不单用来点染主人公光艳的风采,还用来赋予人以非凡的能力。例如:召景维之妻朗魄三棍(三尾螺王后)由于佩戴“三尾螺”而智勇过人。她为身亡的丈夫复仇归来,在曼岛附近大河边洗澡时,取下胸前佩戴的三尾螺置于河边石头上,失去神力,被躲在草丛中的残敌用弩射死。她后来成为景洪的地方神之一。

朗三飘的故事是民族压迫的投影,它表达了布朗族人民渴望和平、幸福的心愿。

9.关于陶荣的传说

陶荣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布朗族的领袖人物,现在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星乡沅水寨有他的坟墓。墓碑上的字已模糊,仅两侧的字可辨识,右侧是“初兴意深”,左侧是“领袖传音”。他是哪个朝代的人,现已无可考。

关于陶荣的传说甚多,至今仍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关厅、山碧一带流传。

《九十九头牛》的故事反映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传说陶荣原本住在南温寨。他是一个勤劳的农民,养了九十九头牛。他一直想养一百头牛,可是无论如何努力也养不足一百头。一天晚上,一个外族富农使坏,悄悄拉开陶荣家牛圈的门。牛跑出来,吃了这家富农的一些谷子。第二天,这家富农逼着陶荣赔偿。陶荣问:“赔多少?”富农说:“前脚五斗,后脚五斗,打个猫猫转就得赔三十多担谷。”陶荣没有这许多,就用牛抵偿。陶荣以后不管怎样努力,都没养足一百头牛。陶荣不愿在这里受外族有钱有势的人的气,把家搬到沉水寨去了。

后来陶荣成了当地布朗族的首领。他为百姓排忧解难,帮人民办事。布朗族认为他是能耐非凡的人。

民间还流传着他的种种不怕鬼的故事。其中一则是《杀扑尸鬼》。传说,有一次,陶荣骑着水牛去洼墨寨的公千村。在返回的路上,遇见一群扑尸鬼正在分人肉。陶荣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不如壮着胆走上前,他故意问:“我的那份在哪里?”扑尸鬼们以为他是同伙,分给他一个人头。陶荣接下人头,退出来,骑上水牛急忙往家里赶,把人头丢弃在路边的丛林里。扑尸鬼们后来疑心他是异类,追来看究竟,如果不是同类就要撕吃他的肉。陶荣回到家,预备了一只公鸡。扑尸鬼追来,问:“人头呢?”陶荣一刀把鸡头斩下,抛过去,说:“接着!”扑尸鬼个个被血污了,倒地死去。这则传说是人民用幻想的形式称颂自己首领的机智和勇敢。

10.关于少年儿童的传说

布朗族传说中,有许多是用以教育儿童、培养儿童高尚道德情操的,这些故事有其一定的教育意义。

《布朗少年》就是其中的典型。讲一天深夜,红河南岸曼远坡上,飞沙走石、雷声滚滚。少年密西被这恐怖的声音吓到。他亲往现场察看,发现原来是观音山上石头王夫妇,因嫉恨幸福的人们,指令四山的石头,欲堵住红河,淹死人们。密西趁母石回观音山取忘带的钥匙,回村拍簸箕学公鸡啼叫,引全村公鸡长鸣,使公石定在曼远坡的路边,母石定在观音山上,直至如今。布朗少年密西,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保全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他是勇敢者和胜利者的象征,而观音山上和曼远坡路边的两尊石头则是失败者的象征。每当人们看见它们,就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勇敢的布朗少年。他是布朗少年的楷模。

在布朗族地区,不论是行走在林间小径,还是跋涉于河边的便道,远处都会传来“波——奥——”的鸟啼声,这啼声给人带来凄切、压抑之感。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父母十分宠爱他。家里杀鸡时把鸡腿、鸡肝等留给他吃,而父母仅吃鸡爪、鸡头、鸡翅膀;吃鱼的时候,总是把鱼的中段部分留给他,而自己仅吃鱼头。可是,这孩子并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之情。他总是猜疑父母,以为父母给他吃的一定是最次的部分。一天,这孩子随父亲去犁地,因路远所以把饭带到地里吃。吃饭时,父亲又把鱼的中段部分拿给他,而自己吃鱼头部分。这孩子很想尝尝鱼头是什么味。可父亲说:“好孩子,鱼头苦,别吃。”他以为父亲在骗他,于是想了个主意。他说:“爹,我想喝水。”父亲连忙答道:“好的好的,你坐着,爹给你打来。”说着就站起来,拿碗到河里舀水。他却趁机把父亲推到河里。父亲翻了个跟斗就沉入河底了。于是小孩不慌不忙,心安理得地回来吃父亲那份鱼头。他万万没想到,鱼头又苦又硬,可是已后悔莫及。他哭天喊地,在地上打滚,拍打着自己的身体,大声叫喊自己的父亲:“波——奥——”很快他就死了,死后他变成鸟。每天早晨,他就呼唤自己的父亲,白天不管飞到什么地方他都会呼唤自己的父亲,傍晚,群鸟归林,他还在呼唤自己的父亲。

(四)史事传说

由于布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布朗族的历史往往保存在传说中。而传说经过艺术加工,所反映的多是史事的脉络,很难确认是哪朝哪代的事实,尤其是早期的史事更是如此。

长期以来,布朗族与其他民族杂居,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后来,有了阶级分化之后,部落或民族之间产生争夺和战争,逐渐出现民族压迫,而且愈演愈烈。布朗族古代社会的大量史事传说反映了这种历史内容。

1.有关“闷细多”的传说

在勐遮坝和西定山区的傣族和布朗族中流传着“闷细多”,即“四个大部落”的传说。

从前,孟遮坝子是由百姓选出的“陶”来管理的,那时有20多个“陶”,互不统属,后来发生兼并,最后只有“闷细多”(“闷”意为“万”;“细多”即“四个”),就是说当时勐遮坝子有四个大部落。部落里有四位首领,后来,四位首领又推举出一位做总头。一次过节,人民群众来到暴虐无道的召勐家祝贺,召勐家紧闭大门。因为人民知道即将反他,所以不退,谎称“闷细多”头人不进去,单让四位百姓代表入内。召勐答应。门刚打开,百姓一拥而进,“闷细多”头人突然抽刀劈死召勐。召勐的一位怀孕的小妾和随从数百人背着一百多个土锅逃出。“闷细多”头领紧追不舍。小妾等逃至耿马。小妾生下一男孩,受到耿马召勐的照顾。勐遮人说,没有召勐,谷子长不好,“闷细多”从耿马接回小召勐。小召勐主政后,“闷细多”又反,小召勐逃到曼先永。后来小召勐的人聚集多了,出兵打“闷细多”,旗开得胜,打断“闷细多”一个头子的脚(所以那个地方叫“洪哈”)。“闷细多”的大本营设在“广闷”(滑山)上,与小召勐设在洪塘的大本营对峙。小召勐祭告天神后反射弩箭,正中“闷细多”的营盘,烈火熊熊,“闷细多”失败。战后,小召勐请布朗族人吃饭,又把布朗族头人杀死,布朗族百姓逃命,有的躲进深山。

2.有关南先湖的传说

传说勐养的布朗族势力最强大,傣族某代“召片领”的第四子分封在勐养。经过多次战争都不能征服布朗族,于是假装与布朗族讲和,请他们来喝酒。酒里下了药,布朗族人饮后大醉不醒。许多战士都被杀了,尸体被抛在勐养的一个湖中,这个湖后来叫做南先,意思是十万人的湖。当时只有布朗族的首领饮酒少,没醉,乘乱逃出,沿河跑,跑到河的尽头处,呕吐不止。傣兵追来,把他杀了,于是这条河叫南哈,意思是呕吐河。从此布朗族退到山上居住。

3.有关孟廷瑞冤案的传说

明代顺宁府知府孟廷瑞,是蒲满长官孟右后裔。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误信孟廷瑞谋反,请旨剿杀孟廷瑞及十三寨蒲满人。后孟廷瑞冤屈得申。此事在民间也有传说,光绪《顺宁府志》卷三十八载:庐陵郭子章抚黔。一日中夜,其夫人问子章曰:“孟廷瑞何人?”子章大诧曰:“尔妇人,安知孟廷瑞?且中夜问,何为?”夫人曰:“适梦有人装束如庙中金甲神来谒云:‘我,孟廷瑞也。过此,欲见中丞,不得近,故事谒夫人耳。’”章曰:“汝盖问所由来?”夫人曰:“吾固问之,其曰:‘为巡抚陈用宾冤死,诉帝得清,今归耳。’”章心异之,不敢语人。逾月而用宾被逮之报至。

此传说虽涉迷信,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人民是公正的裁判官,被诬者得到昭雪,杀戮无辜者最终逃不脱历史的惩罚,大快人心。

4.有关木老园的传说

在布朗族古代社会的史事传说中,以明末清初发生在滇西的消灭十大土舍的事件所产生的传说的历史面目最为清楚。

施甸县的一个“本人”村寨叫木老园,它原本叫木龙园。为什么叫木龙园呢?传说保山易罗池(九龙池)里的小白龙与姚关的老黑龙争斗,小白龙失败,去搬他的儿子张志淳。张志淳是朝廷的户部侍郎。(传说张侍郎的母亲一天到易罗池洗衣,突然一阵太阳雨点落在张侍郎母亲身上,回家后便身怀有孕。十月怀胎生下张侍郎。)张侍郎请木匠做一条木龙放进枯柯河。黑龙因木龙的参战败退,逃回姚关黑龙洞。水迅速退落,木龙被挂落在一个山洼间。从此以后,“本人”祖先为纪念木龙,叫这地方为木龙洼,又叫木龙山。明末清初,滇西发生消灭十大土舍的事件,施甸的“本人”土司姓阿,是消灭对象。于是有的百姓改姓,留了下来;有的逃进深山。阿祥和阿山两兄弟一起搬迁到木龙山居住。阿祥在“依哈”(老寨)种地,阿山在木龙山下种田。兄弟俩把木龙山下的田称做“木龙园”。年深月久,人们渐渐把“木龙园”讹成“木老园”。在白族中有一个关于雕龙的传说,讲的是高明的剑川木匠雕凿木龙斗败母猪龙的故事。雕龙的传说大约那个时期在滇西流传。滇西布朗族在本民族历史的基础上,采用了这个母题,创作了自己的传说。这则传说在史实中融进神话,使得故事丰富生动,但历史的真实面目依然明白地显露着。

5.有关号地的传说

施甸县摆榔村一带在元末明初人口稀少,土地公有。“本人”各家要耕种哪块地,只需把草结个疙瘩做标记,表示已有所属,用后抛荒,不作为私人产业。从内地迁来的汉族号地,则是用石头、石灰做标志。汉族中有权势的人,悄悄放火烧了“本人”所结的草疙瘩,弄得“本人”无依据,汉族人便占了“本人”开垦的田地。汉族号地用的石头、石灰用火烧不掉,所号的地永远归他们所有。这些人成为了“陶德”(山主),“本人”沦为佃户,和汉族佃户一样受“陶德”的盘剥。

6.有关两把神刀的传说

反对外国入侵,是地处祖国西南边缘的布朗族人民创作传说故事的重大题材。《两把神刀》和《曼玛石象》等反侵略的传说都具有很高的成就。

《两把神刀》产生于明代,在施甸县姚关村、木老园村一带流传。

在刚刚进入木老园陡峭山道的路口,一左一右高耸着两座山峰。过去,凡属本地人,从这里走过时,个个都是低头缓行,悄声悄气,唯恐惊动了那“藏剑峰”上的两把神刀。

相传,这一雌一雄两把神刀在过去那些强盗土匪、官兵恶霸横行的日子里是护寨的宝贝,十分灵验。只要山下的歹人悄悄有点什么动静,还未待他们爬上半山坡,这对神刀就会朝着寨子呼叫:“木老园的汉子们,强盗来了要当心!”

寨子里耳朵灵的人传给耳朵背的人,不一会满寨子的男人就全聚在一块,手拿长刀、锄把拥到山道路口,把未能摸清方向的歹人打下山去。

以上只是故事的楔子。故事的正文在下面,分五段。

第一段讲故事的背景和敌人驱象来战。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讲在邓子龙将军下令撤退之时,布朗族战士阿兴为救护患疟疾的傣族战友自愿返回,遇象队冲来,他把同伴拖进桥下躲避。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讲打头阵的象冲上桥后,闻见米酒香味,伸鼻来舐,被阿兴斩断象鼻,头象负痛倒冲,搅乱了敌阵,邓将军乘机挥戈,大获全胜。这是故事的高潮。这一段的描写有声有色。讲领头的象是:“气喘吁吁地扇着两片大耳朵,把鼻子慢慢地伸下河去准备汲水。嘿!一大股甜蜜、诱人的酒香冲着它来——阿兴洒泼掉的米酒,就在它脚下呀!大象拼命地把长鼻子伸了下去,想寻到美味的酒解乏、解渴。象的鼻子犹如大蟒一般在阿兴的身边晃来晃去。这时阿兴急中生智,抽出雪亮的长刀,使出全身的气力,只听‘咔嚓’一声,砍下了这条蟒蛇似的长鼻子。”讲敌军的混乱是:“那家伙(指领头的象)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连连倒退,撕心扯肝的疼痛让它发了狂。它大概以为是骑在它背上的主人伤害了自己,使尽全力把背上的头领掀了下来。接着转过身朝着后面的象群倒冲过去,又踢又滚,受惊的象群被自己的领头象弄得六神无主,一下就乱了套,挤过去,踩过来,自相顶撞……敌军立即乱作一团。”这一段在收束时有这样一句:“士兵们拖回大象,把它们割来烹食。现在还可见‘邓将军烹象处’的遗址哩。”点明遗址,并非闲话。“烹象处”在姚关村乌龟山西麓清平洞内北侧,有邓子龙的题字石刻。这一句把民间创作的传说赋予了真实感,使人相信好像真有阿兴的故事似的。

第四段讲阿兴建立奇功,却不矜功邀赏。邓将军访到这位建功的人,要奖赏他,他却只请求,让他的老家木老园那块地方永世不纳粮,不交官税,让乡亲们过点温饱日子。邓将军答应了他,并送给他一对宝刀。

最后一段讲阿兴解甲归田,临终时嘱咐把他得的一对宝刀放在家乡的山道口。宝刀竟神了,村寨遇难时它会呐喊。这一段着力讲宝刀之“神”:“他死后,人们这样做了,奇怪的是两把神刀竟会讲话了。”“人们还说。阿兴的魂留在了神刀上面,他虽然死了,却还惦记着木老园百姓能否过温饱平安的日子。”

《两把神刀》气贯长虹,塑造了一位在邓子龙部队中憨厚朴实、机智勇敢的布朗族战士的形象。他爱祖国、爱家乡的品德与日月同辉。《两把神刀》以它的神秘感和传奇性深深吸引着读者。

7.有关依梅的传说

《依梅》是流传于凤庆县、昌宁县、施甸县的长篇传说。讲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一位女豪杰的故事。

光绪《顺宁府志》卷三一三艺文志二之二载:“旧志:夜(依)梅,传僰人妇也。万历十二年缅甸木邦侵掠郡人,与战,军溃。依梅仗剑入阵,贼百余骑皆披靡奔遁。自是不敢犯境。”

志书中载,依梅是僰人妇。僰,在古籍中,有时是指布朗族,有时是指傣族。在明代,顺庆四乡分布着人数众多的“蒲满”,说出生在这里的依梅是布朗族完全有可能。再从名字看,傣族和布朗族都有在名字前用“夜(依)”表示女性的习惯。无论依梅本人的族属是傣族抑或是布朗族,布朗族群众在口头上传颂她的故事,着力刻画一位女英雄,我们应当可以把这个故事列进布朗族民间文学里去。

传说顺宁地方万山丛中有一座地势险峻、风景优美的琼英山。山中住着一群蒲满少女,耕织习武。她们的首领叫依梅,是一位妩媚秀丽、武艺高强的女侠。关于依梅的故事很多,如射虎救人啦,愤杀赃官啦……最为人传颂的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邓子龙在今施甸县姚关村攀枝花山设陷阱大败木疏王朝侵略军。勾结外敌入侵的岳凤及其子曩乌驱策战象烈马径直杀向顺宁城,顺宁危急。突然,一声锣响,杀出一支劲旅,就是依梅率领的布朗族农家少女。她们挥刀斩象鼻,众象负痛狂蹦胡窜,倒冲敌阵,敌军惊惶混乱。依梅挥军掩杀,大获全胜。后来依梅率领的娘子军追赶穷寇,赴今湾甸山,至姚关村,又探望邓子龙将军的大本营——清平洞,后进军阿佤山,在滚弄江边的山谷与岳氏残部遭遇,依梅率领的娘子军协同刘綎将军的部队歼灭了敌军。刘綎、邓子龙上奏章为将士请功。朝廷嘉奖有功人员,敕令云南布政司查访女侠依梅。专差寻到琼英山洞,被洞内河阻,河宽水深。河对岸有一个洞门,比进来时的石洞大得多,洞里另是一片天地,似有田园山庄,鸡犬之声隐约可闻。差官看得呆了,回过神来,略移步,因河边太滑,跌进河中。随从把差官拉了起来。这时从洞中走出一佩剑的青衣女子,问:“诸位到此何事?”差官答是寻访建功的依梅姑娘。那女子微微一笑,说:“有劳上差,我琼英洞中人不问世事,这里没有什么依梅、依李。此处乃迷津,无船可渡,速速回去吧。”差官慨叹,返城告知孟知府。孟知府知道依梅姊妹不肯出山,不再多言。差官回报布政司,讲述在琼英洞中所见。众官连连称奇。

女侠依梅的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清代大理人周宗洛(字伊村)曾写诗记其事:

江头城边黑云纷,

锡箔江边天地昏。

雕题,漆齿罄知蠭屯,

豕狼横噬熊虎蹲。

有明万历岁甲申

绎骚南汀潞江滨。

镇康耿马迷妖雾,

狂飒猎猎漫蒲门。

觱案铜鼓声相闻,

守尉闻之皆断魂。

郡中男儿义愤申,

执戈制挺匝山村。

围阵合沓势不振,

旗靡辙乱争返轮。

后车奋起女将军,

短袖横刀怒目瞋。

燕领熊腰出挺身,

飞驰入阵卷秋云。

阐如啸虎身雷殷,

纵横荡决贼可吞。

当者头颅血飞尘,

孤群披靡狂嗥奔。

酋目帖耳走边巡,

阵象大鼻不敢伸。

猛推猛板息鸡豚,

滚弄江边界域分。

夜(依)梅意气迥超群,

巾帼须眉无比伦。

杀贼保疆建殊勋,

胡为姓氏竟沉沦?

磋吁!

古来英雄不遇皆如此,

况复蛮家一女人!

这个传说的最大成功是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浑身“野”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栩栩如生,虎虎有生气。

这个传说充满了传奇色彩。例如描写琼英山的雄伟,山洞的神奇,依梅军的出奇制胜,功成后隐居山洞,无不散发出奇异的色彩,传奇意味十足。

这则故事与上述《两把神刀》一样,显示了布朗族文学的叙事水平在明、清时代日趋精进。

8.有关曼玛石象的传说

《曼玛石象》在今勐海县西定乡、布朗山乡一带流传,也是脍炙人口的传说。

勐海县西定乡有一个村寨叫曼玛。“曼玛”是傣语名,用布朗语叫“灌麻”,意思是“真爱”。人们说寨里人的心就像寨名一样。他们为什么特别爱自己的家园呢?因为这家园是在劫后重建的啊!知道它的历史的子孙都会倍加热爱这块热土。

在今曼玛寨旁边的乃昂嘎山上有一尊巨石,形似无头象身。传说它原本是一头三牙雌象,守卫着村寨。一百多年前,曼玛寨是一个很大的寨子,上上下下有四寨,五天赶一次街。赶街很热闹。一次,戈罗赶着大象侵扰我国境。他们赶的大雄象走到乃昂嘎山时,听见乃昂嘎山上的雌象怒吼,吓得打战,不敢前进一步。戈罗只得退出我国境,打算除掉三牙象再来攻取。他们派一位奸细化装成商人,来曼玛寨落户、结婚。一年后,他摸清了曼玛寨的道路和防卫设施。一天夜里,奸细手提长刀潜入乃昂嘎山偷砍三牙象的头。一刀猛劈下去,三牙象的头飞到曼玛寨脚,三牙象的身躯仍然雄踞山头,胸腹轰然作响,熠熠放光。奸细慌忙凿开三牙象的胸腹,偷走心脏,三牙象才死去,并化为岩石。奸细得手后,连夜逃出国境。引来戈罗偷袭曼玛寨。戈罗占领曼玛寨之后,要把全寨人俘到国外去做奴隶,只留“波涛”(老人)和“阿占”(佛寺里的人)。这消息被寨里人知道了,在戈罗头领问谁是“波涛”和“阿占”时,人人都答是。戈罗无法辨识。就说:“这次是专捉‘波涛’和‘阿占’。”于是,把大家统统捆绑去了。只有一对青年男女躲进佛寺的暗角未被发现,留了下来。他们以后天天向佛敬献蜡条,祈求光明。劫后幸存的那对男女后来结婚,重盖竹楼。布朗族人原先的竹楼是低矮的,那对男女参考傣族的竹楼,盖成现今的样式。他们的子孙繁衍,经过几代,曼玛又恢复了繁荣。

曼玛寨的传说充满爱祖国、爱家园、追求光明幸福的激情。这激情包裹在神秘、曲折、惊险的故事里,特别耐人寻味。

曼玛传说中提到的“戈罗”是什么人?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人种志》言:“暹罗国嘎于腊,又名戈罗,额颅蓄发一撮,周身用针引墨刺为花鸟兽等纹。”暹罗国境内有一部分傣族部落被称为嘎于腊,即戈罗。伯麟著《进云南种人图说》言:“思茅厅东南界暹罗,西南界缅甸。缅甸之间为嘎于腊。嘎夷本属于缅甸,以其民万众,弃缅归附暹罗。嘉庆壬申(1812年)、癸酉(1813年)之间,嘎夷与缅相攻,扰及车里土司界内。暹罗恐犯天威,将嘎夷迁徙东去数百里处,其余二千余人惮于远徙又复弃暹罗归缅甸。……即以此嘎人屯耕孟艮,密迩车里土境。其众犬羊反复,其地瘴疠。”《车里宣慰世系简史》载:“从傣历一一六五年(1803年)至傣历一一七○年(1808年)缅军与暹罗军先后在景栋、景永、孟连、景千、勐勇等地连年打仗。各地百姓,有的逃往耿马……有的被暹罗军携往景迈、勐南;有的被缅军劫去缅境。”道光《云南通志》卷一○七云:“嘉庆十七年(1812年)暹罗嘎于腊攻夺缅甸大勐养等处置守……嘎于腊以追缅为名,亦进至普藤,又以一千余人营橄榄坝江口,遥为声援,欲擒宣慰,进攻思茅。”曼玛寨布朗族村民被掳之事当发生在这段时间。由此也可推知,《曼玛石象》产生在19世纪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