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颅脑基本概念

颅脑基本概念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T血管造影对血管及其病变的显示可与DSA相媲美。CT灌注成像,用以显示早期脑梗死及肿瘤的定性诊断。CT对颅顶、颅底及脑表面的局限性病变有时显示不佳。沿脑膜转移的转移性病变可能漏诊。特别是颅底部伪影较多,较小的病变显示不清,如小脑、脑干部的较小的病灶,如梗死灶、出血灶等疾病可能显示不清或漏诊。使用含碘对比剂可能有并发症,应注意观察,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可避免严重情况发生。

1.颅脑CT检查方式及图像的特点

(1)常规横断面图像,必要时冠扫。

(2)常规平扫。

(3)必要时增强,一般采用静脉点滴或推注即可,怀疑血管疾病或垂体微腺瘤时需做动态增强。

(4)常用脑窗,也用骨窗。

(5)注意伪影。

(6)CT图像后处理:多层螺旋CT可以进行多平面重建,如冠状、矢状、任意方位重建,对病变观察更全面,定位更准确。CT血管造影对血管及其病变的显示可与DSA相媲美。CT灌注成像,用以显示早期脑梗死及肿瘤的定性诊断。

(7)CT介入:可在CT引导下穿刺进行活检(帮助定性诊断)和治疗(如进行血肿的抽吸)。

(8)肿瘤适形放疗CT模拟定位。

2.颅脑CT异常表现观察要点

(1)平扫显示病灶:①高密度病灶(密度高于脑组织),如病理钙斑、急性血肿、部分肿瘤;②低密度病灶(密度低于脑组织),如脑梗死、脑软化灶、囊肿、某些肿瘤、脑水肿、慢性血肿等;③等密度病灶(密度与正常脑组织相等或相似),如某些慢性硬膜下血肿或某些肿瘤等。

(2)病灶的强化表现:不同的病变呈现不同的强化程度,如动脉瘤、脑膜瘤、垂体瘤及恶性胶质瘤多明显强化;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可轻度强化;囊肿和坏死区无强化。常见的强化方式有:均一强化,如脑膜瘤、髓母细胞瘤等;斑状强化,如血管畸形、某些星形细胞瘤等;环状强化,如脑脓肿、颅咽管瘤等;不规则强化,如恶性胶质瘤、畸胎瘤等。强化的程度和方式有助于病灶的定性诊断。

(3)脑室、脑池及脑沟的改变:表现为移位与变形、扩大与缩小。

(4)正常结构的移位:大脑中线结构(如透明隔、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及松果体钙斑等)向患侧或对侧的移位。

3.CT对脑部疾病检查的限度

(1)CT对颅顶、颅底及脑表面的局限性病变有时显示不佳。如颅顶、颅底部的骨折及硬膜外血肿不行冠扫可能漏诊。沿脑膜转移的转移性病变可能漏诊。

(2)CT有骨嵴伪影。特别是颅底部伪影较多,较小的病变显示不清,如小脑、脑干部的较小的病灶,如梗死灶、出血灶等疾病可能显示不清或漏诊。

(3)CT对小病灶的显示能力有一定限度。如基底节-丘脑区的微小病灶显示能力不及MRI。

(4)对病变的定性和鉴别常常需要CT增强检查。而碘过敏者试验阳性者不能做CT增强检查,影响了病变的定性诊断。使用含碘对比剂可能有并发症,应注意观察,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可避免严重情况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