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响在山水之间的古曲乡音

回响在山水之间的古曲乡音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桂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和多民族聚居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目前已经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有161项,其中已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有6项,即桂剧、彩调剧、广西文场、桂林渔鼓、资源河灯节、龙胜瑶族服饰。桂林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西文场、桂林渔鼓的发源地。
回响在山水之间的古曲乡音_桂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人文桂林

如果说留存于桂林明山秀水间无处不在的文物古迹见证了桂林山水的开发、城市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赋予山水以文化的内涵,那么数千年来传唱于桂林山水间的山歌、傩戏、桂剧、彩调剧、广西文场、桂林渔鼓等乡音古曲,则赋予了山水以人文的灵气和活力,是桂林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生生不息的体现。

桂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和多民族聚居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目前已经列入各级保护名录的有161项,其中已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有6项,即桂剧、彩调剧、广西文场、桂林渔鼓、资源河灯节、龙胜瑶族服饰。要全面了解桂林的传统文化,就离不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剧,俗称桂戏或桂班戏,清代起源于桂林,流行于广西全境,是广西的主要舞台剧种。主要特点是以桂林方言演唱,神态细腻贴切、生动活泼,表演者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著名桂剧表演艺术家罗桂霞在2010年演出桂剧《贵妃醉酒》

桂剧剧目相当丰富,民国时就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编、移植创作的新剧目,还有“桥路戏”、连台戏,桂剧剧目现已逾千。求贤访士、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桂林民情风俗等内容都有所反映。三十多年来,桂剧创作更是好戏连台,《瑶妃传奇》、《大儒还乡》等剧目荣获国家级大奖,桂林涌现出一大批桂剧表演人才,桂剧也跻身全国十大剧种。

亦庄亦谐的乡土民间艺术——彩调剧

如果说桂剧是舞台剧,那么另一个广西主要剧种——彩调剧则更具有乡土气息,被戏迷们称作“快乐剧种”。它起源于桂北农村的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诞生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彩调剧唱腔吸收了明清俗曲、江浙民歌等外来腔曲,与当地民间俚曲、山歌小调紧密结合,曲目极为丰富。在唱、念上运用地道纯正的桂林话进行表演、体现出桂林地方特色,使人感到亲切。乡村的舞台虽然简陋,但是演员一丝不苟地演出,依字行腔的原嗓唱法,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嗬嘿衬词,既生活化又优美的形体身段,吸引了许多爱好者。《王三打鸟》、《三看亲》、《王二报喜》、《三子学艺》等剧目,那扇花舞得像点点飞蝶在嬉戏,或耍得像荷叶摇曳,或流动成串串戏水的鱼儿,那么灵动活泼,生生把舞台下的人们带入快乐的境界,哪怕是悲伤也会从那幽默诙谐的语言中得到化解。20世纪60年代初,彩调剧《刘三姐》四进中南海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演出,随后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巡演长达两年,总计演出500多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彩调剧热潮,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桂林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西文场、桂林渔鼓的发源地。广西文场、桂林渔鼓都是以桂林方言为演唱基础的民间说唱曲种。过去在桂林大圩镇、中庸乡、平乐镇、沙子、二塘、同安张家等乡镇和荔浦县一些乡镇都极为盛行。数十年来,桂林不仅演出了大量文场传统清唱剧(曲)目,而且还创作出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剧目,其中《榕湖春暖》、《五娘上京》、《情深意切》、《敬酒》、《月园情深》参加过全国性汇演,《春兰吟》在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牡丹奖,1997年该节目又荣获我国专业艺术最高奖——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节目奖,填补了广西小节目获国家级艺术大奖的空白。

广西文场传统节目《卖香烟》剧照

桂林渔鼓是清代以来盛行于民间的说唱艺术,道具为渔鼓、拍板。表演时,演唱者左手臂横抱渔鼓筒,手拿竹片拍板击打着节奏,或造势开白即兴说唱,或开本唱古,述唱故事或传说,原先多为一人演唱,在演唱故事传说时,总是一人多角,有问有答,有道白。后来发展成二人或多人说唱表演,有合唱、对唱、助唱,表演形式也大有改变。渔鼓词曲调,先前也是四句一组的单曲体徵调式,一篇鼓词演唱时多次反复,直至结束。曲调朴实、自然、清新、流畅,演唱时四句为一段,反复多次直至结束。唱词句数要求双句结构,句式为七字句,逢双押韵,一韵到底。唱词不仅易懂,还要求口语化。擅长叙述有人物、情节的故事,有中篇、长篇和短篇之分,演唱者为一人一角。经过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现在的桂林渔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桂林渔鼓民间艺术家王仁和

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资源河灯节,把桂林山区盛行的山歌艺术与中元节河灯风俗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民间文化盛会。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人们便以唱山歌放河灯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以及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着造型各异的敬神灯、荷花灯、宫灯放入河中,河灯沿河漂流,河景五彩缤纷,十分壮观。赏灯之后,便是彻夜的山歌比赛。来自各乡的舞狮队、舞龙队、河灯队、艺术表演队都汇集到城里大显身手,节日的山城成为欢乐的海洋。

资源河灯节(中元节)燃放河灯盛况

除主体民族汉族外,世居桂林的还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龙胜瑶族服饰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姿多彩的红瑶妇女服饰

龙胜瑶族服饰主要指红瑶妇女穿着的服饰,包括青衣(素衣)、锦衣(饰衫)、花衣、花裙、青裙(素裙)、花鞋、头巾、包肚、腰带、围裙、围裙带、东摆、裙摆、脚绑、脚绑带、银质饰品等。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衣裙来区分女性的身份。比如,穿锦衣花裙的是未婚姑娘,穿花衣素裙的是已婚妇女,穿素衣素裙的是老年妇女。

红瑶服饰以绣有各种图案而著名,题材有飞禽走兽、花草果实等,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更要在头巾上绣瑶王印、在花衣上绣虎爪印,作为红瑶族群的标识。服饰是红瑶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

红瑶服饰自织、自绣、自画、自染,世代相传,大都由母亲教给女儿,也有由外婆、奶奶传授的。能掌握整套服饰制作工艺的红瑶妇女现已不足20人。

红瑶妇女在表演传统服饰制作工艺

融歌、舞、乐于一炉的桂林傩戏是桂林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文化。宋代在桂林任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描写了当时的傩队情形:“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明朝文人曹学佺也曾有“箫鼓沸中秋”的描写,可见当时中秋桂林傩舞的风气之盛。近年来,这一乡间艺术之花,经文艺工作者去芜存菁,搬上了舞台,更焕发出了奇异的光采。

传承数千年、宋代时曾名闻京师的桂林傩戏

(桂林市群众艺术馆 苏韶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