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阳脉证之界说

太阳脉证之界说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见总论)故本论之所谓太阳病,其脉证必同于此界说,不然,则不能以太阳病目之也。为后学演绎起见,乃为上项之约言,而定太阳病之界说。要之此为太阳病之界说,凡伤寒病之脉证,与此界说相符时,始得断为太阳病固矣。间有腰痛者,亦病太阳之经也。本节为诊断太阳伤寒而设,故于太阳病公共证状外,指出其特殊证状,如必恶寒体痛呕逆之三特征,以区别于其他的太阳病。至于恶寒一证,固为太阳病界说所包涵

仲景著《伤寒论》,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其内涵之意义则有别,故自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撰与选同,择也。然则仲景对于《素问》,只选择其精义与本论相同者,非必意义尽同于《素问》也。故于六经亦沿用其名,而别为界说,如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依此界说而言,与《素问·热病论》所言之太阳,显有不同之处。(见总论)故本论之所谓太阳病,其脉证必同于此界说,不然,则不能以太阳病目之也。此项脉象及证状,系仲圣从经验上得来,由多数的经验,依归纳法而得此脉证。为后学演绎起见,乃为上项之约言,而定太阳病之界说。初非求合于内经所言之太阳经也,不过与《内经》所设定之“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数语相吻合,而现头项强痛之证状耳。学者不察,注释《伤寒论》,务求其与《内经》相同,虽支离附会,在所不惜,以致注释愈多,经旨愈晦,可慨也夫。

太阳受病,脉何以浮?在仲师定此界说时,本从他觉证而得之经验说,无所用其解释者。不然,仲师何难自为注释,如论中各条之“所以然者”之例也?虽然,吾人欲明白其脉浮之来由,又不能不据近代的学说而说明之。夫太阳主外,脉亦应之而浮,此本论中所肯定者也。然脉者动脉管也,脉搏者动脉管之波动也,状作弧线,抑扬高低,关系于心脏之作用。血液之充盈,脉壁之性质固矣,然动脉管埋藏体内,与骨为邻,虽于腕关节颈部等处,接连皮肤,但位置仍属固定,何以时浮时沉时紧?此气分使之然也。动脉管固定在腠理中,自身不能上下移动,其外为卫气,卫气虽为混合气体,其所具压力,据道尔顿定律(Dalton’s law)[1],混合气体之压力,与各气体以其自身之密度单独存在时所生之压力之和相等。即甲气体不问乙气体之存在与否,其对于器壁所施之压力,亦为一定。气壁同时受此两种压力之作用,故实际上与受此两种压力之和之作用相同。太阳既受风寒所伤,体内温度必同时增加以拒寒,迨体内之温度变更,据沙尔氏定律(Charle’s law)[2],压力不变时,一定量之气体之体积,随温度而增,是卫气之体积亦必随温度而增大。又据波义耳氏定律(Boyle’s law),“同一温度之下,气体之密度与其压力成正比例”。“换言之,即密度大者其压力必大,密度小者其压力必小”。是则卫气之体稍增大时,其密度必减小,以致卫气松疏,始存于腠理之间,而今则上达于皮肤矣。其由动脉波动,藉卫气以传达者,亦必随之而上达于皮肤。但气体之密度小者,其压力必小,故腕关节、颈部等处之脉只见其浮,或见浮紧、浮缓、浮弱而已,并无其他之脉象也。

至于恶寒一证状,其作用在于触觉。盖知觉神经末端在皮肤中,或游离于上皮细胞之间,或终于结缔组织而成小球。此神经末端一有所触,即呈知觉。太阳主皮肤,在触觉极为敏锐,然何以寒伤太阳,即有恶寒之证状,其理由有二。

(1)因物类之相感:太阳既被寒气所伤,其表部受外界寒气之刺激,即自求心神经[3]传之于中枢,而中枢细胞之能力即能认知刺激,而起外界之观想。此观想在中枢之间,并非遽行消灭,中枢每能记忆之。迨病发以后,时过境迁,前日所遇之寒气而被伤者,今又遇之。遂得本前日之所记忆者,于顷刻之间,直断定其寒气之性质,而思所以拒避之。此太阳病恶寒之所由来者一也。

(2)关于寒热感觉:上项所言恶寒之理由,系由精神机能的作用,然有时亦属诸感觉器官的作用者。寒热感觉时也,此感觉为感知温度之变化者。然温度非为绝对的,而为比较的。设所触物体之温度,与其皮部之温度相等时,决不生寒热感觉。物体之温度,比皮肤之温度高时,则必感热,低时则必感冷,此生理自然之作用也。夫伤寒以后,无论已发热,或未发热,其体温必较平日为高,故皮肤接触寻常空气时,即觉其冷,不必有风时乃感觉其寒也。加之以精神作用,乃有畏避之情形耳。此太阳病恶寒之所由来者二也。

依前贤解释,太阳病恶寒之理,概括言之,则不外太阳应寒之化,故恶寒特甚。皆营卫汇合之正阳不能卫外,无热者责在正虚,有热者责在邪郁而已。然陈修园氏则分恶寒为二:① 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② 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陈氏之说,似分析精微,然背恶寒者,按之生理作用,亦不过为部分的感觉耳。

要之此为太阳病之界说,凡伤寒病之脉证,与此界说相符时,始得断为太阳病固矣。然说者有谓恶寒头痛,为太阳病必有之证,若项强则十中无几。数十年临证所见,此病项强甚少,勿谓无项强一证,不得为太阳病也。间有腰痛者,亦病太阳之经也。此说亦可以为临床之参考焉。

太阳伤寒之诊断:太阳为人身最外之一层,六气为病,太阳首当其冲,故太阳受伤,非只寒气而已。然本论为狭义伤寒立论,不得不于太阳伤寒之脉证,明定界说,以免混淆,兹述其界说,并释其义如左: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依上述太阳病界说,太阳病并无已发热未发热之规定,惟恶寒一证,则为太阳病所应有的证状。本节为诊断太阳伤寒而设,故于太阳病公共证状外,指出其特殊证状,如必恶寒体痛呕逆之三特征,以区别于其他的太阳病。并于公共脉浮而外,察出其脉之不同:有浮而兼紧之象,寸阳尺阴,均属同样(柯氏于阴阳二字指浮沉言),具此特殊之证及脉者,则称之曰伤寒。

夫伤寒太阳,必有发热之证状,所谓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者,亦时间问题耳,非始终不发热者也。然同是太阳伤寒,何以发热有迟速?其间大有理由在,分别言之如次:

(1)关于个人禀受:人之生也,禀受各有不同。体量有肥痩,精神有强弱,且有多血质与神经质之分,故体温之发生,必有各个不同者矣。

(2)关于个人环境:人类之概念,虽皆圆颅方趾,同为有理性的动物,然劳逸悬殊,藜藿膏粱,陋巷广厦,起居饮食,各个不同。且人类不受环境之支配者殆鲜,故环境影响于病理者至大,此体温之高低迟速,又所以不同者也。

(3)关于受邪深浅:人类既有各个禀受之不同,饮食起居之各别,则虽同受同样的寒邪,其浅深各自有别。寒邪之伤浅,体温以拒寒之故,反射于皮肤,所谓已发热者是也。寒邪之伤深,体温亦以拒寒之故,只能反射于肌腠,而未达于皮肤,所谓或未发热者是也。而积久又必达于皮肤,即显发热的证状矣。

由是言之,发热虽属太阳伤寒之重要证状,而亦有时间性者也。至于恶寒一证,固为太阳病界说所包涵,此处复言之者,正所以见恶寒为辨别太阳伤寒之特征,无风时亦恶寒,与遇风而始恶寒者迥别矣。

头痛一证,为太阳病必有之证状。其所以致此者,实由疼痛感觉之作用。盖触感依刺激之种类,中枢必起一定之感觉。但其刺激常有定度,勿得越其范围,苟刺激过强,则又变为疼痛的感觉。知觉神经感疼痛时运动神经每起痉挛,是以头痛时往往项强也。夫太阳伤寒,头部受伤最先,其始也,受强寒的过度刺激;其继也,受拒寒的过盛体温刺激,其头项有不感强痛者乎?且痛觉之起也,自周边而及外部,是以全体每每被其波及,而呈体痛之证状也。

呕逆亦属拒寒的作用,与恶寒同例者也。中枢既认识寒气之为物,各部神经同时受命以拒寒,寒气之感触于皮层者,即有恶寒之现象。而寒气之由口鼻入者,体内温气即上逆于咽喉,拒而不纳,呕逆之证象所由起也。或曰:平人胃中之气,一多部旁达于胃外微丝管,运输津液,外及营卫;一少部下行于十二指肠,运送渣滓,下达小肠大肠。寒伤卫分,寒邪循肌肉吸收腺下腠入腹,及于胃外,则油脂寒凝,膜丝管收缩逼窄,胃中旁达之气,被其郁抑而内返。此时若肠气郁实不能下降,则就近从食管上出而为干呕,甚则合肠气之郁迫者上咽而为呕逆。是说也,即言表受寒邪,则能循卫分而内犯胃阳,以致呕逆。固能言之成理,但嫌言之过早尔。

脉紧之象,由于血管收缩神经之作用。此等神经纤维,常使血管保存一定之紧张力,故刺激之,则机能亢进,而血管更收缩。今寒邪由卫气而传导于血管外,血管壁之神经受寒邪刺激,自起收缩,而显脉紧之象矣。复藉卫气以传其紧张之象于皮肤,故吾人得知其脉之浮紧。脉管只一条,故尺阴寸阳皆为同样。

由是知具太阳病脉证外,更必具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之四条件,即可断之曰伤寒也。

前贤论列本节,如喻嘉言、柯韵伯、不讲形层。惟陈修园以为伤寒第一层肤表,故名为伤寒。且诸知太阳标本之义,自知太阳病之发热恶寒矣。然人禀受有强弱,所感邪气有深浅,故发热有迟速。寒邪浅而阳气强者,即已发热;寒邪深而阳气弱者,或未发热。然热虽有已发未发,而恶寒一证可于得病时,必其无风时亦恶寒也。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拒故呕逆,太阳以寒为本,加以外寒凝聚,肤表紧搏,故脉阴阳俱紧也。此说亦颇精到。

抑伤寒之病,据欧美学说,又以伤寒杆菌Bacillus typhosus[4]为致病之源,于寒邪无与也。彼固言之凿凿,且根据剖解以证明之,吾人为医学进步计,似毋庸予以否认。虽然,尤有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据英医学博士维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D.M.)[5]之说,有云“曾有人患伤寒病,愈后二三十年,检査其体内,尚有伤寒杆菌存在,但不显任何证状。”又云:“患伤寒病者,虽已告痊,或有伤寒杆菌之存在,恒蕴藏于肠、膀胱、胆囊及胆囊管等处。”依此而言,伤寒杆菌之在人体内,并非随时可以为患者。必其人已罹病,抵抗力弱,予该杆菌以繁殖之机,始能为厉。倘人未被寒所伤,虽有该杆菌之存在,亦无恙。是寒邪为伤寒之病原,伤寒杆菌亦应时而生者矣。且征之本论,所用汤药,非以杀菌为目的,重在祛寒,而用药往往如响应。东瀛渡边氏所谓“我国医学为近世医学以外之真理”,洵不诬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