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发展缓慢的皮肤原发坏死性感染,由Meleney首次描述,故又称Meleney溃疡。
【病因和病理】 细菌协同性坏疽常常发生于腹部、胸部手术切口边缘,尤其在缝线留置处、腹内脓肿或脓胸引流手术切口、结肠造口或回肠造口附近,微小外伤也是常见的原因。
本病常常是多种细菌混合性感染,尤其是多种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更为多见。常见的细菌有非溶血性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通常,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出多种需氧菌,而深部组织培养多为厌氧菌。多种病原菌在共同致病的同时,还有强烈协同性致病作用,使致病力成倍增加。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伤口剧烈疼痛和压痛。局部炎症从皮肤微小病损开始,逐步进行性扩大。术后几天或数周后,伤口附近出现一个红肿硬结,2~3周内硬结中心逐渐坏死,形成溃疡,但不形成局部脓肿,不侵及深筋膜,皮肤不呈坑道状,周围组织呈紫红色坏疽。溃疡逐渐增大,边缘常伴有散在卫星状小溃疡,有更多的皮肤坏死,坏死的肌肉呈“腊肉”状。本病进展缓慢,7~10d才进展1~2cm。
全身中毒症状轻微,可有低热,但无寒战,无引流淋巴结肿大。
【诊断】 有近期手术史和局部特征性表现,应考虑本病。应取活检做厌氧菌培养,也可用免疫荧光素标记抗体及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均对诊断本病有意义。
【鉴别诊断】 必须与下列厌氧菌感染作鉴别。
1.气性坏疽 一般有明显创伤史,病情发展快,以肌肉坏死为主,皮肤表面黑色坏死,皮下积气,伴捻发音,X线片可见到软组织中的气体影。
2.坏死性筋膜炎 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进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病变主要侵犯筋膜,无肌肉坏死为其特点。
3.炭疽病 炭疽杆菌致病,多为皮肤炭疽。感染初期为奇痒的小红斑疹,继而成水疱,中央呈暗紫色,充满血和脓液,破溃后形成溃疡,结黑色干痂。多数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可发生脓毒症。
【治疗】
1.手术治疗 局部彻底清创,广泛切除溃疡和周围病变组织,直至组织出血。控制感染后,若肉芽新鲜,应及时植皮,使创面尽快愈合。
2.抗生素治疗 原则上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及联合用药。由于涉及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当一般抗生素疗效不好时,可考虑应用超广谱的亚胺培南,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可甚高,因此必须尽快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以便选用有效抗生素。
3.支持疗法 由于长期感染,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因此,需加强全身性支持疗法,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配合肠外营养,补充蛋白、氨基酸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