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辩证的一元论

辩证的一元论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心身研究中,也充满了辩证的一元论,不能说它们就是完全正确的,但至少较其他形形色色的心身论更接近事实,故尤其值得重视。这一学说重在强调意识等心理活动一旦突现后,可对脑的各层产生决定性的反作用,且这是依据裂脑人实证研究之结论,故难能可贵。②心理状态、事件和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织细胞的突现。

在心身研究中,也充满了辩证的一元论,不能说它们就是完全正确的,但至少较其他形形色色的心身论更接近事实,故尤其值得重视。

1.功能系统论(theory of functional system) 20世纪初,巴甫洛夫对心身问题做出了开创性实验研究,他的学生则发展出了大脑功能定位理论和内脏大脑皮质相关说等。苏联神经心理学家卢里亚在大量临床与实验资料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动态的系统功能定位论。他认为心理活动作为一个功能系统,依赖于脑的各个部位的协同活动,其中各部位对此功能系统均起到其自身特有的作用。意识就是在这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活动。他强调意识是人的一种主动接受现实的复杂形式,是调节人类行为的最高级形式。意识的发展有直接印象、知觉、具体记忆以及语言活动等不同阶段。大脑不同部位的动态结构,随个体心理的发展程度而改变。局部脑组织损伤后,此系统一定程度可以自行调整、改组。他提出意识的主要特点是重新编码信息,选择主要联系,同时抑制干扰因素,形成活动程序并比较行为结果与原意向的异同等。

2.一元的交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m) 从事裂脑人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脑与意识关系的新理论,可归纳为一元论的交互作用论。

它包括两个假定:①意识是整个脑活动所突现的新特性,而非脑的任何局部或诸局部总和的特性。它是脑兴奋的一种功能的、操作的、动态的和新突现出的特性。意识不同于它所依赖建立的神经-物理-化学诸事件总和。②意识与脑生理活动具有相互作用。由于意识位于脑系统内物质活动的最高层,故对其以下的各层具有决定性作用。他强调这一决定性作用具有关键意义。

这一学说重在强调意识等心理活动一旦突现后,可对脑的各层产生决定性的反作用,且这是依据裂脑人实证研究之结论,故难能可贵。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客观存在着的心理时时可对躯体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实,消解了形形色色二元论立论的依据,而且是对心身医学发展及临床心理研究的有力支持,因为它肯定了意识等心理活动对脑及躯体的巨大作用,也使得这些学科及研究的意义陡然增加,临床对患者的精神意识等心理活动加以有效干预,就有了充分的实证科学依据。

需特别指出的是,斯佩里的理论在中国宋明时期已有几乎雷同的“摹本”,只不过中国古人的见解只是“天才的猜测”,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解决常见的临床难题,却因缺乏有力的科学支持而未被科学界所重视。

3.突现论(theory of emergence) 突现论认为,心理是突现性脑活动的集合。“突现”是其核心,指系统各要素原本所没有的性质突然呈现,或当要素量变到一定程度后,系统突然发生质变。这一理论并非某位科学家独创,是一批批脑科学家、哲学家逐渐发展起来的。斯佩里学说中也有突现论的痕迹。

此学说包括3个要点:①一切心理状态、事件和过程,均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事件和过程。②心理状态、事件和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织细胞的突现。③所谓心身关系(mind body relatio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子系统之间或它们与机体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突现”本身就是系统普遍具有的特征。它强调,系统新出现(“突现”)的要素并不能从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中观察到,也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叠加,故是不可“还原”的,它是系统本身所出现的新特性。突现论强调,心理或意识不能还原为单个神经元活动,而是在作为系统的一系列神经元群活动及加工过程的基础上,由综合因素促成的。

心身关系的丰富认识说明两点:①心身关系错综复杂,不是简单的分析归纳所能把握。②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远无止境,东西方贤哲都还在努力探索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