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病”指两经证候同时具备。太阳病之伤寒,寒邪闭遏腠理,卫阳不伸;故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太阳病,脉浮弱者,知邪未解,尚有邪束于表,仍应发汗解表;如中风者,宜用桂枝汤;脉浮紧之伤寒,宜用麻黄汤。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生姜 (三两。切。) 甘草 (二两。炙。) 芍药 (二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太阳病感受寒邪,“无汗恶风”,证候轻于麻黄汤证,更因太阳经脉失于疏和,项强及背部之拘紧不柔和者,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是桂枝汤加麻黄葛根,用麻黄桂枝发汗解表。葛根的功用与14条是一致的。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

“合病”指两经证候同时具备。此条文中之阳明不是经证,亦非腑证,故此合病乃是太阳病未解而邪气初入阳明;“必自下利”是邪迫大肠;值此外邪与里证并见之际,当以表证为主,里证为次,葛根汤主之。方中麻黄桂枝解表;葛根透邪,助桂枝疏通经气、升阳止利。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甘草 (二两。炙。)芍药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生姜 (二两。切。)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与阳明合病,表邪虽是入里,但未传之于大肠,故不下利;盖邪留于胃,胃气上逆,故以其不得和降,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即在葛根汤方中加入半夏之和胃降逆,仍由麻黄和桂枝发汗解表,葛根轻透祛邪。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 (半斤) 甘草 (二两。炙。)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提示:条文应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脉促者。表未解也。”此与21条解说相似,再接下为“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太阳病桂枝证,未用桂枝汤解表,反以攻下治疗,其邪未内陷而仍有外出之势,故脉促而表未解也。

另一归转是邪陷大肠,“利遂不止”;邪气化热,迫汗外出,上蒸致肺气壅闭而喘者,用葛根轻清透邪外出;黄芩黄连清泻里热;甘草调和诸药。葛根黄芩黄连汤之证候是“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是也。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之伤寒,寒邪闭遏腠理,卫阳不伸;故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必须用麻黄汤治疗。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太阳与阳明合病,先表后里是治则;现太阳病,“喘而胸满者”,乃是肺气被邪遏闭而失于宣肃也,故“不可下。宜麻黄汤。”

阳明病有表证,攻下会引邪入里,必待到有燥屎内结,里急于表时才可攻下;今虽表里同病,但里证不急,应先解表后攻里,解表宜麻黄汤。

麻黄汤方解:麻黄辛温发汗;桂枝辛甘温,助麻黄增强发汗;杏仁苦温,宣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 (炙) 生姜 (各三两。切。)大枣 (十二枚。擘。) 半夏 (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已有十日以上,脉浮细,精神不爽想静卧者,此是外邪已解也,可不必服药,让身体自然恢复。

恩师朱维德先生说:“脉浮细是邪散正虚之象”。

假如出现寒热往来,胸闷胁痛,病邪传入少阳经之半表半里,应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如脉浮紧者,表邪未解,当与麻黄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大青龙汤方

麻黄 (六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杏仁 (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枚。擘。) 石膏 (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太阳中风”,就条文“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者,应是太阳伤寒证候;“而烦躁者”,朱维德先生曾说:“烦躁是心烦躁动,郁热内结,其内不安定的外在表现是烦躁、坐立不安。”故以外感寒邪,内有郁热者,当用大青龙汤主之,以冀外散寒邪,内清里热;如切脉之微弱,汗出恶风,阳气虚弱者,不可用大青龙汤;服后汗出过多,必致阳虚阴损,出现四肢厥冷,筋惕肉瞤等诸逆变证也。

大青龙汤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散表寒;石膏清内热;生姜、大枣调和诸药。

朱维德先生谓之大青龙汤是掀云布雨,小青龙汤是驱水入海。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太阳病伤寒,脉浮缓,身不疼;因有水气之逗滯肌肉,故身但重,时或减轻;且无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证,并可推断应有烦躁等里热症状;故尓可用大青龙汤之发汗解表,以收利湿化水,清泄里热之功。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小青龙汤方

麻黄 (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 (炙) 桂枝 (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 (半升) 半夏 (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表邪未解,因而发热;内有水饮,停留心下(即胃),寒邪与水饮搏结,上逆则干呕;上凌于肺而咳或喘;水饮内停不能输布或渴;水饮留滞大肠,传导失司或利;水饮阻滞中焦,气机不通或噎;水饮停蓄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此是外有寒邪,内有水饮者也,治以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解:麻黄发汗解表;桂枝、甘草、芍药调和营卫,制止麻黄之发汗太过;细辛、干姜、五味子温化寒饮;半夏降逆化饮;诸药相合,外解表邪,内化寒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伤寒,心下之水气上凌于肺则咳而微喘;正气与寒邪相争则发热;水饮内停故不渴;治之以小青龙汤主之,外解寒邪,内化水饮;服后停留心下的水气化解,胃阳得以输布津液;惟津液不足亏虚者不及输布也,故不渴转为渴者,此是寒邪祛除,水饮已化,病欲解也。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桂枝汤方

桂枝 (去皮) 芍药 生姜 (各三两。切) 甘草 (二两。炙。)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助药力。取微汗。

太阳病,脉浮弱者,知邪未解,尚有邪束于表,仍应发汗解表;如中风者,宜用桂枝汤;脉浮紧之伤寒,宜用麻黄汤。此脉浮弱者,当作浮缓之解。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芍药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厚朴 (二两。炙。去皮。) 杏仁 (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应以汗法解表;若用攻下,表仍不解而邪入于肺,由肺气失之清肃而微作喘者,仍用桂枝汤解肌发表,并加厚朴、杏子宽胸理气,降气平喘。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太阳病,表证未解,治法不可用攻下,“下之为逆”,必会引邪入里传至阳明或少阳。外未解者,仍当祛邪,治之可如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

提示:本句为倒装,“宜桂枝汤”应接在“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句后。

太阳病,先用发汗,病未解除,又用攻下,若脉仍浮者,邪未除而病未愈,宜桂枝汤;浮脉主表,当以发汗解表,如用攻下会引邪入里而病不愈;现今脉仍浮者,邪未入里还在表,故而,治之当须解表祛邪,其病就可痊愈。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导读:“麻黄汤主之”应接在“此当发其汗”句后。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这是太阳伤寒证候,应“麻黄汤主之”。

服汤后病少瘥,正邪相争,阳被寒遏,其阳气顺势外发,倘若阳气胜者,即会出现“发烦目瞑”之象,即古人之云“药不瞑眩,厥疾勿瘳”者是也。

服麻黄汤后,剧者见鼻衄,随之得汗,身疼缓解,热退身和,此称衄解;所以会如此,盖“汗血同源”,即邪可汗出得解,惟素体之阳气旺盛者,其邪也可由鼻之衄血而解除也。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47)

“脉浮紧。发热身无汗。”是太阳伤寒的证候;若见鼻子之自然出血,即“自衄”后,太阳病的证候随之亦解者,这叫自衄作解。盖汗血同源,汗乃血中之津液所化,故邪可由汗出而解,惟阳盛者,亦可由衄而除也。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時。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48)

二阳并病,即太阳之邪未罢,阳明之热已炽;太阳病初得病时,先以发汗,邪重药轻,汗出不彻,邪气未除,因之传里转入阳明,见“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之证候;若太阳病证未除,虽是太阳、阳明并病,也不可用攻下的方法;“下之为逆”,因而引邪入里;盖由太阳病的证候较为轻微,故可“小发汗”而解。

假设面色发红成片并发热者,乃由阳气和邪气相持在表,治之仍应解表,或用药浴熏蒸帮助发汗;若发汗仍不透彻,汗出不足祛邪,阳气被邪气郁闭不得伸越,当汗出而没有出汗,病人出现烦躁,不知道何处作痛,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不着摸不到;肺气不利失于宣肃则气短,但坐不能躺下,这皆是汗出不透的缘故,只要继续发汗祛邪外出后,病就会愈也;何以知汗出之不彻,由邪阻脉道不流畅之“脉涩”,可知汗出之不彻底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脉浮数者,应是太阳病之表证,当用汗法治疗会病愈;若表证未解而反攻下之,结果必会损伤津液,致表虚里不足;证见身重心悸者,此不可再发汗也;当待到津液阳气自复后,则邪随汗出而解;究其因,尺脉“微”是里虚,须得阳气津液回复,表里俱实,足以祛邪,津液充盈自和时,便会自汗出而病愈也。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

脉浮紧是寒邪束表,当有身疼痛,治可发汗解表;若尺中脉迟者,不可再发汗;因为脉迟者,乃是营气虚弱、阴血不足,由此不能濡养筋脉而身疼痛也;今之虽见身疼痛,盖是尺中脉迟者,若再发汗,阴液外泄,营血更弱,后必导致阴阳俱虚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脉浮者,当示病之在表,正邪相争,即使有里证,亦要遵循先表后里的治则,可先发汗;如脉浮紧者,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与51条相同,脉浮示正气之抗邪,病仍在于外也;邪虽盛,正未虚,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数”是与缓相对而言,是紧字的代词。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导读:“宜桂枝汤”应置在“复发其汗”前面。

证见“病常自汗出者”,此是营气无邪,营气虽和,但邪束于卫而不能护外,以致营不内守,故“自汗出者”,谓之营卫不和谐也;盖营行脉中,卫循肌表,卫阳受邪,宜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使之邪从汗出;卫无邪束,营气自守,营卫得以调和而病会愈也。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导读:“宜桂枝汤”接在“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句之后。

病人之脏无他病者,即是无阳明与少阳之证候也;惟时发热自汗出而病不愈者,此乃卫气之不和,病在太阳之表也,宜桂枝汤;外有邪束,当先发汗解表则愈,不可用他法治疗;亦可理解为须在刚出现发热自汗出之时,就可以先用桂枝汤治疗。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当用麻黄汤治疗;倘若在服药后,不出汗,或已发汗,其邪仍未解者,病人常可见衄出血,麻黄汤主之;如果见衄之后,其邪尚未尽除者,仍当责之汗出之不彻也,还须再用麻黄汤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

导读:“宜桂枝汤”应在“当须发汗”句后。

太阳病伤寒,不大便已有六七日是有里证;“头痛有热者”是表邪未除;若其小便色清者,虽不大便六七日,当知之邪尚在表而未入里;其头痛有热者,治之当先发汗解表,宜桂枝汤。“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若是见小便热而黄赤短少,其头痛有热者,应是由不大便六七日致之里热内盛向外发越,熏蒸上犯清空之故也;虽有表证,但里急于表也,应先治里,主之以承气汤,通便导滞、清泄里热;由此可知,“头痛有热者”句后,应须添入“其小便短赤者”,“与承气汤”。

“若头痛者”,阳气旺、里热盛,两者相争,损伤阳络,必致鼻衄。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太阳病发汗后,表证已除,“半日”是代词,指没有过多久后,又出现烦热、脉浮数等证候,此示邪尚未尽,或复又新感邪气,仍宜用桂枝汤以发汗解表。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

大凡太阳病皆可发汗而解;如先用汗法,续后再用涌吐、攻下之法,终必会“亡血”“亡津液”;但若能得阳气自回,津液来复,“阴阳自和者”,其病必会自然痊愈。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59)

太阳病,应发汗而误用下法之后,表证未解,复又再发其汗,导致津液受损而“小便不利者”, 勿治之;虽是小便不利,亦慎不可再利小便,待到津液回复,小便自然通畅时,其病必会自然痊愈。

朱维德先生曾曰:“此处之‘小便不利者’,并非五苓散之蓄水证;乃是攻下之后,复又发汗,津液亏损而无以化源也,所以不可利小便。”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盖太阳病攻下后,复又发汗,必会出现“振寒脉微细”之证候,这是阴阳俱虚的缘故;阳虚失于温煦而“振寒”;里阳不足则脉“微”;阴津亏虚致脉“细”;此已是内外俱虚也。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同60条,医用攻下之法治太阳病,复再发汗伤阳,造成白天烦躁、坐立不安;夜晚反而安静,可以入睡;“不呕”是无少阳证;“不渴”是无阳明证;又无表邪之恶寒、发热、头痛等太阳证;脉“沉”是病在里,脉“微”是阳虚;“身无大热者”是肌肤无灼热之象;此皆由误下、误汗致阳气大虚,阴寒独盛之缘故也;盖白天阳气旺,已虚之阳乘阳旺之时与阴相争,故是“昼日烦躁不得眠”(不得宁静);但是到了夜间阴气盛,已损之阳气不敌再与阴相争,故而入夜反安静(眠安);形成“昼日烦躁不得眠(不宁静)。夜而安静(眠安)。”的阳虚阴盛局面;故之速当救逆,急服干姜附子汤,回阳温中,单刀直入;方乃由四逆汤去甘草的甘缓之性,以冀迅复其阳。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 (二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 (二两。炙。)人参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生姜 (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太阳病之证候,可有身疼痛,今于发汗后,仍然身体疼痛,脉不浮而沉迟者,当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脉沉主病之在里,迟为营血不足,卫气失于流畅;盖此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营血亏虚,经脉失于濡养,故身疼痛也。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觧:由桂枝汤之调和营卫;倍用芍药养营血之不足;重用生姜助桂枝汤解表;人参补气生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气血充盈,四肢百骸经脉气血流行通畅,身可不疼痛。本方治气虚血少,经脉气血流行不畅者是也。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 (四两。去节。) 杏仁 (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导读:本条为“发汗后。汗出而(表)无大热。不可更行桂枝汤。喘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发汗后,已汗出,身无大热,表邪已解者,不可再服桂枝汤;若邪热入肺,逼迫肺金,肺热壅盛而喘者;可用麻黄肃肺平喘;石膏清泄里热;杏仁宣肺化痰;甘草调中;即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清热肃肺,降气平喘。

由此可见,“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条文中,当有发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证候省略未提也。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太阳病,发汗太过,损伤心阳,心阳虚,心气亏,心中不舒,跃跃悸动而不得宁定,由之以两手交叉按捂心胸悸跃处以求平静者,当以桂枝甘草汤主之。方由桂枝温通心阳;甘草味甘性缓,甘缓守中,收摄虚阳。

先师朱维德先生常谓:“凡病喜按者,皆属虚证;如虚痛者,常喜按;实痛者,痛不可触而拒按也。”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 (半斤)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大枣 (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太阳病,发汗后,其人脐下跳动作悸者,欲作奔豚也;豚乃是小猪也,即是欲作似小猪之奔走状,且有气之逆上者,主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

因本有水气停蓄下焦,发汗后损伤心阳,心阳虚会引动水饮之上逆;故证为“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之状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解:茯苓淡渗利湿;桂枝甘草温通阳气;桂枝能平定冲上之逆气;甘草甘缓守中;大枣补益脾气。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 (半斤。炙。去皮。) 生姜 (半斤。切。) 半夏 (半升。洗。) 甘草 (二两) 人参 (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过多,阳气受损,虚阳不运,虚气涣散,滞而散逆不得宣展,故而腹胀;当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解:厚朴燥湿理气,宣通滞阻;生姜降逆散寒;半夏和中降逆;人参补益虚气,使之聚归;甘草调和诸药,甘缓守中。虚人气虚而滞懑作胀者,宜宣滞补气兼顾之;若非气虚则不可用人参;此方专治气滞并有气虚者。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 (四两) 桂枝 (三两。去皮。) 白术甘草 (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提示:本条为倒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应在“脉沉紧”句之后。

太阳病,若吐、下后,损阳耗液;由虚阳引动心下胃中之痰饮上逆,挟气之向上冲逆而胸满闷;上犯清空头晕目眩;脉沉主病里,紧为寒邪;故是病之阳虚而有痰饮者,当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若再发汗者,阳气更虚而导致水饮扰动经脉,可使身体为之振振摇动也。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解:本方可温阳化饮,利水降逆;方中茯苓淡渗利湿;桂枝温通阳气且平逆;白术健脾化湿;甘草调和守中,协助桂枝来复阳气。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 (各三两。炙。) 附子 (一两。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太阳病,发汗后,病未愈,反而更怕冷者,此乃阳气虚而失于温煦之故也,主之以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之组成,由芍药、甘草、附子三味药;以方测证,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应有脚挛急等阴虚证候;附子甘草辛甘化阳,当有恶寒、手足不温等阳虚证候;汗出太多,阴津受损,阳随汗越,阴阳两虚,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阴阳并补也;本条应比61条干姜附子汤证候轻浅。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 (四两) 人参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太阳病,已发汗,并又泻下之;表邪未除,证见昼夜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此与61条相比较,本条阳不足,阴亦伤,其烦躁不仅于昼日可见,夜间亦存在。

太阳病,发汗又泻下,阴阳两虚;阴虚指心阴虚,阳虚指肾阳虚;虚阳不靖而躁动;心阴不足、虚热内扰而心烦;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解:茯苓健脾宁心;人参益气生津;合四逆汤之回阳救逆;故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阴阳双补。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调胃承气汤方

芒消 (半升) 甘草 (二两。炙。)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煮两沸。顿服。

太阳病发汗后,伤阴损阳,卫外不固,由阳虚而致恶寒者,宜桂枝加附子汤回复阳气;发汗后不恶寒者,表邪已解;“但热者”是胃中实热,“实”是不大便之实;以方测证当有口渴、舌红、苔黄等症状;故可用调胃承气汤小和胃气,清泄肠中之实热。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五苓散方

猪苓 (十八铢。去皮。) 泽泻 (一两六铢) 白术 (十八铢。)茯苓 (十八铢。) 桂枝 (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太阳病发汗后,汗出太过,胃中阴液不足而“胃中干”;虚阳用事,扰犯心神,“烦躁不得眠”;如果口渴想喝水者,可与每次慢慢地喝少量之温水,使胃中津液恢复,令胃气调和则病愈。大汗后阳气亏虚,饮水过快、过多,虚阳不能温化水饮,每易致水饮停滞不化。如果有“脉浮”、“微热”的表证,“小便不利”、“消渴”的里证,当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布津。

外感表邪,正气抗邪于外则“脉浮”;正邪相争则“微热”;外邪入里,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消渴”是指口渴欲饮、饮不解渴,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解:方中猪苓、茯苓、泽泻通利小便,导水下行;白术健脾运湿;桂枝解表通阳,化气行水。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脉“浮”是邪在表,“数”是有里热;太阳病发汗后,或汗不得法,引邪入里,热与水气结滞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津液不能输布上承而“烦渴者”;当用五苓散外解表邪,内化水饮。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生姜 (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汗不得法,引邪入里,其热与水气结滞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津液不能输布,其“渴”而小便不利者,当用五苓散治之;“不渴者”,乃是水饮之未停留于下焦,而是停在心下胃脘;由膀胱气化输布津液之职司正常,故口不渴而小便通利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觧:茯苓健脾利水;桂枝通阳化气利水;生姜散寒化饮;甘草调和。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导读:“有表里证”接在“名曰水逆”句后。

中风发热,六七日表不解而出现心烦;因水蓄下焦,膀胱之气化失司,津液不能化生输布上承,故而“渴欲饮水”;但蓄水又拒之入饮之水,因之“水入则吐者”,此“名曰水逆”;故病之见既“发热”又作“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之“名曰水逆”证者,乃病是“有表里证”也,当用五苓散治疗。

朱维德先生说:“此病是属太阳腑证,由邪热入膀胱,气化失司并与水之相结也,亦名曰蓄水证。”

黄坤载曰:“中风发热。六七日经尽不解。而且烦渴思饮。外而发热。是有表证。内而作渴。是有里证。渴欲饮水。而水入则吐者。是有里水瘀停也。此名水逆。由阳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济水。正其所恶。两水莫容。自当逆上也。五苓散桂枝行经而发表。白术燥土而生津。二苓泽泻泄水。而泄湿也。多服煖水。蒸泄皮毛。使宿水亦从汗散。表里皆愈矣。”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75)

与64条一致,喜按是属虚证;由太阳病发汗过多,损伤心阳,心中空虚悸动不安;医者未切脉时,病人以两手交叉按捂心胸悸跃处以求平静;医生令病人咳嗽,但病人没有咳嗽,仍两手交叉按胸,这是病人两耳已聋而无所闻听也;何以至此,因反复发汗致阳虚,虚阳上冒,清窍被蒙之故也。

又汗后阳气亏虚、津液受损而口干;若饮水多后,阳不化水,水气停留中焦,肺气失于宣通亦必致喘。

虚阳外越,身体发热,用冷水浇灌之,因寒性收引,阳气失于敷布,肺气闭塞,因而亦会作喘也。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栀子豉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香豉 (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甘草 (二两。炙。) 香豉 (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生姜 (五两) 香豉 (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后,再服汤药或喝水,入口后即刻吐出者是水逆证;即74条水入即吐之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时不可再发汗。

“若更发汗”,必会呕吐泻下交作不已(有的注解说,仅吐而无下,视具体情况而定);盖由阳气向外发越,必会引动下焦蓄水向上冲逆而作呕吐;或不吐者,应是虚阳引寒入里乃作泻也。

朱维德先生曰:“吐泻交作是清浊之逆乱,藿香正气散主之。”

吐伤阳,泻伤阴;发汗吐下后,因病者之元气尚实,虽是阳气受损,但不致亡阳;由虚阳化热,扰犯上焦心胸,神舍不得安定,故见“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也,栀子豉汤主之。

朱维德先生又曰:“虚烦是由无形邪热所致之心烦,懊憹是心中烦恼不宁,莫可名状也。”

栀子豉汤方解:豆豉透热解郁;山栀苦寒清热;栀子豉汤清宣胸膈郁滞之虚热。若短气、心中懊憹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短气者是中气虚,栀子豉汤加甘草扶助中气,清热除烦。若呕吐、心中懊憹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由汗、吐后,虚阳化热,留恋上焦胸膈,虚热引动胃气上逆,故须用栀子生姜豉汤清热除烦,和胃降逆。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

“胸中窒者”是指胸中之堵塞不通也。盖由发汗后又经攻下,伤阴损阳;故使虚热留滞上焦,扰犯胸膈而烦热,郁结不宣而胸中滞满者,当用栀子豉汤主之;盖以清上焦虚热,疏化气郁之后,使胸中热泄气顺而诸证可解除也。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身热不去”此非指表邪之未解,仅是身有发热不除,但无恶寒、脉浮等诸证也。伤寒得之五六日,大下之后,阳气受损,虚阳化热,身热不去,热之郁结胸中而阻碍肺气输布,使之病人“心中结痛者”,乃病之仍“未欲解也”;此条虽比77条“胸中窒”更进一层,但亦当用栀子豉汤治之,以冀清热解郁化气之功。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厚朴 (四两。炙。去皮。) 枳实 (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下后,心烦乃虚热留恋胸膈而较懊憹轻者,当用栀子清上焦虚热除烦;又以下焦气机滞而不化,证见“腹满”、“卧起不安者”,应加入厚朴、枳实理气化滞除满;故栀子厚朴汤的方意是清热除烦、宽中除满。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0)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 (十四个。擘。)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太阳病伤寒,应用麻黄汤发汗;但医不用此法,反误用丸药(指当时流行的一种具泻下作用的丸药,如神丹、甘遂之类)攻下,证见“身热不去。微烦者”;此由攻下之后,虚热留滞胸膈,犯扰上焦之微烦也;下后又伤及脾胃阳气,中焦虚寒,以药测证,虽未提及,当有腹痛、腹冷、腹满等证候存在,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觧:栀子清上焦虚热;干姜温中焦、散虚寒。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81)

80、81条可互参。栀子性寒易致滑肠;原本中阳虚寒、大便溏薄之病人,虽有热扰胸膈之证候,亦应慎服栀子汤,避免腹泻之加重。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真武汤方

茯苓 芍药 生姜 (各三两。切) 白术 (二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太阳病已发汗,但汗出仍不解;证见“其人仍发热”,此“发热”并非表邪之发热,当是汗出过度,阳气亏虚,虚阳浮越于外之所致也。

发汗过多,肾阳虚损,使其水饮不化,以致水饮上逆于心下,引起“心下悸”;虚阳向上扰动清空致“头眩”;阳虚无以温煦经脉,见之“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乃是肌肉跳动致身体之似欲倒下不支之状者也;当以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解:茯苓、白术健脾化水;生姜化饮散寒;附子温补肾阳;白芍养营血、滋经脉;诸药组成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咽喉干燥者”是咽中津液不足,清道失于濡养;咽喉为肺之清道,汗津同源,津伤后发汗,阴液更亏,无以化源;故“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发汗必致有变证。

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84)

淋是指小便淋漓不尽、频数、量少;“淋家”乃指患淋已久之病人;淋家不可发其汗,汗出阴液更亏,虚热灼伤阴络,血内溢必见“便血”也。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85)

“疮家”是指久患疮疡之人;“痓”乃是指筋脉之拘急也;疮家外感表邪,虽出现身体疼痛之证候,慎不可用猛发汗之法;盖汗血同源,病人久流脓血,阴液受损,再强迫发汗则阴液更亏,筋脉失于濡养,必致牵强紧急,则为“痓”也。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86)

常易衄血之病人,阴血受损,不可发汗;若再发汗,汗血同源,更伤阴血;汗出后头额上不饱满,谓之“额上陷”;筋脉失之濡养则“脉急紧”;目失血之濡养,而转动视物不灵活者,曰“直视不能眴”;血不养心乃“不得眠”也。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87)

由诸多原因引发出血的病人,阴血亏损,不可发汗;若再发汗,必致阳气衰惫而有亡阳之变;故由阴阳俱虚而发生寒慄,使之身体振摇不已者也;此即是阴阳互根而阴损及阳之道理也。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88)

常易出汗的病人,再发汗太过,因汗为心之液,重发汗更伤心阳,故“必恍惚心乱”。小便后,阴中作疼者,这是津液亏损,阴中失于濡养也;可用“禹余粮丸”敛阴止汗,重镇固摄。禹余粮丸之方却未见也。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89)

病人素体阳虚有寒,复发汗,必使卫阳更亏虚;由胃中空虚寒冷,故使蚘虫随胃中上逆之气而出也,谓之曰“胃中冷。必吐蚘。”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本应发汗,复用攻下之法,这是错误的治疗;若先用汗法者,才是正确的治疗;本应攻下,今以发汗之法,亦是错误的治疗;如先用攻下之法,才是正确的治疗。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导读:“救里宜四逆汤”句应接“急当救里”句后。

太阳病伤寒,医用攻下后,遂至大便下利,清冷不止、完谷不化;虽有身体疼痛之表证,但里急于表,急当救里,宜四逆汤回阳救逆。伤寒攻下后,若里和“清便自调者”,但仍有身体疼痛之表证,急当救表,应以发汗为治,宜桂枝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92)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病发热头痛”当是有太阳表证;医以发汗后,若病仍未除,脉当浮而今反沉,沉是病在里,故“身体疼痛”是里虚所致,慎不可再发汗;表里同病,里急于表,应先救里;救里当用四逆汤,以冀回阳救逆也。可与91条互参。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93)

太阳病,先攻下是误治,病必不愈;下后,若表未解,仍再发汗,必致表里俱虚,因而使其人致冒;“冒”者,乃是头脑之昏沉晕眩与视物之不清者也。

盖攻下本已伤阴,复以发汗必伤阳气,阴阳俱虚,虚阳上越,故使其人因致冒也;但“冒”者,因虚不甚,阴液自复,虚阳平潜,正气胜而汗出邪却,故使之表气得和则病可向愈也。若有里证,脉实苔垢秽,肠中有积滞者,当以下法再治之。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94)

太阳病未解,当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证候;因由邪遏正气,脉道中之气血运行失畅,乃使“脉阴阳俱停”之也;故“脉阴阳俱停”者,可理解为“脉阴阳俱停”而不搏动之也;亦有人理解为“脉阴阳俱微”;先师朱维德解作为脉阴阳俱微浮;总之是脉之搏动不正常也。

正邪相争,正气胜,欲作汗出,身体必先战慄振动后,随之汗出而解;此振慄者,古人称之谓战汗,是邪解汗出前之一种现象;正气胜邪,汗出邪却,脉复如常而病解也;“但阳脉微者”,即寸脉微而浮者,当先汗出而解,宜桂枝汤或麻黄汤治之;“但阴脉微者”,即尺脉微而实者,里热炽盛,燥屎内结,应下之而解,宜与调胃承气汤,清泄里热、小和胃气。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是中风;风邪束于肌表,卫阳不得伸展,曰卫强;卫失外护,营不内守,故使汗流自出者,曰是荣弱;若此证候之欲得疏散邪风者,宜与桂枝汤调和营卫。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升。洗。)甘草 (炙) 生姜 (各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伤寒或中风五六日,正邪相争,邪入里(半表半里)则感寒冷,正胜邪退则发热,寒冷时不发热,发热时不寒冷,寒热交替而作,称之为“往来寒热”;胁为肝之分野,肝胆互为表里,邪犯肝木,“胸胁苦满”也;脾胃运化失常“嘿嘿不欲饮食”,“嘿嘿”是静默不欲言;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喜呕”;气机阻滞化热扰犯心神乃“心烦”;邪热仅留胸胁未犯及胃则“或胸中烦而不呕”;邪热郁结,津气不得流化则“或渴”;邪气入腹则“或腹中痛”;邪气郁结胁下则“或胁下痞鞕”;少阳三焦失司,水气不得疏通,停于胸中则“或心下悸”;邪气停留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是太阳病之证候未尽罢;邪气犯肺则“或咳者”也;凡见上述诸证者,当以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解:柴胡疏解少阳、半夏辛开、黄芩苦寒清热,合之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人参扶正祛邪;生姜、甘草、大枣调和营卫,益气和中;因之谓曰: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枢机之剂也。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小柴胡汤之证候;但见一证,不必悉具,即可与服小柴胡汤;学读者当细究熟记之,其加减之法,亦当遵循之。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平素体弱之人,因气血不足,腠理失之固密,邪气直入少阳半表半里,邪气与正气相搏结,留滞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交替发作;肝气犯胃,胃气失和,故“嘿嘿不欲饮食”;肝为脏,胆为腑,肝胆互为表里,胆位居高于肝之上,肝气不通,故痛在下方(胁下);邪犯肝胆,肝气不调,故使邪高痛下,此由胆气之失调,故使之胁痛不和者也;又若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呕吐者也;凡此当以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后,口中作渴者,病邪入里化热,转属阳明,小柴胡汤已不可再服用,当以法治之于阳明也。

条文中有“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之描述,汤中并有人参、甘草之扶助正气;由此可知,小柴胡汤是从正虚而邪入半表半里着眼,和解枢机,驱邪外出之方剂也。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病已得之六七日,“脉浮弱”、“恶风寒”,证属太阳病;脉“迟”是有寒而病在脏;故“脉迟”、“手足温”者,证属太阴虚寒;治之以桂枝汤合理中汤主之,外解太阳表邪,内以温中散寒治太阴。如不用此法,医反接二连三用攻泻之法,脾阳更虚而“不能食”;土虚木乘,肝气郁结致“胁下满痛”;阳气亏虚,湿阻不化,熏蒸于外,“面目及身黄”;湿滞膀胱经脉“颈项强”;湿浊下注,膀胱气化失司“小便难者”;此皆非柴胡汤证也。

倘若不温中阳,化湿滞,散表邪,反误以为是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治疗;盖小柴胡汤中黄芩苦寒,服后脾阳更虚,水谷运化失常,其“后必下重”(指大便时肛门重坠感)也。

“本渴饮水而呕者”,小便不利是水逆证,当用五苓散治疗,非柴胡汤可与也;湿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食后胃气不降,气逆而上,发为呃逆,即“食谷者哕”也,柴胡汤不中与也。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伤寒四五日,病见桂枝证之“身热恶风。颈项强。”乃是太阳表邪未尽而势已轻;“手足温而渴者”,邪渐传里,初入阳明,虽有里热,但未炽盛;更见“胁下满”者,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经也;三阳证候并存者,谓之并病,当可先治少阳;盖少阳病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故与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小建中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芍药 (六两) 生姜 (三两。切。) 胶饴 (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太阳病伤寒,浮取脉涩,重按脉弦;“涩”是气血虚而不流畅;“弦”为阴寒盛;阴寒内盛,气血亏虚、运行不畅,两者相合,致之腹中拘急作痛;虽有太阳表证,但里急于表,应先治里,宜小建中汤之温中回阳救逆;药后腹痛愈而外证未除,邪入半表半里,出现少阳证候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101)

太阳病之伤寒或中风,久而不解,传入少阳,有柴胡汤证候,但见一个证候,就可用柴胡汤之治也,不必所有证候都具备;如见柴胡汤证而以下法治之,必会引邪入里;下后若未转入阳明,仍有少阳柴胡汤证者,可复与柴胡汤;服后正胜邪退之际,必出现“蒸蒸而振”(即寒战高热,乃是正邪相争,正胜邪却而汗出病愈前的一种证候),随之发热汗出而解也。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动不安而烦躁者,小建中汤主之。“心中悸”非水饮内停之心悸,乃是心阳虚、心气亏损所致;“烦”非膈中虚热留恋之心作烦,乃营血亏虚,虚阳用事,扰动心神“而烦者”也;故用小建中汤主之,温阳扶正、建立中气以和阴阳。

太阳病。经过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大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芍药 (三两) 半夏 (半斤。洗。)生姜 (五两。切。) 枳实 (四枚。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太阳病,经过十余日,病邪势已传入少阳,治当和解枢机;但医者反接二连三攻下之,必会致坏病也;若过四五日后,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服后若呕吐不止,心下(胃脘)紧急不舒,郁郁而微作心烦者,此乃少阳之邪仍然未解;如见邪已传入阳明而有里热蕴结之大便不通者,可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清阳明之里热实邪,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解:由小柴胡汤除去甘草人参之益气守中;仅以柴胡、半夏、黄芩、生姜、红枣之和解少阳;再加芍药、枳实、大黄之导滞通下、清泄里热。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104)

柴胡加芒消汤方

柴胡 (二两十六铢) 黄芩 (一两) 人参 (一两)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一两。切。) 半夏 (二十铢。本云。五枚。洗。)大枣 (四枚擘。) 芒消 (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导读:此条应为“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此本柴胡证。已而微利。知医以丸药下之。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此非其治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潮热者。实也。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伤寒已有十三日未解,证见胸胁满而呕,日晡(即傍晚时分)而作潮热,乃是病已传入少阳之柴胡汤证;设大便不通者,当用大柴胡汤之和解通里;今未用而却见微微作利者,当知医者见大便不通,而曾以丸药攻泻之;惟丸药力薄,“下之以不得利”畅也;故今之“反利者”,乃治法之不当,病必不愈,先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其潮热未除之有里实者,主以柴胡加芒消汤之和解少阳、清泄阳明也。

柴胡加芒消汤方解:小柴胡汤者,和解少阳也;加入芒消咸寒软坚,此条比之大柴胡汤证候较轻也。

伤寒十三日。过经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05)

伤寒十三日,病邪已由太阳转入阳明,因里热内结而肠中有燥屎,证见“讝语者”;当用承气汤类通下荡涤、清泄里热。

倘若小便通利者,大便当鞕;今之反有大便下利,但诊切脉象调和者,此非有病之下利;知是医者见便鞕,而曾用丸药攻下之;无奈丸药性缓力薄,故不足以通泄里实而反下利也;此乃不正确之治疗。

倘若病人因病自下利者,切脉当有“微厥”(脉微四肢厥逆)之变化;今未见此脉象者,知是里热内实未除,当以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 (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 (四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芒消 (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提示:此乃太阳病蓄血之轻证,由邪热入里与瘀血结于膀胱而致“其人如狂”。

太阳病,邪尚未解,热传入里与瘀血相合,结于膀胱;病者躁扰不安,其状如发狂;若得自然下血者,因下后热邪与瘀血分离,故病可自愈;若未见血之自下,外证又未除者,虽是其人如狂,亦不可以攻下也,应当先解其外;外解后,但见少腹紧急不和而蓄血未除者,乃可攻下瘀血;宜桃核承气汤主之,俾邪热与瘀血分离。

桃核承气汤方觧:大黄、芒消、甘草 (即调胃承气汤) 清泄通里;桃仁活血下瘀;桂枝疏邪解表。

朱维德先生曰:“病在下焦者,药必饭前空腹服。”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讝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 (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 (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去皮)茯苓 (各一两半) 半夏 (二合半。洗。) 大黄 (二两) 牡蛎 (一两半。熬。) 大枣 (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伤寒八九日,外有表邪,不可下;下后即成坏证,阴阳俱损,虚阳浮越,化热内扰,“胸满烦惊”;津液亏损,下焦无以化源,“小便不利”;邪热扰乱心神而“讝语”;气血受损,气机不畅,“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此皆因误治邪陷入内而阳虚阴伤,虚实夹杂,少阳枢机不和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解: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桂枝、龙骨、牡蛎、铅丹、大黄、茯苓组成。柴胡和解少阳;黄芩清肺热;半夏除满;桂枝调营、疏解表邪;生姜、红枣和中健脾;人参扶助正气;大黄清胃热;铅丹重镇安心;茯苓利水宁心;龙骨、牡蛎镇摄浮越之虚阳。

伤寒腹满讝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108)

伤寒,寸口脉浮而紧,麻黄汤主之;证见“腹满讝语”是阳明里实证;若无表证时,当以承气汤治之。

寸口脉浮而紧者,其脉可作弦解,弦属肝脉;腹满讝语当是病在阳明胃家,脾胃同属于土,故亦可曰是脾病;土病得肝脉,故谓肝乘脾,名曰纵;纵是直,相顺而克,如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即由我克者名曰纵;所以木克土乃属肝家病,治应刺肝之母穴——期门穴。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109)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自汗出。”本是桂枝汤证,乃属表邪未解;但见“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者,此实是五苓散证;条文虽未指出小便之不利,但从“小便利。其病欲解”之句中,可知已曾用五苓散之治小便不利,并得小便之通利,故其病亦随之解也;而以下条文可能脱落,存疑待解。

金本克木,今之由肝脏气旺,肝反乘肺,逆向而反克,肺金受病,名曰横;故而肝反侮肺者,可刺期门。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讝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110)

太阳病,二日反躁,既有太阳证候,又见烦躁坐立不安,外有表寒内有里热,大青龙汤似相合宜;医者未识其证,反用火法(烧瓦) 熨其背部,逼迫使之汗大出;但邪仍不解而火热入胃,灼伤胃中津液,致人烦躁不安,大便鞕,甚者必发讝语,当用调胃承气汤;若病十余日后,胃中津液来复,输转大肠,证见身体振振摇动,大便自然通利者,乃阴复阳和,病将欲愈也。

另一情况是熨其背后,汗大出,但阳虚于下,当从腰以下无汗;津液耗竭,膀胱气化失约,阳气虚,欲小便不得或反欲失溲;胃失和降而作呕;下部阳虚,足下恶风;大便鞕者,小便当数而多,今小便不数又不多,此是肠中津液有回复之象;待得大便通畅时,头会突然作痛,足心必发热,乃是谷气向下流动,而阳气亦随谷气下达的缘故也。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111)

太阳病中风证,若用火法求得发汗,盖风邪受到火热逼迫,导致气血循行失却常度;风邪与火热相互交炽,外发熏蒸身体肌肤呈黄色;热盛迫血于上易致衄血;由阴津之不足,故使小便难出;阴虚阳惫,气血不足,身体得不到滋养而枯燥;由虚阳上乘逼迫,故使其头部会有汗出,齐颈为止(“剂”通“齐”);气化失疏,腹中胀满而微喘;若不大便者,必致胃热里实而作讝语,口干咽烂;甚者胃气失降而作哕;此病已被误治,阴阳之气俱亏损,手足躁扰而乱舞,捻衣摸床,变证蜂起,危象殆至;证虽虚极,如若津液自然来复,小便得之通利时,可以判断其人尚有生机而可治。

本条是阳邪亢盛,阴液涸竭,当急回阴液为首先;如若倘存一分津液者,可从小便之自利而判及仍有一分生机,其人可治也。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牡蛎 (五两。熬。) 蜀漆 (三两。去腥) 龙骨 (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伤寒脉浮,病仍在表,当以汗法解之;今医用火法,即薰熨逼迫汗出,伤津劫液,终必亡阳而虚阳扰动心神,滋变惊狂卧起不安者;当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重镇潜阳,安定神志。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觧:盖亡阳者,急当回阳;故以桂枝、甘草辛甘温通心阳;去芍药以单刀直入;蜀漆通泄阳热;龙骨、牡蛎重镇潜阳;甘草、生姜、红枣调中和营。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113)

病之证候似伤寒,但脉并不弦紧反见弱,脉弱是阴血不足,必会口渴;如用火法以求发汗,必致里热熏蒸而神昏讝语;弱脉若见有发热兼脉浮者,虽虚仍是有表邪,还当应用汗法解之,病才可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114)

导读:此条为“太阳病。到经不解。不得汗。其人必躁。以火熏之。必清血。名为火邪。”

太阳病,已到该解除之时日,但仍不解,不得汗出;阳热郁结,其人必躁扰不安;若再用火法薰之逼迫出汗,火热灼伤阴络,络损必使大便出血,名为火邪。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115)

导读:此条为“脉浮热甚。此为实。而反灸之。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太阳病,脉浮、发热甚者,乃邪束于表,此为邪实证,当用汗解;艾灸可温里治虚寒,邪实者,若灸之,乃是以补虚之法治实证;阳络被火热灼伤,络损血溢而吐血,津伤咽燥亦必至之也。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116)

病者脉象微数,乃是阴虚而有内热,当用滋阴养血之法,慎不可误用艾灸发汗;因艾灸为火邪,火邪内逼使热更甚,心烦躁扰不安,虚者更虚,实者更实,使营血在脉道中流行失其常度;艾火之力看似微弱,内攻却非常有力,每致伤筋损骨,营血难以复原也;脉浮者,邪仍在表,当从汗解;若用艾火灸之,邪不得汗解又无出路,因之火热更甚,津液亏损,病人从腰以下重着、沉坠、麻痹,此由火攻而致之变证者,名为火逆;若病自解者,津液来复,阳气自回;然此阳因是虚阳,故必先见心烦,烦后乃得汗出而病解也;何以知之?脉浮者,知邪在表,仍有外出之机,故可汗出而解也。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117)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 (五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生姜 (三两。切。)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用烧针法发汗,针处因受寒邪侵入,气血凝滞血脉,肤色赤而肿如核状;若烧针后,因寒邪引动下焦之水寒上逆,必发为奔豚;证见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者,可内服桂枝加桂汤,疏邪散寒;加桂乃平定冲上之逆气,故在桂枝汤中的本是桂枝三两的基础上,再加桂枝二两,合之为桂满五两,重申桂枝的温阳通脉,平定逆气之功用;但也有历代注解说,应是更加肉桂二两,乃温下焦肾阳以化水饮;内服桂枝加桂汤,还应并以艾灸之法,外治肿核处,温通血脉、调和气机。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8)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 (一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牡蛎 (二两。熬。) 龙骨 (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病之以泻法攻下之,已是为逆;再用火法攻治,因其烧针之热使津液受损,阳气虚微,虚阳上冒浮越尔犯扰心神,变作心中烦躁不安者,应以回阳为先;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解: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龙骨、牡蛎重镇潜阳;故而本方可收温复心阳、镇摄浮阳之功也。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119)

太阳病伤寒证,应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如果使用烧针之法,逼其出汗是错误的治疗;寒邪非但不从汗解,反被火迫内陷化热,犯扰心神,必会产生惊恐不安之变证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120)

太阳病,邪束于表,必有恶寒发热之证候;今反不见恶寒发热,仅见自汗出,诊脉得之关上细数者,知是由医者误吐后之胃阳虚而躁动之变证也;盖脉细为阳虚,数为热,关属中焦脾和胃;误吐之后一二日,因胃阳受损并不重,腹中尚能知饥但不欲食;三四日误吐者,胃阳更虚,胃中虚冷,不喜食糜粥;盖由胃阳虚热之躁扰,欲食冷食,食之因胃寒阳虚而不能运化,故朝食暮吐;此皆是由医者误吐后,伤损胃阳之故也;若以温中暖胃法治之,尚可回复,病不为重,故曰小逆。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121)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太阳病,当以汗解为法;今之以吐为治,若太阳病未愈者,仍当恶寒;今却反不恶寒,不欲穿衣,心中烦闷不安者;乃由误吐后伤损胃气,胃中津伤,虚阳化热,故使扰动不安而起之内烦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122)

提示:“不能消谷”在“以胃中虚冷”句后。

病人脉数,数主有内热,当能食而易消化谷物;今食之反作吐者,此是由汗出不当,伤损阳气,胸膈之正气虚弱乃致脉数也;但由此数变生之热,乃是虚热也;故其胃中仍是虚冷,因之不能消化谷食而作吐也。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123)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出现“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者,此似小柴胡汤之证候,但实非也;必由误下致大便溏,邪热入内,结于肠胃,故见“腹微满。郁郁微烦”;证候虽似阳明病,其实是由先此时之大吐大下引起者也;故可与调胃承气汤以小和胃气、清泄里热;若非邪热结于肠胃者,慎不可与调胃承气汤。

“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经过询问病人后,知呕由误吐下过度而起,故此病候非柴胡汤证也。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抵当汤方

水蛭 (熬) 虻虫 (各三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 (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 (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未解者,当脉浮;今脉不浮反见脉微而沉,微是阳虚,沉者病入里,邪陷入内当作结胸证候;今未作结胸,却见“其人发狂”、“少腹鞕满”而“小便自利者”,此非热与水结;究其因,其证是太阳病热邪与瘀血相结在里,由于其位是在下焦膀胱,故属膀胱蓄血证也;治当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今之以抵当汤者,可攻下瘀血,俾热与瘀分离则病愈。

抵当汤方解:方中有水蛭、虻虫,皆是食血虫类,取其吸血之性用以祛瘀;桃仁破瘀;大黄清泄通下且化瘀。

朱维德先生讲课时曾曰:“抵当汤本名至掌汤,是古名,后传之名曰抵当汤。”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125)

太阳病,身肤发黄,脉沉结,病之在里也;由下焦之失于通达调畅,故使少腹鞕满绷紧;若小便不通利者,此为里无瘀血积滞之五苓散证;若小便通利,其人狂躁不安者,当是热邪与瘀血蓄结膀胱之缘故也,属蓄血证,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证候: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抵当丸方

水蛭 (二十个。熬。) 虻虫 (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 (二十五个。去皮尖。) 大黄 (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太阳病伤寒,发热未解,若膀胱蓄水证之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小腹满而小便反利者,为膀胱蓄血证也,治之当下瘀血;盖病之轻者,证之未见如狂或发狂,故宜药性缓和之抵当丸下之即可,不必用他药。

抵当丸组方与抵当汤相同;因蓄血之证候轻,故药量亦轻;方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泛丸组成。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

导读:本条应为“太阳病。以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太阳病,若喝水过多,因阳气虚而不能化水,终必引作水饮之内停也;若小便利者,乃水停于心下,故必心下悸;若小便少者,乃水停下焦之膀胱水气不化也,故使少腹急迫而不舒展者,谓之里急之苦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