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系统紊乱中医辨证

免疫系统紊乱中医辨证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对免疫的认识不像现代医学那样具体,但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所记载。18世纪中叶,种痘新法传播到欧亚各国,为“人工免疫”预防接种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再如,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紊乱的血管炎类疾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调节阴阳、引火归原、寒温并用、水火共济等立法,常可收到良好疗效,说明这些立法指导下的用药,在免疫失衡中起到调整作用。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对免疫的认识不像现代医学那样具体,但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所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明确提出了致病因素(即邪)与人体抵抗力(即正气)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一相互关系,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即通过增强人体免疫力以消灭病原体的法则,体现了“抗感染免疫”的原则。这种中医的免疫学认识一直指导着我国2000多年来的医学实践,并在后世医书中不断充实,如晋代葛洪著《时后备急方》中记载:“疗猁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即用狂犬脑髓干粉涂敷伤口治疗狂犬病,阐述了早期的人工自动免疫方法。明代《普济方》中记载“其土人不无所受”,描述了当地居民对疟疾具有免疫力的情况。从宋代我国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至明清年间《免疫类方》《种痘新法》等书相继问世,使这一中医预防免疫技术更趋完善。18世纪中叶,种痘新法传播到欧亚各国,为“人工免疫”预防接种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临床和实验室的观察与研究,逐步明确了中医学各种证的免疫改变或失调的特征,并据此证所立治法、方药,可促使其免疫失调的恢复;同时逐渐阐明各种单味中药或复方制剂对免疫调整作用的机制,在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相互融会贯通,从而在免疫领域中使中西医理论与治法相辅相成,进一步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和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1.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免疫自稳机制的关系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内容虽多,其精神实质乃是阴阳平衡和事物之间相互克制、相互助长,从旧的平衡趋向新的平衡的不断运动。《黄帝内经》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意即人的生、老、病、死,各种生理、病理及其调节都是阴阳对立而又统一的调控转变,阴阳平衡则体健,反之则导致疾病发生,甚至死亡。在疾病过程中,阴阳不平衡而造成的临证有“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在治疗原则上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泄之,虚者补之”“阴阳自和者必愈”。上述所论,用现代医学术语说就是要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从免疫学角度说就是自身免疫自稳机制,若阴阳失调就是免疫自稳机制的紊乱,即免疫失调。整个免疫过程中存在着无数的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互相统一的关系,如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局部免疫与整体免疫、自身免疫与自身耐受、免疫增强与免疫抑制、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等,都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相互消长的关系,无一不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精神实质相符合。再如,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紊乱的血管炎类疾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调节阴阳、引火归原、寒温并用、水火共济等立法,常可收到良好疗效,说明这些立法指导下的用药,在免疫失衡中起到调整作用。

2.中医学部分论点与免疫学说的关系

(1)正气与抵御外邪:中医学认为,疾病是正气与邪气矛盾斗争的过程,正气强弱,直接关系着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正气强盛,则一切致病因子不得入侵,因此,《黄帝内经》有“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说法。正气的盛衰还决定着病邪的出入,当正气受损,抗邪无力,则在表病邪内传入里而病重,甚至正衰邪胜,阴阳离决而亡;反之,正气渐旺,祛邪外出,则在内之病邪可由里出表而病缓,进而正胜邪退,则病势向愈。正气是人体诸气抗御外邪的总称,即综合的免疫能力,如将其分类,则可分为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化生于水谷之精微,后天形成的卫气、营气,谷气与清气结合而成的宗气,以及按脏器分的肾气、脾气、胃气、心气、肝气、肺气等。这与现代免疫学中先天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全身免疫、局部免疫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医学强调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现代免疫概念,主要是识别自己和非己,然后排斥非己,在外来抗原刺激下产生抗体以抵御入侵抗原,这些抗体的产生来源主要靠吸收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等,也就是需要有健全的消化吸收功能,这与脾为后天之本的论点大致相符。

(2)卫气营血与免疫成分的关系:中医学称直接抵御外邪入侵的正气为卫气;而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提供营养并运行周身的为营血。如《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又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营卫生会》云:“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可见卫气除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的皮肤黏膜抵御致病因子入侵的屏障外,还包含了淋巴、血液中的免疫成分。当外邪入侵时,卫气与邪气相争,不仅在皮肤肌表,各种免疫成分也随血液及淋巴循行于身体各组织器官,起到免疫作用。故《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营血与免疫的联系不像卫气那样密切,但正像近些年有关红细胞免疫系统的研究,机体正气(营血)的盛衰与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等均有相关,正如《医宗必读》云:“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

(3)脏气功能与免疫:在脏器功能中,中医学认为肺、脾(胃)、肾最为重要,也是正气或真气的分司所属,如“真气者,所受于天(先天之气)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先天之气藏于肾,即真气的来源动力为肾所司;谷气来源于水谷精微,是后天之气,为脾所司;谷气靠元气(真气)推动,但又充养元气,因此,谷气为真气的充养来源。“肺主一身之气”“天气通于肺”“肺主皮毛”“诸气者,皆属于肺”。说明肺从空气中吸取清气,与谷气结合为宗气,是后天机体免疫力的来源,而又充身宣发卫气,使开合正常,外邪不易入侵,因此,肺包括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防御屏障功能。如肺气虚的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失常,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退,易出现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损伤,纤毛运动减退,甚至脱落,呼吸道分泌性Ig A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减退,此时则易患呼吸道感染,即气虚受邪则生痰热,中医有“肺为储痰之器”的描述,可表现为痰黄黏,痰DNA增多,白蛋白/溶菌酶比值改变等。中医学强调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病则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则中有“培元固本”或“扶正培本”,即强调肾之元气、脾之谷气的重要性。临床经常见到肺虚日久引起脾虚者,患者除肺功能进一步损伤外,呼吸道分泌Ig A减少,溶菌酶升高,小肠吸收功能下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先下降后增强;病情加重至肾阳虚时,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可伴有肺脾肾的器质性障碍和功能紊乱。如肺纤维化患者,肺动脉压增高,微循环障碍,胃张力减退,蠕动下降,胃潴留液增多,小肠吸收功能下降,大肠功能亢进而腹泻,内分泌轴抑制,免疫功能紊乱,出现自身免疫性损伤。临床分别辨证采用益肺、健脾、补肾后,相应脏器虚证好转,机体免疫功能也有改善。因此,结合脏腑辨证和免疫指标,据病情应用“扶正固本”法,可达到防病治病、调整免疫的目的。

(4)中医治法与免疫调节的关系:中医治法据辨证而立,如根据病因辨证则有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根据八纲辨证则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根据脏腑辨证则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补肾壮阳等;根据卫气营血辨证则有辛凉解表(卫分)、寒凉清热(气分)、清营泄热(营分)、凉血救阴(血分)等,虽有许多治法,但总的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大法。扶正疗法可通过调整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扶正固本治疗,一方面可补充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不足,同时也有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能力,促进抗体形成作用,有时还具有双向调整作用。祛邪法中常用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实验证明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对免疫功能呈双重影响,既有免疫抑制,又有免疫增强作用,对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如活血化瘀法治疗大动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等,均可收到抑制抗体产生、抗感染、改善缺血部位血液流变、减轻甚或消除症状的疗效。一些清热解毒药在抗感染御邪中,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以对抗病毒。如扶正和祛邪兼施,则可以提高和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抗体的产生,达到抑制和排除病邪的目的。

(5)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中医学认为,针灸能够补虚泻实、通经活络、调整阴阳。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显示,针灸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如针刺合谷、曲池、迎香等,可降低60%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水平,约50%患者的症状可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