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发展始终与中医药学的发展休戚相关。所以,在浩瀚的中医文献中,我们常常可以寻觅到属中医护理范畴的论述,并可从中发现中医护理学形成、发展的轨迹。南宋医学家陈自明著的《妇人大全良方》从妇人怀孕至产后护理一一进行了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各流派所主张的医学观点大大丰富了中医护理学的内容。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的一门学科。

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发展始终与中医药学的发展休戚相关。几千年来,中医治疗疾病往往医疗、药物、护理不分,呈现出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特征。所以,在浩瀚的中医文献中,我们常常可以寻觅到属中医护理范畴的论述,并可从中发现中医护理学形成、发展的轨迹。

护理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生活在山川、丛林之中,以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捕捉野兽为食;用树叶、兽皮遮体御寒;群聚于洞穴中,以躲避风寒、酷暑。遇到伤患或皮肤发痒,会用舌头舔或涂抹唾液;不慎骨折时,用树枝固定等。这就是医疗和护理的萌芽。

(一)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也为医疗和护理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创造了条件。以记载官制为主的典籍《周礼》已将医生按职能划分为“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5种。医师(卫生行政官员)之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徒”就兼有护理职能;食医如按现今的标准来衡量类似临床营养师。《周礼》提出疾医要“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要“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此处所说的“五味”“五谷”“五气”,皆指以五谷为主的粮食和各种味觉的食物,反映了当时已将饮食与调养身体和医治疾病结合起来了,这为后世食护和食医成为专门的学科开创了先河。

到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专业医生和医学专著。扁鹊在救治虢国太子尸厥病时,就采用了针刺、热敷等中医治疗护理技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从整体出发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预防与养生等内容,奠定了中医学和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内经》在生活起居方面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思想,提醒人们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至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饮食护理方面提出:“肾病毋多食咸”,为后世中医临证饮食护理提供了依据;在情志护理方面指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认为情志过极可伤及内脏,诱发或加重疾病。

(二)汉唐时期

《难经》约成书于西汉时期,该书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经络针灸等内容。尤其对脉学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脉诊“独取寸口”法;对经络、针灸及脏腑学说中的“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扬。

《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书中共收载中药365种,并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及辛、甘、酸、苦、咸五味。书中记述的黄连治痢、常山治疟、麻黄治喘等,是世界药物史上最早的记载。该书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

东汉末年,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问世。《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开创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先河。该书对煎药的方法、服药的注意事项,服药后的观察、处理方法及饮食禁忌都有论述。如书中记载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凡服汤发汗,中药即止,不必尽剂也。”这都为服药护理及药后观察提供了依据。书中还记载了多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灌肠法、坐浴法、熏洗法、含咽法等。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被后人尊称为“外科鼻祖”,他创造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手术麻醉药。他还创造了“五禽戏”,将体育与医疗、护理结合起来,开创了康复护理的先河,从而成为保健体操的创始人。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各科之大成,首创了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病人的复苏术。还记载了烧灼止血法、针刺法、艾灸法及热熨法等护理操作方法,尤其是其中所倡导的间接灸法促进了后世灸法技术的发展。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详细介绍了中医护理的原则,介绍了各科临证护理、投药、食疗以及婴幼儿护理保健等内容。在妇产科护理方面,书中对妇女妊娠养胎、孕妇心理、分娩、产后护理及用药护理都进行了详细论述;在养生保健方面,该书提倡“预防为主”,对饮食、起居、衣着等有具体论述。孙思邈还首创了“葱管导尿术”,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孙思邈在《千金方》首篇《大医精诚》文章中对从医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对患者要有慈悲同情之心,不能分贫富贵贱、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都应一视同仁;看到病人的痛苦,要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及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

(三)宋金元时期

南宋医学家陈自明著的《妇人大全良方》从妇人怀孕至产后护理一一进行了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在孕妇护理方面强调了饮食调护,指出妊娠前5个月,胎儿吸收母体营养不多,孕妇膳食与常人无大差异;后5个月,胎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增加,故孕妇的膳食宜调味、食甘美,增加食量,但勿大饱,以免胎儿发育过快,体重过增,造成难产。

金元时期,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出现了多个医学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有四派,被称为“金元四大家”。各流派所主张的医学观点大大丰富了中医护理学的内容。如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提出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观点。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对脾胃的调养。同时还强调了情志护理,指出患者应当控制情绪,切忌大悲大喜等情志剧烈变化,宜保持心情平静、精神愉快。

链接

“金元四大家”包括“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攻下派”的代表人物张子和;“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和“滋阴派”的代表人物朱丹溪。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对医药认识程度的深入,中医学对疾病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有的医著中还有专门论述护理的章节。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疡医》有专门一节论“将护”;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有《调理须知》一节。清代袁昌龄的《养生三要》有“病家须知”的内容,介绍了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老年病人护理的方法;钱襄的《侍疾要语》则是现存古代中医文献中,最早且较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这些论述都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特色。

明清时期,温病肆虐,人们在温病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逐渐将其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温病学。如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中记述,病人烦渴、大渴皆因内热、大热所致,除使用清热解毒药物外,还需在护理上辅以降温解渴之法,如饮用西瓜汁、梨汁;用冷水擦浴等。

明清时期已非常重视对传染病的防疫隔离。清廷特设“查痘章京”一职,专查天花患者,并强令迁出四五十里地以外居住。此时的人们已能成功地应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这种措施实为现代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五)近代及现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医的发展,致使我国传统医学事业停滞不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中医的政策,大力发展中医事业。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中医院校及中医院,并在综合性医院中开设中医病房,同时开始了严格的医护分工。中医护理工作受到重视,中医护理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中医护理队伍日益壮大,还涌现出一批既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又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中医护理技术骨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