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理过程及解剖

生理过程及解剖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喉部结构内还包括会厌、杓状软骨、声带、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其参与吞咽的相关肌群。颊构成口腔的两个侧壁,由黏膜、颊肌和皮肤构成。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为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型肌性管道,长约12cm,其内腔称为咽腔。喉是由一组软骨及肌群组成的器官。

事情二 生理过程及解剖

吞咽是指食物经咀嚼而形成的食团或食物不经咀嚼通过口腔经咽和食管入胃的整个过程。其整个过程是由随意活动的成分和食物刺激下的复杂反射活动相互配合完成的活动组合。一般认为,吞咽中枢位于延髓的网状结构中,在吞咽活动中,共有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六对脑神经参与吞咽反射活动。参与吞咽的器官包括颊、唇、齿、舌、软腭、咽部、喉、食管等。喉部结构内还包括会厌、杓状软骨、声带、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其参与吞咽的相关肌群。

唇是由口轮匝肌以及覆盖其上的黏膜皮肤构成的。唇的作用是在咀嚼和吞咽时,封闭口腔前部,使口腔内的食物不会漏出。并可紧贴牙弓将食物从口腔前庭挤入真口腔内。在摄入液体时,还可缩拢进行啜食。

颊构成口腔的两个侧壁,由黏膜、颊肌和皮肤构成。颊肌是口腔周围肌中最重要的辐射状肌,收缩时牵拉口角向外,并使颊与牙弓紧贴以助咀嚼和吸吮。咀嚼时,配合舌的活动将食物放于上下磨牙之间,利于咀嚼。主要的机制是,颊将食物推向真口腔内,舌将食物推向真口腔外,颊和舌相互配合和作用,将食物基本固定在上下磨牙之间。

舌的肌群包括舌内垂直肌等。舌内肌收缩时,分别可使舌缩短、变窄或变薄,并改变舌的形态。舌外肌起自舌周围骨骼,止于舌内。舌在咀嚼时能够搅拌食物,使之与唾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送至磨牙之间,利于牙齿对食物的切割和碾磨,当食物形成糊状的食团时,舌前部和硬腭紧贴,然后力量沿着舌部的前面向根部移动并加力将食团送至咽部。

软腭为腭部六对肌肉表面覆以黏膜形成的,其后部斜向后下方也称腭帆。其后缘的咽腭弓和舌腭弓以及腭垂(悬雍垂)构成腭帆的游离缘,与双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构成咽峡。在咀嚼时,软腭可随时与舌根之间紧密接触,形成舌腭连接,防止食物提前漏入咽部。当准备吞咽时,软腭上抬,并增厚隆起,与咽后壁接触,封闭鼻咽与口咽之间的通道,防止食物从鼻腔里反流出来。如果软腭无力,则可能出现舌腭连接功能减弱,食物提前漏入咽部,尤其是液体食物,造成提前误吸。软腭不能封闭鼻咽时,表现为鼻反流。

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为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型肌性管道,长约12cm,其内腔称为咽腔。咽上方固定于颅底,向下于第6颈椎椎体下缘平面与食管相连。咽有前、后及侧壁,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连于椎前筋膜,两侧壁由茎突及连于茎突的诸肌构成,前壁不完整,自上向下分别通入鼻腔、口腔和喉腔。咽的顶壁和后壁相互移行,呈倾斜的圆拱形。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咽腔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部分。鼻咽与鼻腔相通;口腔是食物和呼吸的通道;喉咽与食道相接。

喉是由一组软骨及肌群组成的器官。软骨主要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吞咽时喉受肌肉收缩而上抬,会厌受舌根部挤压而往下盖,于是会厌遮住通往喉的开口,这样可以防止食物和液体进入气道。

与吞咽功能相关的还有食管上括约肌即环咽肌。食管上括约肌位于食管开口处,为环形的骨骼肌,使食管局部形成第一个狭窄。该骨骼肌在静息状态下处于强直收缩状态,防止空气和胃内容物自由出入。吞咽时,由于食管开口前壁附着在喉的后壁上,当喉结构向前上方运动时,牵拉其前壁也向前上方运动,同时食管上括约肌放松,从而食管入口打开,食团进入食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