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钙拮抗药的基本概念

钙拮抗药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钙拮抗药是能抑制钙离子依赖过程的一组药物。第一个作为商品的钙拮抗药是普尼拉明,于1960年在前西德上市,用于治疗心绞痛。维拉帕米是在美国上市的第一个钙拮抗药,比欧洲晚19年。硝苯地平是在美国应用量最大的钙拮抗药。1985年,钙拮抗药的销售额达11.2亿美元。1985年,美国医院处方中钙拮抗药占心血管药物处方的5%,到1990年则占23%,故有些学者称20世纪80年代是钙拮抗药的年代。

钙拮抗药(calcium antagonist,CaA)是能抑制钙离子(Ca2+)依赖过程的一组药物。CaA的概念由Fleckeinstein首先提出。现在认为CaA应具备下列性质:①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可被Ca2+所逆转;②可防止异丙肾上腺素中毒量引起的心肌内Ca2+积聚;③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中Ca2+成分;④抑制钙依赖性慢通道动作电位及肌张力。CaA还有其他许多名称,如Ca2+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antagonist),Ca2+内流拮抗药(calcium entry或influx antagonist)和慢通道拮抗药(slow channel antagonist)等。

1983年,Cavero认为用“慢通道阻滞药”,作为那些选择性阻滞电压操纵性钙通道(voltage-operated channel,VOC)药物的名称更为合适。但Triggle则认为,Ca2+内流阻滞药较为实用。理论上,慢Ca2+通道阻滞药和Ca2+内流阻滞药都是CaA的亚类,他们抑制慢钙离子通道的Ca2+内流。但CaA的作用远非如此,而且作用部位、作用机制迄今还不十分清楚。

1985年,国际心脏病协会和联合会鉴于该类药物命名混乱,故建议统一采用“钙离子拮抗药”一词。

第一个作为商品的钙拮抗药是普尼拉明(prenylanine),于1960年在前西德上市,用于治疗心绞痛。美国的FDA没有批准其在市场上应用。1978年,普尼拉明专利失效。

第二个钙拮抗药是维拉帕米(verapamil)。1962年由前西德化学家合成,1962年首次上市用于治疗心绞痛。原先认为维拉帕米是β受体阻滞药,直到1968年药理学家Fleckenstein发现它具有阻滞钙离子进入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维拉帕米的药理学作用才得以澄清。维拉帕米是在美国上市的第一个钙拮抗药,比欧洲晚19年。

硝苯地平是在美国应用量最大的钙拮抗药。由于本品具有较强的扩张冠脉的作用,所以它能预防和治疗冠脉痉挛,并可用来治疗高血压和劳力性心绞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钙拮抗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迄1984年止,国外40多个工厂开发了51种钙拮抗药。1985年,钙拮抗药的销售额达11.2亿美元。仅硝苯地平一种药物,1985、1986、1987年的销售额分别为4.25亿、4.65亿、5.10亿美元。1985年,美国医院处方中钙拮抗药占心血管药物处方的5%,到1990年则占23%,故有些学者称20世纪80年代是钙拮抗药的年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