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血管疾病影像检查的评价

心血管疾病影像检查的评价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MRI的空间分辨率低于血管造影及CT成像,对心脏的细微结构,如冠状动脉细分支和心脏瓣膜的显示较差。而CT及MRI对心瓣膜显示相对欠佳,较少用于心脏瓣膜病的检查。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在临床应用中应取长补短,合理选择,才能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

MRI的对比和空间分辨率均优于超声和核素成像,是先天性心血管病复杂畸形和心肌缺血病变的有效的检查方法,应用日益增多。对心肌病、心脏肿瘤、心包病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无电离辐射,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造影剂,而且可以多方位成像,能很好地显示心脏血管结构及病变。但MRI的空间分辨率低于血管造影及CT成像,对心脏的细微结构,如冠状动脉细分支和心脏瓣膜的显示较差。心律失常对MRI图像质量的影响难以克服,心脏功能的测定不够精确,对大血管冠状动脉钙化反应不敏感,对安装心脏起搏器及检查部位有顺磁性(如铁)异物者,则不能进行MRI检查,是MRI的缺点。

心血管造影虽然是有创性检查(包括传统的血管造影和DSA),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的诊断,目前仍然是“金标准”,而且,在心血管造影引导下可以对一些心血管疾病进行介入治疗,因此在血管疾病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声检查无创、方便、费用低,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对心脏瓣膜病应优先选用。而CT及MRI对心瓣膜显示相对欠佳,较少用于心脏瓣膜病的检查。

常规CT对心脏疾病除可显示心包积液及钙化、冠状动脉钙化以外,应用价值不大。

MDCT成为冠心病诊断筛查的重要手段,可显示冠状动脉有无狭窄、明确斑块的性质、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异常及有无心肌桥形成、观察冠状动脉支架及搭桥术后桥血管的通畅性等,是目前冠状动脉疾病检查和随访的最佳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

MDCT心血管造影诊断大血管病变,清晰、直观,可以代替有创性的心血管造影,对主动脉病变(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狭窄)、肺动脉病变(狭窄及肺动脉栓塞)诊断准确,空间分辨率高于MRI,特别是对细小血管的显示优于MRI。MDCT在清晰的背景上显示血管结构,对疾病的观察全面,是其较DSA血管造影单纯观察血管的优势。

EBCT可以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灶,可显示心脏结构、定量计算心肌及检测心室功能、显示冠状动脉病变。随着MDCT的技术进步,其血管成像的效果已超过EBCT的效果。

CT及MRI血管造影分辨率高,均能显示外围血管病变,在此方面优于多普勒超声。

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在临床应用中应取长补短,合理选择,才能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