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上醒来太阳穴位置疼痛

早上醒来太阳穴位置疼痛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胃家实,乃阳明致病之根源,故以胃家实为阳明病之总纲。少阳阳明,是病在少阳时,治疗不当误发其汗,或妄利其小便,致胃肠之津液干燥,少阳之邪,因之陷入阳明,故现干燥烦实,大便难之证候,至于这三种病的治法,在《伤寒论》中虽无明文规定,大抵太阳阳明,可用桂枝加大黄汤;正阳阳明宜三承气汤;少阳阳明,宜大柴胡汤。不恶寒反恶热,为阳明病外证之特征。

阳明病是代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邪气最盛抗病反应最旺的极期阶段。“阳”字具有亢奋的意思,“明”字则为显著的意思,因此古人将月球称做阳明,正如《易系辞疏》上说:“日月中时,遍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由此可以体会阳明乃是病邪和阳气俱盛的形容词,形容邪热充斥表里内外,无所不在的特点,故将热性病的极期称为阳明病。

阳明病的特征是胃家实,如《伤寒论》181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指出了阳明病的病理机制。

胃:是指全部肠胃而言,如《灵枢·本输篇》:“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伤寒论》中亦有“胃中有燥屎五六枚”,即可明了胃之含义。

实:《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章虚谷:“胃家者,统一阳明经府而言也,实者受邪之谓。”这只是单指无形之邪而言。余无言:“食物滞积而实者,实也,表热传里而实者,亦实也。”我们认为余氏之看法比较全面,是正确的。

又脾胃同处中州,胃司纳,脾司输,故阳明主实,太阴主虚,阳明为传化之府,当更实更虚。胃家实,乃阳明致病之根源,故以胃家实为阳明病之总纲。亦即阳明病为里热实证,但在胃气虚惫,阳气衰弱之人,病邪传里则可乘虚化寒,因此,在阳明病中尚有阳明中寒,实中夹虚之说。这正说明在《伤寒论》中贯穿了中医学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理论体系

根据阳明病临床证候,可分经腑二证:经证是邪已入里,但仅是无形实热,尚无有形之积,病情较轻,当治以清法。腑证,是邪热内传,已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有形之积,病情较为严重,当治以下法。由此可知经腑二证,乃阳明病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类型,或可认为是发展的不同阶段。临床可见由经证发展为腑证,或经证未罢,腑证已成的,也有始终表现为经证,或邪初入里即成腑证的。当然这与病邪的强弱,正气的盛衰,或治疗的是否及时、得当有直接关系。总之,阳明病虽是热邪最盛,病势较凶,但患者阳气尚充实,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得法,无不邪祛正复,转危为安。陆九芝曾经说:“阳明无死证”。对阳明病预后的看法,给后人以莫大的启示。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79)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腑证之成因和来路。

【阐述】 阳明病,可下的,不止限于胃家实,其他可下之证,约略可分为三种,由于病邪的来路和体质之不同,所以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何谓太阳阳明呢?就是太阳病未解,因过汗、误下、妄利小便,致津液大伤,胃中枯燥,病邪乘虚陷入阳明,而现大便燥结之证候,即阳明经所谓之脾约。脾约的意义,钱潢说:“脾约以胃中津液言。胃无津液,脾气无以转输,故如穷约,而不能舒展也。”古人谓脾为胃行其津液,脾约是说胃肠的津液不足,而大便燥涩不行,所以有和胃润燥之法。正阳阳明,是胃肠素有燥热,而表邪不因误治,而自动陷入胃中,宿热与新邪相搏结,致阳明燥实,所以有涤荡之剂。少阳阳明,是病在少阳时,治疗不当误发其汗,或妄利其小便,致胃肠之津液干燥,少阳之邪,因之陷入阳明,故现干燥烦实,大便难之证候,至于这三种病的治法,在《伤寒论》中虽无明文规定,大抵太阳阳明,可用桂枝加大黄汤;正阳阳明宜三承气汤;少阳阳明,宜大柴胡汤。由以上三种成因,可知太阳阳明由于津亏;正阳阳明由于阳亢;少阳阳明由于误治。由于来路和成因不同,所以表现之证候亦有轻重不同的三种类型。但是其原因均属于胃中燥热所造成。

【原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之提纲。

【阐述】 阳明病,古人谓为里证,是指三阳之里而言。其发展之规律,始于太阳,中于少阳,终于阳明。是自表而里,自轻而重的必然趋势。阳明经,当置之于少阳之后,今称之于前者,是根据《内经·热论》传经之次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之说而编次之。因此说已成数千年之定义,积习难改,只好因循旧制。胃家实,“实”字是指邪气盛而言,亦即胃家实之证候。胃家指胃和肠而言,谓胃肠之关系密切犹如一家。病传阳明,无论经证腑证,总以胃肠燥热为主。经证,谓病在阳明之经,症状为发热,自汗,不恶寒,但恶热心烦口渴等证,但胃肠中尚未郁热燥结,而只无形之热壅闭于阳明之经。腑证是热邪已入阳明之腑,而现腹满便闭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等证,是肠中已有燥屎和郁热阻结,故宜清肠热之法治之。如病邪侵入阳明之后,其胃肠素虚的,病邪内陷,则现太阴病之下利,腹满呕吐等虚寒之证候。因此可知病之中人,原非邪有寒热,皆由患者体质之强弱,而随之发生变化。故病在阳明,为邪入最深,抗病力最强,热势已较他经惟独甚,在此邪正搏击之际,人体为抗病,即需要驱正达邪,故病势愈重,则发热愈高,对机体之损伤亦愈大。历时越久,则津液之消耗亦越甚,终至热毒郁闭肠中,大便燥结而成腑证。在高热阶段,即白虎汤证,也就是阳明经证。热毒郁闭肠中,必须排除,即承气汤证,也就是阳明之腑证。所以伤寒证发热正型的为三阳经,变型的为三阴经。正型的因有抗病之能力,用药以驱病为主,变型的证候属于抗病功能衰退,用药以扶正为主。

【原文】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阳病误治,而转属阳明腑证。

【阐述】 太阳病,经过发汗,攻下,利小便之后,津液耗伤,胃中干燥,胃体以津液为营养,津液伤则抗病力弱,致病邪乘虚陷入胃肠,而发现阳明症状。不更衣,指不大便而言。不更衣则热无由排泄,使郁热壅闭,故为内实,津液耗伤,则大便难,此属阳明内实之证。《医宗金鉴》:“胃实之病有三:曰不更衣,即太阳阳明脾约是也;曰内实,即正阳阳明胃家实是也;曰大便难,即少阳阳明大便难是也。”三者虽均为可下之证,宜根据失治之轻重,体质之强弱,而采取不同之治法。

【原文】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经病之外证。

【阐述】 上条是说阳明病,系胃家实,其外证从未道及,所以此条又设为问答,以申明其义。不恶寒反恶热,为阳明病外证之特征。上条所说的不更衣,内实,大便难是言其里证,而此条紧接着言其外证。阳明外证,即阳明经证,以身热、不恶寒、自汗出、心烦、口渴为主证。其身热,为全身内外皆热,故称蒸蒸发热。而太阳病之发热,只在于表,故称为翕翕发热。翕翕是体表发热之现象,而蒸蒸则热势蒸腾,由里达外,非表热之可比,故在症状反应上表现不恶寒反恶热。其汗自出,颇似太阳中风之自汗出,以彼为表层不固而自汗出,此为内热蒸发而自汗出,根本原因不同。中风之汗出,其汗微而且恶风,此则汗较多而不恶风,是其鉴别之点。其次则辨之于脉,病在太阳,则脉浮,病在阳明,则脉洪大或滑数。病入阳明之腑,则脉沉实,有时或现迟象。从脉证舌综合起来加以分析,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文】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183)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初感外邪之见证。

【阐述】 上条说明阳明病的外证,不恶寒反恶热,然有得病一日不发热反恶寒的,是何道理呢?因为患者在未患病之前,已具备发阳明病之条件,而又风寒外侵,诱起阳明之伏热,所以初起虽有太阳恶寒之表证,而瞬息即现阳明之本证,也就是不恶寒,自汗出,反恶热之证候。凡人不论患何种急性热性病,其初起多先有恶寒,然各经之恶寒皆有不同。太阳病的恶寒需经发汗解表始除,且多伴有头痛、项强、体痛等表证;三阴病的恶寒,需要阳回阴退才会停止,且多与脏厥脉微等证共见;少阳之则为寒热往来,常非一日可罢,诸如这些鉴别均应明晰。设若体认不切,只知其恶寒为太阳之表证,而未体会到阳明初起也有恶寒,率与辛温发汗之品,在原有伏热的基础上再伤津液,可立变为烦热谵语痉厥等险证,故于此处强调,以免有误。从“恶寒将自罢”一语中,可看出阳明病的恶寒,不但时间短暂,过程亦极轻微,很快的即露出燥热的本色,变恶寒而为汗出恶热,这是阳明病恶寒之特点,与太阳病的恶寒是根本不同的。

【原文】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也。(184)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恶寒自罢的机转。

【阐述】 此条是复设为问答,以说明恶寒自罢的机转,恶寒多为太阳之表邪不解,若表邪已入阳明,则不恶寒而反觉恶热,以阳明代表胃肠,位居中州,为后天生化之本,其生长万物,归化万物,犹宇宙间之土地,凡天地间之动植矿物,无不生育于土,迨其崩溃损坏,无不归宿于土。阳明以燥气为本,阳明病不论自太阳或少阳传变而来,皆演化为燥热,而不复再传。如万物之归土,即此而止,故阳明证,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既入阳明,不复再变为太阳之发热恶寒,或少阳之寒热往来,是三阳证最后阶段,是病势发展之高峰。如此时不能战胜病邪,则正气不支,邪气弛张,则将转为三阴证。

【原文】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185)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阳病转向阳明的成因和症状。

【阐述】 太阳病初受风寒,因汗出不透,热邪未解,但津液已伤,因而转属阳明,这种阳明病,因由太阳转来,所以也可说是太阳阳明,可用桂枝大黄汤两解表里。若但发汗以解其表,而不用药以消其里,表解后,而里证毕露,所以程郊倩说:胃家有燥气,无论病在太阳,发汗、吐、下过亡津液,能转属之;即汗之一法,稍失其分数,亦能转属之。

由此说明,阳明病内郁燥热,不但汗吐下不可妄用,即发汗过度,失其分数,亦可转成阳明。不但太阳病治疗不当,最易转成阳明,即少阳病,治疗不当,也易转为阳明。如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在少阳病不解的同时,反发现汗出然,是少阳病未愈,而继发阳明证。程郊倩说:汗出然者,知大便已燥结于内,虽表证未罢,已是转入阳明也,连绵之意,俗云汗一身不了,又一身也,少阳与阳明并病,可用小柴胡加石膏汤以两解之。唯呕不能食一句,历代注家,颇不一致,成无己谓为“太阳受病”,方有执谓为“热邪入胃”。按余临床经验,太阳表病,不致影响于里,故“舌淡口和而能食”,是太阳辨证之关键。及表邪内传,胃气上逆,则干呕,至不能食。乃热邪内壅,并涉及少阳即转入阳明,应随其兼证而解之。成氏谓太阳受病,似属欠当。

【原文】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86)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之脉象。

【阐述】 阳明在生理方面是多气多血之经,在病理方面为表里俱热之候,因此阳明病之脉象多现洪大有力。其脉之所以洪大,是由于阳明证内热炽盛,气血涌溢所致。《内经·素问》:“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是说太阳病若内有郁热,到二三日可以发现阳明证。由其脉象之大,可知其内热之盛,因其内热之盛,而知其必转入阳明。此是说明脉的一方面,须知中医的辨证是脉证合参,见斯脉,而必须见斯证,方能称为确诊。如但见洪大之脉,而无阳明经证之发热不恶寒,自汗出,心烦,口渴之阳明证,亦不能称之为阳明证。如有阳明症状而无洪大之脉,亦不得称之为阳明病。二者必须一致起来,方能称为确诊。

【原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者,为阳明病也。(187)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阴病转属阳明之辨证。

【阐述】 本条说明太阴病与阳明病,相互转化的关系,说明阳明病,亦可由太阴病转化而成。伤寒,邪入阳明,则脉洪大,今脉浮而缓,知其非阳明证。阳明证,当身发高热,今身不热,而现手足自温,是病不在阳明,系陷入太阴。古人以阳明与太阴为表里之脏,实则为阳明,虚则为太阴。关于证之身热脉大,便燥的属实,脉缓身不热,自利者属虚。今此证脉浮缓是脉不实;手足温,是身不热,由此知其不在于阳明,而在于太阴。太阴为湿土之脏,若湿热瘀蒸,当遍身发黄,若小便自利,则湿热可由小便宣泄,则身体不致发黄。至七八日,肠中津液枯燥,而大便结,是功能恢复,湿从燥化,则可由太阴而转入阳明,应按阳明法治之。查本条之辨证,应注意以下四点:其一,三阳病手足热,三阴病手足寒,而太阴病则手足自温。其二,太阴病发黄的病理机制,由于脾虚湿郁,小便不利。其三,太阴与阳明之关系,太阴转属阳明,是由湿转实,湿邪化燥之结果,故大便结。其四,不仅太阴病可以转属阳明,即少阴、厥阴亦可转属阳明,如少阴之三大承气证,厥阴有一小承气证。虚证转实,是正气胜邪之表现,是转败为胜的征兆,是从危机脱险的标志,故古人谓由阴转阳者,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然微汗出也。(188)

【提要】 本条论述伤寒转属阳明之特征。

【阐述】 汪琥:“此承上条而申言之,上言伤寒系在太阴,要之既转而系于阳明,其人外证不但小便利,当然微汗出。”由此说明,此条之转系阳明,非从太阳和少阳转来,而是由太阴转系而来。如由太阳少阳直接传于阳明,则曰传入阳明,或称阳明病。因其不由正常传递之次序,故曰转系。一般阳明病为然汗出,而由太阴转系之阳明证,则然微汗,是由湿热郁蒸而来。若阳明之燥热炽盛,则身必然汗出,而不只微汗。且大便不恶寒反恶热,也必同时发现。

【原文】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189)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表邪未解慎用下法。

【阐述】 阳明病,若兼有太阳、少阳之表邪,不可施用下法,阳明中风,是阳明证已具,同时还有太阳中风的现象,称作阳明中风。腹满、微喘为热邪入里,然喘势甚微,是热邪未全入里。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乃太阳表邪未解之证。口苦、咽干为少阳半表半里未解之证。邪在太阳固不可误下,而邪在少阳尤不可误下,设不当下而妄下之,表邪乘虚内陷,而腹部更满,津液损伤而小便难。所以《医宗金鉴》认为是“风寒兼伤,表里同病之证”,当审其受病的轻重和表邪与里邪多少的差别,而施以适当的治疗。“如太阳阳明病多,则以桂枝加大黄汤两解之;少阳阳明病多,则以大柴胡汤和而下之。”这是处理阳明和太阳、少阳并病的很好的方法。

【原文】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190)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中风中寒之辨别。

【阐述】 病有不因传变,而自成阳明病者,及现阳明病后,有的能食,有的不能食,在治疗上不得不予以区别,在症状上,也不能不加以分析,便假定能食的为中风,不能食的为中寒,程郊倩:“本因有热,则阳邪应之,阳热化谷,故热能食,就能食者名之曰中风,犹云则生风其实乃瘀热在里故也。本因有寒,则阴邪应之,阴不化谷,故不能食,就不能食者名之曰中寒,犹云寒则召寒,其实乃胃中虚冷证也。余认为胃热轻的津液未伤,则能食,胃热重的,则津液枯槁,即不能食。”由此可知,名是暂定之名,非真胃中有风有寒,不过借此以作区别。关于阳明中风中寒问题,历代注家见解颇不一致,如成无己:“阳明病,以饮食别受风受寒者,以胃为水谷之海,风为阳邪,阳邪杀谷,故中风者能食;寒为阴邪,阴不杀谷,故中寒者不能食。”但这只是说中风中寒之能食不能食之原因,至于中风中寒本身之原因,历代注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论点:一种认为中风中寒是由于感受外邪之不同。另一种认为中风中寒是指胃气盛衰,中风代表胃气旺盛,中寒代表胃气衰弱。

以上这二种说法,根据临床验证都有它的缺点,因风寒之邪,传于阳明,皆从热化燥化,183条“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虽得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是一例。可知感受风邪寒邪,非决定之因素,而仅仅胃气盛衰,若不因外邪内传,亦无法引起阳明病,因此我认为感受外邪之外因,应与胃气盛衰之内因,结合起来全面看。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胃气衰弱不能食,又受外邪,往往从寒化而为阳明中寒,若胃气旺盛能食,复感外邪,即从热化而为阳明中风。能体会此义,则阳明中风中寒,方可以理解。

【原文】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191)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之证候及病理。

【阐述】 此条是说阳明中寒之变证,阳明病,固多便秘,宜用承气汤以涤荡之,然也有因寒便秘,而承气汤又在所禁忌。凡胃肠素弱之人,其消化之功能必形衰弱,中寒,即表现胃肠运化之不足,故不能食,脾阳不足,则水气停潴于内,故小便不利。水气停潴于中,则流溢于外,故手足然汗出,固瘕,钱潢说“为坚凝固结之寒积”,或由于水邪之凝滞,或由于感寒痉挛,而形成一种坚硬之瘕块,而历代注释家多谓固瘕。即《内经》所谓之“大瘕泄”。久泄不止,则为固瘕。此类注释,未免过于牵强,况且初后溏,乃欲作固瘕之征,非谓固瘕已成。其所以成初后溏之原因,不外胃中虚冷,其消化和吸收之能力减退,使食后营养和水分,未及吸收即趋入结肠,而成大便初后溏,水谷不分之证候。在本论中,凡胃肠虚寒之证,多属于太阴,而不是阳明。注家因首句冠以阳明二字,遂多牵强附会,概以太阴为阳明,考太阴篇仅仅数条,而阳明中,反多太阳证候。如“不能食,名曰中寒”,“攻其热必哕”,“饮水则哕”等,皆是属于太阴之范围,因注释家不肯具体分析,每易与阳明相混故于此处,特举而出之。按本条之内容从两方面着眼:

1.不能食,与大承气汤证相同,但大承气汤证,是燥屎内结,气机窒而不行,而本证是中虚寒胜,阳气衰微,不能腐熟水谷所致。

2.手足然汗出一证,亦与大承气汤证相同,但一则热聚于胃,蒸达于四肢,一则由于中气虚寒,水湿停潴于中,而外溢四肢,如不联系全面,而只从症状上作分析,很难不为病情所误,所以在临床上,必须用同中求异的方法,加以鉴别。如承气汤证,小便偏数,而本证为小便不利。小便利,则肠中津液必相对减少,所以知燥屎内结。小便不利,则肠中不易形成燥屎。因此小便不利,不但为本病的辨证关键,同时亦是承气汤的鉴别要点。

【原文】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192)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湿热郁表之脉证。

【阐述】 阳明之热初传入胃,胃热则消谷,而欲食,凡是阳明热盛,而成实证的,则小便当数,大便当。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知非阳明之燥热,乃阳明之湿热。湿邪浸渍于关节,故骨节烦痛,湿热壅闭于肌表,则翕翕发热,若燥热已入阳明之腑,则翕翕之发热,必变为蒸蒸之发热。然本证虽属于湿热之壅滞,但胃气尚和,所以食欲如常,大便自调。这是本证能有自愈转归的主要因素。由于胃气尚强,正能抗邪,所以有自愈的可能。惟湿热郁闭已久,不能递化,故在邪正交争之时,奄然如狂。奄然犹忽然之义,忽然发狂,是正气奋起驱邪的具体反应。经过发狂之后,然汗出而解,这种发汗的形式,与战栗而汗,其理略同。不过发狂较振栗之情况为重,及然汗出之后,则湿热之邪,可以随汗而解。此正气能胜水湿之邪,因而湿邪与汗相协,共同排除于体外。在正气振奋,强力抗邪的情况下,若见脉紧,知正气足以胜邪,故病自愈。在本条辨证中,应注意两点:

1.奄然发狂,是正邪交争,正能胜邪的表现,是病势欲解的佳兆。

2.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与太阳证相似,但太阳证必恶寒,而本证不恶寒,故称为阳明病。太阳病为风寒外袭,本病为湿热郁滞,所以不属于太阳,而属于阳明。

【原文】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93)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欲解之时间。

【阐述】 凡疾病之向愈,必在其气旺之时,气旺则抵抗力强,而邪易消退。舒驰远:“申酉戌,阳明之旺时也,凡病欲解之时,必从经气之旺,以正气得所旺之时,则能胜邪故病解”(申酉戌三时,相当于现在三至八时),舒氏论述说明人身之脏腑,每日都有它旺盛之时,在其旺盛之时,经气充盛,抗病之能力较强,故各经疾病,多解于其旺盛之时,因此阳明病多在此时转愈。实际上阳明证病势加重,亦多在此时,正因为经气较旺与邪相争,争而能胜,则霍然而解,争而不胜,则邪气发展。日晡发热,就是很好的实例。至于阳明证病情进退,多以申酉戌时为转折点的理论机制,目前尚未了解,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原文】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中寒误治之变证。

【阐述】 阳明病不能食的原因很多,有的属于实热,有的属于虚寒,所以在诊断上,必须综合全部脉证,进行细微的分析,然后方能施以适当的治疗,投药中病,收到预期之效果。如患者平素系脾胃虚寒之人,即有阳明虚热不能食之特征,也不可轻用下剂,因下剂多为苦寒之品,苦寒固可泄热,但亦增胃中之寒,必由不能食,而变为气虚上逆之哕证。“哕”字宜作呃逆解,高子:“遍览诸经,止有哕无呃,则哕之为呃也。”呃逆常见有两种:一为膈肌痉挛而发生之呃逆,比较易治,一般采用温胃降逆止呃之法,另一种为胃气衰败之呃逆,在治疗上比较困难。

【原文】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195)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虚寒,欲作谷疸之脉证。

【阐述】 本条谓胃气虚寒,运化迟滞,因而产生一系列症状。根据病情发展之趋势,预料其可以发展为谷疸,谷疸是谷食不消,郁阻中焦,使皮肤发黄的一种证候。由于胃气虚寒,故脉象迟缓,胃寒则消化功能衰退,故食难用饱;饱食则停滞不化,身现腹满水谷郁蒸,故微烦;中焦既阻,则阴阳升降之机窒阻清阳不升故头眩。胃肠虚寒,则运化失职,水气停滞,而小便难。水邪与食腐郁蒸,每至酿成谷瘅。此属于脾胃虚寒,湿滞不化之证,纵有阳明之腹满证,亦不可用苦寒攻下,若强下之,必腹满如故。何以知其下后腹满如故?因其脉迟,迟脉属寒为虚,主功能衰退。虚寒腹满而用攻下,必不能愈。考谷疸《金匮要略》有二种,一为湿热发疸,一为虚寒发疸。此则脉象现迟,消化不良而腹满,是属于虚寒之范畴。也就是一般所谓之阴黄证。

【原文】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196)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津气两伤,邪郁不达之证候。

【阐述】 阳明病,为阳气充盛之候,故法当多汗,今反无汗,而觉皮肤中有蠕蠕似虫行之症状,是阳气素虚,津液劫夺,不能助邪外出之故。所以魏荔彤说:“身觉如虫行皮中状者,此邪热欲出表作汗,而正气衰弱,不能达之也。”邪输于表,而气虚不能导邪外出,怫郁于皮肤之间,故皮下蠕蠕作痒,应用扶气生津解肌之法,以疏邪外出,宜用补气宣邪之法,尚须佐以甘寒养阴之品。关于身痒一症,与23条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的身痒症状相似,而病理却完全不同,彼因邪郁肌表,不能透达,治宜微汗以宣邪,此则正虚津伤,邪郁不达,治宜养津扶正以宣邪,一属实,一为实中夹虚,二者性质不同,必须辨认清楚,方不致贻误治疗。

【原文】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197)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燥热郁闭上焦之辨证。

【阐述】 自汗出,是阳明病特征之一,今身无汗,小便自利,与阳明病之症状,似有出入,不知阳明病,因发热而汗出,因汗出而热势可向外扩散,是阳明病的证型,及热邪较重,灼伤津液,故身热而汗不出。热邪不能外宣,壅迫于肺胃之间,发现呕和咳嗽的症状,是燥热向上逆犯,侵袭肺胃之表现。迨燥热伤津之后,气不畅达,热邪郁闭,往往脉象沉伏手足厥冷,这种厥冷,即厥阴篇所谓热深厥深的道理。由于热邪郁闭不能外达,反上犯,所以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不厥,是邪未郁闭,热未上冲,所以头亦不痛。因此可知呕咳系邪气上犯。手足厥为邪气郁闭,故治疗时应以宣邪清热降逆之法。

【原文】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198)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燥热上犯之证候。

【阐述】 程郊倩说:“阳明以下行为顺,逆则上行,”人身生理各有其常态,病则反常,故阳明病其热邪上越,而为头眩。不恶寒,即阳明首篇所谓之不恶寒反恶热。热能消谷,故能食。咳嗽是热邪乘肺之现证,热邪壅于上焦,不但能使人咳,往往诱起咽喉疼痛,以咽为胃腑之门户,燥热内壅,则胃不下行,燥热夹上逆之气,燥烁咽部,故咽喉作痛。咳嗽是燥热上扰之症状,若不咳嗽,是热邪上迫不重,所以咽部不痛,不论咳嗽与咽痛,其致病之原因皆属于热邪上蒸所致。故咳嗽之有无,不但可以体察燥热上冲之微甚,而且可测知咽喉之痛与不痛。

【原文】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发黄。(199)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发黄的机制。

【阐述】 阳明病无汗,则热邪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则水湿不得下行,湿和热壅滞体内,相互郁蒸,往往酿成黄疸。在黄疸病尚未形成之前,由于湿热郁蒸,可使人出现懊,由于阳明病,身热口渴无汗小便不利,进而现懊,知为湿热郁蒸势将发黄疸,燥热是阳明病之正型,湿热是阳明之变证,其治法,《医宗金鉴》:“心中懊,湿瘀热郁于里也。故身必发黄,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外发内利也。若经汗吐下后,或小便不利,而心中懊者,乃热郁也,非湿瘀也。便者,宜调胃承气汤下之;便软者,宜栀子豉汤涌之可也。”《医宗金鉴》的治法,虽以清湿热为主,然有的偏于宣表利湿清热,有的清泻郁热,有的清热育阴止烦,都是针对湿热的类型,固可收一定的效果,总不如茵陈蒿汤之妥贴全面,即能清泄湿热,消除黄疸,又能止烦躁,而除懊,较为尽善。如进一步的要求,在湿热壅闭,身现懊之时,而予以清化湿热之品,即可防止黄疸病之发生,是符合于上工治未病之精神的。

【原文】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0)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误治而造成之黄疸。

【阐述】 阳明病,为燥热之证,治疗不外清下两法,如邪在阳明之经,宜用白虎汤,以清热宣邪,如邪在阳明之腑,宜用承气汤,以荡积泄热。决无用火治之法,如误用火治,以治燥热,必致邪热更炽,触犯实实之戒。阳明病,本为燥热之证,由于身热口渴引饮,而运化不及,使水湿壅闭体内,而成黄疸。额上之所以微汗出,是湿热郁蒸上腾所致。从栀子豉汤证、大陷胸汤证,均有头汗出,即可作此例之证明。身既无汗,小便又不利,体内之水湿,无所宣泄,与热郁蒸,故易发黄。治疗时应根据病邪之部位、性质和脉证之体现,分别予以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之。

【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201)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由脉象之不同,可测知病情之变化。

【阐述】 邪在太阳以浮紧为伤寒,以浮缓为中风。病在阳明,则以紧为里,以浮为表。尤在泾:“太阳脉紧为寒在表,阳明脉紧为实在里,里实则潮热发作有时也,若脉浮而不紧者,为里未实,而经有热。”

由此可知,阳明脉浮,是热盛于外,紧为邪实在里,浮而兼紧,正是阳明热盛入府,胃造成实之脉象,阳明旺于申酉之时,所以当日晡时便发潮热,潮热谓若潮水,潮泄有时,必待日晡而发,若但见脉浮,是阳明经热炽盛。阳热既炽,阴为所迫,阳盛阴微,而盗汗出。这是据脉测证的方法,在病情演变上,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中医临床,主要随证辨脉,而不是据脉定证,仅以此条为例,脉象同一浮紧,太阳与阳明,即迥然不同,由此可知脉和证两者必须合参,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原文】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202)

【提要】 本条论述热陷营分常发生衄血。

【阐述】 阳明病,热在气分,则身热心烦,自汗口渴,今患者身热口燥,与阳明之证相似。虽口干燥,却不欲饮,但漱水,而不下咽,是与热在气分有所不同。身灼热口燥,为热入血分之特征,故温热病邪入营分和血分,则身热而不口渴,《温病条辨》“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此说明热邪入荣,则口燥而不欲饮,欲漱而不下咽,其舌必红或绛,其脉皆左胜于右,或弦大、弦数、弦细数,皆属于邪陷入营之脉证,应治以清热凉血解毒之法。及邪陷入营,则血气流溢,失其常度,由于邪热之熏灼,口鼻之干燥,往往损伤阳络发生衄血,所以在热邪入营之后,凡脉象偏浮的,首先要防止上部出血,尤其是衄血,在于清热凉血解毒之外,佐以潜镇和防止出血之品,作防治之策,这是中医最须注意的。

【原文】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203)

【提要】 本条论述通利大便,应观察津液恢复之情况。

【阐述】 阳明病,其燥热燻蒸,本有汗出之证,而医者更用清热透表之剂,重发其汗,使内蕴之热,尽从皮肤蒸散外出,故病势可逐渐痊愈。如尚微烦,而不了了,此为大便燥结的缘故。不了了,就是身体感到不甚舒适,也就是病势尚未全清。因屡次发汗之后,津汗损伤,胃肠干燥,故使大便结,此时如欲施行攻下,可先问其每日小便之次数,若以前每日行三四次,现在仅行两次,知其大便不久即可下行,可暂缓攻下之剂,因小便之次数减少,水分可以润肠中之燥结,故知其大便不久必可下行。本条叙述共分三段,从“阳明病本自汗出”,至“大便”为第一段,系叙述阳明病发汗后病解,尚微烦,而不了了,系津伤便所造成。自“当问其小便日几行”,到“大便不久出”为第二段,叙述通过问诊了解小便情况,以推测肠中津液是否恢复。自“今为小便数少”,至“不久当大便也”,为第三段,进一步说明小便与大便之关系,小便多的大便必,大便溏的,小便必少,此乃临床常见的事实。所以小便的多少,一般是诊断大便与不的依据,也是测定脾气强弱的方法。

【原文】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204)

【提要】 本条论述呕多是病机向上,禁用下法。

【阐述】 沈明宗:恶寒发热之呕属太阳,寒热往来之呕属少阳,但恶热不恶寒之呕属阳明,然呕多则气已上逆,邪气偏侵上脘,或带少阳,虽有阳明证,慎不可攻也。是三阳病多现呕证,而许多杂病也往往伴有呕证,呕证是正气向上向外抗病之趋势,也是胃气上逆之特征。故表邪不解,胃气上逆者,都禁用下药。以呕证属于胃气上逆,气上逆,乃正气驱邪上冲外迫之现象,医者正宜顺其势达而出之。即有阳明之里证,而邪未燥实,也不可妄施攻下,以违反治疗之原则。

【原文】 阳明病,心下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205)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心下满,禁用攻下。

【阐述】 阳明病而腹满,为邪气入腹,腹中有燥粪,可用泄药以下之。今心下满,知非阳明之实。既非阳明之实,而心下满,非属于陷胸丸证,即属于泻心汤证,因这种实邪,不属于阳明,故不可用承气妄行攻下。若妄下之,伤其胃肠,损其正气,必至下利不止甚而至死。若正气恢复,利止阳回,为病将愈。至于阳明病心下满,不用承气攻下应用何法治疗?常器之:“在心下满时,可治以生姜泻心汤,如下后利不止,可用四逆汤,及理中汤。”这种治法,心下满的,既不致发生转变,而下利不止的,也不致发生虚脱。

【原文】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206)

【提要】 本条论述热邪怫郁在阳明之经,禁用攻下。

【词解】 面合赤色:成无己说“合,通也”,面合赤色,就是颜面上通是赤色。

【阐述】 阳明病,发现一种满面通赤的颜色,是热在阳明之经,不能透达,而上蒸外迫所致。热在经,宜用白虎汤清解郁热,不可妄事攻下,若妄下之,不但伤其脾气,损其津液,而其抗病之能力,亦必受到摧残。由于脾气损伤,热邪内陷,水湿运化之能力不足,湿热郁蒸,而现发热身黄的症状。若小便通利,水湿下行,则为燥热之证,而不致发黄,若小便不利,则湿邪停潴体内,与热相搏,交相郁蒸,每诱起黄疸病之发生。

【原文】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燥实之心烦,可以调胃承气汤下之。

【阐述】 伤寒,在吐下之后,而心烦者,是因吐下后伤其胃肠之津液,致虚阳上泛而心烦。今阳明病,未经过吐下,而心中发烦,是实热内壅之发烦。《内经》:“胃络上通于心。”胃热炽盛,心神被扰,所以心烦。心烦一证。医者每考虑到栀子豉汤,今不用栀子豉汤,而用调胃承气汤者,因栀子豉汤证之心烦,多在汗吐下之后,余热扰于胸膈,所以称为虚烦。本条之心烦,特提出不吐、不下,同时可能有大便燥结,腹满,舌苔黄燥,脉实等证。故宜调胃承气汤以泻其热,使热不上扰,则心烦自解。

【原文】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208)

【提要】 本条论述大小承气汤使用的标准和禁忌。

【阐述】 阳明病脉当大,今脉不大而反迟,迟则为寒,似不可用药攻里,但他的外证汗出不恶寒,是表证已解,而且里热已盛,身重气短,腹满而喘,时发潮热,种种证候,已表明里热郁结,故可用承气汤以攻之。若手足然汗出,连绵不止,是内热甚,大便已,方可以大承气汤攻之。若遍身汗出,而有发热恶寒之感,是表未解,则又不可妄用攻剂。就是内有郁热,而未燥结,没有潮热的特征,承气汤终是不可轻易给予。若因内热之郁滞腹满,大便不通畅,可与小承气汤泄热以和胃气,切不可用大攻大泄的方剂。

按迟脉乃迟滞之迟,非迟则为寒之迟,故程郊倩:“脉迟亦有邪聚热结,腹满胃实,阻住经隧而成者。”又说:“在他人只潮热证,便可攻,而脉迟者必待手足然汗出,此时阳气大胜,方是大便已,方可主以大承气汤。”

脉现迟象的,用大承气汤时,必须格外慎重。在一般情况下有潮热症状的,即可用大承气汤。而在迟脉的患者,除有潮热外,又必须有手足然汗出的症状,方可给予大承气。以防对迟脉辨认不清,而妄投之,使人发生递变。胃肠燥热,是否可以发生迟脉,余在临床观察中,见阳明病的患者,因为高热熏蒸,津液损伤,血行滞迟,按脉时,至数虽显缓慢,而按之有力。非若寒邪内袭之脉迟,缓而软,按之无力。尤其在症状方面,更可以明显的鉴别。又按潮热,为阳明之实,必须大便微,方可用大承气汤,若大便不,是阳明之热,尚未成实,虽有潮热,亦不可攻。然阳明之热成实,在潮热燥屎之外,每有谵语、腹满、心烦、然汗出等一系列阳明燥实症状。凡见这类症状,都可以大承气汤下之。然阳明燥实之证,一般其脉必沉实,或沉滑,或沉急有力,方可攻下。在攻下之先,要格外慎重,须用手先按其腹部,如按之,或痛不可按者,是承气汤证,可急用承气汤下之。若下后不解,再以手按脐腹部,如仍有硬痛之处,是邪扰未尽,可再下之。若下后,腹中虚软,脉亦无力,此为内虚,不可再用攻下。故大承气汤对于治疗各证,对证则真若金丹,不对证则生死反掌。所以用此方时,必须格外审慎,才不致有所遗误,古人善用承气汤的,莫若吴又可,他对承气汤的主治症状,分析綦详,今并录之,以作参考。他对症状的分析:舌苔初白而渐变黄厚,或黑苔,或起芒刺,或舌裂,舌短,舌硬,舌卷,或白砂舌,或唇燥裂,或唇如焦色;或口起皮,口臭,口燥,口渴;鼻孔如烟;咽干目赤,气喷如火;小便赤黑涓滴作痛,小便极臭;扬手掷足,腹痛腹满,按之愈甚;头部胀痛;大小便闭;体厥发狂等证,皆为承气汤具体之证。

【方药】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12克) 厚朴半斤炙去皮(15克) 枳实五枚炙(15克) 芒硝三合(12克)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阐述】 《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膨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泄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从《医宗金鉴》的叙述中,可以体会到大承气汤证,是热邪壅滞于胃肠之间,而现痞满燥实之证,热邪是致病之因,痞满燥实是热邪壅滞之结果,治疗时必须针对症状轻重及因果关系,审慎地斟酌四味药物的用量,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枳实、厚朴,着重在消痞去满,然“痞”应以枳实为主,“满”应以厚朴为主。枳实长于导滞,厚朴优于排气,而在消痞祛满的作用中,又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大黄能泄热通便,更优于解毒,使体内停滞郁遏之热邪毒滞尽从二便扫荡而出。因大黄之利便,不但肃清肠胃之积热,而尤能涤荡血液中的毒性物质,由小便排除,所以中药清血解毒剂,每用此以为主药。芒硝咸润,能破积软坚,阳明热实之后,大便燥结,不用成寒之芒硝,不足以软大便之坚,无法消胃肠之热。所以大承气汤,必有内热结实,方可用之。

【临床体会】 大承气汤在疾病危急时,常用为挽急救危之要方,因不用重剂以泻热荡积清血解毒,无以挽危局,而转生机。大承气汤之清热解毒,是通调大小便,将体内和血液中的毒邪,扫荡而出,所以服食承气汤后,不但小便红赤,而其黏稠度亦格外明显。通过攻下,可以使瘀滞消散,毒邪外排。兹将临床运用此方的体会,附录于后,以备参考。

1.大承气汤治积滞化热,用之适当,效如桴鼓

病例:郑某,男,13岁。初因伤暑发热,腹痛水泻,服固肠丸,泻虽止,而热与痛更甚,继服青蒿饮加白虎汤,亦不见效。延迟7~8日,午后发热益甚,夜则谵语,舌苔黄厚焦燥,口渴引饮,脐腹绞痛,诊其脉沉滑而数,右手重按有力,此阳明郁热燥实之证。论中谓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因肠中有燥屎。热盛上蒸则发谵语,燥屎在肠则腹痛,下午潮热是阳明郁热之特征。盖病势初起,因伤暑自泻,邪可下解。但反治而用药止泻,热邪留于胃肠,伤津烁液,苟非急下救阴,必至酿成不救,因疏大承气汤加清热之剂。

处方:生大黄10克,芒硝10克,枳实6克,知母10克,甘草6克。

服药后3小时,大便下坚屎数枚,服2煎后,又下秽粕很多,腹痛顿止,是夜谵语未作。但余热尚需进而清之,乃改用清热养阴之剂,调理而愈。

2.真热假寒,因郁闭而发,用通闭清热的承气汤有很好的疗效

病例:吕某,男,28岁。因平时不注意卫生,过食生冷,致消化不良,食物留滞胃肠,蕴湿郁热,又因冷水洗浴,寒邪外束,以致火热内郁,正气不畅,血运迟滞而发。初起恶寒战栗,四肢厥冷,腹中胀满,大便不行。继则人事不省,面青唇白,目直口闭,脉厥气微,指甲青白,舌苔白燥少津。因脉象郁闭,不可依据,应就其发病急卒,来势凶猛,舌质紫暗而苔黄燥少津,断为真热假寒。《内经》:“诸禁鼓,如丧神守,皆属于火。”今病势初起,恶寒战栗,发作卒暴,皆为真热假寒之特征。在病初起时,前医谓为中寒之证,与以温中扶阳,服后不但不见好转,反至昏懵。以热郁之证,过服温燥,使热邪攻心,关窍闭塞,心灵不运,故现昏懵肢厥,内闭外寒之象。若非速用清热通闭,必至造成闭脱,因与羚犀莲珀汤以清热醒神,大承气汤以通闭泻热。

处方:生大黄12克,枳实10克,玄明粉12克,厚朴6克,磨犀尖10克,莲心25克,血琥珀3克,甘草3克。

煎好频频灌下,历数小时药灌完后,脉方隐隐微微可以摸到。次日又灌1剂,脉已起而现弦数,面唇红润,目已转睛,肢体不厥,略能言语,而大便终未见。后将大黄加至15克,令其煎服,服后大便连泻2次,先燥后溏。泻下后,精神清醒,思食能睡,腹不满,口渴欲饮,症状大部消失,后以清热和胃生津之剂,调理而愈。

3.春温夹食,用大承气汤亦有效果

病例:于某,女,14岁。初因伤风发热,头痛自汗,恶寒心烦,余以麻杏石甘汤加金银花、连翘1剂而愈。后因肉食过多,病又复发,初起目肿如桃,头痛如劈,烦躁谵语,大渴引饮;潮热自汗,小便短涩,大便不通,腹胀拒按,舌绛苔燥,两脉滑实,脉证合参,属于胃家实证。胃热上冲,则头目肿痛;胃热壅闭,则心烦谵语;胃津灼烁,则口渴引饮,阳明热伏,则日晡潮热。据证属于阳明燥实,宜用急下之法,以泻燥热之气。予大承气汤。

处方:生大黄12克,芒硝10克,枳实10克,厚朴12克。

服1剂,下燥屎数十枚,诸证霍然痊愈。后以清热和胃之剂,调理而愈。

4.大承气汤治疗痰液壅闭清窍,精神错乱疗效亦佳

病例:张某,女,19岁。因思虑过度,经常失眠,后遂言语失常,见人詈骂,不避亲疏,饮食亦不规则,有时食不知饱,有时终日不食。心烦不宁,有时绕街狂跑,掖之不回。发作已有月余,越延越重。诊其脉,右侧沉滑有力,大便3~4日一行,根据其症状和脉象,断为痰涎蒙闭清窍,用通闭清热之大承气汤加豁痰之品。

处方:生大黄20克,枳实12克,厚朴10克,玄明粉12克,瓜蒌30克,石菖蒲12克,广郁金10克。

连服2剂,每日溏泻2~3次,无明显的效果,后将大黄加至30克,服药后每日便泻7~8次,服至3剂,已疲惫不欲起立,精神逐渐清醒,不似以前狂言乱语,心烦不宁之情况,后以镇逆化痰和胃之剂,调理而愈。

5.大承气汤,对胎死腹中用之有堕胎作用

病例:安某,女,30岁。妊娠6个月,在溽暑天气,因中暑而身现发热,面红齿燥,斜目弄舌,神昏厥,口臭喷人,手足疭,腹热如烙,舌胀出口约有半寸,便结尿无。诊其脉,寸关洪数鼓指,两尺沉细如无。舌质青紫,边尖鲜红如朱,此乃暴热深入血分,损伤胎气,口臭舌青为胎死之征。如今之治宜先下死胎,清热毒,或可治愈。若犹豫保胎,不但胎不可保,孕妇生命亦恐难全。其家同意堕胎,遂以大承气加犀角地黄汤与之。

处方:生大黄15克,玄明粉10克,枳实12克,厚朴10克,赤芍药15克,暹逻犀角15克,鲜生地30克,牡丹皮12克,甘草3克。

连服2剂胎落,果已臭烂,形色青紫,患者神智清醒,身热已退,舌色青紫已逐渐消失,尺脉亦起。后以养阴活血通络之剂,调理而愈。堕胎时必须考虑患者的虚实寒热,或宜寒下,或宜温下,应随其宜而用之,方不致贻误病人。

【原文】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者,可与大承气汤;不者,不可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209)

【提要】 本条论述大、小承气汤使用方法和禁例。

【阐述】 潮热,乃阳明里实之特征,故可用大承气汤以下之。若身现潮热,即大便不甚,而微,亦可采用大承气汤攻下之法。若身虽潮热,而大便不,是阳明之热,尚未成实,虽有潮热之证,亦不可攻。若七八日不大便,未见潮热,或已潮热,而手足无然汗出之症,恐有燥屎,欲测其大便之是否结,可少与小承气汤作试探之法,如服药后转矢气者,此为有燥屎之征兆,乃可用大承气汤攻之。若用小承气汤后,没有转矢气之现象,是内无燥粪。其大便时初虽,而后必溏。其所以不能燥实之原因,系由于胃肠素弱,而水湿运化之能力不足,攻之必益伤其胃肠,而现腹部胀满,消化迟钝之现象。同时食欲障碍而不思食,甚至于饮水无力吸收,而停蓄作呕。凡潮热之病,得攻下之后,热已退,其后复发热者,必大便复。惟先曾经过攻下,肠中宿垢已去,今所停滞的残浊虽有,而较前为少,只需用小承气汤,以缓攻之,即可以扫荡无余。如服小承气后,仍有转矢气的现象,可再用大承气汤攻之。如不转矢气,即不可妄用下药,以伤其中气,而促进病的恶化。

【原文】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210)

【提要】 本条论述谵语、郑声之辨证及死证。

【阐述】 阳明病的谵妄,虽都属于神识昏惑不清,而有虚实之分。谵语每发于高热之中,是热邪熏蒸,汗多便燥所致。古人说: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燥是谵语之源。因伤津化热,便燥结,腑热不下,浊气上于神明,神明受热熏灼,致神志昏惑,妄言乱语。这种谵语声音高朗,昏迷狂躁,唤之不醒,属于实证。另有一种郑声,每发于汗下之后,精神萎靡,神智不清。语无伦次,前后重复,声音低微,呼之则醒,转即昏迷,是为虚证。所以《医宗金鉴》:“谵语一证有虚有实,实则谵语,阳明热盛,上乘于心,乱言无次,其声高朗,邪气实也。虚则郑声,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其声微短,正气虚也。”是说明凡气壮体实,声音高朗的谓之谵语。若气虚体弱,发言低微,语无伦次的,谓之郑声。在疾病的过程中,都属一种危险症状。若直视谵语,是阳热亢极,阴精告竭之象,为火热上亢神明受扰,而作谵语。若热盛伤阴,五脏之精气为热邪所劫,不能上注于目。故直视不能眴。病情至此,已进入严重危险阶段,如果再见喘满,则阴精竭绝,阳无所附,致气从上脱,而成死候。如果再见下利症状,是中气已败,邪实正虚,所以亦为死候。

【原文】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1)

【提要】 本条论述亡阳谵语,可凭脉以决生死。

【阐述】 汗多重汗,是本病造成的主要原因,病在太阳,固当用发汗剂,若汗出过多,津伤化燥,往往转入阳明。如邪入阳明,而再误发其汗,不但重伤津液,促成疾病的恶化,亦伤阳气,为本疾病造成不可挽救之恶果。舒驰远:“阳明病但能亡阴,不能亡阳。”舒氏认为阳明病,为阳亢阴衰之证,既称阳亢,就是阳过盛而阴不及,绝不会出现亡阳之证。殊不知阳明病之阳盛,是疾病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人体的抗病反应,表示和病邪作斗争的激烈,同时要耗损人体正气,因此病势愈强,则人体正气耗损亦愈大,及消耗到一定程度,正气胜邪,则病向愈,正不胜邪,则趋于危亡。阳明病主要是对人体津液之耗损,人体的精血津液耗损,补充不及时,则谓之亡阴。阴阳互根,阴伤亦损及阳,亡阴亦势必造成亡阳。如阳明病在危急阶段,又重发其汗则必使阴阳俱亡。所以阳明证的亡阳,在临床上是常见的。因此本条使人知道阳明病伤津固甚,而亡阳尤重,迨至液竭阳亡。而谵语不休,属于虚中夹实之危候,必须从脉象之变化,以推测病人之生死。如脉象现短,是脉之搏动,仅在关部,上不及寸,下不及尺,是气血津液,消耗迨尽之象,所以知为死候。如脉不短,亦无其他败象,知阴阳尚未至离决,所以谓脉和者不死。并且谵语为实证,脉短为虚脉,邪实正虚,故知其必死。如谵语而脉象之表现与证一致,是脉证相符,所以不死。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正虚邪实的辨证和治疗。

【阐述】 此条是阳明病,而现严重的神识昏迷症状,伤寒表证本应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医者反用吐下之法,而病犹不解,致邪热内结,大便燥实,甚至五六日或十余日不大便,日晡时发潮热,是知病入阳明之腑,已达到燥实地步,所以日晡时,发现潮热,不恶寒,是表证已罢。独语如见鬼神,谵语,不识人,循衣摸床,直视,都属于神识昏惑的严重阶段。微喘是心阳衰竭,病势至此,不仅是阳明独病,是已波及厥、少二阴,病情已到了生死危急关头。是否尚能用药挽救,必须取决于脉象,查以上所表现之证候,都属于阳亢阴微之象,弦涩二脉虽皆属于阴象,而弦脉为阴气未绝,故尚能施药挽救。涩脉为阴气已绝,宛如涸源死灰,全无生意,所以主死。若热邪渐退,但发潮热谵语,而无以上其他证候,可用大承气汤泄实热而通燥结,若服药后大便已利,即证候不减,亦不可再服,恐过下伤阴,转为险证。

【原文】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213)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便、谵语之治法。

【阐述】 阳明病,其人汗出过多,以致津液外出,胃肠干燥,于是大便结而发谵语,所以古人认为: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燥是谵语之源。徐灵胎:“谵语由便,便由胃燥,胃燥由于津液少。”两者认识一致。由于大便燥结,腑气不通,秽浊不行,往往上犯清窍,而发谵语。若便谵语,可急用小承气汤下燥热,以荡秽浊。然小承气汤虽能泄热,亦能伤阴。故服小承气汤后,谵语一止,便予停服,若过服伤阴,亦可酿成他变。

【原文】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214)

【提要】 本条论述小承气汤之主要脉证和禁忌。

【阐述】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若脉象沉实,是阳明内实,可用承气汤下之。若脉象滑急,为热在阳明之经,而里热不实,不可遂用下药,可先与以小承气汤以和胃肠。若服小承气后,腹中有矢气的现象,是内有燥粪,可更与小承气汤一升以下之。若不转矢气,是内无燥粪,则不可更与小承气汤。至明日若里气充盛,则脉应现沉滑紧牢,是里实之象。反得微涩之脉,微为气虚,涩为血少,是气血两虚之表现。邪实正虚,攻邪则伤正,扶正则壅邪,攻补不可,故为难治。其所谓难治,谓治疗困难。若采取扶正祛邪之法,治疗适当,每可挽救危急。切不可认为难治,坐视其死而不救。惟滑疾二脉,虽同属热象,而性质不同。魏荔彤说:“滑脉虽为热盛于里之兆,而疾脉则为热未成实之征。”在临床之体验,热初入腑,则必变滑疾,而为沉大,或兼迟滞之象。迟乃急之对,向之滑急,今乃变为沉大而迟滞,是知阳明之热已成实,故用小承气汤消热荡滞以清秽浊。

【原文】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耳;宜大承气汤下之。(215)

【提要】 本条以能食、不能食来辨别阳明燥结之微甚。

【阐述】 凡阳明病谵语、潮热,皆阳明燥热,大便燥实所致。但燥热的程度有轻有重,而大便之燥结有甚有微,有的燥屎阻结,微的则仅仅便而不阻结。其鉴别方法,可参考病人饮食情况,可以测知其梗概。以胃和肠的关系,是互相影响,肠的运化分清别浊反常即影响胃的受纳。如胃的受纳反常,亦影响到肠。所以大便燥,而不阻结,则不影响进食,则食欲尚能如常。若大便燥实阻结,则胃气窒塞而不能食。大承气汤证,属于大便燥阻结之类型,小承气汤证,属于大便燥之类型,凡阳明证潮热谵语、不能食,是大便燥阻结之确据,非用大承气汤猛攻,不足以下其燥结实滞。如潮热,谵语而进食如常,则知仅大便燥而不阻结,即不须大承气之峻攻,只用小承气和之,即可胜任。

【原文】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则愈。(216)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热入血室之证治。

【阐述】 考太阳篇妇人中风,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是很明显的说明妇女经期,血行后子宫空虚,热邪乘虚内陷,说明血室系指子宫而言。阳明病,下血,是指月事适来,同时发生谵语,这种谵语,不是由于大便燥结,而是热入血室所致。仲景于此处,特示人以鉴别之法,令人不可妄用承气以施攻下,追血净热泄,谵语自止,若血止热不去,郁蒸而头部汗出,可刺期门,以泻经中之热,使热邪外散,津液恢复,遂然汗出而解。

【原文】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17)

【提要】 本条论述表虚、里实者,不可妄事攻下。

【阐述】 阳明病,固有自汗出的症状,而太阳中风,表邪不解,也同样的发生自汗。今汗出而谵语,是阳明病内有燥屎,同时还有太阳之表邪未解,所以说“此为风也”。此为风三字,并非说自汗谵语属于风,而是说阳明证,虽然在谵语阶段,尚有风邪未解之表证,如自汗恶风以及其他表证不解之现象。若只汗出,原属阳明固有之证,恐未必言风。燥屎积于胃肠,当用攻下之法,若表邪未解,则不可下,须俟太阳之表邪净尽,乃可攻之。若下之过早,燥屎虽除,而表邪仍可乘虚复陷于里,为表虚里实之证。

钱天来:若早下,则胃气一虚,邪多内陷,必至热盛神昏,语言昏乱,盖以表间之邪气,皆陷入于里,表空无邪,邪皆在里,故谓表邪里实也。

在此表邪入里之时,而现言语昏乱,必须泄其热,而通其结,宜大承气汤主之。本条叙述汗出谵语为有燥屎之征,下之则愈,大承气汤为正治之法。自“此为风也”刀至“以表虚里实故也”一段,言虽有阳明可下之证,若兼风邪表虚,须俟太阳经表解后,方可下之,若下之早,则表邪内陷,而发谵语。

【原文】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218)

【提要】 本条论述里实误汗,每造成便难、谵语之变证。

【阐述】 伤寒已四五日,正热邪传里之时,医者就应当随时考虑到病人在症状上或脉象上的转变。若由浮脉而转为沉脉,由表证而现喘满,是里证已具,而反用发汗的方法,以疏表邪,不但不能驱邪外出,反使津液外越,造成大便困难。由于大便的燥结,而发生谵语。这种谵语,在症状上虽似相同,而造成的原因,则稍有出入,不可不加以分析。张路玉:“盖燥结谵语,颇似大承气证,此以过汗伤津,而不致大实满痛,祗宜小承气汤为允当耳。”据此可知古人用药,虽细微之处,也必加以考虑。唯“表虚”二字,历代注家见解尚不一致,有的认为表阳不足;有的认为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即表和无病之意。细究原意,所谓表虚,即指汗出而言,汗出则津液泄于外,故称表虚,并无其他意义。

【原文】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

【提要】 本条论述三阳合病,阳明经热偏盛者之治法和禁忌。

【阐述】 三阳合病,谓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的症状,同时发现,《医宗金鉴》“三阳合病者,是太阳之头痛发热,阳明的恶热不眠,少阳病的耳聋寒热等证皆俱也。”热气内结,气滞不行,所以腹满。阳明主一身之肌肉,阳明热盛,故身重而转侧困难。如阳明之热上蒸不已,使环口之筋脉,痉挛而不柔和,发现言语和咀嚼僵滞现象。阳明主面,热邪蒸郁,则面部垢晦宛若油污。热扰神明,则谵语,热甚则神昏。按以上之症状,虽属三阳合病,而以阳明之证候为独多。阳明实热,应用大承气汤下之,其所以不可下之原因,因表热炽盛,是正气犹有驱病于表的趋势,故不主以承气以攻其里,而以白虎汤以清其经。白虎汤,虽亦属清热之剂,其疗效偏走于表,先贤谓:石膏质重气轻,专达肌表者,良有以也。身重遗尿,皆以神识受热邪之灼烁,而窒碍失常,故膀胱不约而遗尿。所有以上之症状。虽属三阳合病,而热邪之侵袭,实聚于阳明,故治疗时,宜撇弃太阳、少阳,而以白虎汤治之。若不治阳明而从太阳发其汗,则津液愈伤,而胃热愈甚,必更增谵语,若从阳明之里下之,则阴气益伤,而阳无所依,上散而为额汗肢冷等症。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审其未经吐下之前,而现身热自汗出之症状,始为阳明经之证,故宜白虎汤,大清胃热,以救津液,而存真阴,在临床之体验,阳明经证,服白虎汤后,往往汗出而解,是白虎汤虽为治阳明经证之方,其出路每假道于太阳。故三阳合病,阳明证较重者,重取阳明,是最好的治法。

【原文】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提要】 本条论述二阳并病,表解者,可独治阳明。

【阐述】 太阳病不解,而续发阳明病的,名为并病。今太阳证罢,而续发潮热,是热并于阳明。手足汗出,是热邪结于阳明之腑,必大便难而谵语。经曰:“手足然而汗出者,必大便已也。”宜大承气汤以下胃中之实热。本条所谓之二阳并病,是追溯本证之来路,系由太阳病,归并于阳明,而目前太阳病已完全消失,而仅余潮热,手足汗出,便难谵语等,阳明腑实症状,故以攻里为治。

【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误治之演变,和变证之治法。

【词解】 懊:刘完素:“懊是心烦热燥,闷乱不宁,甚者如中巴豆和草乌等毒之感。”丹波元坚:“懊即后世之嘈杂,就是烦乱不宁的样子。”心愦愦:就是心神昏乱之意。怵惕:惊恐不安之貌。

【阐述】 此条可分为四段,自“阳明病”至“身重”为第一段,是说明白虎汤证。自“若发汗”至“反谵语”为第二段,是叙述大承气汤证。自“若加温针”至“烦躁不得眠”为第三段,是叙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若下之”以下为第四段,乃叙述栀子豆豉汤证。

凡患者,热邪内盛,机体为抗病而脉象紧张,故现浮大而紧之脉。脉之所以浮紧,乃热邪壅迫所致,浮为阳明经热之盛,紧为阳明邪气之实。医者若以脉浮紧为邪在于表,要妄发其汗,以伤其津液或加烧针,以助长热邪,必现烦躁、谵语、怵惕、愦乱、不得眠之症状。辨证应脉证互参,有伤寒之脉,必须有伤寒之证。今脉浮紧,而无发热恶寒之伤寒证,却有不恶寒、反恶热、咽燥、腹满等一系列阳明症状。则辨证时不应考虑太阳,而应考虑阳明。或以腹满、恶寒疑其邪在于里而误用攻下之药,致胃气空虚,热邪内陷,扰动胸膈,而发懊,总由下后邪内陷所致,故以栀子豉汤,清胸中之热,而止懊。由于证情复杂,辨证稍有失当,每造成不可挽救之后果。故文中列举各种误治之变证,使医者知所警惕,以免误治后发生下述现象:①误用发汗,则损伤津液,促成阳明腑实之证,如烦躁不安,心乱谵语等。②误用温针,则火邪内迫,扰乱心神,而现怵惕不安,烦躁不眠等证。③误用攻下,则邪热内扰,而现懊不适等证。总宜斟酌病情,按证施治。

【原文】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热甚伤津之证治。

【阐述】 本条系承上条而设,提出另外一种情况。若患者身发高热,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是燥热盛于阳明,灼伤津液。此时脉多现滑数无力或细数虚软之象或大便不实,则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生津液退燥热。若脉洪大或滑数有力,则应与白虎汤。

【原文】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热邪伤阴,小便不利之证治。

【阐述】 若患者身发热,口渴欲饮,而小便不利,脉象偏浮,是热邪壅于下焦,耗伤津液,影响到下焦运化水气之功能,所以用猪苓汤,行水育阴。浮脉主表主虚,今表证已解,而脉现浮象,是阴津不足,无以系阳,致脉偏于浮越。这种浮越之脉,表现在浮取不超正常,而是重按不及正常,故浮属于虚象,而非由表邪所致。

综合以上诸说,可以体会到栀子豉汤证,是热邪客于上焦;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邪客于中焦;猪苓汤证,是热邪客于下焦。故连用五若字以表明病势演变之可能及其治法。

【方药】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一两碎(3克)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阐述】 仲景制猪苓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亡阴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便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枯竭,方中阿胶,养阴而滋燥。滑石,去热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滞,既润其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方也。故在临床上用治阴液不足,身热小便不利之疾患,确有很好之疗效。

【原文】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24)

【提要】 本条论述猪苓汤之禁忌。

【阐述】 猪苓汤,虽为小便不利之方,若阳明病,因发热,而汗出过多,口干作渴时就是小便不利,是汗出伤津的结果,所以周禹载:“渴而小便不利,本当用猪苓汤,然汗多则在所禁也。”这是说津伤于外,不可更用利尿之剂,以耗其液于内。如因汗多已损伤体内之津液,反用利尿之药再耗其津液,则体液损伤过剧,每促进疾病的急剧变化,医者与此,不可不加以注意。

【原文】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表热里寒之证治。

【阐述】 此条为里寒外热之证,与少阴、厥阴之真寒假热之义相同,凡中风之证,其脉象皆浮,而浮脉之中,也有寒热的区别。脉浮而数,是热在于表;若脉浮而迟,是表有热而里则寒。表热里寒,也就是古人所谓“阴盛于内,格阳于外也”。里寒盛,则脾阳不振,而消化和吸收之功能衰退,故下利清谷,四逆汤为温经回阳之剂,服之能扶心阳振脾气,助运化,止下利,而固元阳。所以医者治病,凡见其阳虚,切莫轻于发汗,以重伤其阳,而使其轻病转重,重病致危。

按此证本属于表热里寒,亦即真阳浮越,阴盛格阳之虚寒证,其列入阳明篇者,以其有发热不恶寒特征,每易使人误认为阳明证,而妄用清下之法。故本条将少阴病之真寒假热证,列此以作鉴别,使医者知发热不恶寒之症状,不尽属于阳明,而有的系少阴证。同时也可知道阳明病,如治疗不当,过事摧残,使中气衰败,阳气衰微,亦可转化为里寒证。辨证时必须随时细心体察,方不致为病情所误。

【原文】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226)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胃中虚寒的辨证。

【阐述】 此条是说明阳明证中焦虚冷,而属太阴之病,“若”字是承接上文而言,谓不特下焦真阳不启,成为虚寒之证,即中焦脾阳衰微,也可成为虚寒之证。脾胃之功能,为后天生育之本,若胃中寒冷,则运化之功能衰退。不但不能食物,即饮水下咽,亦必停蓄不行,而发为哕。“哕”字之解释,按章虚谷说:“哕者,近世名呃逆,或空呕亦名哕,比呃逆为轻,皆由其人本无内虚故也。更当验之,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如不哕,则非虚寒,其不能食,必有所因矣。”是胃不能食,而饮水作哕,方是胃中虚寒之特征。若已确定其为胃中虚寒,其治疗宜用理中汤,《医宗金鉴》谓宜用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温降之法。这两个方法,在临床实验上,以《医宗金鉴》方效果较好。

【原文】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227)

【提要】 本条论述气分热盛,往往迫血致衄。

【阐述】 《医宗金鉴》:“阳明病脉浮发热,口干鼻燥,热在经也。”此处所谓之经,是阳明之经。热在阳明之经,所以脉浮发热,其脉浮根据临床之体验,浮脉每兼洪滑,右脉皆大于左脉,是热在气分,故口干鼻燥,热盛于胃则能食。从脉证之表现,知邪热偏盛于上。邪盛于上,不得外越,往往内迫营血,随经上逆,而为衄血。所以在辨证时,凡属阳明经热,而现口鼻干燥之患者,应预料其后可能发生鼻衄,而提前做好防治措施,方不致失血过多,损伤营气,以致造成不良之后果。

【原文】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下后,热邪不解之证治。

【阐述】 阳明病,攻下之后,结实已去,而余热不解,心中懊,宜用栀子豉汤,以清其余热。阳明病腑实之证,经攻下之后,邪热外排,病势自涣然而解。若腑证未实,而攻下过早,常引起其他变证。其中最为多见的,为热邪留于胸膈的栀子豉汤证。其外有热,其外二字,指阳明腑证之外,亦即热邪尚未入腑的部分,循经向外散溢,故手足自温。此种热邪,系阳明之内热,非表热之可比,故下后,虽然余热未尽,而不致内陷结胸。其热邪窜于胸膈之间,所以心中懊,饥不欲食。但头汗出,是热邪由胸上蒸所致,章虚谷:下后,有形实邪已去,则无胀满之证矣;尚有无形之热邪散漫,故外有热而手足温,并非误下邪陷,故不结胸,而但心中懊,邪热肆扰,故饥不能食,其热由胃上蒸而头汗出。

故以栀子豉汤清胸中之余热,而止心中之懊

【原文】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少阳并病,如中气较弱者,治宜从少阳。

【阐述】 邪在阳明而发潮热,是阳明结实,按潮热,是阳明腑实的主证之一,只要见到潮热,即知邪入阳明之府。然阳明腑证,必大便燥,若患者体质素弱,虽邪气陷入阳明,因中气素弱热亦未能成燥,故大便不实,虽身现潮热,而大便反溏。故不可予承气攻下之方。小便自可,是热邪尚未深入,膀胱尚未受邪。惟胸胁胀满,是邪已入少阳,故宜疏解表里之小柴胡汤。总之从本病的情况加以分析,可知本病之趋势,阳明病邪尚未燥实,而少阳之邪尚在炽盛,虽证见潮热,仍宜遵先表后里之法,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如腑实较甚,则又宜大柴胡汤两解之法。

【原文】 阳明病,胁下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230)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中的小柴胡汤证。

【阐述】 本条承上条而作进一步的分析,上条病见潮热,而大便溏,小便自可,是胃腑燥热不甚,故不可采用下法。本条不大便,似属于阳明实证,而其他胁下满,呕逆苔白等证,尽属于少阳,故不可采用下法。如纯系阳明腑实之证,其舌苔不黄即黑,或干燥少津,或起芒刺,今患者舌上白胎,虽大便不通,知邪未入里,胁满作呕,又知病不在表,故称之为半表半里之证,宜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根据临床之体验,少阳证具备,而大便燥结者,宜用大柴胡汤两解表里。今不用大柴胡汤而用小柴胡者,可能是由于舌苔白的缘故。临床常见之大柴胡证,其苔多黄燥或黄褐,有时也见到白燥之舌苔,如苔白滑腻,邪多偏重于半表,虽不大便,亦不可妄用攻下之方。关于上焦得通……身然汗出而解,是服小柴胡汤后病情向愈的机转,因小柴胡汤有调节机枢,宣通上焦气分之功。如服药中病,上焦之气得通,津液畅行无阻,大便通调,胃气和协,则体内壅闭之邪热,自能然汗出而解。

【原文】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汤。(231)

【原文】 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2)

【提要】 本两条论述阳明中风之证治。

【阐述】 诊脉之法,弦为少阳,浮为太阳,大为阳明。在症状方面,胁下痛为少阳证,短气、腹满、鼻干、嗜卧、身目发黄、小便难、潮热为阳明证。脉既浮大,必有发热之症状,并且本条首句即言阳明中风,即内有阳明之热,外有太阳之风,所以名之为阳明中风。耳前后肿为阳明、少阳共有之症,今不说是三阳合病,而名之为阳明中风者,以阳明之症状具备,而外又感风邪,因此也可称之为阳明中风。按之不通,是说腹满气短,胁下及心痛等证,不按时已觉腹满气短,心胁满痛,若久按则满痛气短更甚。嗜卧为阳明之热炽盛。小便难,由于热邪壅闭,三焦之气化不行,由于小便不利,其湿热,无所宣泄,故一身面目皆黄。刺之,是刺足阳明,即《内经》谓“随其实而泄之也”。外不解是说表热不解,病邪已经过十日,而脉象仍现浮脉,浮脉的浮字,《医宗金鉴》谓当是弦字,好与文义相属。以脉现弦象,是阳明之实证已罢,惟少阳之表证尚存,故宜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若脉但浮而不弦大,则非阳明、少阳之脉。无余证,是说无以前所现之证,也无阳明,少阳之证,惟太阳之表邪未除,故可与麻黄汤以散太阳之邪。不尿腹满加哕,是胃气已竭,三焦失职,外邪无宣泄之道路,故不可治。

【原文】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提要】 本条论述津亏便秘之证治。

【阐述】 柯韵伯:“本自汗,更发汗,则上焦之液已外竭。小便自利,则下焦之液又内竭。胃中津液两竭,大便之可知。便虽,小便自利,是内实而非内热矣,盖阳明之实,不患在燥,而患在热,此内既无热,只须外润其燥耳。”柯氏的论述颇为精当,自汗又复发汗,体液损伤,大便因。便虽而无满痛之苦,故不可妄用攻下之药,待至燥屎已输至魄门,而有欲便之感时,可用蜜煎润便滋燥,导而利之,或用土瓜根宣气润燥,或用猪胆汁润燥清热,皆可为通便导引之法。这与现在之甘油栓意义相同,而疗效过之。惟蜜煎之用,只限于润直肠之燥。自汗出,是举例以说明直肠燥结之原因,非蜜煎之证。若因小便频数,而致大便秘结,蜜煎仍所宜用。

【方药】 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24克)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方药】 大猪胆汁导方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凡多汗伤津,或屡汗不解,或尺中脉现迟弱,及元气虚之人,排便困难,均宜采用此法。惟使用时,津液枯燥的,宜用蜜导,邪热炽盛的,宜用胆导。至于阴寒便秘,宜于蜜煎中加姜汁,生附子末。《内台方》用蜜五合,煎凝时,加皂角末15克,蘸捻作挺,以猪胆汁或油润谷道内之。猪胆汁方不用醋,以小竹管插入胆口,留一头用油润,内谷道中,以手将胆捻之,其汁自入内,此方用于气衰便燥之人,颇为适宜。

【方药】 土瓜根导方  已佚。

《医宗金鉴》:“土瓜,即俗名赤雹也。”《肘后方》治大便不通,采根捣汁,用筒吹入肛门内。此与以上猪胆汁同义。《内台方》:“用土瓜根,削如挺,内入谷道中误矣。盖蜜挺入谷道能烊化而润大便,土瓜根不能烊化,如削挺用之,恐失仲景治方之义。”

【临床体会】 老年人或久病虚弱,肠中津液枯燥而发生之便秘,禁用苦寒通便之剂。因久病或老人,多属脾胃衰弱,不胜苦寒通便之剂,尤其对于苦寒之大黄利便,更不相宜。以大黄之通便,通利后,必有续发的一度便秘,屡通则损伤胃气。因此老年久病之人,不宜过用下剂。然在老年久病便秘之患者,采用蜜煎导法,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既不似下剂之损伤胃气,又可以达到通便的目的。因此年老体弱之患者,用之通便最为适宜。

病例1:汪某,女,68岁。大便经常7~8日不行,甚至不用泄药,十数日亦不见大便。平素饮食很少,服泻药1次,每觉脘满气短心悸,食物更不消化,因对泄药怀有戒心,而便秘不行,往往胃脘膨闷小腹胀满,饮食不思。诊其脉象细弱而尺沉涩,是气血俱虚,阴津枯竭之证,下之不但伤胃,更能损津。

处方:蜜煎导便,隔3日导便1次。

用蜜煎后隔半小时即溏泄1次,不但无胀满之患,而食欲逐渐好转,患者甚觉满意,以后经常使用,半年未断,而健康遂日渐恢复。猪胆汁灌肠法,在习惯性便秘,年老体弱肠中津液枯燥之病,甚少用之。在伤寒末期,大便燥结,多日不行,腹部胀满,食欲不思,脉象细弱,热邪潜伏未清,胃气又复衰败,攻邪则中气不支,不攻则邪热不解,在此时期,可采用猪胆汁灌肠之法。以猪胆不但可以通便,而苦寒作用,更能清热解毒,所以温热病胃气颓败,肠中热结不解,用之每收捷效。

病例2:牛某,男,46岁。患伤寒证经过多次汗下,而心中烦热不宁,腹满不思饮食,口干舌燥,精神萎靡,有时发生谵语。口干舌苔黄燥少津,脉象豁大而空,大便5日未行,饮食有时作呕,药物下咽,旋即吐出,是热邪陷于胃肠,不清胃肠之热,则病无由除,清胃肠之热,而药又难下咽。为今之治,殊为棘手,因思热邪结于肠中,不得下行,而反上逆,热邪上越,则为呕逆。目前治疗之关键,在于通便泄热,热气以行,则呕逆自止,因与猪胆汁灌肠法。

处方:鲜猪胆1枚,置温水中俟温,灌入米醋1两,溶化后,胆囊口置一竹管扎紧一端放肛门中,将胆汁和醋导入肠内。

隔20分钟,觉腹中隐隐作痛,下燥屎十数枚后杂以臭秽之大便,腹满减,而烦热宁,呕不作,心觉快,而略思饮食,后以清热和胃之剂,调理而愈。

【原文】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兼太阳表虚之证治。

【阐述】 此条和下条,都属于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与阳明并病,在表邪未解的,不可妄行攻里,应当先与桂枝汤以解散在表之风邪。脉迟为阳明大承气汤证。汗出过多,为二阳共有之证。微恶寒,为太阳之表邪未解。虽未言发热,而发热已包括于中,故宜桂枝汤先疏表邪,以驱风外出。俟表邪宣散,再根据脉证的具体情况,而予以清泄阳明之热。

【原文】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兼太阳表实之证治。

【阐述】 太阳之邪,尚未尽入阳明,而犹有一部在太阳之表,现无汗而喘之症状,故先以麻黄汤疏表以定喘。而后再清阳明之热,或采用疏表清里双解之法,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而临时化裁。考此条之脉证,全无阳明之证象,而将它列入阳明篇者,必有阳明之证候存在。汪琥:“无汗而喘,但浮不紧,何以定其为阳明病?必其人有目痛鼻干,身热不得眠,故云阳明也。”程郊倩:“论中无阳明证,云阳明,胃已实不更衣也。”都说明从太阳证之外,尚有阳明证的存在。考《伤寒论》,凡有不恶寒,反恶热,大便而潮热,心烦口渴都属于阳明病之症状,患者凡现此类症状的,统谓之为阳明证。所以此条在太阳证之外,必有兼见之阳明证,故以阳明病称之。如阳明证之发热较重,便燥心烦兼见者,麻黄汤应严禁使用,可用麻杏石甘汤,或小青龙加石膏汤,方为相宜。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湿热内郁发黄之证。

【阐述】 阳明病,身发黄疸,多由于湿热郁蒸于里,不能外泄所形成。如热能外越,湿能下泄,一般的即不会发生黄疸。而成无己对发黄的成因,强调胃为热蒸:“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者,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热甚于胃,津液内竭也。胃为土而色黄,胃为热蒸,则色夺于外,必发黄也。”成氏的论述,不强调湿而强调热,用茵陈蒿汤,以逐热退黄,在临床之体验,黄疸证固多发于湿热,然亦有不夹湿,而但由于热造成者,同时也有湿寒证。在治疗上,湿热和热证,虽皆用茵陈蒿汤,而对茵陈蒿汤的认识,亦有所不同。一般人认为本方为清热利湿消黄疸法,而成氏认为本方属清热退黄之方,其实本方用栀子、大黄以清热,用茵陈以消除黄疸。不过茵陈蒿退黄的作用,是通过利小便。故茵陈蒿汤实际有利湿的作用。

阳明病,发热汗出,则里热能宣散于体外,故身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而周身无汗,头部之汗,到齐颈而止,是体内之热,宣散于身体之外者甚少。若小便通畅,尚能分解一部分湿热,若小便不利,则热无从宣泄,湿亦不能下排,湿热郁蒸,往往引起黄疸证的发生,故宜茵陈蒿汤,宣湿热而消黄疸。

【方药】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18克) 栀子擘十四枚(10克) 大黄去皮二两(6克)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阐述】 黄疸为湿热郁结而成,湿热郁结于血分,所以治黄必从行湿泄热消黄疸为主,茵陈蒿汤,以茵陈为君,为治黄疸的一种有效药,《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是从那时已知它有治黄疸作用,栀子消热祛烦,大黄能清郁热,通二便,使体内停蓄之湿热,从二便以排出,故能收效迅速。查黄疸病在中医文献上,种类很多,其原因大部以湿热为主,历代名医治疗流行性黄疸,皆用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汤之类,效果很好。流行性的黄疸,在临床体验上,大多数包括现在的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茵陈蒿汤,经过临床的实验,已证实其效果,服后不但症状消失,而黄疸也逐渐减少。茵陈五苓散,在临床体验上,效果较茵陈蒿汤为差。黄疸初发,湿热郁结正盛,非用涤荡之品,其血液中的黄疸,不易排出,故用此方清湿热,通郁滞,而宣泄黄疸,效果较为显著。从《本草经》对茵陈蒿的记载可知早已用为治黄疸药。

【临床体会】 中医学所称之黄疸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不论何种原因,使血液中,黄疸指数增高,眼睛巩膜发黄,皮肤口腔黏膜发黄,统称之为黄疸。黄疸分为阴黄、阳黄。阳黄证,黄色显明如橘子色,身热烦渴,或烦躁不宁,或消谷善饥,或小便赤涩,热痛或大便秘结。脉象弦滑有力,或弦数而实。不问邪在表里,但察其元气尚强,脾胃未伤,而湿热交盛的,皆宜清湿热,利小便,消黄疸之法治之。阴黄证,是黄疸无阳脉、阳证,多有七情伤脏,劳倦伤形,使中气受损。阴黄之症状,每见黄色晦暗,神识困倦,言语轻微,畏寒不食,四肢无力,喜静恶动,脉象虚软,或细弱无力。宜用温补行湿消疸之法治之。茵陈蒿汤,为治阳黄之方。近来各地流行之传染性肝炎,分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对黄疸性之肝炎余曾以茵陈蒿汤加味及茵陈五苓散进行治疗。经对比认为茵陈蒿汤加疏肝化瘀之剂,疗效尤为显著,兹将二方在临床应用之疗效观察表附于后,以资参考。

由以下两表之比较,可以看出加味茵陈蒿汤,不但排除黄疸较速,对消缩肝脏肿大和右胁疼痛,都较加味茵陈五苓散更为明显。尤其对肝功能之恢复和主要症状之消除,也均较加味茵陈五苓散为优越。通过临床观察体会到黄疸型肝炎,黄疸症状较重者,重用大黄和茵陈不但黄疸消除较速,对常伴有的身倦脘闷、消化不良等证亦有明显疗效。医者常以脘满身倦为脾虚气弱,而对苦寒猛悍之大黄有顾虑而不敢用,以致延长病程,滞缓疗效。其实黄疸证患者的倦怠,并非由于气虚。而脘满,消化不良,亦非由于脾胃衰弱,故用大黄后,不但倦怠症状可以缓解,而脘满亦逐渐消失,食欲增加。故治阳黄证,重用茵陈、大黄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9例阳黄之临床观察表

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7例阳黄之临床观察表

病例:方某,男,41岁。初起身发冷热,恶心作呕,头眩,身倦无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食后胀满,右胁胀痛拒按,小便殷红,脉象弦数,巩膜发黄,肝大于右肋下一横指半。化验检查:麝香草酚浑浊度8.2单位,凡登白直接、间接阳性,黄疸指数80,遂诊为黄疸型肝炎,与加味茵陈蒿汤。

处方:茵陈蒿24克,生栀子10克,生川军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鳖甲15克,柴胡6克,半夏10克,赤芍药10克,广郁金10克,龙胆草6克。

服药3剂,冷热减,呕吐不作,胃脘轻松,略思饮食。然右胁胀痛不减,原方加犀黄丸6克白水送下,以解毒通络止痛。

连服5剂,胃胀全消,胁痛大减,巩膜黄色渐退,能食,身较有力。但小便终是黄色,遂将大黄改至12克,服后每日溏泄1~2次,身体不但不倦,而食欲倍增。

连服8剂,小便色淡,巩膜不黄,肝区痛亦不显,因减大黄3克,加生山药15克,去半夏。

连服5剂,症状消失,肝脏缩小至右肋下半指,压痛不显。肝功能:黄疸指数10,凡登白直接阴性、间接阳性,麝香草酚浑浊度已降至5.6。后又加野党参15克,连服8剂,肝功能各项检查,皆已恢复正常范围。

【原文】 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善忘,屎虽,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蓄血之证治。

【阐述】 善忘,谓病人言语动作,随作随忘。其所以善忘的原因,系有瘀血停蓄。凡有瘀血停蓄之病人,轻者善忘,重者谵语,查本病之蓄血,与太阳病之蓄血,在病变之部位上,和表现之症状上,虽各有不同,而在蓄血之病机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太阳蓄血证,系太阳经之邪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而现下腹急结,或满,小便利,其人有如狂,或发狂。而本证是邪热,壅闭肠中,使血液瘀滞,而成瘀血。其现证,为屎虽,而大便反易,色黑。如患者,系纯阳明腑实之证,由于热邪内炽,津液耗损,应现屎便难,若兼肠中蓄血,血属阴而性润,故屎虽而易出,惟其排出之便,皆呈黑色,乃便与血相混之故。阳明蓄血证之特征,是大便不仅为黑色,且应黑而有光泽,性黏而排出易。

在神识症状上,太阳蓄血证,有如狂,或发狂之证,阳明蓄血证,有善忘之证,虽二者表现之证候不同,因蓄血扰乱神志则一,故宜抵当汤,以破血化瘀。

【原文】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下后未净和大便初后溏的证治。

【阐述】 下法,是阳明腑证,治疗的唯一大法,如辨证清楚,治疗适当,自然迎手而愈。如下后心中懊而烦,是下后余邪未尽,留滞胸膈,属于栀子豆豉汤证。肠中有屎而发烦,是热邪壅滞,秽浊不得下行而发烦,这种大肠燥结的发烦,必具有腹满便秘,或绕脐作痛,身发潮热之症状,可与大承气汤,以泄肠中之秽浊,而清其瘀热。若腹微满,是肠中瘀热,尚未结实,所以大便虽秘结,初头,后必溏,不可妄用峻下之剂,可用调胃承气汤以和之。若在脉证方面,确认为有燥屎,方可以大承气汤下之。

【原文】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燥粪的辨证。

【阐述】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而绕脐作痛,是燥屎结于肠中,故觉烦躁郁闷不舒;燥屎阻塞肠中,壅闭不通,故绕脐作痛;邪热郁蒸,心神扰动,所以心烦不宁;由于绕脐作痛,烦躁不宁,知为阳明病内有燥屎。发作有时,是谓烦躁的发作有时,和日晡发潮热的影响而有定时的烦躁一样。这种症状的发作,由于肠中郁热壅闭所造成,故应予大承气汤以下之。大承气汤之使用,必须具备以下的症状,方为妥贴。汪琥:“仲景用大承气汤,在症状上必辨其燥屎,方可用之。燥屎结于内,而症状现于外。如潮热、谵语、手足然汗出、转矢气等,其法可谓备矣,此条又出绕脐作痛。”都是说明内有燥屎后才出现之症状,必须具备这些症状,方可使用大承气汤,才不致有早下遗误之患。

【原文】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于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应依据脉象之变化,确定治疗法则。

【阐述】 此条是太阳与阳明并病,而示人以先表后里之法,凡病在太阳,脉现浮虚,宜用桂枝汤以解其表。俟表邪去,而内现里证,可用承气汤下之。病人是说患太阳病之人,烦热是病在太阳之烦热,应以汗解之。若汗后不但不解,反见如疟状,每至日晡而发潮热,是邪热已深入阳明。病邪虽入阳明,而太阳之邪,犹未尽解,病邪在于表里之间,欲知其邪之所在,必须鉴别于脉。若脉象按之实大有力,为邪在阳明之里,宜攻下之。若脉象浮虚(即浮缓之意),是病邪仍在太阳,宜发汗以解之,下之宜大承气汤,疏表宜桂枝汤。

【原文】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下后燥屎复结的证治。

【阐述】 阳明病,下后热未尽除,须再三攻下,而热邪方能荡尽。若下后烦不解,而且腹满胀痛,是燥屎尚未荡尽,热邪尚未退清,或因燥热复结而造成。故陈修园说:“此证着眼在六七日,以六七日不大便,则六七日所食之物,又为宿食。”是说明下后证消,六七日不大便,而证又发出,应考虑热邪复结,不论未尽或复结,其治疗原则是不变的。即以前虽经过攻下,此时仍须再下。因有腹满胀痛,心烦不宁,即为可下之证。虽再下三下,如阳明腑证存在,仍宜采用攻下之法。且不可因已下之后,因循致误。所言有宿食,即胃家实之互词,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原文】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肠有燥屎,喘冒不能卧之证治。

【阐述】 阳明病,虽为燥热之证,然由于每人体质之强弱不同,脾气之盛衰不同,大便未必完全结。且不可因大便不燥,而认为非阳明燥实之证,则不与以大承气汤。患阳明病,因内热汗多的缘故,往往小便不利,而大便多燥结。今患者小便不利,条文中在首要位置提出,即说明此处的小便不利,绝不是汗多尿少的问题,而是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水湿停蓄体内,若脾能运化,则大便燥实。如燥气不足,则大便溏稀,因此阳明夹湿,大便每乍难乍易。所谓乍难乍易,亦即大便有时干燥,有时不燥。时有微热,也就是日晡时有些微热,是肠中邪热不清形成的。喘冒不能卧,是胃热上壅之结果,是烦躁谵狂之先驱,虽无满痛之现证,亦知其必有燥屎,故宜大承气汤下之。唯此条所述之症状,叙述颇不具体,必须与脉诊、舌诊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方能洞悉真相。大承气汤证,其脉多沉滑,或沉迟。舌面赤而光亮,或起芒刺,或苔色黄黑。凡有这一类的苔、脉,即症状不甚具体,亦可与大承气汤下之。

【原文】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虚寒证之证治。

【阐述】 阳明病,因服清下之药,症状虽减,而胃中虚寒,消化力衰,呈现一种食谷欲呕之症状。食谷欲呕,是胃家虚寒之特征。虚则不能纳谷,寒则胃气上逆,故宜吴茱萸汤,以温中健胃,散逆止呕。如服吴茱萸汤后,病势加剧,是病不在中焦,而在上焦。上焦指胸膈而言,胸膈有热,往往亦能作呕。这种作呕,则不宜于温补辛散之剂,故《证治准绳》谓上焦作呕,宜葛根加半夏汤。

【方药】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20克) 人参三两(10克) 生姜六两切(20克)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阐述】 汪苓友:“呕为气逆,气逆者,必散之以辛,吴茱萸辛苦下泄,治呕为最适宜,兼以生姜,又治呕之圣药。”故虚寒作呕吴茱萸汤为最理想之方药。吴茱萸味辛温,《本草经》谓“主温中下气,止痛”,故有健胃之效。于慢性消化不良,发生之呕吐,用之尤效。人参,健脾胃而助运化。生姜,能健胃而止呕吐。大枣,健脾和胃。所以因胃寒而诱起之消化不良,食后作呕,用之有良好之效果。故少阴证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用之;厥阴证,干呕吐涎沫头痛,亦用之;中气虚寒膨满用之;而心下痞呕吐者,亦用之。总不外温中健胃降逆止呕之作用。

【原文】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阳病误下成痞和转属阳明之辨证。

【阐述】 发现太阳病后,而脉象寸缓,关浮,尺弱,也就是阳浮而阴弱,桂枝证表现的脉象。有太阳证,而又有太阳之脉,是太阳的表证不解。虽在太阳证外,尚有心下痞满之证,是因前医妄下之误,非病情有所转变。此时应与桂枝汤以解太阳之表,而后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攻其痞。若未经误下,而现心下痞满之证候,同时病人不恶寒而渴,为转属阳明。阳明病发热,汗出而渴,心中痞而者,为人参白虎汤证。小便数,乃水液前趋于膀胱,而大便反。若无满实之证,虽十日不大便,也没有其他痛苦,即无须用攻下之剂,俟肠中津液恢复,小便次数减少,而大便可正常排泄。如渴欲饮水,是胃气之燥,可少少与之,以润胃气,再审其致燥的原因,而以法治之。如因水饮停蓄,不能生津布液,宜五苓散以行水复津。

本条分为四节,自“太阳病”至“此以医下之也”,为第一段,是说太阳表病误下,而成泻心汤证。自“如其不下者”至“此转属阳明也”,为第二段,是说不经误下。而自“转入阳明,为大承气汤证。自小便数者,”至“但以法救之”,为第三段,是说十日不大便,而无其他病者,即无须攻下。自“小便不利”,至“宜五苓散”,为第四段,是说内有停饮,为五苓散证。

【原文】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也。(245)

【提要】 本条论述汗多伤津,引起便

【阐述】 脉阳微,是胃脉浮取无力。浮以候阳,微谓无力,脉浮取之弱,谓之阳微。阳脉实,是脉浮取有力。凡病人阳脉微的,卫气虚弱,若外邪侵袭于表,宜轻松疏解,取微似有汗为佳。如汗出太多,则卫阳外越,表气愈伤,病常不解。《医宗金鉴》:“若汗出少者,为自和欲解,汗出多者,为太过不解也。”就是卫气充实之人,表气素盛,倘为风寒所袭,发汗亦不可令其太过,使汗出如水之流注,致有伤津亡阳之变,阳气以伤,气不下运,津液损伤,肠中干燥,往往因此造成大便结的变证。所以太阳病之发汗,不论阳实、阳虚,都不可发汗太过,以损伤其津液,而造成脾约之变证。

【原文】 脉浮而涩,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246)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胃热津伤之脉证。

【阐述】 脉浮为阳盛于表,故曰浮脉为阳;芤为阴血不足,故曰芤脉为阴。热盛于外,血虚于内。热盛则灼烁胃肠之津液,邪实正虚,故曰浮芤相搏。其所谓之浮芤相搏,就是说血虚之人,而外受风寒,因其抵抗力弱,病势最易内陷。邪盛则胃易生燥热,阴血虚则津易枯竭,故谓其阳则绝。“绝字”之意义,非断绝败绝之绝,乃阳邪独治,阴气虚竭。与245条一样,同为津液不足,阳气亢盛之意。凡见此脉证,宜扶阴抑阳,切不可妄用攻下。

【原文】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247)

【提要】 本条论述脾约证之机制和证治。

【阐述】 趺阳脉,即冲阳穴的地方,在足背上去陷谷穴三寸,有动脉应手者便是,属足阳明胃经。古人以趺阳脉候脾胃。趺阳脉浮而涩,浮为胃中有热之候,所以说浮脉主胃气强,趺阳脉涩,涩为脾津不足。肠中阴液不足,则大便燥。凡人大便的,必因小便之数,所以说,涩则小便数,胃中有热,肠中液燥,则大便结。所以说,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原因在于脾脏的阴阳,因阳盛而失去平衡,由于脾脏燥化作用过强,肠中水液尽被运收,而但输膀胱,不能正常的敷布全体,以濡虚润燥,故小便数而大便。由于脾阳运化之力过强,而脾阴过于穷约,即其脾为约,麻仁丸为润燥通便之剂,所以治之。

【方药】 麻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40克) 芍药半斤(15克) 枳实半斤炙(15克) 大黄一斤去皮(30克) 厚朴一斤炙去皮(30克)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20克)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阐述】 此方即小承气汤加芍药、麻仁、杏仁。方以麻仁润肠滋燥,杏仁润肺降气。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下降,有助于大便之下行。芍药养阴补血,使大便滑润而不燥,则大便自易排解。大黄攻下清热,以促使大便之排泄。枳实、厚朴,功能破滞祛满,并能协助大黄以通便。以大便不通之人,大多数感到心下痞满,所以加枳、朴以祛满化滞。总之,大黄泄实热,厚朴、枳实以泄滞气,然必肠燥的方能用之。后人常以此方,概治老人津枯血燥之秘结,但取一时之快,不顾摧残其真气,每致引起恶果。

【临床体会】 麻仁丸为通润之方,在习惯上,一般常用于老年人或脾胃虚弱者,习惯性之便秘。考麻仁丸,系润肠药与通便之大黄配合,而是以润肠为主,通便为辅,大便多日不行,不但影响食欲,有时发生胀满不适,所以方中又佐以枳实、厚朴。这两味药物在性能上,虽有温平之不同,然同为下气祛满之品。下气之药,用至10克,都有缓泄作用。在此方的应用是取祛满并协同大黄以催便。麻仁之润肠在汤剂使用时,用量不宜太小,一般用量为10~15克,如小于10克,往往达不到催便的作用。大黄之用量,不宜超过6~8克,用至10克,大黄自身即能通便。如由于大黄的作用而发生便泻,便泻后,若不再服,反更造成便秘。如用小剂量的大黄,则无是弊。大黄超过10克,久服损伤胃气,而用小量,反能健胃。所以中药的用量,必须细心体验,始能得心应手。此方的服食方法,亦应注意,服食时从10丸开始,桐子大10丸不到3克,又兼用蜜合成,按配蜜丸的方法,蜜占药的十分之五,或十分之四,即是3克丸药,纯药量不满1.5克,而具体到大黄,不过在0.6克,1次服0.6克大黄,只能促进大肠之蠕动,不会造成大泻。逐渐增加,以达到便下为止。

【原文】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阳病汗后,转属阳明之证治。

【阐述】 太阳病,发现已三日,曾用发汗的方法,病邪不解,而蒸蒸发热。此处所谓之病邪不解,并非是太阳之表邪不解,而是表邪化热传里,转为阳明腑实之证。蒸蒸发热,是说发热,蒸蒸如炊笼,热气涌腾,从内达外,非若翕翕发热,只在皮肤,由此可知其热已入阳明。虽未见潮热谵语等证,而其现证必有腹满便秘,或郁郁微烦等腑实之证。故以调胃承气汤,和胃气以微泄其热。如患者,无其他燥实之证,仅凭蒸蒸发热,即贸然使用下法,必至产生它变。

【原文】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249)

【提要】 本条论述吐后腹胀满之治法。

【阐述】 太阳病,在用吐法之后,而现腹部胀满者,是病邪陷于阳明,吐法为邪入胸膈而设。如吐后无虚烦等症,是因吐后病邪外宣,今胸膈本无外邪,而妄用吐法,不但不能排邪外出,反使胃气上逆,损伤津液,致大便燥结,腹部胀满。此种腹部胀满,必按之作痛,且有坚硬之感,脉象沉实,故以调味承气汤,荡胃热,而消腹满。如脉浮而弱,腹满喜暖,按之柔软,又属于胃虚寒证。由此可见腹诊,在辨证中之重要意义。

【原文】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50)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阳病误治伤津,里热便之证治。

【阐述】 太阳病,若经过汗、吐、下的方法以后,而病仍不解,心中微烦,是邪热乘虚内陷,而成为栀子豉汤证。今小便频数,是其水液前趋,为造成大便结之主要原因。如仅大便结,而内无燥屎,及潮热谵语等症状,则无须用大承气汤,而仅以泄热通便之小承气汤,便可济事。由于本条和上条,同为误治后,津伤热陷,阳明腑实之证,而在用药上,却有严格的区分。前条是吐后腹满,用调胃承气汤;本条是误治后,微烦大便,用小承气汤。吐后腹满,是伤其胃,而致腹胀,故以调胃承气汤,以清胃荡热,心烦便,是热结于肠,故用小承气汤,以通便荡结。

【原文】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后必溏,未定成,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提要】 本条论述大小承气汤的辨证要点。

【阐述】 得病二三日,其脉弱,此处所谓之脉弱,并不是微弱、虚弱之弱,而是说无浮盛、实大之脉,比较一般阳明燥实之脉为弱。无太阳柴胡证,谓无发热恶寒之太阳证,又无寒热往来之柴胡汤证。烦躁心下,全是阳明燥实之证。至四五日,大便不行,虽能食,亦表示肠中屎已,而未至燥结。若不便,亦不能食,方为结之证。故不大便至四五日,其人虽能食,根据阳明证,大便能食之规律,当与以小承气汤。但由于脉弱,是正气不足之征。在使用小承气汤时,应少少与和之,使其烦躁稍安。“少少”二字,是指少其剂量,以前与一升的,今不过给三四合。若少少与之,而不见大便,延迟到五六天,乃与小承气汤一升,以通其大便。此处的意思,是说小承气汤,虽为和胃之剂,然非胃家燥实,切不可恣意妄用。若至六七日不大便,躁烦,心下,虽为可下之症状具备,但小便少,仍须考虑到胃肠虚弱,吸收水分之力不足。故小便少,而不能食者,并不是大便燥之不能食,是由于胃体衰弱,而不能食。所以说,虽不能食,而大便亦不燥结,“初头复必溏也”。若在其大便尚未结之时,递行攻下,则大便必溏泻,须俟其小便畅利,乃可以大承气汤攻之。

【原文】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腑证,上窜目系之危候。

【阐述】 伤寒六七日,外无发热恶寒之表邪,内无谵语腹满之里证,而是大便不畅,身无大热,而仅发微热,在症状上并不严重,惟目不了了,睛不和。汪琥:“不了了者,病人之目,视物不明也。睛不和者,乃医者视病人之睛光或昏暗或散乱,是为不和。”就是感觉视物不清楚,在医者所感到的,是患者眼球昏瞀散乱,而不灵活,与神识有关。

考此条症状,可能属于急性热病,其热伏于内,而不显于外。无烦躁谵语之外证,如不细心检查,往往被其蒙过,以为病不甚重。其实崩溃在即,而人不自觉。盖目为睛明之寄,病之安危,往往取决于目,目通于脑,百病以脑病为最危。目不了了,睛不和,即为脑病之外候,故须用大承气汤急下热以存阴。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病发热汗多,宜采用急下存阴法。

【阐述】 阳明病,不论经证和腑证,都有发热汗出之症状,如发热汗多,属于阳明之经证,宜用白虎汤清之。在发热汗出的情况下,由于津伤热聚,大便必燥结,而舌苔及脉象,也必有相当的变化,其舌质每多殷红,舌苔多黄燥或黄褐,甚或焦刺燥裂,其脉则必实大弦数。如不急下燥热,必至变成谵语昏厥之险证,喻嘉言:“汗多则津液外渗,加以发热,则津液尽随热势蒸于上,更无他法以止其汗,唯有急下一法,引热势从大肠而出。”说明急下存阴泄热保津,是缓解危急的唯一方法。如此时犹豫不决,失于急下,以致津涸液竭,必走向不可挽救之境。

【原文】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提要】 本条论述发汗不解,腹满痛,宜急下存阴法。

【阐述】 病在太阳发汗则邪祛而正安,病在阳明发汗则伤津而助热。今阳明病,发汗热不解,是病已入里,腹满而痛,是邪已深陷。故程郊倩:“发汗不解,津液已经外夺,腹满痛者,胃热递尔迅攻,邪阳盛实而弥漫,不急下之,热毒内蒸,糜烂连及肠胃矣。”是说胃中邪热炽盛,若不速加扫荡,则肠体有溃伤之虞,故急下之,以泄胃肠之邪热。

【原文】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5)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腹满,当用下法。

【阐述】 腹满有虚实两种,实证腹满,大便燥结拒按。腹满不减,属阳气之实,《内经》:“大满大实,自可除下。”所以用大承气汤下其实满。若腹满时减多为虚证,不可采用攻下之法,《金匮要略》:“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减不足言,是形容腹满虽减,而腹部仍未甚轻松,是内有热邪壅滞,故仍须大承气汤以推荡之。若脾虚之腹满,切忌攻下之法,如误用攻伐,不但脾气愈虚,而胀满反愈甚。所以腹满之虚实辨证,在临床上最宜审慎。

【原文】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6)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少阳合病,应从脉象之变化,推测顺逆,确定治疗。

【阐述】 阳明少阳合病,邪热迫肠,往往引起下利,这种病的发展和恢复,从脉的胜负可推测而知,如见阳明之大脉为阳明偏胜,则为不负,为顺证,如见少阳之弦脉,则少阳偏胜,即为负脉,为失。仲景以五行生克说来论病,譬如木克土,木胜则侮土,名之曰贼。如下利而脉现滑数。滑为停食,数为有热。下利,而再发现滑数之脉,故知其由宿食发生的,可用大承气汤下之,推荡其宿食。

【原文】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257)

【提要】 本条论述瘀血证和阳明热实证之辨证法。

【阐述】 病人无表里证,指无太阳恶寒之表证,又无阳明腑实,痞满爆实之里证而言。既无上述之表里证,仅据发热七八日,且脉不现沉实,而为浮数,何以可用下法?盖此条之无表里证与252条互相联系,彼条虽大便难,而无燥屎,故曰无里证。本条亦无燥屎,故亦云无里证。彼条系内热炽盛,真阴将竭,故当急下。本条亦由内热炽盛,其发热七八日之久,煎熬津液,灼耗真阴,已在意中,况脉又浮数,浮为阳盛,数为阴虚,虽未现睛不和等证,而燎原之势已成,故亦当早用釜底抽薪之法。下后邪热得泄,当热退脉静为中病。假令下后,脉浮象已去,而数象不解,并见消谷善饥之证,应考虑病在血分,而不在气分。如邪在气分,阳明热郁不能食。今消谷善饥,知非阳明之实,其所以发热七八日不退者,恐与瘀血有关。瘀血郁滞体中,往往引起发热或潮热,其热恒一周不退,有夜间发热二三小时者,有日间发热二三小时者,故曰发热六七日至七八日。瘀血病之脉象,发热时则浮数,热退时则沉涩,故日脉浮数。瘀血病与阳明实证不同,切勿妄用下剂,即强下之,而瘀血亦不能为攻下而消除,其所以不大便,因由瘀血所致,故宜抵当汤,以下瘀血。

【原文】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258)

【提要】 此条论述脉数下利不止,每演变为便血之变证。

【阐述】 若下后,脉数不解,数则为热,是热邪不为攻下而外泄,反因攻下而泄利不止。由于攻泄之后,热邪下陷,壅滞肠中,大肠受热邪之侵蚀,初则下利不止,后则必便脓血。这种下利的症状,与虚寒下利截然不同,虚寒下利,小便清澈,下利清谷,往往伴有四肢厥逆,脉象多沉细无力。而热邪下利,多腹部滞痛,里急后重,粪便恶臭,小便赤涩,脉沉弦,或弦数有力。如在此时,与以清热化滞之剂,则可缓解病势,如不迅与治疗,则病势前进,每酿成痢疾之发生。

【原文】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湿寒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湿寒中求之。(259)

【提要】 本条论述,湿寒发黄的病机和治法。

【阐述】 伤寒发汗已,一身面目悉黄,是因为湿寒在里不解,身目皆黄之证,古人名为黄疸,黄疸在方书上,分为阳黄、阴黄两种,阳黄为湿热郁蒸伤及血分。由于病程较短,气血充盛,故其色黄如橘子,金黄而明润。阴黄多由于病程较长,气血衰弱,故黄疸不易消退。治疗可采用温补之法,佐以行湿消疸之剂。阴黄之色,其黄黯淡而不润。古人对于阴黄、阳黄之鉴别,是根据其颜色、性质和病理、脉证而确定的。如患者,体格健实,病程不久,黄色显明的,属于实证。称之为阳黄;若体弱病久色黯,属于虚证者,即谓之阴黄。在治疗上分析,如体质健壮,能用苦寒泄热药祛黄疸的,就属阳黄;若体弱不任攻下,须用温补药消除黄疸的,即谓之阴黄。其诊断的方法,不从造成黄疸的因素来作鉴别,而从现证来做诊断,故其所说阴黄证,当于寒湿中求之。王海藏:此病之治“小便利者,术附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五苓散。”喻嘉言则用“四逆汤加茵陈”。都是说,阴黄必须利用温补法治疗之。

【原文】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提要】 本条论述阳黄的证治。

【阐述】 伤寒七八日不解,一身面目皆黄如橘子色,是说黄色显明而光泽,是本病之特征,亦即所谓阳黄。若黄色黯淡无光,即为阴黄。在发黄的同时,由于湿热郁蒸于里,不得外达,故小便不利。腹部微满,右胁胀痛不适,身倦食少,故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以祛满。

【原文】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261)

【提要】 本条论述身黄发热之证治。

【阐述】 伤寒身发热,而一身面目悉黄,古人称之为黄疸证,其原因为湿热郁蒸。在湿热郁蒸,周身发热时,或热邪损伤血分,或热邪伤及肝胆,都能直接或间接发生黄疸。宜用清热利湿消黄疸之剂以治之。在治疗时应根据病邪侵入之部位和临床表现之证候,分别加以处理。如审其无汗而偏于表者,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发汗清热,以消除黄疸,若里有湿热壅滞,宜茵陈蒿汤下之,今外无可清之表,而内无可下之里,故以栀子柏皮汤,清热行湿以消黄疸。

【方药】 栀子蘖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枚擘(12克) 甘草一两炙(3克) 黄蘖二两(10克)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阐述】 黄疸多属于湿热郁蒸,故以栀子泄三焦之热,三焦之热清,则小便自畅,不但热可由小便下行,而黄疸亦可由小便排除体外,栀子对黄疸之消除有很好的效果。柏皮,《本草经》谓治胃中结热,消黄疸,是一种清热燥湿药。而柏皮与栀子同用,其消除黄疸之力尤强,惟栀子、柏皮属于苦寒之品,多用常用恐伤其胃,故以缓中益胃之甘草以和之。

【临床体会】 《伤寒论》治阳黄证,共有3方。由湿热部位、程度不同,而在药物选用上,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适应的配伍,所以在3方中,有的偏重于表,有的偏重于里,有的独取于中。栀子柏皮汤证,是取中的方法,是消灭病因的基本治法。以栀子、黄柏都属苦寒清热之品,苦以燥湿,其寒可清热,此外,还有利尿的作用,湿热消除,则黄疸自然逐渐消失。

病例:曹某,男,42岁。患早期肝硬化,下午轻度潮热,胃脘满,巩膜及皮肤发黄,小便赤涩,查肝功能,黄疸指数32,脉弦数,舌苔滑腻而黄,证属肝中郁热发黄,以栀子柏皮汤加疏肝和胃之剂治之。

处方:生栀子10克,黄柏10克,茵陈蒿15克,桃仁16克,甘草3克。

服药3剂,下午潮热不作,小便增多,眼睛及皮肤的黄疸逐渐轻减。后服13剂,巩膜及皮肤和舌苔黄色均已显退,血液检查,黄疸指数已降至3以下。后以健脾和胃之剂调理。

【原文】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62)

【提要】 本条论述伤寒发黄,从表清透之治法。

【阐述】 伤寒失表,使湿热郁遏于内,而身发黄者,在症状上,往往出现身发冷热脘满纳呆,而脉亦必浮。由于表邪壅闭,湿热不得外宣,湿热相搏,久而发黄。文中所谓之瘀热,即体内湿热郁闭之热,经表邪而诱发,故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解表清热利尿以治之。

【方药】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6克) 连轺二两(6克)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10克) 赤小豆一升(15克)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15克) 生姜二两切(6克) 甘草二两炙(6克)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阐述】 本证为湿热郁于表层,故用麻黄汤,疏表邪以宣在表之湿热。其不用桂枝,以桂枝辛温助热,赤小豆除湿热,下水肿而利小便。梓白皮能清热燥湿。连轺能清热解毒,兼利小便。以上之药,除麻黄汤发汗之外,都属于清热利水解毒之剂。黄疸,古人谓发生于湿热,清热利水之品,即能清湿热,湿热退,而黄疸自除。潦水,乃雨后所积之水,是谓无根之水。成无己:“潦水味薄不助湿气,兼利湿热。”

【临床体会】 黄疸证,虽由于湿热所造成,而湿热郁蓄的原因,也不一致。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治疗湿热由表邪郁闭而停潴,因之发生黄疸。本方用麻黄、杏仁疏表,以治病因,连轺、梓皮、赤小豆清热行湿,以排病邪,因果兼治,故收效迅速。

病例:骆某,男,38岁。因患流感,而发热恶寒,身痛脉浮数,医以辛温疏表之剂治之,服药两剂,而寒热不减,渐至胃脘发满,消化不良,食后作呕,右胁胀痛,周身倦怠。按症状的表现,是热邪侵入肝胆,因当时肝炎病正在流行,恐与肝炎有关。

查体时,发现其肝大右肋下二横指,有压痛,巩膜、皮肤有较深黄染。肝功能异常。先以疏表化瘀和治阳黄法治之。以其先有表证,而后出现黄疸。黄疸出现,而表证未解,遂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与之,此方之作用,只是治由表邪诱起的黄疸,而于其他具体症状,必须加以兼顾。

处方:麻黄3克,连翘15克,赤小豆15克,生梓皮10克,广郁金10克,赤芍10克,青皮15克,京三棱10克,甘草3克。

服药后,汗出而冷热解,脘满稍差,呕减,略能进食,原方加生军6克,生薏苡仁5克。

连服1周,脘满消失,食欲增进,右肋疼痛,亦渐轻减,黄疸逐渐消退,精神清爽,体力增加,后又连服10剂,诸症消失,黄疸亦退除净尽,肝肿大缩至半指,血液检查,肝功能已接近正常。后以清热祛湿疏肝化瘀之法调理而愈。

按麻黄原为疏表之药,与行湿药同用,亦能利尿,然而麻黄时,有表证者可以暂用,证退即止,不可连续使用。若脉象现浮,是病势趋向于表,如配合适宜,可以常期用之。此方之配伍,以其与连轺同用,连轺之性,不但清热宣表,而其解毒之力,尤能消除热毒,帮助肝脏之恢复。然在临床实验中,连轺之使用,必须剂量稍大,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麻黄不可连续使用大量,以防止损阴伤阳。

黄疸病三方分析表(附阴证治)

[附] 阳明病方剂分析表

阳明病篇小结

阳明病条文归纳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