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亚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足见茶香的魅力。也有词人这样写过:“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细细读来,仿佛从这字里行间感受到茶那令人神往的魅力。
虽然给客人一杯热茶也是家乡待客的习俗,但是我们对茶叶还真的是一无所知,虽然或多或少有所耳闻,但始终是“茶盲”。然而经过这次的凤庆之旅,不说把茶文化都收入囊中,但确实是长知识了。
凤庆有“茶乡”之称,是产茶大县,出产纯种大叶茶,是滇红茶的原产地,是“滇红之乡”,有3200年的锦绣茶王。初到凤庆,我们就去参观了闻名世界的滇红的相关展览。滇红不仅仅只是一个名称,更是一个饱含历史的文化符号。一罐罐来自遥远年代的功夫红茶;一张张记录红茶生产发展的照片;一盒盒陈列展示的红茶产品……这些承载着红茶发展的符号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里。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明白了这些红茶中凝聚的文化与精神。随后我们去参观了茶园,不仅是茶园,还包括周围的民居,都掩映在一片苍翠的绿色中,站在观景台上俯瞰着这些还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呢!鲜绿的茶叶和紫红色的三角梅交相辉映还真是山中一景,泥土的芬芳混着似有似无的茶香,再加上大山的清新空气,恨不得用个塑料袋子装着,这样回家也能闻到这么好的空气啦。本来想站进茶地里美美地拍一堆照片,可是又怕踩坏了松软的土地。从书记的口中我们知道这里的茶农每户的年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而且他们种的茶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大家互相监督,以确保所产茶叶的高质量。可见茶叶已经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经济文化中,茶园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景观美,更是人文美。
在回来的前一天,我们还一起参观了皇家茶园。尽管都是茶园,但也不尽相同。走过蜿蜒的山间公路,一路有说有笑,若不是一起下乡,很难发现大家原来都是段子手。茶园的排列也极具特点,要走过高高低低的小台阶,首先看到的就是品种园,这里汇集了70多种全国知名的茶叶品种,对于我们这些外行人来说,只能简单地凭肉眼从外观上来进行区别比较,然而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它们就像孩子一样,在呵护下成长,他们能清楚地区分每一个品种,知道它们的特征习性。再次就是镶嵌在山中的一片片茶园,都是绿色,但是茶园却以它独特的苍翠而存在,仿佛一块块苍翠欲滴的翡翠。
凤庆的茶文化涵盖的内容丰富,并不是我们这样几天下来就能全部领悟的,毕竟也还没机会好好坐下来品一次茶,但是凤庆的茶在这短短几天内,给我们的震撼却是极大的。
正如中唐诗人元稹所言:“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