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爆炸中的放射性沾染有哪些类型?

核爆炸中的放射性沾染有哪些类型?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造成空气、地面、露天水源、人员体表和各种物体表面的污染,称为放射性沾染。在严重核事故中,如核电站爆炸,外泄的放射性物质随风飘移逐渐沉降,也会发生放射性沾染。在烟云飘移过程中,如果遇上雨雪天气,这些放射性物质会被雨雪黏附而加速沉降,致该地区地面沾染加重,但沾染区面积相应减少。

核爆炸时,核裂变碎片和未裂变的核装料被高温融化,并与爆区尘柱物质和弹体或包壳物质混熔在一起,冷却过程中这些物质逐渐凝结成放射性微粒,受本身重力和风力的作用,逐渐沉降到地面和物体表面,这些放射性微粒称为“放射性落下灰”,简称“落下灰”。由此造成空气、地面、露天水源、人员体表和各种物体表面的污染,称为放射性沾染。在严重核事故中,如核电站爆炸,外泄的放射性物质随风飘移逐渐沉降,也会发生放射性沾染。核爆炸、放射性落下灰和核事故放射性物质沉结后可从体外照射人员形成外照射,落下灰还能通过吸入、食入、伤口创面吸收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放射性内污染。

放射性沾染包括地面沾染、空气沾染、水沾染、食物沾染、装备沾染和人员沾染。不同的沾染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

(1)地面沾染:包括核爆地域沾染区(爆区)和烟云径迹地带沾染区(云迹区)。一般来说,地爆时地面沾染重、范围大,而空爆时地面沾染较轻,范围较小。爆炸当量越大,离爆心越近,地面沾染越重。

云迹区地面沾染时近爆心处严重,随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在云迹区中心轴线(又名热线)处最高,距热线两侧逐渐降低。爆炸当量越大,云迹区范围越大。在烟云飘移过程中,如果遇上雨雪天气,这些放射性物质会被雨雪黏附而加速沉降,致该地区地面沾染加重,但沾染区面积相应减少。

(2)空气、水和食物沾染

①空气沾染:主要发生在落下灰和放射性物质沉降过程中,持续时间很短。但人员、车辆及大型兵器在干燥的沾染地面活动,或地面风较大时,可能造成空气污染度因扬尘而增高数倍至上百倍。

②水沾染:露天水源(江、河、湖、井、泉)的沾染程度主要与落下灰沉降量、表露面积、水的深浅、流动快慢及落下灰颗粒大小和溶解度等因素有关。在落下灰沉降过程中或沉降后不久下雨,雨水的沾染程度较重。

③食物沾染:多数情况下,包装完好的食物只是容器表面或包装物表面被污染(如罐头、饮料)。堆放的无包装粮食,在未倒翻前,仅表层5~7厘米部分可能受落下灰污染。暴露散装食物的沾染程度与落下灰沉降量直接相关。爆后带入沾染区的食品,只要无严重扬尘,沾染就很轻。

(3)装备沾染:暴露在沾染区内的车辆、武器、装备等,在落下灰的沉降过程中会受到较重的沾染。在沾染区运动的车辆和大型兵器、机械会受到扬起的放射性尘土沾染,沾染程度与该地区照射量率高低、道路干燥情况或泥泞程度、运动速度快慢等因素有关。此外,装备受中子照射可能产生感生放射性。

(4)人员沾染:放射性沾染除使人员发生外照射损伤外,暴露人员若正处于落下灰沉降过程中,体表暴露部位特别是毛发部和服装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沾染,严重者如不及时洗消,皮肤可能发生β射线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