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激综合征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预激综合征是指房室间除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外,还存在传导旁路(附加束),其是传导捷径,并有传导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室上性激动分路下传,通过旁路传导提前到达心室,预先激动整个或部分心室,故名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病人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其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体征,但常导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预激综合征病人发作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治疗基本同室上性心动过速。

【发病机制】

预激综合征是指房室间除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外,还存在传导旁路(附加束),其是传导捷径,并有传导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室上性激动分路下传,通过旁路传导提前到达心室,预先激动整个或部分心室,故名预激综合征。常见的附加束有:①Kent束:是连接心房至心室之间的肌束;②James束:是连接心房至希氏束之间的肌束;③Mahaim束:是连接房室结下部或希氏束至室间隔肌部之间的肌束。隐匿型房室旁路是指旁路仅有心室向心房逆传的功能,而无心房向心室的传导功能(单向阻滞),但可将正常传导传至心室的激动经隐匿旁路逆传至心房形成折返,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

预激综合征病人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其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体征,但常导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发生心房颤动或扑动时,心室率常可达到220~360次/min,而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产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辅助检查】

心电图表现如下。

1.典型的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①P-R间期<0.12s;②QRS波群起始部可见粗钝的预激波(delta波),其后部分为正常传导的QRS波群,二者融合使QRS波群加宽变形;③可有继发性ST-T改变。按心前区导联上的QRS波群主波和预激波的方向,可分为A、B两型。预激波和QRS波群主波在V1~6导联均向上者为A型,提示预激发生在左室或右室后底部;预激波和QRS波群主波方向在V1导联向下,V5、V6导联向上者为B型,提示右房室间有旁道,心室右侧壁预激(图17-13)。

图17-13 典型的预激综合征(A型)

2.变异的预激综合征 ①L-G-L综合征:P-R<0.12s,QRS波群形态正常,无预激波;②Mahaim型预激综合征:QRS波群起始部有预激波,但P-R间期正常。

【治疗】

1.一般治疗

(1)单纯预激综合征或偶然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但无明显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者不需要治疗。

(2)预激综合征病人发作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者,治疗基本同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应注意,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激动由旁路下传心室,由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逆传心房)禁用兴奋迷走神经的药物、维拉帕米、洋地黄、普萘洛尔。

(3)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者,应首选电复律治疗,药物可选用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胺碘酮等,以延长旁道不应期,减慢心室率。

2.介入治疗 通过电极导管进行射频消融,阻断旁道,达到根治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