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的“合作学习”(

美国的“合作学习”(

时间:2022-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加之对传统学业成绩评价的批判和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质疑,“合作学习”应运而生。美国“合作学习”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二、美国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一)“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引起美国当局的巨大震动,美国朝野上下纷纷抨击当时不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政策。于是,上世纪60年代在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等人的倡导下,在全美掀起了一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提高教育质量运动。但是,由于此次课程改革面向英才的倾向,并没有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普遍提高,因而很快就失败了,一些学生甚至出现了悲观厌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条能切实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成绩的合理途径便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当时的美国社会反种族隔离运动声浪迭起,改善处境不利的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黑人)的地位,增进不同种族学生在学校、课堂内的人际关系和谐性的呼声高涨。一些人士提出,只有在校内、班内建立不同种族学生间积极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才能消除这种种族隔阂、歧视和冷漠的现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加之对传统学业成绩评价的批判和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质疑,“合作学习”应运而生。

(二)美国“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的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美国“合作学习”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Slavin)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D.W.Johnson&R.T.Johnson)认为,对于任何一种“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应用,有五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①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合作小组的成员确信他们是“同舟共济”的,这可以通过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材料或奖励的相互依赖性来保证;②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每位合作成员都能够直接交流,建立并维护合作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③个人责任,每位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对完成全组学习任务负有责任;④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⑤集体自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的方式考查集体学习的情况,以保持合作活动的有效性。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三)“合作学习”模式举例

1.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udent team-Achievement Divisions,简称STAD)

这一模式是由斯莱文提出的,其具体过程为:先由教师按常规讲授方法对全班同学授课,然后学生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共同学习、讨论、掌握,最后在互不帮助情况下就所学内容参加个人测验。学生小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进行划分,每五至六周可改变一次编组,这样可以保证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2.切块拼接法(Jigsaw)

这一模式是由阿朗逊(Aronson)提出的,具体为:学生小组由四至六名成员组成,各小组成员在信息、资源及任务上互相依赖,学习任务事先进行了划分,每位小组成员承担全部学习任务中的一部分。各小组中学习同一部分内容的学生组成“专家组”共同学习、讨论,直至掌握,然后“专家”们返回各自的小组教会本组其他同学,最后测试各小组每位同学对全部内容掌握的程度。

3.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s-Games-Tournament,简称TGT)

这一模式由迪里斯(Divries)提出,在这一模式中教学分四个环节进行,即教师全班授课、小组学习、教学竞赛、成绩评定。合作学习小组的主要作用在于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保证所有成员都学会教师讲授的内容,为每周举行的教学竞赛做准备。比赛时按原有的学习水平抽取各小组能力同质的学生,代表各自的学习小组参加游戏竞赛,每位成员都给小组积分,比赛后按各小组成员积分所得总成绩进行表彰。

4.共同学习法(Learning Togeher,简称LT)

这一模式是由约翰逊兄弟提出的,具体为:由四五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共同学习、完成某一任务,每一小组共同交一份作业,依小组成绩进行奖励。这一方法强调小组进行共同活动、讨论,以促进小组得高分。

5.小组调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简称GI)

这一模式由特拉维夫大学的沙伦(Sharan)创设,它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具体过程为:学生按二至六人组成小组,从全班总的学习任务中选出一个课题进行学习,在小组内子课题又被分割成不同部分,由小组成员各自承担,各小组学生制订计划并展开调查研究和讨论,通过分析综合,得出问题结论,并将此研究报告呈现给全班同学,以使全体学生形成对此子课题的深入认识,最后由师生共同对探究的结果作出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