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

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师与护士执业的发展历史,形成了重医疗轻护理的传统错误观念,疾病的诊断治疗由医师来负责,而护士只能机械地执行“医嘱”,护士的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因此在工作中,医师往往期望护士能够迅速、正确地执行医嘱,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

(一)医务人员的心理特征

1.职业紧张 职业紧张,又叫作职业应激、工作紧张等,是指在职业条件下,职业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压力。由于不能满足需求,会引起可察觉的功能性紊乱。紧张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持续时间长,如果处理不当,会损害从业者的健康。医务工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临床服务过程中压力很大,他们比一般的职业人群面临更多的职业紧张和压力,这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轻度的职业压力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业绩,但是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没有缓解、调试机制处理这类问题,就会产生职业紧张反应。在生理层面,导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胆固醇等物质浓度升高等;在心理层面,则表现为工作不满意、焦虑、抑郁、消极情绪、缺乏自信等;在行为层面上,体现为过量吸烟、酗酒、怠工旷工、频繁就医、药物依赖、不愿意参加集体和社会活动等。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反应显著高于其他从业人群。

职业紧张反应的影响效果,既与职业紧张因素有关,也与个体素质、应对策略有关,同样的影响因素在个体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反应。医务工作者要系统地学习应对职业紧张的知识。

2.防范心理 不断增多的医患矛盾或医患纠纷,使医务人员心理处于职业紧张状态,一些医师出现了医疗防范心理。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或法律诉讼,医师采取了很多防范措施。其中有些措施是积极有益的,例如提高自身职业修养、加强与患者或家属的有效沟通等,但是,也有部分医疗单位或医师出现了过度检查、过度医疗问题,而过度检查与治疗除了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外,还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创伤,同样引起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近年来,因过度检查或治疗引发的多起医患纠纷就说明了医师防范心理带来的很多负面效应。事实证明,加强医患有效沟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纠正医生的过度防范心理,减少因过度检查或治疗所引起的医患纠纷。

3.自我肯定与社会期待的矛盾 医务人员一般都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他们对于医疗机构中的信息分享、个人能力发展、公平报酬、授权程度有较高的期待,对于上级要求的期待也高,表现出“知识分子”不易管理的现象。如果受到伤害,医护人员参与医院事务的积极性就会下降。

由于高学历的医护人员容易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但是该职业由于处于医疗体制的前沿,直接与患者和社会公众接触,体制问题就会很容易反映在医疗服务过程当中,医护人员成为体制问题的第一担当人。世界各国的医疗体制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处于风口浪尖的医护人员也就成为社会矛盾的“替罪羊”。近年在中国连续发生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施加暴力的恶性事件诸见报端,提示医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必须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4.医护关系处理 由于职业分工导致的医师地位高于护士地位的社会问题,医务工作者要有清醒的认识。医师与护士执业的发展历史,形成了重医疗轻护理的传统错误观念,疾病的诊断治疗由医师来负责,而护士只能机械地执行“医嘱”,护士的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医护关系是一种主导-从属型模式。

医疗服务是一个医护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存在必然的技术合作关系。因此在工作中,医师往往期望护士能够迅速、正确地执行医嘱,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而在法律方面,由于规定了严格的处方权,确定了医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护理工作自然就处于从属地位。依据协作分工的关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拥有自主权,是医护关系的主要范式。医护之间必须规范各自的行为,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协同工作,默契配合,才能完成救护患者、提供帮助的职责。

(二)患者的心理特征

1.负面情绪 患者在病程中,会产生焦虑、愤怒、无助、绝望、罪恶、羞愧、厌恶等不愉快的情绪。以住院患者为例,当他们离开熟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到医院,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情绪起伏不定。这些负性情绪会加重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对治疗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2.依赖心理 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得到各种关照,逐渐习惯于被关注的弱势地位,对未来信心不足。一些患者甚至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幼稚行为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3.自尊反应过度 患者身份与正常的社会成员角色有差别,一些社会权利被暂时或永久停止。这时候患者需要得到重视、关怀和照顾,维持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4.主观异常感觉 患病后,患者会比以往更加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状况,关注环境对自己健康的影响。平时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时候也很容易与疾病、与自己的健康建立起联系。这时候患者对这些自认为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反应过度。

(三)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

家属既包括那些与患者有血缘、姻缘和养育关系的人,也包括与患者有重要关联的其他重要的人。在患病期间,不同的人卷入患者治疗活动的程度不同,对患者的期待也有所不同。家庭是抵抗疾病等风险与灾害的重要来源,是个体的第一个社会性支持力量。亲人在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有助于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是不好的家庭,反而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1.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 急诊患者一般因急性病或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中毒和意外伤害等入院,需要立即诊断,维持生命体征,进行抢救治疗。这里面常会有一些患者处于濒死状态,给患者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冲击。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而家属对此缺乏心理准备,对医疗环境、医护人员都很陌生,对于就诊和治疗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常常感到焦虑和无助。焦虑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恐惧、担心和神经质等,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亢进。同时,患者家庭生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角色和家庭责任开始变化,行为模式需要调整,产生适应性压力。

危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主要维度包括获取支持、自身舒适、获取信息、接近患者、病情保证五个方面。一般情况下,急诊患者家属首先需要掌握患者的病情和疾病相关信息,保证患者安全的需要,希望患者得到最好的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其次,急诊患者家属需要感情的支持,而自身的状况则容易被忽略。再次,由于急诊抢救经常禁止陪护,患者和家属都希望能够自由探视。医院安装的同步影像传送装置,使得家属在病区外能够直接看到抢救工作和患者本人,对于家属有很好的安慰作用。

2.慢性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 客观上讲,慢性病患者家属虽然经历着患者的疾病过程,但是并不能完全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和需求,大多数家属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理解患者的,难免会有片面性。患者长期的病痛折磨,会对亲属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新的互动模式。

(1)共同居住的慢性病患者家属心理特点:长期与患者居住在一起,患者不能够承担原来的家庭角色和社会任务,更多的家庭责任会分摊给其他家庭成员。这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新角色认同过程,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新型家属关系。患者的个人问题,变成一个涉及所有家庭成员的家庭问题。家庭作为应对危机的场所,不仅仅需要在物质方面做好准备,也需要在情感上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这种要求可能会巩固家庭成员间的团结,也可能会引起家庭关系的瓦解。家庭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情感资源等)匮乏时,容易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现象。

尽管慢性病患者家庭内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对外关系上却表现出一致性,家庭成员会形成一个联盟,协调一致地应对各种问题。家庭成员中的领导者(一般为家长或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成员)的意见对于处理各项家庭事务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影响患者态度、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

(2)非共同居住的慢性病患者家属心理特点:因为不能像那些居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那样可以帮助患者,会产生补偿心理。他们更容易包容患者,愿意通过其他途径给予力所能及的补偿,他们更愿意谅解患者的各种要求。他们也常常担任患者家庭矛盾的调解人,出面调停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不融洽关系。非共同居住的家属由于未与患者生活在一起,如果过多介入患者家庭问题,而又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也往往会因打破患者家庭的平衡关系,引发新的问题。

(3)慢性病患者家属在陪护患者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特点:长期的医疗服务并不能彻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这种现实会产生挫败感。如果家属本身遇到各种负性情绪压力时,患者久治不愈的事实就会成为其负性情绪暴发的导火索。很多医疗纠纷的真正起因并不是患者医治过程中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也不是患者康复的问题。因此在医治患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重视与患者家属关系的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