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红素高身体出现什么症状

胆红素高身体出现什么症状

时间:2022-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胆管疾病引起的胆管梗阻往往影响肝功能,其中胆红素、胆汁酸、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r谷酰胺转肽酶对于胆道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辅助诊断价值。正常情况下肝脏只要发挥一半功能即可完成正常胆红素代谢,轻度排泄功能障碍一般不会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在肝内或肝外发生胆汁淤积时,由于胆汁排泄不畅,胆汁反流入血,因而血清胆汁酸可明显增高。肝胆系统疾病时因肝内碱性磷酸酶产生过多,或因排出受阻均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生理功能上,胆道与肝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二者也相互影响。胆管疾病引起的胆管梗阻往往影响肝功能,其中胆红素胆汁酸、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r谷酰胺转肽酶对于胆道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辅助诊断价值。

1.胆红素 血液中的胆红素70%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时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中,正常成年人平均每日产生胆红素250~350mg。胆红素对血浆白蛋白有很高的亲和力,在血液中主要是与白蛋白结合而运输。到肝脏后,胆红素与白蛋白解离,并迅速被肝细胞摄取,在胞浆中与两种载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相结合,以胆红素-Y蛋白和胆红素-Z蛋白的形式进入内质网,在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接受来自UDP-葡糖醛酸的葡糖醛酸基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在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作用之下,与胆汁酸盐一起经胆汁分泌器被排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出肝脏,经胆道系统进入肠道。在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的肠菌作用下大部分脱去葡糖醛酸基,逐步被还原为无色的D-尿胆素原、中胆素原和粪胆素原,统称胆素原。在肠道下段,这些无色的胆素原接触空气后分别被氧化为D-尿胆素、尿胆素Ⅸα和粪胆素,这三者合称胆素。胆素呈棕黄色,经粪便排出体外,正常人每日排出总量为40~280mg。胆素原约有10%~20%可被肠黏膜细胞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约90%又以原形随胆汁再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也有少量经血液循环入肾并随尿排出。

正常血浆中一般不存在结合胆红素,而只含有一定量的未结合胆红素,因此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上应用血清胆红素指标主要是了解有无黄疸、黄疸的程度及动态演变。一般认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5.7μmol/L有临床意义,但此时巩膜和皮肤尚不易察觉,因此称为“隐性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34.0μmol/L时,临床上出现明显黄疸。但血清胆红素测定对了解肝细胞损害和胆汁淤积灵敏度不高。正常情况下肝脏只要发挥一半功能即可完成正常胆红素代谢,轻度排泄功能障碍一般不会引起高胆红素血症。但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85.5μmol/L,常表示有肝细胞损害或胆道阻塞。根据血清胆红素的分类可判断黄疸类型;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提示阻塞性黄疸,三者皆升高则提示肝细胞性黄疸。

2.胆汁酸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是几种结构类似的类固醇酸的统称。按结构可分为2类:①游离胆汁酸,包括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石胆酸;②结合胆汁酸,上述胆汁酸与甘氨酸、牛黄酸、硫酸、葡糖醛酸结合的产物。按来源上可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由肝细胞直接合成,次级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经历了肠道细菌的分解,以及肠肝循环后形成的产物。

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经多个步骤合成初级胆汁酸。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这是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胆汁排入肠腔后,结合型的初级胆汁酸在回肠和结肠上段被细菌水解为游离型初级胆汁酸,后者再发生7-位脱羟基作用,形成次级胆汁酸。排入肠道的各种胆汁酸约95%以上要被重吸收。回肠部的重吸收是主动重吸收,其余肠段为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入肝,肝细胞重新摄取,转化为结合型胆汁酸再次排入肠道,于是形成肠肝循环。未被重吸收的胆汁酸在肠菌作用下形成胆烷酸衍生物,由粪便排出。与硫酸、葡糖醛酸结合的胆汁酸水溶性明显增强,可由肾脏滤过排出,因此,胆道梗阻者此类化合物在尿中的含量会代偿性增加。

在胆汁中,胆汁酸可以避免胆固醇结晶析出。当胆汁中胆汁酸、卵磷脂、胆固醇比例失调时,可形成胆固醇结石。在肠道中,胆汁酸有助于脂类物质乳化,增强其消化吸收。

血清胆汁酸含量受肠道吸收的胆汁酸量与肝门静脉中胆汁酸被肝脏摄取量决定,正常情况下,血清胆汁酸浓度很低(总胆汁酸2μg/ml)。当胆道梗阻时,如胆石症、胆道肿瘤等引起肝内外胆管阻塞,胆汁酸排泄受阻,会引起血清胆汁酸浓度的明显升高;当肝脏受到损伤时,经肝门静脉回肝的胆汁酸不能被充分重吸收,会导致血清胆汁酸升高;肝硬化患者,由于侧支循环的形成,部分门静脉血不经过肝脏进入体循环,也导致血清胆汁酸升高。因此,测定血清胆汁酸可为肝胆系统疾病提供重要信息。

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性疾病都会引起血清胆汁酸升高,但肝实质细胞损害时,肝内合成胆汁酸会不同程度减少,甚至可以减少75%,但鹅去氧胆酸改变不大,故血清中胆酸/鹅去氧胆酸比值<1(正常值为2);而在肝阻塞性黄疸时,由于胆道阻塞,患者血清中胆酸及鹅去氧胆酸的浓度均会增加,但胆酸所占比例较高,所以胆酸/鹅去氧胆酸比值>1,因而胆酸/鹅去氧胆酸比值可作为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性疾病的鉴别指标。

在肝内或肝外发生胆汁淤积时,由于胆汁排泄不畅,胆汁反流入血,因而血清胆汁酸可明显增高。所以胆汁酸浓度在肝胆疾病中增高的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胆汁淤积、肝硬化、肝纤维化、重度或中度慢性肝炎。

3.血清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是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能催化多种磷酸单脂化合物水解。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肝脏和骨骼。

肝胆系统疾病时因肝内碱性磷酸酶产生过多,或因排出受阻均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在肝内、外胆管阻塞时,胆汁排泄不畅,碱性磷酸酶滞留血中而增高,其增高程度与受阻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正比。持续的完全性梗阻80%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其增高可先于黄疸出现。肝内肿瘤及浸润性血清碱性磷酸酶也可增高,这可能与小胆管梗阻有关。肝损害不影响胆汁排泄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先轻度增高或不增高。但血清碱性磷酸酶无肝胆特异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如高于正常上限值3~15倍多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而在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很少超过正常上限值3倍。

4.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胚胎期则以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正常值为0~40U/L。

γ-GT主要用于诊断胆汁淤积和肝占位性病变。在肝细胞完整性轻度受损和轻度胆汁淤积时即可出现血清γ-GT活性增高。因此,它是肝胆疾病较为敏感的指标。其诊断肝胆疾病的敏感度是碱性磷酸酶的6倍。在肝细胞损害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害时γ-GT仅轻、中度增高;其反复波动或长时间维持高水平,应考虑有慢性化趋势;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中若出现持续升高,常为病情不稳定或有恶化趋势。胆道梗阻时γ-GT显著升高,梗阻越重,时间越长,γ-GT上升幅度也越大,但无助于肝内外梗阻的鉴别;原发或转移性肝癌时,由于γ-GT产生增多,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而使血中γ-GT明显升高,大于正常几倍或几十倍。因此γ-GT超过350U/L,而无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无黄疸时应考虑肝癌,且γ-GT的高低与肿瘤大小一致,有助于肝内肿瘤大小的估计。

胆汁淤积、肝细胞受损如急性肝炎、中度肝损害时血清γ-GT活性均升高,且胰腺疾病时亦可升高,故特异性不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