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室肌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心室肌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在于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几乎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同时,期前收缩也有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便不能引起心肌兴奋而收缩,这样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舒张期,这就是代偿间歇。2.暴露心脏将已破坏脑和脊髓的蟾蜍仰卧位固定于蛙板上。5.打开计算机,进入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实验模块→循环系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目的】

1.掌握心脏活动的描记方法,观察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时心肌兴奋性的阶段性变化。

2.了解心脏活动的特点及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产生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

心肌每兴奋一次,其兴奋性就发生一次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在于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几乎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内,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而收缩,但在舒张早期以后,给予一次较强的阈上刺激就可以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之前,产生一次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称之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同时,期前收缩也有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便不能引起心肌兴奋而收缩,这样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舒张期,这就是代偿间歇。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用品】

任氏液,计算机,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刺激器,刺激电极,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张力换能器,铁架台,小试管,滴管,丝线。

【实验步骤】

1.破坏脑和脊髓取一只蟾蜍用水冲净,左手中指、环指夹住蟾蜍的两个前肢,小指和掌心固定夹住蟾蜍的两个后肢,示指压住其头部前端使头前俯,大拇指固定蟾蜍头部。右手持探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1~2cm,然后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将探针抽出,而后再由枕骨大孔向后刺入椎管捣毁脊髓(图2-9)。

2.暴露心脏将已破坏脑和脊髓的蟾蜍仰卧位固定于蛙板上。由剑突水平向两肩关节方向剪开皮肤,然后沿胸骨打开胸腔,剪开心包,充分暴露心脏(图2-10)。

图2-9 蟾蜍脑和脊髓的破坏

图2-10 蟾蜍心脏腹面观

3.将连有线的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住心尖后,再将连线缚于张力换能器的簧片上,调整张力换能器,使连线松紧适度。

4.将与计算机连接的刺激电极的两端分别与蛙心夹和蟾蜍的身体相连。

5.打开计算机,进入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实验模块→循环系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调节刺激频率到单刺激,刺激强度到中等强度。

【观察项目】

1.记录一段正常心肌收缩曲线。

2.观察刺激落到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早期能否引起期前收缩?

3.当刺激落在心室舒张早期之后能否引起期前收缩?如能引起期前收缩,观察其后是否出现代偿间歇?典型结果如图示(图2-11)。

图2-11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典型结果图

【注意事项】

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要完全。

2.蛙心夹与张力换能器间的连线一定要垂直,且与轴心一致,并应有一定的紧张度。

3.注意滴加任氏液,以保持蛙心适宜的环境。

【思考题】

1.心肌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何特点?与骨骼肌有何不同?

2.心肌为什么能产生自动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

(崔艳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