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可以阻断过敏进程,但并不是所有的过敏性疾病都可以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必须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明确又无法避免,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患者。目前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夸大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过度使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过分依赖特异性免疫治疗等许多问题。
一、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适应证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指过敏患者在确定了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后,将过敏原配置成各种不同浓度的提取液,给病人反复注射,或通过口服、舌下含服等方式与病人接触,浓度由低到高,剂量由小到大,达到一定浓度和剂量后,维持注射一定时间,使病人对此类过敏原的耐受力提高,再次接触此类过敏原后不再产生过敏现象或过敏症状得以减轻,并且在脱敏治疗结束后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疗效,甚至维持终身不再发病。
尽管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挫折,甚至一度在许多欧美国家中被禁止,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循证医学的证据证实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特异性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当前过敏反应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目前过敏性疾病唯一的对因治疗方法,又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意义。
与其他疫苗治疗相比,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专业性更强,因此特异性免疫疗法应由过敏反应专家来处方,同时由受过过敏反应训练的医师负责治疗。开始治疗时病人必须是缓解期或症状轻微的时候。
1.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标准
(1)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检测阳性,包括体内检测(皮内试验、点刺试验)或体外检测(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酶免法等)。
(2)患者未接受禁忌治疗。
(3)使用高质量的标准化过敏原提取物。
2.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适应证
(1)由不可避免的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等。
(2)虽然体内试验和体外检测吸入性过敏原均为阴性,但是从病史和激发试验的结果看仍然高度怀疑对此类吸入性过敏原敏感者,也可以尝试使用特异性免疫治疗。
(3)对于食物和药物过敏患者,即使经过检测已经确诊,一般均建议采取避免接触的原则,除非极个别情况下,病人对此类食物或药物极端需要而又无法用其他食物或药物代替,如对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过敏外伤患者,可以极端谨慎地进行脱敏注射。
(4)对昆虫叮咬过敏的患者,在确诊的情况下可以用相应的抗原脱敏注射,如蜂毒免疫治疗是治疗膜翅目昆虫叮蜇引起过敏反应的唯一有效措施。
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禁忌证
免疫疗法有不少禁忌证,如不掌握适应证,在禁忌进行免疫治疗的情况下进行免疫治疗,不但无效,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免疫疗法的禁忌证分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两方面。
1.绝对禁忌证
(1)呼吸道感染性炎症。
(2)哮喘的严重发作期和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的严重哮喘(FEV1低于预计值的70%)。
(3)反应器官不可逆的改变(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4)活动期肺结核。
(5)恶性肿瘤。
(6)严重的免疫病理和免疫缺陷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7)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紊乱等。
(8)严重的心血管性疾病。
(9)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包括滴眼剂等局部用药)或ACE抑制剂。
(10)过敏原曾引起剧烈过敏反应,脱敏治疗可能有危险者,如有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11)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12)伴有Ⅲ型变态反应病的患者,有可能因脱敏注射引入大量抗原,促使形成新的免疫复合物,使Ⅲ型变态反应病加重。在脱敏过程中发生全身或局部反应,疑与免疫复合物形成有关者,亦应中止免疫治疗。
(13)应用肾上腺素的禁忌证:因为脱敏治疗发生严重副作用时需用肾上腺素抢救,所以凡有应用肾上腺素的禁忌证者,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是否进行脱敏治疗,应权衡得失,慎重考虑,但因脱敏注射导致严重反应的情况甚为罕见,故此条仅供参考。
2.相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是指当时情况不适宜进行免疫治疗,情况改善后仍可进行。
(1)年幼:5岁以下儿童无相关临床疗效及安全资料。
(2)妊娠。
(3)Ⅰ型变态反应病严重发作时。
(4)重度特异性皮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
三、特异性疫苗治疗评价
过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目前着眼于疾病症状的改善或阻止长期进展。过敏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包括过敏原的避免、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非抗炎性药物改善症状或通过抗炎性药物干涉炎症进程)和特殊的治疗,即特异性疫苗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一直是首选的方法,是所有过敏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它可以减少远期治疗的必要。随着人类对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与认识不断加深,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北京协和医院叶世泰教授总结出的避、忌、替、移四点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避即避开一切可疑或已明确的致敏原,包括一切致敏性吸入物、食物和接触物。忌就是忌服或忌用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致敏食物和药物。替就是用作用相同或相似而又不致敏的食物和药物,来代替那些可能或明知的致敏食物和药物。移就是将致敏原从病人的生活环境中移走,或将病人移出不利的生活环境。
药物治疗依然是目前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最主要和首选的措施。由于现代科技和药学的发展,使得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不断更新,疗效越来越好,副作用越来越小。特别是以治疗哮喘为代表的药物,给药途径产生了质的飞跃。采用吸入方法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和器官,与传统的口服给药相比,具有作用直接、起效迅速、所需药物剂量小、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尽管药物很有效,而且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但是药物却仅能改善或控制症状,没有能力阻止病情的进展。
特异性免疫治疗能通过干涉过敏性炎症的病理生理机制而从根本上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特异性免疫治疗始于Freeman和Noon在1911年用以治疗花粉症,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尽管因为其作用机制不清而争论不断,但只要适应证适当,这种治疗的疗效是没有问题的。通过使用合适的过敏原提取物和正确的使用周期,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危害,减少抗过敏性药物的使用,最终提高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异性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考虑到过敏原IgE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多器官疾病,因此特异性免疫治疗应当建立在对过敏原敏感的基础上,而不是疾病本身或症状上。
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及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的优越性还需要长期的观察,包括单一疗法与联合疗法对病人的适合性,阻止疾病的长期进展,成本、有效性、副作用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