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抑制药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免疫抑制药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免疫抑制药治疗,组织配型和血液透析用于肾脏移植,使其成功率大大提高。90年代以后强有力的免疫抑制药的不断出现,这使得尸体供肾的1年移植肾存活率提高到90%以上。这些免疫抑制药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以Gorer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是抗体导致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而以Medwar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由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才是引发排斥反应的关键。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免疫抑制药治疗,组织配型和血液透析用于肾脏移植,使其成功率大大提高。1963年Starzl提出了联合应用硫唑嘌呤及皮质类固醇的标准免疫抑制方案,成为传统的抗排斥反应疗法。1978年Calne首先应用环孢素(CsA)进行免疫抑制治疗,20世纪80年代全面推广后,显著提高了移植肾的存活率。尸体供肾的1年肾存活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了80%左右,至此世界器官移植进入“环孢素时代”。90年代以后强有力的免疫抑制药的不断出现,这使得尸体供肾的1年移植肾存活率提高到90%以上。霉酚酸酯(MMF)的广泛应用使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他克莫司(FK506)防治急性排斥反应的功效显著,与MMF联合应用更提高了治疗效果,抗CD25巴利单抗、达利珠单抗的问世,进一步提高了诱导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这些免疫抑制药的出现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器官移植技术兴起的早期,人们就对器官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Gorer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是抗体导致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而以Medwar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由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才是引发排斥反应的关键。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移植物直接造成损害的物质究竟是抗体还是细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