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阳腑证简介

少阳腑证简介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而言之,少阳之腑作用于体内,不像膀胱和胃肠那样容易观察,所以论及少阳腑证的就少了。论少阳腑证的少了,并不等于不存在少阳腑证。那么少阳腑证究竟有哪些指征?因而确定这两个症状也就是少阳腑证的局部反应。痞硬在心下,心下是偏于里的,而病变的中心又来自少阳,那么依太阳、阳明病分经腑之例,把这一症状划归少阳腑证,我看理由是充足的。

近代解《伤寒论》者,一般都把太阳、阳明二经病分为经证和腑证,而对于少阳病则鲜有论及经腑者。非不论也,是不易论也。因为太阳之腑是膀胱,职司排泄小便,只要小便不利又加上小腹满,就可诊知是太阳腑证。阳明之腑是胃与大肠,主司食物的受纳与传导,凡证见腹满、腹痛而又便秘,就可知是阳明腑证。而少阳之腑是胆与三焦,胆是奇恒之腑,“藏而不泻”,就是说在体外看不到其排泄的作用。三焦是孤腑,大无不包,是水火升降的道路,虽然也是决渎之官,但只是体内的行水之道,要把水排出体外,是通过膀胱进行的。总而言之,少阳之腑作用于体内,不像膀胱和胃肠那样容易观察,所以论及少阳腑证的就少了。

论少阳腑证的少了,并不等于不存在少阳腑证。那么少阳腑证究竟有哪些指征?又以什么标准和方法来检验、确定这些指征呢?洪子云同志在《湖北中医杂志》1979年第2期的“论少阳腑证”一文中说得好:“所谓腑证,其病变必然在腑,除通过经脉而有全身反应外,并有在腑之局部反应。”根据这一推断,他认为大柴胡证之“心下急”或“心下痞硬”,是“胆腑既为热结,阳明亦可能受到波及”的缘故,“病变实在胆腑,不在阳明。”因而确定这两个症状也就是少阳腑证的局部反应。

洪子云同志为这样的新见解提出了三方面的证据,其中提到“多年来临床上用大柴胡汤治疗多种急性胆系疾患,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文献报道甚多,”从实践中证明不少胆系疾患的症状表现——“心下急”“心下痞硬”,符合中医少阳胆腑热结的诊断。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洪子云同志对《伤寒论》的研究是深刻的,其临床经验也是十分丰富的。

然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可在《伤寒论》的原文中予以论证。

《伤寒论》142条:“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尤在泾注云:“头项强痛者,太阳之邪未罢;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少阳之邪方盛也。”又云:“刺大椎,所以治太阳之邪而除头项强痛”,“刺肺俞、肝俞,所以泻少阳之邪而除眩冒、时如结胸及心下痞硬。”这一注释,不但在病理上,而且也在治疗方法上,都证实了本条之心下痞硬,是属于少阳,而不是属于阳明。三阳病,经、腑二证分界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表里之分,经证都偏表,腑证都在里。痞硬在心下,心下是偏于里的,而病变的中心又来自少阳,那么依太阳、阳明病分经腑之例,把这一症状划归少阳腑证,我看理由是充足的。

至于“胆腑”,是否即解剖学上的胆呢?答曰:是,但不一概都是。徐子评同志在《湖北中医杂志》1980年第2期“读少阳腑证后”一文中说得对:“不应该通过病理解剖,而应通过病理反应表现在外部的现象。”为了证明“外部现象”的临床价值,徐子评同志又提到,非但胆囊疾患之兼有心下痞硬者,可称为少阳腑证,即使非胆囊疾患,如急性胰腺炎,只要出现了可以称之为少阳腑证的症状,都可以按少阳腑证治疗,采用大柴胡汤法为治。这一论点突出的是“证”,而不是其他,可以说,这真正触及了祖国医学中脏腑辨证的真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