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忘活血化瘀

不忘活血化瘀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栗老强调对老年患者治疗时尤应注意这一特点,适当加用活血药是有益处的。然津液、血液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均需要气的作用,以气为先导,若气虚或气滞,则既不能行血,亦不能运化水饮,以致痰瘀互结于体内,变证百出。血瘀证总的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可分为和血、活血和破血三类。

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的血液。“瘀”本由淤水积滞的“淤”字转化而来。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瘀,积血之病也。”亦为此意。《灵枢·水胀》说:“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恶血”即是瘀滞之血。《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蓄血”“干血”的病证,如“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其中“蓄血”即瘀血。至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才有“蓄血”之目,将瘀血作为一类疾病。清代唐容川《血证论》列有瘀血一篇,瘀血学说逐渐发展起来。

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脉道的完整通畅,血液充盈才能使全身各脏腑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故脉道的通畅及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血液的正常运行。血管挛急或功能失常,则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行不畅,即成瘀血。

血液的充盈有赖于血液的生化,脾胃为血液生化之源,故《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决气》亦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若脾胃生化之源不足,上注于肺,肺不纳清,则不能化赤为血,血色暗且运行涩滞而成瘀血。五脏除在血液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外,在血液的正常运行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血脉,为血液运行的原动力,总统全身血脉。肺朝百脉,一方面助心行血,另一方面吸入清气,与脾胃所输精微物质相合,化赤为血,为血液的生成及运行提供帮助。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助血行,同时肝藏血,以调节血液充盈运行。肾藏精,精血同源。《医碥》曰:“混精为血。”《类经·藏象》曰:“精足则血足。”由此可见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在机体五脏六腑的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其中任何一个脏腑生理功能失调,都会引起血行异常,而致血液瘀滞,形成瘀血。

血在经络中运行,其动力除了来源于心肺等脏腑外,还与经络之气的作用密切相关,一旦某种原因造成经络之气阻滞或者亏虚,血液动力不足,则血液不运,而瘀血产生。如《灵枢·痈疽》曰:“寒邪客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脉不通。”此外,血液质地改变亦可影响血液的运行,形成瘀血。如《素问·举痛论》所谓“煎熬成块”,王清任《证治准绳》“血受寒,则凝结成块”。总之,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除或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气虚而运血无力,血寒而凝滞血脉,血热而灼伤营血,气滞而阻滞血运等病因所致血行不畅,壅遏于血脉之内,或瘀积于脏腑经络者,均可导致瘀血形成。引起血瘀证的原因众多,《黄帝内经》认为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跌打损伤、出血、痰浊阻滞、久病年迈等,均可引起瘀血的产生,而形成血瘀证。

《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这里的“百病”就是指多种疾病,阐明瘀血致病的广泛性。瘀血停积部位不同,导致病证亦不同。若血蓄下焦,与热邪相搏,则形成下焦蓄血证。若瘀血阻于心之脉络,而致心痹,《素问·痹论》所谓“心痹者,脉不通”。若瘀血与寒、湿等邪痹阻肢体经络,则为寒痹。瘀血阻络,日久可致黄疸、中风等变证。故瘀血为患,临床见证复杂多端,对病程较长或他法治疗无效时,皆可考虑从瘀血论治。

久患宿疾之人,其气必虚,而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物质,是各个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各脏腑化生血液、津液的必要条件,故气虚可致脏腑功能低下,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使气血更虚。且血赖气推,气不行则血滞,血行滞涩则易瘀,阻于脉道,则气不通,气不得随血以濡养脏腑,从而导致脏腑更虚,形成瘀血与虚损交互为患之势。另外,瘀血阻滞,瘀血愈甚而新血不生则血愈虚,血愈虚则血愈瘀。正如《血证论·吐血》所说:“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血虚与血瘀可互为因果。栗老强调对老年患者治疗时尤应注意这一特点,适当加用活血药是有益处的。

病久不愈必然耗伤人体正气,以致气血亏虚,气虚则鼓动无力,血流迟缓,血亏则脉道不利,血流艰涩,从而形成瘀血阻络之势。而人体之血脉由经脉和络脉构成,从浅至深为浮络、经脉、脏络和腑络三个层次,由此决定了邪气由表入里,将按一般顺序由浮络至经脉,再至脏络、腑络,最后乃至脏腑,渐次深入。病初邪气主要在浮络、经脉,位置表浅,形态粗直,不易形成瘀血阻滞;而病久邪气主要在脏络、腑络,位属深里,且形态细微曲折,此时气血津液之病理变化日益显著,势必造成瘀血阻滞,即“病久入络”。瘀血阻滞,日久不去,或横亘于心下,或盘踞于腹中,或停积两胁,或结聚于少腹,坚硬如石,如杯如盘,推之不移,按之则痛,是谓瘕积。故《黄帝内经》认为瘕积的主要病机是恶血留内,凝血蕴里。对久病成积的患者可适当以丸剂缓而消坚,方如大黄虫丸、桂枝茯苓丸等。

津血同源,如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输布于经脉之外者为津液,赖脏腑的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说明血以津液生,津以血液存。故在病理状态下,津凝则为痰,血滞则成瘀,痰聚则血结,血凝则痰生,以致互为因果同病,杂合为患,从而为痰瘀同病。然津液、血液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均需要气的作用,以气为先导,若气虚或气滞,则既不能行血,亦不能运化水饮,以致痰瘀互结于体内,变证百出。

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归纳起来则有疼痛、肿块、出血等几个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在体表表现为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则多为积块,触之有形,质地坚硬,部位固定不移,且多伴有疼痛;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在望诊方面,久瘀则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在临床时对于某些具有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狂躁、善忘等症状或有外伤史、手术史的患者,也可从瘀血病证方面综合考虑。

血瘀证总的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可分为和血、活血和破血三类。和血类药物有当归、赤芍、丹参、生地黄、鸡血藤等,具有活血补血的作用,多用于体虚血虚者,如当归,甘温质润,归肺、心、脾经,为补血之圣药,功效为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活血类药物包括泽兰、益母草、川芎等,此类药具有通络、散瘀、消结的作用,多用于瘀血证,如辛温之川芎,归肝、胆、心包经,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镇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之功效,故用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破血类药包括桃仁、红花、穿山甲(代)、水蛭、三棱、莪术等,此类药破血力峻猛,多用于血瘀重证或有癥瘕者,如水蛭,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强,主要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积聚等证。

在临床用药中,选用活血药要有针对性,要考虑药性的寒温,如丹参、牡丹皮、赤芍、茜草、益母草、郁金等药性偏寒,适合于体实血热者。延胡索、姜黄、川芎、泽兰、鸡血藤、红花、乳香、刘寄奴等药性偏温,适合于虚寒瘀血的患者。另有一些药性平和的活血药如桃仁、牛膝、三棱、没药等无明显的寒热性。故在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时要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且为提高疗效,应辨证论治,配伍其他药共同使用。

配伍补气药,以益气活血通络,主治因元气虚衰所致的血瘀。活血药配伍补气药,既治病以求本,又有补气以活血、加强其活血祛瘀的作用,如黄芪配当归、人参配五灵脂、莪术配白术。

配伍理气药,以行气活血通络,治疗因情志郁结或烦躁易怒、妇人经行乳胀等肝郁气滞导致的血瘀证。由于气滞可以导致血瘀,血瘀亦能加重气滞,因而本法可通过调和气血,使其“气血冲和”,如川楝子配延胡索、丹参配香附。

配伍止血药,以活血止血,治疗因瘀血阻滞而出血不止者。本法体现了“旧血不去,新血不生”的道理。唐容川谓之:“抑思瘀血不行,则新血断无生理。”因此,使用本法可达到止血而不留瘀的最佳效果。如三七配白及、三七配丹参、穿山甲(代)配地榆。

配伍燥湿化痰药。痰瘀可以互化,痰可致瘀,瘀可生痰。故临床治疗痰瘀互结证多用活血药与化痰药同用,常用药物有瓜蒌、橘红、半夏、苍术等。

配伍温阳药。对因寒邪侵袭或素体阳虚导致的血瘀证,宜加温经祛寒之品,如肉桂、桂枝、干姜、细辛、附子等。此外,在使用活血药治疗血瘀证时,还应注意与滋阴、清热、利水、祛风药的配伍使用。根据辨证论治,可配伍滋阴药如生地黄、麦冬、玄参等,清热药如牡丹皮、金银花、黄连等,利水药如茯苓、车前草泽泻等,祛风药如羌活、秦艽、防风等。

由于瘀血停滞部位不同,或停于上,或滞于下,故用药也应有所不同,如川芎偏于上行,用治血停于上的病证,牛膝、益母草偏于下行,则用治血滞于下的病证。在配伍时还要注意药物的归经,要依据病变脏腑的不同而选用适当的药物,如疏理肝胆之气用柴胡、香附,行脾胃之气用枳壳、砂仁,行膀胱之气可用乌药、小茴香。此外,在使用活血药时不要一活到底,要注意阶段性,如在心绞痛发作期应以活血理气为主,在缓解期应以益气活血为主,尤其在应用某些猛峻之品时更应中病即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