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时间:2022-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本方由二陈汤加白术、天麻而成。2.现代常用参考剂量为半夏9~15g,天麻6~12g,茯苓10~20g,陈皮5~15g,白术15~30g,甘草3~6g。半夏配伍天麻 半夏辛温性燥,能够燥湿化痰,为治疗诸痰证的主药。本方治疗眩晕疗效较好,可称本方为治疗风痰眩晕的专方。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

【来源】

本方来源于《医学心悟》,原文如下:

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内动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是也,逍遥散主之。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

讲解

1.本方主治病机明确,即湿痰壅遏。

2.主治证候明确,即眩与晕。

3.原文就逍遥散与本方的主治作了鉴别。

【组成】

半夏一钱五分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 白术三钱 甘草五分

1.天麻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秋冬或初春采取,秋冬采收者,质地饱满,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称为冬麻,习称“明天麻”,质优。而初春天麻发芽时采收者,质地偏枯,称为春麻,质次。过去所用天麻为野生品,由于本品超好的疗效,野生药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进行人工栽培。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种上天麻的种子或块茎均不成功,这个古人早已发现,并认为本品不是随便栽种就可以的,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种药物,故名天麻。近人研究发现,天麻须与密环菌共生,这才发现了天麻的栽培方法。现在临床上所用的天麻绝大部分是栽培品,由于天麻的价格较高,由红薯仿制的天麻屡见不鲜。天麻治疗眩晕的疗效极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天麻具有平肝息风之功,李时珍称“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

2.本方由二陈汤加白术、天麻而成。二陈汤燥湿化痰,可见本方主治必有痰。天麻为治疗“内风之圣药”,也是治疗头痛、眩晕的要药。白术健脾燥湿,以治生痰之源。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功,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

【剂量】

1.本方是清代方,剂量换算如下: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各3g,白术9g,甘草1.5g。

2.现代常用参考剂量为半夏9~15g,天麻6~12g,茯苓10~20g,陈皮5~15g,白术15~30g,甘草3~6g。

【用法】

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本方水煎服,煎药时加入生姜1片,大枣2枚,取汁300~400ml,分2次温服。现代用法与原用法基本一致。

【配伍】

半夏配伍天麻 半夏辛温性燥,能够燥湿化痰,为治疗诸痰证的主药。天麻平肝息风之力强,主要用于肝风内动之眩晕。前者治痰,后者治风,二药配伍,能够治风化痰,实为治疗风痰眩晕之首选药对。

【应用】

原方主治明确,即湿痰壅遏之头旋眼花,也可以说是风痰上扰之眩晕,症见眩晕头痛,胸闷,呕吐,恶心,耳鸣,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现代多用本方治疗梅尼埃病、神经性眩晕、冠心病、高血压病、颈型眩晕、肌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属风痰上扰证者。

要想正确使用本方,须把握以下四个字:风、痰、吐、眩。

一是风和眩。主要表现为眩晕,或轻或重,轻者仅觉视物旋转,眼前发黑,不能走动;重者天旋地转,如坐舟船,静躺时亦感觉旋转不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为天麻主治。本品能够平肝息风,为“内风之圣药”,是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肢体的颤动也是肝风内动的一种表现,如梅尼埃病发作时出现的眩晕、手抖等。患者眩晕,不能站立,如风吹树倒状,遂有“无风不作眩”之说。

二是吐和痰。此为方中二陈汤的主治,特别是方中的半夏,燥湿化痰之力强,故为治痰之圣药,也是治疗呕吐的要药。此类患者平素痰多,或形体较丰,眩晕发作时伴有剧烈的呕吐,初起可吐出胃内容物,后期即便无物可吐,也吐出胃内黏液,状如痰涎。故有“无痰不作眩”之说。

方中由于半夏、天麻等药的配用,使得本方可主治风、痰,风、痰得除,呕吐、眩晕自解。本方治疗眩晕疗效较好,可称本方为治疗风痰眩晕的专方。本方应用最多的临床报道是梅尼埃病等导致的眩晕。

姚某,女,48岁。1998年4月21日初诊。间断性头晕伴视物旋转感、恶心、耳鸣3年,再发并加重2天,经X线颈椎摄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检查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数正常。西医诊断:梅尼埃病。诊见头晕伴视物旋转感,恶心呕吐,耳鸣,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眩晕(痰湿中阻型)。处方:半夏、天麻各10g,白术、茯苓、陈皮、竹茹各12g,甘草、砂仁各6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温服,连服8剂,眩晕治愈,随访半年未复发。(《陕西中医》,2008;7:866)

【加减】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 由于泽泻汤由泽泻、白术二药组成,所以实际上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泽泻,泽泻能够利水渗湿,泽泻汤主治“眩冒”,故二方合用可加强对风痰上扰的治疗作用。

【名家论述】

《医学心悟》清·程钟龄 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内动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是也,逍遥散主之。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有气虚挟痰者,书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重下轻也,六君子汤主之。亦有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者,六味汤。亦有命门火衰,真阳上泛者,八味汤。此治眩晕之大法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