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胃主腐熟,其职在火

胃主腐熟,其职在火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中汤主治之证,以中焦虚寒,脾不升清,则见下利;胃不和降,则见呕吐,是脾胃均失其正常职能。故用参姜术草合而成方,大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和胃降逆,故使降者升,升者降,以恢复中焦脾胃正常升降职能,故名理中。本方加附子,则为附子理中汤,也是临床常用方。询其致病原因,在于其母恐母乳不足而在3个月时即以牛肉汤喂之。

附方: 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汤、砂半理中汤、连理汤、治冷嗽方

附案:下利案,嘈杂案,杂病案

一、方剂简介

【组成】 人参9克,干姜9~15克,白术9~15克,炙甘草9克。

水煎温服。服汤后,隔半小时左右,再饮热粥一碗,最好上床躺下,盖好衣被,待身体回温,病就容易好了。

【功效】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  脾胃虚寒证,呕吐下利,腹痛腹胀,不思饮食,口中不渴及中寒霍乱,或阳虚失血见吐血、便血或崩漏,或胸痹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舌质淡,苔白或白滑,脉沉无力。

二、来源

伤寒论》。本为理中丸,后世往往将丸作汤。以汤者荡也,其效更速。而成药理中丸也可于理中汤得效后继服,以巩固疗效。

本方在《金匮要略》胸痹一篇中又名人参汤。后世又称为: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三、组方之义

方名理中者,“理”有治理、顺理之义,“中”指中焦脾胃。理中汤主治之证,以中焦虚寒,脾不升清,则见下利;胃不和降,则见呕吐,是脾胃均失其正常职能。故用参姜术草合而成方,大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和胃降逆,故使降者升,升者降,以恢复中焦脾胃正常升降职能,故名理中。又以第1章中之五脏时空统一图来看,脾为己土,胃为戊土,均居中央,本方治疗脾胃中土升降失常之证,故曰理中。以此观之,此方乃以轴转轮之法。

四、主治之理

本方所治之症,均由中阳不足,阴寒内生,进而脾不升,胃不降,脾胃失其升降之职而致。至阳虚失血者,乃脾失统血之职;胸痹虚证,则因中阳不足,无以上济胸阳。故药用干姜性温,可暖中阳,以散寒邪,是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大补元气,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因阳虚所生之寒湿之邪;炙甘草补脾和中,且甘缓以缓解呕吐腹泻之急迫。全方药虽四味,然配伍严密,共成温中散寒,益气健脾之剂。诸药合用,使中阳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功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诸疾可愈(图8-1)。

图8-1 胃主腐熟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何患者既有呕吐,又有腹泻,明显丢失水液,却反而口中不渴?对此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来在《伤寒论》中,仲景先师每以“口渴”揭示阳热伤津之理,而用“不渴”提示内无邪热之机。因此此处的“不渴”,当活看,不可死看。二来,证诸临床而言,呕吐下利,往往会有失水现象,因此出现口渴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不必拘泥于“不渴”一说,更要注意舌苔是否为白苔,或白腻苔、白滑苔?其脉或细弱,或沉迟无力,这才是关键所在。

五、临床应用技巧

(一)如何扩大应用范围

1.本方临床以呕吐下利,腹痛腹胀,不思饮食,口中不渴,舌质淡,苔白或白滑,脉沉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应用。本方加附子,则为附子理中汤,也是临床常用方。用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其实因为中焦阳气本就来源于下焦肾阳,因此,用理中汤者,往往会加入附子,而成附子理中汤,以增加温阳效果。

若兼气机郁滞,本方可加枳实、茯苓,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名为枳实理中汤,治脾胃虚寒,脘腹痞满,腹胀腹痛。

本方加桂枝,倍甘草,即为《伤寒论》之桂枝人参汤,治太阳表证不除,而数下之,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因表证不解,误下之后,表邪随之内陷,中阳被损,故用理中汤以温中阳而治下利,再加桂枝,一可补中益气,一可兼解表邪。是表里两解,内外同治之法。

本方加黄连、茯苓,名连理汤,治疗中阳不足,兼有胃热之脾胃虚弱,呕吐酸水。

若因中焦阳虚,不能运化,而兼食积者,可用本方加青皮、陈皮,即为《张氏医通》所载之治中汤,治理中汤证而兼食积者。

若患者呕吐较甚,可加砂仁、半夏,取二者之燥湿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即为砂半理中汤。

如用本方加五味子,则成《朱氏集验方》一书所载之“治冷嗽方”。功能温补脾肺,治疗因脾肺虚寒所致之咳嗽痰稀,饮热汤暂止者。

(二)用药略例

自利腹痛者,加木香。

身体沉重,利不止,加附子以加强温阳逐阴之力。

若呕吐较甚,则去白术,加半夏、生姜或生姜汁

若脐上悸动,则去白术,加桂枝、肉桂。

兼心悸者,则加茯苓。

泄泻明显者,则倍用白术。

如腹满不适者,则去甘草,以防其壅滞。

六、附案

下利案

曾治一患儿,出生才6个月,却患下利3个月。询其致病原因,在于其母恐母乳不足而在3个月时即以牛肉汤喂之。稚弱之体,不能受肥厚之物,运化功能受损,以致下利日十余次。舌质淡嫩苔白略腻,投以理中汤原方,党参6克,干姜1.5克,白术3克,炙甘草3克,水煎喂服,2剂而愈。(刘渡舟主编,姜元安协编.经方临证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4)

编者按

经方大师刘渡舟治疗幼儿下利之病,并未随手施予七味白术散,以取健脾化湿止泻之功。而是从下利及舌苔表现,以及幼儿脾胃娇嫩,尚不受肥厚之物,以致中阳受损,故径投以理中汤原方;也不会因为顾虑幼儿口味,而去辛辣之姜。结果2剂而愈,可谓效若桴鼓,令人惊叹!其识证准,选方切,亦“有是证,用是方”而已焉!

嘈杂案

孙某,女,年逾七旬。

有慢性胃炎史多年,长期便秘,长期吸烟。近10天来上腹嘈杂似饥,且有抽掣痛。稍食则上腹作堵,轻度泛酸,喜热饮。2天前查B超示:肝囊肿,胆囊息肉。上消化道钡剂检查示:胃炎。前医予理气和胃之剂不效。诊得其舌淡红苔白,脉滑。属太阴有寒,脾阳不升,阳明有热,胃气不降,拟连理汤加味,以温太阴之寒,清阳明之热:

黄连6克,生石膏(同煎)45克,炮姜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砂仁(后下)6克,半夏15克,川厚朴10克,焦楂曲各15克,生白芍15克,炮附子6克,炙甘草6克。

药进3剂,诸症均有明显缓解,且服药后大便亦较为通畅。遂予续治。

编者按

患者以嘈杂为主诉,而嘈杂一症,多与胃热有关,为何却用连理汤,以温为主,温中带清?其实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组:①上腹嘈杂似饥,脉滑;②稍食则上腹作堵,喜热饮,舌淡红苔白;③上腹抽掣痛,轻度泛酸。第一组可归因于胃热所致;第二组则是脾虚有寒,失于健运;第三组则提示兼有肝木偏旺。

根据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对于胃热选用黄连、石膏,对于脾寒则选用了理中汤,故取连理汤之意,以温清并进,寒热同施。至加砂、半者,无非想恢复胃之和降功能;用楂曲者,不过取其健胃运脾之效;加附子者,补火暖土也。方用生白芍者,则以其合炙甘草而成芍药甘草汤,正有柔肝缓急止痛之能,正好对治第三组症状。

患者年逾七旬,脏腑早亏,并有慢性胃炎史,因此形成脾虚有寒,尚好理解。至有胃热者,则因何故耶?乃因其长期吸烟,烟气熏蒸而成也。另长期便秘,一因脾虚无力推动,大肠传导乏力;二者,胃热消灼津液,肠道失润。在本案中,并没有用通便之药,但只要将脾气虚寒与胃热不降两者加以纠正,一旦脾胃升降功能正常,则大便自通。实际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说明我们处方用药时,还是要审证求因,抓住根本才是关键。

笔者在用药时,未将石膏先煎,甚至还特地注明了同煎,到底是何原因?其实只是用古法而已。因为在《伤寒论》中,石膏并未有先煎的说法,到是每与麻黄、甘草之味共煎。所以,将石膏先煎,只是后世的做法,此其一。而以笔者之见,《内经》一般认为气属阳,味属阴,故将石膏同煎,正取其气寒以清胃热而不过也;后世将其先煎者,则取其味咸以滋肾水耳。

杂病案

刘某,女,52岁。2009年2月1日初诊。

约三四年前,患者由西医诊断为神经元损害性肌病,曾于多处专科求治,除予营养神经治疗外,均无特效治疗措施。随着病情进展,渐渐出现冠心病、高血压病表现。因时发心绞痛,曾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冠脉痉挛,有一支血管狭窄20%。其他辅助检查如肌电图示双侧下肢神经源性损伤;颈椎MRI示颈椎退行性变,颈4~5、5~6、6~7椎间盘突出;胸椎MRI示胸11~腰1椎间盘突出,胸椎退变;腰椎CT示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轻度)。

刻下:面、鼻、唇及双肘关节以下,双膝关节以下发麻,时轻时重。鼻腔及喉咙均如冰块样发凉,舌尖较干。咳嗽仍作,痰不多,白黏痰(自1月23日起出现咳嗽,咳痰,经抗炎化痰2天,及服小青龙汤加附子剂5剂)。自感从剑突下向上有气上冲,上冲至喉部则咳,胸闷,心悸,胸以上至头部出汗。纳差,胃中有气翻滚及水泡上翻。下肢不重,似乏力发软。畏寒,双足趾尤凉,足心发烫。周身肌肉酸痛,以胸背为主,影响睡眠,时有气顶跳动感。二便调。脉滑,舌黯红苔薄白。以上症状夏天较轻。此久病寒湿困阻气机,元气受损,寒热错杂,本寒标热,肺脾肝肾心五脏均受损,当此之际,亟宜固护中气,先后天之本不失,则病有转机。议砂半理中汤加味:

砂仁6克,半夏12克,制附子15克(同),干姜9克,南沙参15克,茯苓30克,苍白术各12克,桂枝12克,怀牛膝12克,炒白芥子6克,肉桂1.5克,鸡血藤30克,细辛3克,黄柏15克,瓜蒌皮18克,炙水蛭10克,伸筋草15克,炙甘草6克。7剂。

编者按

从症状看,患者的症状繁多而复杂,既有神经系统的表现,也有消化系统的表现、心血管系统的表现,还有呼吸系统症状等。若以中医观点视之,患者的症状也分属于五脏及冲脉、督脉等,辨证用药实在难以下手。

从其前后治疗过程来讲,所用西药且不管,仅看中医治疗吧。这个患者曾经服用过多种处方,开始用补肾壮骨强筋之剂,后来又断续服用过散寒化湿剂、益气补肾温阳剂等。因其寒湿较重,笔者也曾用过五积散;后来因肾气亏损明显,用过右归丸合桂枝汤;又因下焦虚寒,冲气上逆,用过桂枝加桂汤合温胆汤等。

无论患者的病情如何进展、如何变化,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病机——寒湿。

在一段时间里,患者的舌苔始终是白腻的。而且在诸多症状中,身体沉重与畏寒肢冷,也基本上持续存在。这些都提示体内存在寒湿的因素。

其次,从患者的出生时相来看,也提示着寒湿的存在。出生时相是刘力红博士在其《思考中医》中的提法。该患者出生于1958年,干支纪历为戊戌年。从中医五运六气的角度来讲,戊戌年是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其出生之时为终之气,其主气为太阳寒水,而客气则为太阴湿土。那么这个出生时相,也就是出生时六气的变化,以及天体运行的情况,都会在她的身体内部形成一个印记,从而在合适的时候影响她的健康状况。

从图8-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患者的出生时相中,以太阳寒水与太阴湿土的信息占比例较大。另外,从这个出生时相来看,她身体内与火、水、土相关的心、肾与脾胃极易生病,或者说其体内的少阴系统、太阳系统与太阴系统极易出现问题。将三者结合起来看,不就是少阴君火过旺反致损耗,导致太阳寒水与太阴湿土用事吗?

另外,该患者曾经与笔者讲过,她出生之时,正逢下雪天气,且北风呼啸。因此,如果说出生时相还不好理解,或者说比较玄的话,那么从具体的天气来说,寒冷潮湿的天气特点肯定会给初生婴儿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一种天气特点是否也会写进她的身体内部?我们不妨思考思考。

因此,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患者是太阴湿土与太阳寒水合病,而同时兼有少阴君火不足。而到了后期,则是三者共存,不相上下,实者益实,虚者更虚。因此用砂半理中汤为主进行治疗,主要针对其体内寒湿的病机,故而效果较好。

至于患者之足心发烫原因,乃因寒湿留著,相火为之外逼所致,故以温化寒湿为主,佐以黄柏清敛相火。

本案还有两个问题,一是附子与半夏合用问题,二是附子同煎问题。在“十八反”中有“半蒌贝蔹及攻乌”一说,意思是指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其中就有附子与半夏在一般情况下不宜合用,但笔者临床曾以此配伍治疗疾病,没有数百例,也有近百例患者同时处方附子、半夏,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因此,笔者的观点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有病则病当之,只要辨证无误,随证而施,并无禁忌。

至于附子同煎,并非笔者独创,限于篇幅,不一一罗列原因。以笔者亲尝附子及临床经验,只要临床辨为阳虚无误,黑附子20克以内与他药同煎,一般不存在问题。当然,初学者仍要小心试验,毕竟尚有个体差异因素。

图8-2 戊戌年时相及六气变化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