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配伍之谜

中药配伍之谜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单味中药性味的把握,是遣方用药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中药配伍,更体现了中医思想的光芒。第一种,两种功效主治相近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其效力益彰。基于此,后世在中药配伍过程中,发展出了大量的“对药”。所谓君臣佐使,是中医将多味中药配合应用时,对中药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象化的认识。其中,君,即君主,即主帅,譬若刘备,是一方之主,对所治疾病起到最为关键的治疗作用。至9点,热起,试体温,已达39.6℃。

中药治病,旨在以偏治偏。前者之偏,是中药性味之偏;后者之偏,是人体阴阳之偏。如以寒凉清热,所清之热,并非细菌病毒,而是改善了体内阳热亢盛的环境。这些细菌病毒,必须在阳热的环境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用药后体内环境改变了,细菌的致病能力下降,人体正气即可将其排出体外,从而治愈疾病。

徐大椿有云:“用药如用兵”。中药有勇猛如张飞,有忠义如关羽,有宽厚如刘备。万马军中,面对成百上千、性情各异的将士,该如何调遣,排兵布阵,才能统帅好这支部队,与正气一道,同仇敌忾,共抗诸邪呢?下面我们就从方剂学中来体验中医遣兵用将的智慧吧。

从上一讲中药性味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针对不同性质的邪气,有不同的药物来祛除;针对不同性质的正气虚损,也会有不同的药物来补益;疾病发生在不同的部位,用药也会有所区别。有朋友问,我把每一味中药学精学透,用到恰到好处,是不是就可以治病了呢?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对单味中药性味的把握,是遣方用药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中药配伍,更体现了中医思想的光芒。下面我们还是从一则医案出发,一起体会一下中药配伍的意义。

女,32岁。以口角糜烂就诊。近2个月来,口角糜烂反复发作,时左时右。鼻干痛。经服三黄片一类清火药后即可缓解,但不久仍会复发。诊其舌淡苔薄黄,脉数。至此似乎一派热象,用黄芩、黄连等清热药本当痊愈,但为何火总是清而不去呢?继续询问,原来患者自产后腰痛已逾五年,得温痛减。夜尿2~4次,小便清长。再看舌脉象,舌苔虽黄但舌色不红反淡,脉虽数但两尺沉而无力。

看到这里我们知道,患者出现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上火”,而是所谓的“上热下寒”。上热为标,下寒为本。面对这样一位患者,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单味中药,可以与病情相符。于是我们想到了方剂。

如果将清火的黄连与温下的肉桂放在一起,令标热清,本寒化,标本兼治,寒热并举,就形成了一个经典的方剂:交泰丸。所谓交泰者,火本在上,水本在下。但在周易中,这种火上水下的卦被称为“未济”卦,是很差的卦象。原因在于,这种状态下,火独自上炎,水独自润下,水火相背,越距越远。而反过来,让火在下,水在上,则火上行而暖水,水下行而制火,水火既济,称为“既济”卦,是很好的卦象。所以,交泰之义,即交恰水火,否极泰来。

在对中药进行配伍的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思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第一种,两种功效主治相近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其效力益彰。如麻黄与桂枝相配,则发汗解表之力大增;石膏与知母相配,则清热除烦之力愈强。第二种思路,是以一种药物的偏性,来减轻另外一种药物的毒性作用。如半夏有毒,一般不会直接入药来用,但经过生姜炮制后,半夏的毒性就会大减。熟地黄滋腻碍胃,配合以辛香醒脾之砂仁后,其对脾胃的副作用即可得到一定的改善。基于此,后世在中药配伍过程中,发展出了大量的“对药”。由于简单实用,灵活便捷,深受临床医师的喜爱。最典型的如近代名医施今墨,后人有专著来介绍施老的对药经验。

认识了中药配伍的意义,了解了中药配伍最基本的两种形式,下面我们开始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是中医将多味中药配合应用时,对中药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象化的认识。其中,君,即君主,即主帅,譬若刘备,是一方之主,对所治疾病起到最为关键的治疗作用。臣,即臣属,即战将,譬如关羽、张飞,辅佐君主,助其一臂之力。佐,即微臣,即副将偏将,譬如王平、廖化,以弥补君臣力之不足。使,即信使、士卒,以通风报信,为全军引路。

由于上述身份地位的差异,在用药时,药物的选择,药量的轻重,也就相应的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君药通常会选择气厚力猛之品,所用分量也常常是全方中最重的;臣药次之;佐使药通常放在一起来说,分量最轻。下面我们还是通过一则无疾自治的实例,来帮助大家体会一下君臣佐使的意义。

2008年4月,无疾到广西北海旅游。无疾此前从未近过海水,当日兴奋之余,在海水中泡了半天。至晚上8点左右,有些恶寒感觉,没有在意。至9点,热起,试体温,已达39.6℃。心烦,无汗,不恶寒,而恶热。脉数有力。此热在气,邪已入里,急需清里透表。处麻杏石甘汤原方:生石膏20g,麻黄10g,杏仁6g,甘草6g。1剂。

幸好当地药店关门较晚,十点左右将药取回。无处煎煮,仅以开水冲泡15分钟后,服半剂。约半小时后,汗出,热退,病愈。第二天即乘机返京。

以上方中,药物结构比较鲜明,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病邪已入里化热,亟当清热,故重用石膏为君,以其辛甘大凉,清而能透。邪从外来,入体不深,最宜从表而解;但汗孔闭合,邪无出路,故当发汗解表,给邪以出路。故以麻黄为臣,助君透达。邪从表入,皮毛约束,则肺气失于宣降;理肺气而选杏仁为佐。甘草性平和缓,调和表里为使。

鉴于本书读者以中医爱好者和零起步的初学者为主,又考虑到整体篇幅,本篇所讲的方剂,以最为常用的中成药为主。一则方便实用,可以直接服用,免去煎熬之烦琐;二则既然作为成药,该方得以流传久远,说明此方在临床必有或广、或专的效验之功。能够充分、合理的用好现有的中成药资源,生活中很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可以得到解决了。不过为了让大家对中医方剂、中医用药配伍思想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无疾特意挑选了几首临床比较常用的典型方剂,加以讲解,以明方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