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RI由Lauterbur在1973年首先提出,与普通X射线或计算机层析成像相比,核磁共振成像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有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MRI由Lauterbur在1973年首先提出,与普通X射线或计算机层析成像相比,核磁共振成像的最大优点是它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具体来说具有以下优点。①无损伤、无侵入:MRI所用到的静磁场、梯度场切换以及相应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射频电磁波对生物组织、活体不会产生任何可观测的损伤;并且MRI可在不使用外源性造影剂的前提下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保持对被检查对象的无侵入。②多参数成像:MRI技术可利用它的多参数方法进行成像,例如自旋密度、横向弛豫时间、纵向弛豫时间、化学位移、扩散系数、血流速度等参数。③多核成像:MRI利用核自旋的磁共振信号成像,理论上所有非零自旋的核都能用来成像。例如氢(H)、碳(C)、氮(N)、磷(P)等。④可观察心脏和血管结构:血管造影技术目前可以显示一些较大的血管。⑤可进行介入MRI治疗。⑥可提供代谢、功能方面的信息。

正是这些优点造就了磁共振检测手段的多样化。但是MRI技术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成像速度较慢,这是MRI的主要缺点;和CT一样,MRI也是解剖性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凭核磁共振检查仍然难以确定,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的资料;空间分辨力不够理想;由于强磁场的原因,MRI对诸如体内有磁金属或起搏器的特殊患者不能适用等。

随着MRI相关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无创伤性和多参数成像已经成为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它的不足之处正在逐渐得到修正和改善。现在,MRI已经成为医学诊断中的常规方法和手段,并且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仍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