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阻击瘟神的堡垒

阻击瘟神的堡垒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锻炼一支上海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检验应对各种突发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应变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自落成启用以来已开展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实战演练。2003年5月,全市人民全力以赴抗击SARS的非常时刻,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正式立项。2003年10月1日,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式打桩动工,落址金山。

阻击瘟神的堡垒——前进中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陆烨敏

2006年12月的一个夜晚,一群劳累了一天的医务人员有的刚吃完晚饭,有的在超市购物,有的乘着医院的交通班车再换了几辆公交车刚刚才踏进家门……19:55,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行政总值班突然接到中心主任张志勇的指令:“接上级通知,由×地抵达上海的×航班客机上有4名乘客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畏寒、咳嗽症状,现正送往我中心,务必火速作好一切收治准备。”一瞬间,上海的茫茫冬夜里一张传染病应急救治网火速织就。20:20,当载着4位“病员”的救护车拉着刺耳的警报声驶入大门,中心顿时进入了“战时”状态,不少医务人员从中心的四面八方一路小跑到达收治区。21点过后,从市区赶来的增援人员全部到岗,组成了一支特别战斗团队,他们当中有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也有医技、行政、后勤人员。22:40,张志勇主任宣布这场实战演练顺利结束,参加演练的近70位人员中没有一位叫苦、叫累。为了锻炼一支上海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检验应对各种突发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应变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自落成启用以来已开展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实战演练。

假如SARS再来,我们还会像2003年春那样猝不及防吗?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我们的城市已建起一个专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平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这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是复旦大学的第九所附属医院,也是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进修教育基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基地。

从诞生之日起,中心就肩负了特殊的使命,它是当年度的市政府一号工程。2003年5月,全市人民全力以赴抗击SARS的非常时刻,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正式立项。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上海的“小汤山”、“非典医院”,只不过不再是“临时”。这所占地33.3公顷、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的大型医学中心,在市民心中,甚至在金山、在山阳镇,依旧保持着一丝神秘。

还记得2003年初,有人不经意间打开了那个潘多拉的盒子,放出了盒子里的魔鬼SARS,酿成了滔天大祸。上海作为拥有1 600多万人口的开放型大都市,在“非典”肆意恣行的那几个月,顽强地抵御着SARS病魔的入侵。就在抗击SARS的战役中,上海20位著名医学专家组建起了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其中不乏上医的专家。闻玉梅院士义不容辞的担任了咨询组顾问,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临危受命担任组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俞顺章教授,当时的病毒学教研室主任袁正宏教授,以及中山医院教授何礼贤、蔡映云,儿科医院教授张灵恩,华山医院传染科教授潘孝彰等都加入了专家组,他们在传染病学、呼吸病学、流行病学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突出造诣,是各自领域的权威。在那几个月中,他们每天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召唤,凭借高超的医术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抗非”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时的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是上海市4家“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定点医院之一,在本市抗击“非典”中承担任务最重,凡是在沪发现的国内“非典”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例都由该院收治。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医院经受了自1988年甲肝爆发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能否经受考验、全面完成任务,关键看党组织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市传染病院党委书记孟莲娣言语中透着坚定和执着信念。巫善明,这位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的老院长、传染病专家,当上海市第一例、第二例“非典”患者住进市传染病院后,就成了该院“非典”治疗专家组组长,每天从早忙到深夜,白天增加查房次数,晚上查看资料,并随时向广东同行请教,全力救治病人。从2003年4月14日进入全封闭状态,至6月27日上海最后一位住院“非典”病人出院,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日夜忘我奋战在各自岗位上,在巨大的压力、风险面前,他们只觉得:责任重于泰山。

一座城市是必须设防的。2003年8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构筑一道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城市安全的坚固屏障,而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是这道屏障上的一座坚强的堡垒。因此,市政府对中心建设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这里拥有上海首个数字化手术室,可智能化调节灯光,即时图像传输并进行专家会诊;国家级的突发传染病病原应急检测实验室,曾为鉴定禽流感病毒立下汗马功劳;先进的影像设备、压差病房、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远程医疗和医疗示教系统,具有供专家会诊、学术交流、教学培训、家属网上探视等多种功能。这里设置了床位500张,在有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增加到1 100张。

2003年10月1日,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式打桩动工,落址金山。从建设到落成,从启用到发展,中心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上医人的心血。

2004年4月卢洪洲同志接受复旦大学领导的点将担任了中心现场办主任。卢洪洲于1999年7月自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留任华山医院传染科工作。2001年,结束在美国范登堡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回国,担任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从SRAS发生那天起,就注定他职业生涯中机遇和挑战的到来。自担任中心现场办主任起,卢洪洲同志就把时间和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一号工程的建设中。中心远在金山区,来回一趟要两个多小时,如是高峰,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耗在路上。为了争取更多的办公时间,他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出家门,晚上天黑了才回家,回到家还是坐到电脑前,为第二天的工作回复邮件或上网查资料。妻子颇有怨言,问他:“人家一天工作8小时,周末还有休息,你呢?”他盯着电脑,头也不回说:“18小时。”在工地现场,他作为业主方经常换上厚厚的防电鞋、戴上安全帽深入工地配合建筑部门的工作。中心的很多具体工作他都亲自参与,如科研仪器招投标、建筑布局与信息点确定等,甚至各部门的英文标识,他都逐字逐句翻译核对。现场的事情千头万绪,他却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当时现场办公租用的是中心附近的两间民房,由于电力负荷受限,不能同时使用两个空调,卢洪洲同志总是将自己办公房间的空调关掉,让另一台空调正常运转,把清凉让给同事,把炎热留给自己。

近一年的快马加鞭,2004年9月,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终于全面建成,在功能定位、形态布局上与传统的“传染病医院”有明显不同。进入中心,是满眼的绿色,两层、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地坐落于绿树丛中。医院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融合于自然绿化中,创造了亲切舒适、安逸宁静的优美诊疗环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医院建设理念。

2004年11月16日,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郑重宣布中心正式启用。具有90年历史的原上海传染病医院除门诊部外,整体搬迁至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市领导的关心下,中心依靠复旦大学的优势,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两年中,医教研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中心成立之初,各项工作都面临着重重困难。由于远离市区,职工上下班往返路程达150多公里,73.5%的职工都住在宝山、杨浦、虹口、闸北等区,“早五晚七”是中心职工上下班生活的真实写照。遇上大风、大雾、大雪影响,高速公路关闭,地面道路堵塞,6点坐上班车的职工,将近10点甚至11点才能到达中心,足足要在班车上待4—5个小时。因中心地处远郊,且缺乏公共交通配套,前来就诊的患者稀少,创办第一月只有17位住院病人,金山门诊部更是门可罗雀。每天上下班的奔波,医疗业务量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心职工思想极不稳定,很多职工对中心的前途没有信心,业务骨干精力不集中,人才流失严重,数月内60余位技术骨干先后辞职。

面对困境,中心主任张志勇、中心副主任卢洪洲和袁正宏,这三位上医人没有退缩,中心书记孟莲娣、副主任徐伟民、陈良,副书记张建良,这四位原市传染病医院领导也没有退缩,因为他们坚信在复旦大学的领导下,通过对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等各项资源的调动,通过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必将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传染病医疗中心、科研中心和培训基地。

中心主任张志勇,以其在中山医院任副院长时卓越的工作业绩,曾先后荣获“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第三届上海医务青年管理十杰”、“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复旦大学东方奖教金”,2003年当选为徐汇区第147选区的人大代表、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正当他踌躇满志为中山医院的事业发展设计着下一步蓝图时,毫无思想准备的他接到了新的任命——兼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面对诸多的难题,他犹豫过,但共产党员的责任感驱使他毫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决定。

2004年12月,张志勇走马上任了。在种种困境面前,他没有气馁,积极依靠上级领导、依靠中心党政班子、依靠职工寻求中心生存发展的突破口。他认为,中心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管理的创新,在于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在于把全院职工的心凝聚在一起。为此,他提出大力建设中心文化,提出并确立中心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道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中心创造性地继承原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在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发挥产科肝病监护和艾滋病治疗方面的特色,靠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吸引病人。很快,在中心党政班子的领导下,中心全体职工团结一心、艰苦创业,从起初搬迁至金山的6个病区、17例住院病人增加到目前的12个病区,住院病人总数最多达291人,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外科眼科、麻醉科、呼吸科、儿科等科室也纷纷开设。为营造病区的温馨氛围,改善就医环境,中心为各病区制作健康宣教栏,介绍科室特色和健康知识;不少病区主任也纷纷行动起来,将各自的病区装扮得各有特色。就医环境的改善不仅受到了病人的好评,也吸引了周边地区(市)的病人前来就医。为进一步方便前来探视患者的家属,中心开设了病人家属探视班车,每日17班往返中心与亭卫公路,每日12班往返莘庄与中心。这些举措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在2006年上半年卫生局、复旦医管处分别组织对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心在17家三级医院中病人满意度名列第三名,在复旦9家附属医院中名列第一名。

中心要发展,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中心领导全面倡导科技兴院,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不惜血本地培养现有人才,选派人员到国内外各大医院进修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或传授专业技术,并定期坐诊医疗,扩大影响;制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地引进业务骨干,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之成为学科带头人。通过各种途径的培养、引进,全面提高了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医院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保证了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和应用,使职工增强了对医院发展的信心。渐渐的,中心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原本工作有些懒散的人少了,中心上下拧成了一股绳,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立一周年时,中心策划了周年庆系列活动,有奖征集“中心精神”、“中心院歌”,在中心全体职工的热情参与下,确立了“团结、奉献、诚信、卓越”的中心精神,并将中心职工毛琼作词的《这一片圣洁天地》确定为中心院歌。

是春风吹绿大地,是甘露滋润心田。
我们用智慧和心血,让垂危的生命重新扬帆起航;
我们用真诚和汗水,让伤痛的心灵洒满爱的阳光。
啊……
我们送走曾经的昏暗,
我们迎来今日的朝阳,
共同的理想,让我们走到一起。
心连心,共建这一片圣洁天地!
神圣的事业,让我们奋斗不息,
手拉手,拥抱这一片圣洁天地!

当悠扬的歌声响起时,全体职工的心也被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因为大家看到了中心发展的希望。

原市传染病医院临床强、科研弱,相对复旦大学其他8所附属医院,中心的科研力量可谓是十分薄弱。但是对于一个医院的发展来说,科研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心副主任袁正宏便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重担。

袁正宏教授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兼任数职,工作十分繁忙。自担任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副主任以来,他主管的科研条线屡屡实现了重大突破。从引进人才,到举办中心科技节;从特邀专家论坛、查房,到开展科室的学术天地,在他的倡议下,中心设立了科研基金以鼓励创新,两年中,共组织申报课题项目187项,立项45项。2006年,中心的科研工作有了质的飞跃,一举获得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项、市科委“登山计划”重大专项2项和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了中心省部级以上课题的零的突破。当一位职工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的喜讯贴在食堂布告栏上时,中心职工的喜悦心情是其他附属医院职工不能体会的,因为这也是零的突破。

在科研工作获得突破的同时,中心的各项工作都渐渐步入了平稳发展的轨道,两年来医疗业务量不断增长,门诊量、入院病人数、出院病人数同比平均增长40%—60%。2006年初春,中心成功地为一名患有艾滋病的产妇实现了艾滋病母婴阻断,这是本市第一例完整、成功的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这不仅是中心的喜讯,是孩子的喜讯,对于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是一座时刻警觉的战斗堡垒。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市政府、全市人民对中心的要求,也是中心一切工作的宗旨。自成立以来,中心始终坚持“平战结合”的方针,随时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6年3月,市内一例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中心进入了紧急状态,收治病房备班人员和医学观察病区早早地准备就绪。一日傍晚,中心接到通知,5例人禽流感医学观察人员正在前来中心的路上。此时,中心立即启动了人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流程,当被医学观察人员见到“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时,“SARS战争”的感觉又回来了。

漫步在静谧的中心庭园,大片的绿地和红瓦黄墙的别墅式病房组成的连体式建筑群相映成趣。翠绿的草地衬出红红的屋顶,葱葱的绿树掩映着别墅楼群。和平时代往往会忘记战争时的惊心动魄,而在这片热土上医护人员却始终展开着与传染病魔之间不见硝烟的战斗。接二连三的SARS、禽流感疫情后,我们是否感到有一支专门应对疫情的“快速反应部队”正在崛起!是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医学院的新成员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它的目标——亚洲一流的公共卫生中心。

作者陆烨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精神文明办主任助理。199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