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腰椎病人翻身技巧

腰椎病人翻身技巧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经常受挤压、扭转等外力所致损伤而逐渐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退行性变慢性疾病。触诊有脊椎突出,X线摄片可确诊。一般可视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而异。压腰的幅度逐渐增大,以能作用到腰椎间为度。用本法治疗180例,总有效率为91%。其中痊愈25例,明显好转76例,有效63例,无效16例。每次按摩后可辅以理疗,并适当减少体力劳动和腰部活动。适用于腰椎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经常受挤压、扭转等外力所致损伤而逐渐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退行性变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尤以中老年人为多。

【病因】 凡急性或慢性损伤,特别是弯腰弓背提取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而向外侧突出(多数发生在腰椎4~5之间或腰椎5至骶椎1之间),加之肾虚、抗病力差,复感风寒、湿邪侵袭,促使已有退行性的椎间盘突出所致。

【症状】 病变在腰部,故多出现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初起多为间歇性,甚则持续性疼痛,压痛明显,活动时加重,并有放射性疼痛。触诊有脊椎突出,X线摄片可确诊。

【治疗】

方一 压痛点、肾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太溪等穴。采用揉、点法配斜扳法等手法进行治疗。

揉压法:患者俯卧。术者用拇指或器械揉腰部压痛点。手法要求柔和有力,达到深透骨骼,时间3~5分钟。目的是可使粘连松解,散瘀止痛。

点按法:患者体位同上。术者用拇指或中指点按(压)肾俞至太溪等穴,以得气为准。环跳穴可用肘(关节)尖进行点压,能增强效果。上述穴位可分两组、交替施用。能疏通经络,使气血畅通。

斜扳法:患者取侧卧位。术者一肘放在患者肩前部,一肘放在臀上部。嘱患者身体尽量放松,趁其不备,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转腰部,扭转至最大限度。此时可听到或感到腰部发出“咔嚓”声响,手法即告成功。斜扳时,先扳患侧,再扳健侧,每侧扳1~2次即可。目的是可使脱出的髓核迅速复位。

每日或隔日按摩1次,至伤愈为度。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使用,总有效率为96.22%。

方二 患部。推拿手法需要辨证论治。一般可视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而异。手法应均匀、柔和、深透有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轻重适度。例如:

急性期:用温和手法。在疼痛部位推、或转肘尖按法。被动手法可用对抗牵引,或用屈伸腰法:即患者侧卧位,术者站于患者身后,一臂托住患腿,用托腿的手使屈髋,并使大腿尽量贴近腹壁;另手推同侧肩部,使身体屈曲,再做后伸腰动作,这样连续3~4次,使后纵韧带处于一松一紧状态,使突出物回纳。此时如辅以理疗,效果更好。

慢性期:此期需用较强的手法(以能忍受为度),除一般推、等手法外,更重要的是被动手法。①斜扳法:即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屈曲位。术者两肘分别置于肩前及髂后作相反方向推旋,听到“喀嚓”响声,效果更佳。②腿后伸法:即患者俯卧位,术者一手托腰骶部,一手拖大腿近膝关节处,当拖腿的手臂用力向上一掀时,同时另一臂压腰,有时能听到“喀嚓”响声。③压腰:即在胸部和大腿部各垫1~2只枕头,使腹悬空。术者双手重叠压于腰骶部,一压一松,连续3~4次。压腰的幅度逐渐增大,以能作用到腰椎间为度。④扳腰:术者一手置于患肢足后跟,一手压于膝盖上方,将腿强行抬高至超出病理活动范围,但不能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以上手法可依病情选用。

每日或隔日按摩1次,至伤愈为度。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用本法治疗180例,总有效率为91%。其中痊愈25例,明显好转76例,有效63例,无效16例。

方三 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解溪、足三里与秩边及脊椎两侧、下肢部。主要采用、按、点、揉、牵引、拔伸、斜扳等手法进行治疗。

(1)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右手拇指放于踝关节前侧,其余四指放在内踝的后侧,用力按压踝关节前侧间隙的解溪穴,至患者趾有麻木感。又术者拇指放于足三里穴,其余四指放于胫骨的内上部,在拇指与其余四指的对抗下,用拇指按压足三里穴1分钟。然后以拇指与示指、中指、无名指沿胫骨两侧向下捏拿至踝关节平面为止,重复2~3次。

(2)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在腰两侧臀部肌肉及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秩边、环跳穴处,交替用指揉、掌按、掌揉及法,反复2~3次,用力强度逐渐增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又在椎旁阿是穴(即疼痛点)采用指按揉法或双手拇指叠揉法,按揉2~3分钟,用力由浅到深。

(3)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在患者左侧,右手指向上与脊柱呈平行位,掌根放在第7颈椎平面以下,左手掌横放在第5胸椎棘突平面上,两手呈交叉位。在用右手掌根向上推按的同时,左手以小鱼际向上推按。两手保持原姿势和间距,逐渐向下滑行至腰骶部为止,反复进行2~3次。又患者用双手攀住床上缘,术者用两手握住患者两足踝上部向下牵引1分钟,然后放松。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附记:引自《实用家庭按摩》。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每次按摩后可辅以理疗,并适当减少体力劳动和腰部活动。甚者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

方四 肾俞、阳关及腰椎两旁、臀部、患侧大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治法:患者正坐,腰部尽量前屈或俯卧,腹部垫一枕头。术者在腰椎两旁、臀部和患侧大腿等处,先拔火罐,再按摩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循行之路线(用按、摩、捏、搓、抖的手法),最后用艾条灸左、右肾俞及阳关等穴。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附记:吴月汉经验方。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五 委中、大肠俞、腰眼、环跳、伏兔及腰部骶部、大腿部。

治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以两拇指同时按揉两大腿前侧髌骨外上缘上6寸的伏兔穴49次,以酸胀为宜。

两腿向前伸直,两手掌放于膝外侧,拇指在前、余指在后,然后以中指揉压两侧委中穴49次,以酸、胀、麻、痛为宜。

两手握拳,拳眼紧按压两侧腰部,由下至上快速搓擦,每次擦49~180次,以透热为宜。也可取站立位搓擦。

两拇指指腹贴附在两侧大肠俞穴的外侧,先同时用力向内、向下挤压,数秒钟后再向上推按,并向外旋转放松,做3次,再轻轻按揉大肠俞穴49次。

两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按压在腰眼处,旋转按揉49次,以微感酸痛为宜。又两手四指并拢以指前端着力,搓、擦腰骶部两侧,以深部透热为好。

两手握拳,以示指掌指关节用力按压两侧环跳穴,边按揉、边作腰部活动,做9次。最后用两拳拳眼及虎口部位叩击腰部、腰骶部的中间及其两侧。

每日或隔日按摩1次,至病愈为度。

附记:引自《穴位按摩除百病》。适用于腰椎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此法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故用之皆效。

方六 采用综合疗法。

(1)牵引法:患者卧硬板床,骨盆牵引6~8周,牵引重量为20~25公斤,每次牵引2~3小时。牵引后再作下列治疗。

(2)针灸法:前期缓解疼痛,主穴取人中、后溪,腰部阿是穴。进针后采用泻法,留针1~2分钟后,改用艾条灸后溪、阿是穴;后期(生髓充骨)主穴取肾俞、足三里。进针后采用补法,留针2~3分钟后,再加艾灸。

(3)手法治疗

①伸髋拉腿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一手按住腰骶部,另一手缓缓将患侧下肢向上抬至呈反抛物线位,至最高限度,然后固定腰部的手用力下按,捏住踝关节的手顺势用力上拉,有时可听到“咯嚓”声。

②斜扳法:患者侧卧,朝上的下肢伸直。术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向后扳住肩部,另一手向前推骶髂关节部位,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斜扳,常听到“咔嚓”声。

③提腿压腰法:患者俯卧,助手站在床上,双手捏住患者两踝并抬起,使腹部离开床面。术者双手重叠按于腰骶关节部位,用垂直的力量连续按压腰部数次。

④分筋:患者俯卧。术者站在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末端沿垂直肌肉走行方向左右弹拨,并顺肌腱起点向肌腹方向移动,以此剥离粘连。此法适用于病程1个月以上者。

⑤理筋:患者俯卧。术者站在患者一侧,一手的示、中、环指并拢,用末节的指腹在腰脊柱的两侧顺肌肉、腿腱走行的方向按压、梳理,再以空心拳在上述部位轻轻叩打,以起到疏筋、顺脉的作用。

(4)中药内服:以补肾充髓生骨法为主。基本方:熟地黄、肉苁蓉、鸡血藤各30克,骨碎补18克,淫羊藿12克,透骨草15克,威灵仙、续断槟榔、桑寄生、地龙、小茴香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虚寒者加制川乌、桂枝等药;兼热者加羚羊角、水牛角、桑枝之类;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脾气虚者加党参、白术;失眠梦多者加熟枣仁、珍珠母。

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

附记:引自《江西中医药》1987(6)。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用此法治疗22例,结果:显效(疼痛消失、腰部功能基本正常并恢复原工作)18例,有效(疼痛消失、部分功能恢复、能从事轻微劳动)3例,无效1例(未坚持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