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药学发展概况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人类救护自助行为是中医药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始点之一。它一方面总结了先秦以前的医学成就,同时又以当时中医药发展的成果,丰富和提高了中医学的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宋、元两代中医外科发展较快,著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与其他科学一样,经历了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

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躲避寒冷,觅食充饥,有了最简单的劳动。在逃避敌害追逐、与野兽搏斗或在部落战争中,常有外伤发生,对受伤部位本能地抚摸、按压就是最早的按摩止痛术和止血术;以泥土、树叶、草茎涂裹创伤,久而久之产生了外治法和外用药;打磨劳动工具,使用锋利的砭石切开脓疱即是外科的雏形;石针、骨针刺激某一疼痛部位,也就成了针术的萌芽。总之,人类救护自助行为是中医药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始点之一。火的发现与使用,使人类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的文明阶段,并促进了大脑发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火烤石片温熨疼痛之处,点燃树枝、草根进行局部灸熨,逐渐形成了“熨法”和“灸法”。采集植物根茎、果实、花叶充饥,无意中解除了某些痛苦,而有的则出现呕吐、腹泻乃至昏迷或死亡,经过无数次反复实践,发现了许多草药,正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我国药物起源于植物为多,故称“草药”“本草”。陶器的发明及应用,为多种药物组成复方并煎熬成汤液创造了条件。古书记载“伊尹创始汤液”,是汤液剂型的鼻祖。

中医药学起源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长期为生存、生活与疾病作斗争反复实践的创造史,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以《黄帝内经》的成书为标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内经》以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理论基础,对人体结构、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问题,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其内容有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及汤液治疗等,十分丰富。它一方面总结了先秦以前的医学成就,同时又以当时中医药发展的成果,丰富和提高了中医学的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中医学又一经典著作,它汲取了《内经》的精要,质疑问难,全书共设81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内容涉及脏腑、疾病、经络、针灸等方面。尤其是脉诊和奇经的论述,具有创见性,同时对命门、三焦提出了新观点,从而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后世把该书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外感病为主,后者以内伤杂病为主。书中分为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病机分析认定为某种证候,最后根据其证候确定治法及处方用药。以六经辨证为纲治疗外感,以脏腑分证治疗杂病,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历代医家之楷模。

《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使医、药相辅相成。该书约成于汉代。书内收载药物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及有无毒性分上、中、下三品,提出药物性味,即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等药物学理论,为中药理论奠定了基础。

总之,历经先秦、秦、汉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及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的各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药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学科分化势在必行,这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的标志。远在周代,就有了食医(营养医)、疾医(内科医)、疡医(外科医)、兽医的医学分科,其中疾医可谓最早的中医内科医师。《金匮要略》以脏腑分证治疗杂病,理法方药立论严谨,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原则,这是后世内科学发展的基石。时至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又对多种疾病病因、病机、证候做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从而成为第一部证候学专著。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首次记录了消渴病的证候和治法,给后世医家很多启发。宋代陈无择在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成为中医病因学的经典。到宋、金、元时期,社会剧烈变革,学术争鸣,学派蜂起,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许多医家创立新理论,促使中医内科学得以长足进步。出现了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学派,世称“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张子和认为疾病的形成在于邪气所致,主张“邪去则正安”,提出汗、吐、下攻邪三法,后世称为“攻下派”;李东垣推崇《内经》“人以脾胃为本”,力主“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治病以补脾胃为主,故后世称为“补土派”;朱丹溪举“相火论”,认为相火最易妄动而耗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主张滋阴降火,后世称为“滋阴派”。“金元四大家”虽立论不同,但都是在《内经》与《难经》基础上,从不同侧面发展了中医理论,丰富了辨证治疗的方法。明清两代是温病学说蓬勃发展时期。明代吴又可提出了“疠气”特异病因,专论瘟疫的传染途径、证候及治法。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对外感温病进行了深入探讨,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与伤寒六经辨证相辅相成,成为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两大体系。随后,赵献可、张景岳、王清任、唐容川等,在《内经》《难经》理论基础上,对命门学说、瘀血理论、血证辨证等方面都有所发挥,为中医内科学增添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内科学发展很快,大量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古医籍整理、教材建设和临床专著的编写等使中医内科在学术上达到了新水平,对许多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已日益明确和深化,在诊断、辨证分型上进一步规范,防病治病方法上有许多创新,内科疾病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中医外伤科学起源很早,外科约在4~5世纪,伤科约在9世纪,古属“疡科”,元代称“正骨科”,直到清末,逐步发展成熟。

早在汉代,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学家华佗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麻醉术。晋代有了我国第一部中医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载方140余首,总结了许多治疗金疮痈疽、疔疖及其他皮肤病的经验。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及唐代的《千金方》都有不少中医外科医治的记载,如瘿瘤、疔疮、痈疽、痔瘘、虫蛇兽咬伤及各种皮肤病等。宋、元两代中医外科发展较快,著作颇丰,如《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外科精要》《世医得效方》等,对外科病的辨证及创伤外科的内外结合治法都有独到之处。

明代外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尤以陈实功《外科正宗》成就最大。该书收录了大部分的外科治法,并详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到了清代,《医宗金鉴》一书总结了前人经验,对外科和伤科诊断、用药与治疗手法都有很系统的说明,是中医外伤科的重要文献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在治疗痈、疮、疔、毒、结扎和注射治疗内痔、切开或挂线治疗肛瘘、辨证治疗脱疽、中西医结合治烧伤、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治疗骨折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妇产科方面《内经》中有许多记载,如不孕、不月、子瘤、血枯、石瘕等。《伤寒杂病论》中专论妇科妊娠、产后、杂病三篇,理法方药严谨,对妇科临床指导意义深远。唐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经效产宝》。宋代陈自明著《妇人良方》、明代王肯堂著《证治准绳》及武之望的《济阴纲目》,这些著作对中医妇产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清代的《傅青主女科》主张治疗妇女病以培补气血,调理脾胃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妇产科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些妇科常见病如月经不调、不孕、子宫肌瘤等由中医治疗提高了疗效。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针灸纠正胎位防止难产、中药治疗宫颈癌、中药引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儿科古称“哑科”。在战国时期已有了儿科医生,西汉初期的《颅囟经》是我国儿科第一部专著。北宋儿科名医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以五脏为纲辨小儿疾病,对水痘、麻疹等几种发疹性传染病已有了较深刻认识。元代儿科名家曹世荣撰《活幼新书》,对惊风、抽搐辨证治疗有独创之处,所录治方效果显著。明清两代儿科有了较大发展,各种儿科著作相继问世,具有代表性的如《幼幼集成》《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内容十分丰富,对惊风、发热、呕吐都有很多独特见解,其中收集了不少验方和外治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儿科发展迅速,出现了崭新面貌。过去儿科四大证——痘、痧、惊、疳,其中痘(天花)被消灭,痧(麻疹)已控制,惊(破伤风)、疳(疳积)发病率大大下降。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急、慢性传染病和常见病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猩红热、肝炎、肾炎、腹泻等疾病,都展示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针灸学起源很早也最具特色,在《内经》《难经》中已有记载。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总结了秦汉、三国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宋代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造铜人孔穴模型,上刻经络循行路线及穴位,作为教学、考试之用。明代杨继洲集历代针灸经验及学术成就,并加入自己体会写成《针灸大成》,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学发展迅速,翻印、校点、注释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古代针灸医籍。针刺镇痛、经络实质、特异穴位治病作用等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药物学与方剂学也有同步发展。《神农本草经》之后,唐代《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16世纪中叶,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了闻名世界的巨著《本草纲目》。该书收药1 892种,药物图1 000多幅,载方11 000个,纠正古版本药物书中错误上千处,并将药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全面整理总结了我国人民在明代以前的用药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之后又有很多药物学专著相继问世,如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和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都从不同方面为药物学增添了新内容。

药物学的发展,带动并分化出相应学科,对于如何炮制加工药物,南北朝时的《雷公炮炙论》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同时,药物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方剂学的诞生和发展。由《内经》13方到《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62方,至晋代葛洪撰《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普济方》,清代的《医方集解》与《成方切用》等都是传世之作,是研究方剂学的重要文献。新中国成立后,中药研究从单体提取,到复方成分的研究,中药新品种的发现如红景天、青蒿素……一大批已应用到临床。剂型的改革如注射剂、粉针、片剂、气雾剂、冲剂、胶囊、口服液等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应用,也提高了疗效。

综上所述,内、外、妇、儿、针灸、药物这些中医药主干学科,伴随着基础理论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实际上中医药学内容还十分丰富,浩瀚无际。如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眼科等著作颇丰,也各具学术特色,对临床贡献也很大。除此以外,中医治病方法手段很多,以方药、针灸为主,还有刮痧、火罐、水疗、蜡疗、泥疗、推拿、捏脊、割治等,这些疗法还在不断改进、发展,如小针刀、中药离子透入等,一个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迅速革新的古老医学,日益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