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切脉体“仁”

切脉体“仁”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拟置身于儒与医的连接处,从“知仁”和“体仁”方面叙述“仁”对中医脉学的探索之道。上蔡谢良佐给明道切脉时,程颢一以贯之,近取诸身,善于启迪学生,有感而发,渊源流出一个“切脉体仁”的学案,话头自此落下。程颢说“切脉体仁”指医家通过切脉能够从人的脉象与四肢百骸的关系中体会出“仁”的道理。“仁”可以使人指下更敏感,诊法即是在体仁。

主讲人 王鹏

“仁”是儒家推崇的最高原则和境界,长期以来这个概念一直作为道德标准和精神修养,仅限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使用。本文以宋学为中心,挖掘“仁”的内涵,使之在自然科学领域绽放光彩,指导中医脉学研究。我想打通“儒学”与“中医学”的界限,当然这里是指思想界限,将儒家修身的“仁”化为中医诊断学的内容。

“仁”是儒家思想崇尚的理想境界,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丘将“仁”定义为“爱人”,视为自己世界观的核心,主导儒家思想,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尤其是《论语》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论述,主张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个人来成就这一事业。笔者拟置身于儒与医的连接处,从“知仁”和“体仁”方面叙述“仁”对中医脉学的探索之道。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我们对“仁”的理解遵从传统儒学精神,但同时有自己的专业视角。两千年来,在诸多对“仁”的解释中,北宋五子中程颢程颐极具疑古求新精神,他们“切脉最可以体仁”的观点非常引人注意,此语原始记载于《二程遗书》卷第三:“尝见显道先生问此语,云:‘是某与明道切脉时,坐间有此语’”。上蔡谢良佐给明道切脉时,程颢一以贯之,近取诸身,善于启迪学生,有感而发,渊源流出一个“切脉体仁”的学案,话头自此落下。

至南宋朱熹整理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切脉可以体仁,是心诚求之的意思?还是切脉是仁?那脉是仁?”朱熹回答:“切脉是仁。”朱熹对于“切脉体仁”的道理是这样认为的,切脉与观鸡雏,皆可观仁,因凡物皆可观,脉是血气周流,切脉则便可以见仁,脉理贯通乎一身,仁之理也便体现出来。鸡雏饮啄自如,未有所谓争斗、侵凌之患者,只此便是仁,小小之物,生理悉具。同理,脉动是升降、来去的复合体,代表人体脏器定位和病因病机,何尝不是“生理悉具”呢?又何尝不能从中体仁呢?以脉体仁,作为我们后人如何理解,作为中医从业者又如何理解,这里,朱熹没有说,二程也没有说,我姑且说一下我的理解。

一、论述脉学基本原理

程颢说“切脉体仁”指医家通过切脉能够从人的脉象与四肢百骸的关系中体会出“仁”的道理。他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须是质诸天地,考诸三王而不易之理”,“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圣人,仁之至也,独能体是心而已,曷尝支离多端而求之自外乎”,故能远取诸物,近取诸人,从人身自言。儒家对于人整体观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说:“此等事最切于身,然而人安然恬于不知。至如人为人问‘你身上有几条骨头,血脉如何行动,腹中有多少藏府’,皆冥然莫晓。今人于家里有多少家活屋舍,被人问着,己不能知,却知为不智,于此不知,曾不介意,只道是皮包裹,不到少欠,大小大不察。”

他进一步解释切脉独取寸口的道理,这里说明一下,此处是儒生对脉学原理的解释,而非医家自言,“人有寿考者,其气血脉息自深,便有一般根深蒂固的道理。人脉起于阳明,周旋而下,至于两气口,自然匀长,故于此视脉”。

二、“仁”是脉学主体修养

从孔丘立论开始,“仁”就含有对主观道德修养的意义,切脉体仁,主要就是做到感受脉象。医者对“仁”的领悟和实践,应从感觉和直觉说起,所谓“仁”,重要的是对外界有所知觉,这是第一位的。明道又云,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这是比较恰当的理解。“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对自身都麻木的状况,又怎么能够对外界产生感知呢?对此,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胸中不仁,指下无脉”,这是我的结论,也是此篇文章的论点之一。这里是强调脉诊主体的素养。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是在强调脉诊主体的功夫。“仁”可以使人指下更敏感,诊法即是在体仁。诊脉者的修养并非只有“持脉之道,虚静为保”,一则虚静有时不易做到,二则执着虚静易落为顽空,“指下体仁”也应算作一条,敦笃虚静者,仁之本。内心充满仁,不轻妄,则是敦厚也;无所系阂昏塞,则是虚静也。大家总找不到脉学之门大概就是心中无“仁”的缘故。

三、意志不进,精神不治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意思是脉学、中医、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外务与己没有挈和,一气并未贯穿,如此不会有所得。

《素问·汤液澧酪论篇》有论:“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以诊脉经验而言,意识与脉动结合的程度决定了获得脉象信息的多寡。随状态和用心程度不同,有时我们诊脉,会发现自己的意志进不到脉中去,无法与脉密切结合,自然也就无法获得脉诊的信息。这时只有“反身而诚,乃为大乐”。对大多数人来说,诊脉功夫是一个“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不断更新、持之以恒的过程。如若反身未诚,那么人的意识与脉象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无法相合。

四、一以贯之

所以儒家所说“正心诚意”不是说说而已,里面是真有功夫的。意诚而后心正,然后才能格物致知,把人心发在外物上,体察所谓“物理”。人的思想,贯穿外物,叫做“一以贯之”。

一个概念、一个哲学范畴如何影响人的身心,譬如“仁”,真的有可能化为技术吗?我们指下的脉学,诊断的是八纲,会联系到伦理道德范畴的“仁”吗?答案是肯定的,少林药局已经做出回答了。少林禅医的禅是什么?怎样发挥医疗作用?哲学概念直接用作诊疗可行吗?

少林禅医药,是在古印度佛学“医方明”的传承和中国传统医药学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实践融合后形成的医药学创新流派。它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以“因果”“禅定”为基础法门,以默照冥想、呼吸、导引、气血、经络、藏象等学说为基本理论,运用“观想”“气化”“导引”“点摩”等基本手段进行诊断、治疗、调养,其中还结合食疗及诸物百草疗法配合运用。中国禅宗祖师一直善于运用禅修般若来治疗人们的身心疾病,而少林历代高僧则在运用、吸纳中外各医药方家长处的基础上,总结、完善了禅医药治病的原理和法门。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所以,“仁”在于心,化于指下,就是脉诊功夫。

下面是讲课过程中大家讨论的精华选段。

张铭明:切诊时摒弃“外缘”,凝敛“神志”,这是个慢功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