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立科学的死亡观

树立科学的死亡观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中国古代对死的认识有强烈的鬼魂或祖先崇拜的观念。一个人的整个脑功能出现不可逆性停止时称为死亡。

1.中国古代的死亡观念 《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死”的注解是“死,澌也,人所离也”,澌,意“尽”,也就是水流完的意思,也有“分”“离”的意思。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礼记·祭法》中说:“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经皆曰折。人死曰鬼。”总之,中国古代对死的认识有强烈的鬼魂或祖先崇拜的观念。

2.死亡的医学观点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学科的不同与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死亡常常有不同的界定。

死亡是人的意识或自我意识以及与他人、社会交往的消失。

从社会学角度给死亡下的定义为:死亡也是一个社会学过程,当一个人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时,可称之为社会学死亡。

此外,有些社会学家还把死亡分为社会死亡、知识死亡和生物学死亡三个时期。

3.临床医学对死亡的定义 临床医学上对死亡的定义是把死亡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三个时期。临床上的死亡是指自然呼吸与心搏停止,生物学死亡是指当呼吸、心搏停止后大脑的死亡。

4.医学伦理学中死亡的概念 医学伦理学者认为死亡是人的本质特征消失,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一个人的整个脑功能出现不可逆性停止时称为死亡。这就是说,当脑死亡出现后,即使心搏、呼吸还能够存在或维持,生物学死亡还未完成,临床死亡已经开始。从死亡的社会学角度看,这时不仅经过了社会死亡和知识死亡,生物学死亡也已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