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圣不是随便叫的

医圣不是随便叫的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颙当时高调评价曹操显然不是想拍他的马屁。不论古今,科学技术都是着眼于解决局部的问题。没人知道张仲景何时开始学医,没人知道他是不是放弃了经史子集,没人知道他如何建立的中医六经辨证,更没有人知道他如何当上了长沙太守。沿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善于运用《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医生,被人们归入叫作“经方派”的组织中。

由于华佗的医术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他在正统中医里的江湖地位,远不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张仲景。

华佗出身卑微,靠走技术路线自我奋斗,因为著作没有流传而被人八卦,却因成名早而青史留名。张仲景的一生则截然相反。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有人为之奋斗终身的东西,有人却视若浮云。当华佗打算以医术成就自己的人生时,张仲景却为个性独立而默默耕耘着。

张机,字仲景。公元二世纪四十年代,张机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大户人家里。河南南阳,这地方好熟悉!嗯,五十多年后,这里迁过来一位更加著名的三国人物——诸葛亮。

张仲景曾在自己著作的序言中写到,他的家族有两百左右的人口。南阳张家,生活水准早就跨越了小康,很可能是一方豪强。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会不会认识老张家呢?

良好的出身,在古代还意味着良好的教育机会。寄托了家人期望的张仲景,从小就接受了在那个年代比较正规的教育。

汉代,还没有科举考试一说。学得好不好,就没办法衡量。没办法考评总不是回事儿,于是,当时流行一种请人相看的方法。就是请学问深厚、见识广博的长者,来给自己下个评语。除了获得比较靠谱的评价外,由于这些长者事实上拥有广泛的人脉,如果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前途将不可限量。

这些长者事实上充当了东汉帝国组织部的人力资源经理。

曹操最初也是靠请人相看自己,才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老张家选择的是本地的何颙。何先生因为得罪了宦官,此时正在老家避祸。

何颙,字伯求。此公乃文人,却好为朋友两肋插刀,干点江湖侠士的勾当。文人客串侠士,不务正业的结果是,史书记载他从政的水平不咋地,除去救过一些朋友,政绩寥寥,结局也没有任何喜感——被董卓拿下后死在狱中。

何颙历史上的名气,来自于他的“毒舌”。他几乎准确预言了他能接触到的所有三国时期名人。他在东汉的首都洛阳当公务员时,第一次看到曹操,就感叹“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此时的曹阿瞒还是两手空空,事业刚刚起步。何颙当时高调评价曹操显然不是想拍他的马屁。

在老家南阳,他看上了荀彧,认为“颍川荀彧,王佐之器”。荀彧发达了以后,曾经专门将死在董卓狱中的何老先生隆重安葬。

他和袁绍关系不错,通过袁绍,从东汉的大牢里不停地往外捞人。和许攸的关系也挺好。却没有说袁绍能安天下之类的判词。

因为何老先生的眼光实在太毒辣。很多当时的名人都热情希望何颙能对自己说点啥,就是不说,来拜访下自己,起码说明自己不是太赖。这其中也包括了自信心爆棚的袁术。可我们的何老先生,自始至终都和袁术划清界限。气愤不过的袁术,曾专门开会,当众批评何颙脑子进水。

历史证明,脑子进水的是袁术。事实上,在袁术的批判大会上,就有人说袁术脑子进水了。问题是脑袋进水的人,如果意识自己脑袋进水,起码还是有救的。可惜我们的袁大统领的脑子已经是水漫金山了。直到被曹操做掉,也没清醒过来。

何老先生既然如此善于相马,错了,是相人。那他对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如何下的判词呢?他说张仲景“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人很聪明,却不够大气。从政,进文学圈子,恐怕都没啥希望。还是安心做个医学科技工作者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都属于不够大气吗?

不论古今,科学技术都是着眼于解决局部的问题。无数局部的发现,最终推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科技,尤其是技术工作,或许是最需要分工的领域。而政治人文,则需要面对社会或者人类的共同问题,眼界不开阔,多半是没啥前途的。

话也要分两头。科技工作中,彻头彻尾的探索未知领域,缺乏眼界和美学的修养,是不成的。何老先生的眼光,用在今天芸芸众生,依然不过时。

不过有资格这么说的,也就是何颙。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史书上,能靠毒舌留下身后名的也就他了。至于老熊这样的,何老先生碰上,估计是连头都不抬,正眼都没有一个的,恐怕连袁术的待遇都不如。

张仲景在获得了东汉组织部人力资源第一经理——何颙好坏参半的面试判词后,似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确切地说,我们也不知道他受没受影响。

没人知道张仲景何时开始学医,没人知道他是不是放弃了经史子集,没人知道他如何建立的中医六经辨证,更没有人知道他如何当上了长沙太守。

我们只知道他大器晚成,否则不会听任自己的家族成员纷纷因病离去。

仲景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没有任何功利主义的色彩。因为江湖,一直都缺少关于他的传说。

不求闻达的张机张前辈,还是因为医术高超和传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

要知道中医界和武侠小说的江湖是颇有几分相似的——门派林立,互不买账,时不时地“群殴”一下。不管互相之间怎么不服气,大部分后世的医生,无论多么才华横溢,对张仲景都是买账的。沿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善于运用《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医生,被人们归入叫作“经方派”的组织中。经方派在中医界的江湖地位类似于武林中的少林派,绝对的名门大派。张仲景或许就是经方派的开派掌门。

医圣的称号,正说明各大帮派对张仲景颇多尊重。

能够仅仅凭《伤寒论》112首方子,就一举奠定自己在中医界千年不倒的江湖老大地位,张仲景的江湖名头绝不是吹出来的。

张仲景的水平很高吗?

前面说过,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生理病理学的基础,真正教会我们走向临床,如何看病的,还是张仲景老先生。

张仲景活着的时候,头上并没有“医圣”的光环。而是他死了1000多年后人们才慢慢把他放上圣坛的。放上圣坛的关键原因,是他写的《伤寒杂病论》实在太管用了。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只学了一招降龙十八掌里的“亢龙有悔”,就打得一般的江湖人物不敢造次。后世很多医学家,也就凭学了三招两式的伤寒论,也落下了赫赫的地位。

伤寒论的方子到底牛到什么程度?

中医界向来有所谓“经不过三”的说法,意思是说只要辨别出病人得的是张仲景书里写的毛病(证候),用他的方子,不出三服就可以奏效。

那要是三服药没管用呢?

肯定是医生诊断错了——你没得张仲景所说的那个病。

张仲景的方子,不仅见效快,而且每一张方子里药物的味数并不多,很多是五六味药,超过十味药的方子很少。

今天去中医院看病,动不动就会拿到医生开着老长一串药物的方子,一吃就是十天半个月。

为啥?现在的很多医生,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既没有张仲景的水平,也没有他的那份自信。多开一点,多吃几天,总能碰对吧。所谓”驰骋千里,冀有一二所得”。

张仲景凭借《伤寒论》里简洁明了的112首方子,笑傲江湖将近两千年,将中医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韵不高”?

或许仅仅因为伤寒论里的方子,很多都是有渊源的,并非纯粹原创,或许因为他曾经拜过同乡张伯祖为师父,又或许他太没有雄心壮志。

古人眼中的完美,太难。

张仲景的事迹,网络和各种媒体上很多。但大部分并非真实,甚至连野史都算不上。比如说他八十得子、偷师学艺、给皇妃治病等,颇具知音体的味道,老熊就不再重复。因为仲景生前对闻达一事其实看得很淡,在正规史书上,比如三国志、后汉书都没有八卦的素材。张仲景真正的妙处,是在他留下的书里。只是这些故事需要点中医常识,否则无法体会其玄妙之处。

网络上介绍张仲景和《伤寒论》的,也有精妙之作,同样需要了解点中医基础知识,才能品出经方的妙处。比如罗大伦博士就曾经介绍过《伤寒论》这本著作发展的来龙去脉,还有古代医生运用经方的故事。介绍得很专业,也很好看,对理解中医很有帮助。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些反对者甚至对传统医学很了解,唱反调的水平也很高,值得我们这些搞中医药的去认真思考。中医虽然博大精深,却还有很多没搞清楚的地方。直面这些问题才是我们专业人员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当鸵鸟,一味地回避。

不论支持,还是反对中医,在老熊看来,还都应该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来考虑。翻来覆去的喊口号,总是唱同一首歌,是毫无意义的。

扯远了,打住。还是谈张仲景。

老熊来补充点关于张仲景的八卦吧。

据说他曾经官拜长沙太守,在那个年代能带上这种封疆大吏级别官帽的,在东汉,还不太可能是出生寒门。

长沙太守的官很大么?很大!有多大?

只要给你列举几个曾经干过长沙太守的三国人物你就大概有数了,三国早期,干过长沙太守有袁术、孙坚,孙策……。考虑到张机张太守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219年之间,正是群雄并起的时代。但凡张机太守有那么一点点风云雄霸天下之类的想法的话,或许三国演义就没有孙权一家人什么事情了。

做这么大的官,难道就没一点点想法么?你当张仲景是官迷啊。

中国古代的名医都蛮有个性的。作为从人世间走上神坛的张仲景自然更不能例外。

我们的张太守,做官期间非但没有逐鹿中原、黄袍加身的梦想,反而还保持着医生的本色。据说他每日在衙门大堂之上处理完公务之后,就收拾收拾文件,连地方都不挪,直接开始挂号看病了!

中医称看病为“坐堂”就是这么来的。

估计现代横行的医闹们,看见这位把门诊部开在省政府里的医生,直接认栽算了。

似乎是嫌坐堂看病还是要利用八小时外的业余时间,太麻烦。张机张太守索性给了我们一个华丽的大转身——辞官,此后他老人家的行踪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了。史书里,除去给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看病冒了下头,具体干过什么,住在哪里,哪里行医,就谁都不知道了。

整一活神仙!

更重要的是这个神仙给我们留下了一本救人无数的书。据说华佗曾经看过《伤寒杂病论》,看后的评价就是“此真活人书也”。而华老先生那本被曹操耽误出版的书,是否也吸取了《伤寒杂病论》的营养就不得而知了。

《伤寒杂病论》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一座有探索价值的金矿。说一个道听途说的药学小八卦,来说明《伤寒杂病论》这座金矿的价值。

话说《伤寒论》中有一方剂名曰葛根汤,处方里有麻黄和葛根两味药。

麻黄中含有挥发油,加热后容易挥发损失。在通常情况下,包括现在您去医院开的方子中如果有这味药,药房定当在给你的药袋子中把麻黄分开,注明“后下”,也就是下锅都要比其他的药物晚几分钟,防止挥发性成分长时间加热后的损失。

张仲景却在葛根汤的相关文字中明确指出:先煮麻黄和葛根。此举招来后世的很多非议。最大的帽子莫过于在网络满天飞的“不科学”。然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葛根中含有的淀粉经过加热可以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将麻黄的挥发性成分包裹于其中。因此麻黄中的挥发性成分不但损失小,而且还因为淀粉的包裹,在水中停留稳定的时间更长。此现象是属于至今仍算药学技术前沿的“分子胶囊”技术。

张仲景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分子,也没有见过胶囊,更不会知道什么分子胶囊。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葛根和麻黄一起先煮的?其中的奥秘,或许真的和古代那些高人一起GONG WITH THE WIND了……

说这是八卦,是因为老熊只在八十年代的一本药剂教科书里看过,一直没有找到文献出处。后来蒙网上高人相助,找到了这篇日本文献的原文。

八卦和学术,有时候只有一步之遥。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尴尬的承认,日本人在中药的研究方面,走的比我们快多了。显然,这不能用日本人对张仲景的推崇超过了我们来解释。

在日本,传统医学被称为汉方医学,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太崇拜张仲景啦。奇怪的是,日本人似乎对《黄帝内经》并不怎么重视。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张仲景的书的理论框架依然来自《黄帝内经》。据说日本人也曾经有一段时期(大约是三百年前的江户时期),比较热衷阴阳、脏腑、病机什么的,也就是《内经》里化很大篇幅介绍的东西。后来却因为德川幕府时期复古思想的泛滥,加上尊崇张仲景的派别里名医叠出,渐渐就成了经方派(日本人叫古方派)一统天下。

欧洲呢?

基本与张仲景同时,欧洲诞生了一位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权威,叫做盖伦(Galen)。他对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理论进行了一次很大的丰富。从他之后的一千多年,西方中世纪的医学就在他的后面亦步亦趋,直到文艺复兴。

酷爱放血的盖伦,从人品和职业操守上说,是无愧于一位优秀医生的。但考虑到他医疗的水平,把他抬高到一代宗师的地步,似乎太过了一点。说他是对医疗和人体进行哲学反思的大师,或许更恰当点。

又一次跑题,回到《伤寒论》。

今天能看到的《伤寒杂病论》因为历史上辗转流传,变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在高等中医院校里,都有专门讲授这两本书的课程。两本书的原文,都不到四万字。很多老一辈的医生都能全文背诵。

区区三万来字,有玄机吗?

看一段原文吧。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 (擘,十二枚) 桂枝(去皮,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这一段是伤寒论的开篇,论述的是外邪侵犯太阳经的时候,机体的变化和相应治疗的方法。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并不难理解。感冒了,有点发热,就喝桂枝汤。有点脖子痛呢,就喝葛根汤。

的确,如果你只打算在张仲景那里寻找个感冒发热的方子,这么去读医圣的原文就可以了。只是治疗效果如果不好,你可别抱怨张仲景忽悠了你。

你只要一对照自己感冒发热刚开始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比如,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看上去两者都是感冒。

区别好像在于脉象。两个为啥脉象会不一样?

太阳伤寒的症状多了呕吐,怕冷,身体痛。

那发热情况呢?多少度算伤寒,多少度算中风呢?要是不呕吐,就是怕冷,算伤寒吗?

伤寒吃的麻黄汤为何与中风桂枝汤差别那么大呢?不都是感冒吗?

这个中风好像不是那种心血管毛病,和现在半身不遂的中风有什么区别吗?

我感冒,咽喉经常肿痛,时不时地咳嗽。算是中风还是伤寒呢?

……

凡此种种,都是初看书常有的疑惑。这并不是张仲景写书时候不仔细,没有说清楚。而是在他那个年代,纸张太贵,要尽可能节省篇幅,严禁灌水。仲景必须通过前后叙述的内在关系,由读者结合中医的理论框架(《黄帝内经》),再自己分析体会的每一条文内容,就会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受。

所以,《伤寒论》就被写成这样了。

如果《伤寒论》写成这个样子,是不是好一点呢?

太阳病:①恶寒;②发热;③呕吐;④头痛;⑤脖子痛……

上述症状,有①②④项者,用麻黄汤,有①②项者用桂枝汤,有①②⑤者用葛根汤……

看起来好像是清楚明白,但《伤寒论》绝不是一本纯粹临时抱佛脚的诊疗手册。否则不会吸引如此多的人去细细品读、玩味隐藏在条文后仲景独运的匠心。

传统的很多经典多半如此。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是大有深意的。否则,我也可以写书当圣人。

当然,细细品味张仲景的著作,是一件累人的活儿。很多解读的工作,后世的医家已经做好。如果真的想读《伤寒论》,先找一本现代高等医学院校的《伤寒论》教材,了解下张仲景的六经(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去读一读清代医学家带有注解的伤寒论,比如《通俗伤寒论》这类,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些。网络上还有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老师亲自讲解《伤寒论》的视频,更对现代人的快餐胃口。等对桂枝汤证、承气汤证、小柴胡汤证、泻心汤证、四逆汤证等这些《伤寒论》的主干有点心得后,就可以到临床继续深造啦。

当然,学习《伤寒论》是没有止境的。很多医学大家越到晚年越体会出《伤寒论》的精妙所在。比如清代的温病大家叶天士,就把张仲景关于伤寒的治疗思路,运用到截然相反的温病治疗中来,所以有人说他是古往今来读伤寒读得最透彻的一个。如果真的想学伤寒论,就以叶天士为榜样吧。

和偏于理论的《黄帝内经》不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面向临床的,如果搞清楚,绝对可以成为好的医生。只是很多过来人都说,张仲景的六经理论体系属于门槛高的那一路。扎根的功夫需要花很大力气。一旦入门,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想拜仲景为师,开头会有一段黑暗痛苦的时光。最好找高人指点指点,痛苦会小很多。

对大多数仅仅想知道些保健知识的人来说,张仲景多半会让大家失望。无论《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里,纯保健的东西比较少。本来,养生保健就是中医的一个小分支。仲景先师的成就如果是在这方面,圣坛恐怕就轮不到他。

从张仲景的书中,能和现代对照上的部分来看。他实在是一位观察仔细,对临床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比如《金匮要略》也曾描写过常见的阑尾炎。他对阑尾炎急性期、化脓期的区分和现代的观察别无二致。比同时代的华佗要仔细很多(欺负人家没有著作)。对普通肺炎与大叶性肺炎、肺脓肿的区别,也几乎可以当作大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使用。

张仲景的经方,今天大多还在临床使用着。除了纯中医开方剂,自己煎煮外,药店里,像小青龙汤、小柴胡汤之类,根据经方制备的中成药比比皆是。可惜很多人在使用的时候并不是太对证。比如小柴胡,大家经常把它当成纯粹感冒药用,其实小柴胡是属于治疗寒热往来,温度忽高忽低,伴有口苦,想呕吐的那类。什么“感冒了,冲一杯小柴胡”,是商家的促销口号而已。

小柴胡还有很多别的用途。比如现代人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的所谓亚健康,嘴巴发苦,胃口不佳,也能应用。只是推广的应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除非你立志当张仲景的学徒,或者当他的小白鼠。

一旦跨入六经辨证的门槛,你会发现张仲景的任何一张方子都有广泛的用途。关键是你能不能用六经的眼光来分析种种的疾病。

既不能死套条文,非得症状完全一致,才敢应用。那你会发现,完全符合张仲景描述的病人太少。也不能肆意扩大,咳嗽,就泡一杯小青龙,感冒,冲一碗小柴胡。那样的话,你多半会抱怨,经方不过如此嘛!张仲景泉下有知,只怕也会跳出来对你跺脚叹息。

日本人犯过的错误,比如用小柴胡汤包治肝炎,用葛根汤承包各种感冒。如果我们也犯,恐怕真该到思过崖面壁去了。

那么一代天人张仲景,有没有给我们推举啥养生保健的方法呢?

《金匮要略》的后面,曾经附有一些饮食保健的内容。不过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实在用不大上。

如果非要从张仲景的112首方子里,挑一个比较适合大家的方子的话,老熊还是推荐它吧——理中汤。

今天的人们和三国时代的张仲景相比,单就生活条件而言,已经可以算帝王水平。理论上说,寒邪的问题与我们渐行渐远。日子好起来的人们,却把本来改善生活用的各种技术,转而虐待自己起来。尤其折磨自己肠胃的手段,更是花样翻新。四季不断的冰激凌,绿茶,啤酒,饮料,海鲜……还有那女孩子的萌物——反季节水果,城市人离不开的冰箱和空调,都在用它们冰冷的牙齿啃食我们的脾胃……。我们似乎早已忘记老一辈在耳边的唠叨——不要喝冷水啊!非要等到中年以后,望着自己再也不能消受的清凉饮品,近乎咆哮地对着子女重复我们年轻时曾听到的那句教导——不要喝冷水啊!

如果你一吃寒凉的东西,就不舒服;如果你喝完啤酒第二天注定要腹泻;如果你觉得肚子上有个热水袋才心里踏实。或者你不想变成这个样子,可以用理中丸拖延下寒邪入驻的时间表。

宋代有位大奸臣叫童贯,与所有贪官一样,他也是位囤积居奇的好手。等到他落难被清算时,他被查抄的家产里,赫然有一项是“理中丸”,数量居然是以“吨”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