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仁灿医案

李仁灿医案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谢某,50岁,1996年8月12日初诊。患者于2年前经断,继而出现进行性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焦虑抑郁,面时潮红,烘热汗出,畏寒肢冷,腰酸膝软,舌红苔薄白,脉细弱。脏躁乃情志病,多由思虑过度所致,其变化亦与神志关系密切。且心肾乃水火二脏、肝肾乃乙癸同源,故心、肝在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案5和案6均见阴阳两虚,但案5有气郁痰阻;案6则以肾虚为主。

谢某,50岁,1996年8月12日初诊。患者于2年前经断,继而出现进行性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焦虑抑郁,面时潮红,烘热汗出,畏寒肢冷,腰酸膝软,舌红苔薄白,脉细弱。曾久服中西药物而疗效不佳。证属阴虚阳亏,上热下寒。治宜滋阴潜阳,温下清上。

处方以肾气丸加减:熟地20g,山萸肉12g,淮山药12g,茯苓10g,丹皮6g,泽泻10g,龟板15g(先煎),龙骨、牡蛎各20g(先煎),淡附子3g,肉桂3g(后入)。水煎日服1剂。

1周后上述诸症略减,续服2周则诸症渐消。嘱服金匮肾气丸1个月巩固疗效。随访半年,一如常人。

解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同时《金匮》虚劳、痰饮、消渴等篇中亦可见到肾气丸的应用,主要取其温补肾阳之用。本案患者因年逾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肾精亏损,阴损及阳,肾之阴阳二气不平衡,肾阳亏,命门真火不潜藏,龙雷之火动,则浮阳外越而现上热下寒之症。治疗上宗王冰“热之不热责其水也,寒之不寒责其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金匮肾气丸。肾气丸中六味滋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桂附温肾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再入龙骨、牡蛎、龟甲以滋阴潜阳,引火归源,导龙入海,使龙归其宅。药证相符,故二诊而愈。

【总评】

更年期综合征类似于中医“脏躁”证。《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此时正值女性更年期,冲任虚衰,肝肾不足,心失所养,则诸般病症易现。脏躁乃情志病,多由思虑过度所致,其变化亦与神志关系密切。《灵枢·本神篇》说:“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故患者喜悲伤欲哭,甚至“象如神灵所作”。《临证指南医案》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肝悲哀动中则伤魂”。且心肾乃水火二脏、肝肾乃乙癸同源,故心、肝在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又脾主运化,脾病则气血化生无源,加重肾、心、肝的症状,故脾在发病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视。此病好发于绝经期女性,此时冲任脉虚,血海失养,而女子以阴血为本,故总以阴虚多见,然亦有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之证。本病虽有虚火,不宜苦降;又非大虚,无需大补。其治疗或补肝肾、清心火,或益气血,或温补脾肾,或调和阴阳,总不离辨证论治

以上病案中,案1和案4为肝肾阴虚、心火偏旺,但案1更偏重肾阴虚,故用熟地黄、龟甲胶、山茱萸、何首乌、墨旱莲、枸杞子等;而案4肝郁更重,故用柴胡、郁金、厚朴解郁安神。案2与案3同见脾气虚弱,案2以营血失养为主,案3兼见肝胃虚寒。案5和案6均见阴阳两虚,但案5有气郁痰阻;案6则以肾虚为主。

以上经方都能治疗不同证型的更年期综合征,甘麦大枣汤侧重治疗脏阴不足,虚热内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侧重于调和阴阳;苓桂术甘汤和吴茱萸汤侧重治疗脾肾阳虚、痰饮内生;酸枣汤侧重治疗肝阴不足、虚烦不寐;半夏厚朴汤侧重治疗痰气互结;金匮肾气丸侧重治疗肾阳亏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