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死亡”后的不尽留念

“脑死亡”后的不尽留念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备上述条件者,在排除体温过低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药物中毒后,即可宣布为脑死亡。死亡的实质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整体,其功能已经永久性消失,其标志就是脑死亡。当人脑死亡后,最终会走向全身各个器官的衰竭,生物体必将死亡。然而在脑死亡之后,仍有短暂的时间可以捐献出尚为健康的脏器,以帮助更多濒临死亡的患者。

1994年,美国一位7岁的男孩尼古拉斯在意大利旅游过程中,被匪徒枪击命中头部而脑死亡。在他去世之前,他的父母做了一个决定,捐献了他的身体器官(心脏、肝脏肾脏、胰腺、眼角膜)。这个决定改变了意大利7个家庭的命运,此后引发了意大利一场旷日持久的器官捐赠热潮。意大利原本在欧洲的器官捐献数量是垫底的国家,因为受到这个男孩和他家人的感化,这23年来器官捐献量翻3倍,成为欧洲捐赠数量最多的国家。意大利人把这些现象都称为“尼古拉斯效应”,而这个效应还在继续扩散。人们意识到尼古拉斯所帮助的并不仅仅是获得了器官的7个人,更是许多曾面对死神威胁、因为器官捐赠而活了下来的人。

医学界也借由此案向公众介绍“脑死亡”这个概念。全脑(包括大脑半球、间脑和脑干各部分)功能的不可逆性丧失即称为脑死亡。确定脑死亡的主要标准有:自主呼吸停止,并在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以上、停止人工呼吸3~5分钟后仍无自主呼吸;深度昏迷,对各种外界刺激如疼痛、呼吸均完全失去反应,亦无任何自主运动;脑干及各种反射(如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光反射)消失;脑生物电活动消失,脑电图波平坦;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血液循环停止。具备上述条件者,在排除体温过低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药物中毒后,即可宣布为脑死亡。导致脑死亡的直接原因,除脑本身受到的严重破坏外,多由于缺氧和代谢产物综合损害作用。现代医学把脑死亡作为唯一的死亡标准,使死亡的判断更加科学,也使法学、伦理学对死亡的认识更加合理。这一标准已为许多国家所接受。

脑死亡概念有别于传统的心肺死亡概念,后者的标准是心跳和呼吸的停止。在医疗技术不够发达的时期,人的大脑功能与心肺功能是一损俱损的。脑功能的丧失,会引起心肺功能的丧失;心肺功能的丧失,也会使大脑功能丧失。现代医学使用呼吸器及心脏起搏器等设备,患者在大脑不可逆转地丧失功能后,心脏还能继续跳动,肺还能继续呼吸。这种脑功能与心肺功能分离的现象,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实质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整体,其功能已经永久性消失,其标志就是脑死亡。

确立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社会意义在于:已确诊为脑死亡而借助人工呼吸器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着血液循环的患者,是提供移植器官的来源,可救治更多的绝症患者;对某些心跳骤停的患者,如果脑尚未死亡,就应积极复苏,全力抢救。而对已经判断为脑死亡者中止抢救,无论从伦理上、科学上都是合理的。

人脑死亡后,最终会走向全身各个器官的衰竭,生物体必将死亡。然而在脑死亡之后,仍有短暂的时间可以捐献出尚为健康的脏器,以帮助更多濒临死亡的患者。这份生命的馈赠是大爱无疆,是对人间的不尽留念。

(吴惠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