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流脑的“五项注意”

预防流脑的“五项注意”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脑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出现病例后,对家庭成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密切观察,一旦有发病迹象,如发热,即应进行治疗,以免延误。密切接触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幼儿园、学校出现病例后,即使不是密切接触者,最好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预防。

流脑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有13种血清群,我国致病的血清群一直以A群为主,B、C、Y、W135群仅有少量发病,但近年来我国检出的B、C群所致病例有增多迹象。

我国1982年制定并实施普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伴随着人们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我国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00年以后,发病率下降到0.2/10万以下。流脑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它的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健康人群中携带病菌的比例为10%~20%,流行时携带比例会更高一些。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当个体抵抗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吸烟,居住生活环境拥挤时,人体容易发病。

脑膜炎是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发病时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表现。本病病死率较高,过去在50%以上,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维持在8%~15%的较高水平。另外10%~20%的存活者将长期留有后遗症,如智力障碍、听力损伤等。本病传染性较低,病菌对抗生素敏感,一般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就不再有传染性。

预防流脑的发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不直接面对他人,以减少传播、感染的机会。

(2)改善居住、工作环境,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区。

(3)接种疫苗。我国目前有两种疫苗,分别针对A群和A+C群,疫苗安全有效,保护效果也较好,可以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咨询接种疫苗的相关事宜。

(4)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出现临床症状后,即去医院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防止死亡

(5)保护接触者。出现病例后,对家庭成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密切观察,一旦有发病迹象,如发热,即应进行治疗,以免延误。密切接触者(主要指同吃、同住人员)要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药。幼儿园、学校出现病例后,即使不是密切接触者,最好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预防。服药不仅可防止发病,也可消除带菌状态,阻断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