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下肢静脉分深浅两组,浅静脉位于皮下,主要是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在小腿后外侧上行到腘窝处穿过深筋膜进入到腘静脉。2.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等致髂外静脉受压,以及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均可增加下肢静脉压,促使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症状出现较迅速,且可合并有下肢的水肿。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久立,抬高患肢,穿弹力袜。

【解剖】 下肢静脉分深浅两组,浅静脉位于皮下,主要是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在下肢内侧上行到腹股沟韧带下方的卵圆窝处进入股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在小腿后外侧上行到腘窝处穿过深筋膜进入到腘静脉。

【病因】

1.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主要由于静脉瓣膜缺陷引起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致血液倒流而产生静脉曲张。

2.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等致髂外静脉受压,以及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均可增加下肢静脉压,促使下肢静脉曲张。

【诊断】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确定有无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专门用于检查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位置。

3.深静脉通畅试验(踢腿试验、Perthes试验) 检查深静脉是否畅通。

4.多普勒血流流速仪检查 可以准确的发现功能不全的瓣膜。

5.血管超声检查 了解静脉反流的严重程度。

6.静脉造影 顺行和逆行造影,是诊断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具权威的检查方法。

附:静脉造影护理

静脉造影是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最具权威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充分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严重程度及瓣膜的破坏范围,从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分为静脉顺行及逆行造影2种。

(1)顺行造影:多用于检查阻塞性静脉疾患,经足背静脉注入造影剂,PDVI患者可发现,下肢深静脉管腔增粗,全程通畅,管壁光滑,完整。浅静脉系统亦扩张,纡曲。造影剂在深静脉内向心回流时,可通过交通支流向浅静脉。做Valsalva技术时,瓣膜所在位置失去外膨隆增加的形态,无造影剂受阻于此,在其远侧也无造影剂稀释而阻塞程度减低的现象。

(2)逆行造影:是检查瓣膜功能不全及血液反流的常用方法,在腹股沟处股静脉直接注入造影剂。根据Kistner标准,瓣膜功能如下:0级:平静呼吸时,无造影剂通过瓣膜向远侧泄漏;1级:仅有少量造影剂通过股浅静脉最高一对瓣膜而泄漏,但不超过大腿近段;2级:中度造影剂通过瓣膜而倒流至腘窝平面;3级:多量造影剂通过瓣膜而倒流直达小腿;4级:造影剂向远侧倒流直达踝部。

(3)护理:造影前做碘变态反应试验。备好造影用物:肝素钠、氯化钠、优维显、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造影后让患者适当运动,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利于造影剂排出体外。

【临床表现】 患者多在久立或午后感觉症状加重,而在平卧、肢体抬高或穿弹力袜时则明显减轻。

1.发病初期 肢体酸胀不适,沉重感,容易疲劳乏力。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有时可伴有小腿肌肉痉挛现象。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

2.病变后期 以静脉曲张和其引起的合并症为主,受损的浅静脉隆起、扩张、纡曲。

3.病程长者 在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肤出现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症状出现较迅速,且可合并有下肢的水肿。

【处理原则】

1.姑息治疗 适用于妊娠期妇女、早期轻度静脉曲张、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久立,抬高患肢,穿弹力袜。

2.注射-加压疗法 适用于孤立的小的浅静脉曲张,其原理是向曲张的静脉内注射硬化剂后加压包扎,使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相互粘连而闭塞。复发率较高。

3.手术治疗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近年亦有激光手术疗法。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护理路径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