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术后情感障碍及处理

术后情感障碍及处理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术后情感障碍常发生在麻醉苏醒期,或苏醒后的24~48h,有的可持续数天至数周。目前认为,术后精神障碍是在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的基础上,由多种因素造成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的进一步紊乱所引起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手术对术后精神障碍有显著影响。对非心脏手术来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不多,其防治的重点还是要对术后谵妄的发病早期做出诊断,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情感障碍常发生在麻醉苏醒期,或苏醒后的24~48h,有的可持续数天至数周。表现方式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发生性格上的改变,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和表现。有关术后精神障碍的名词很多,主要有术后急性精神混乱状态、术后谵忘、术后认知障碍和术后认知缺陷、术后急性脑衰竭、术后器质性脑综合征以及术后精神病等。归纳起来,术后精神障碍是指在术后数天内发生的一种可逆的和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它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精神运动行为以及睡眠等方面的紊乱。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紊乱。目前认为,术后精神障碍是在老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的基础上,由多种因素造成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的进一步紊乱所引起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

一、麻醉相关原因

1.患者因素 术后情感障碍常见于老年患者、有药物依赖史和精神疾病的患者、对手术恐惧的年轻患者。

2.麻醉药物 如氟哌利多、阿托品和阿片类药物的作用。

3.术中知晓和术后对手术创伤的记忆 略。

4.合并疾病或并发症 术后情感障碍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状,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水电解质失衡、酸中毒、低钠血症、低血糖、颅脑损伤、脓毒症、严重疼痛、急性胃膨胀、尿潴留和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等。

二、发病因素

近年来国外资料显示,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在经历主动脉瘤手术患者为46%;心内直视手术后为7%~77%;肝、肺移植术后为50%;骨科大手术可达13%~41%;上腹部手术为7%~17%。小儿停循环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5%~45%。Tim Johnson等报道,中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9.2%。

术后精神障碍常常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易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高龄。尤其在年龄>70岁的老年人。已有的研究表明,年龄≥65岁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是年轻患者的2~10倍。这可能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调控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退有关。

2.心脑代谢疾患。研究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3.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酗酒,尤其是苯二氮类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可增加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另外,长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药物、组胺H2受体拮抗药、心脏药物如地高辛、β受体阻断药、皮质甾体素、非甾体抗炎药也使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性增加。

4.感官缺陷、营养不良、心理因素等,研究显示,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精神症状。

5.促发因素。应激反应、手术创伤、术中出血或输血、脑血流降低、脑血管微栓子的形成、低血压、术后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以及术后疼痛等。手术对术后精神障碍有显著影响。研究证实,体外循环手术尤其是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比其他手术高许多倍,这与体外转流时间、低温、血流-代谢匹配、复温速率以及脑部气栓有关。有报道常温不停跳心脏手术,搏动性体外循环手术以及降低复温速率,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显著降低。骨科大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也相当高,可能与脂肪栓塞有关。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术后精神障碍通常发生在术后的前4d,夜间容易发生,具有晨轻夜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异常等方面。临床表现可轻可重,轻者精神异常轻微,持续时间短且可自愈;较重的则可出现判断能力丧失、记忆力下降、人格改变或发展成为老年痴呆症,临床上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许多患者出现错觉和幻觉,常导致躁狂和恐惧行为。根据临床特征,术后精神障碍可分为2种类型:躁狂(高警觉-高反应)型和抑郁(低警觉-低反应)型。躁狂型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对刺激的警觉性增高以及精神运动极度增强;抑郁型表现为对刺激的反应下降和退怯行为;而有些患者可表现为混合型,在躁狂和抑郁状态间摆动。

急性躁狂型术后精神障碍很容易被识别,而抑郁型常被误认为痴呆或抑郁,特别是当与痴呆共存时更难以诊断。精神量表测试对精神状态的诊断非常有帮助,脑电图对术后精神障碍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大多数术后精神障碍时脑电波节律普遍减慢,尤其是α节律,而且减慢的程度与认知损害的严重性相关。α节律减慢也见于高龄和痴呆的患者,因此需要连续动态脑电图来进行动态观察。

对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患者应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包括血浆尿素氮,葡萄糖和电解质浓度,肝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血细胞计数,尿、血和痰液细菌培养,以便排除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引起的精神异常。

四、预防

对非心脏手术来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不多,其防治的重点还是要对术后谵妄的发病早期做出诊断,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近来对心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较多。

1.低温 低温时降低脑的代谢并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因而对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帮助。研究发现将人体温度降低至30℃以下与降低到30~35℃之间相比,它们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并无显著区别。

2.血气酸碱的处理 在低温下血气酸碱的处理方法有α-稳态处理和pH-稳态处理两种。前者适用于变温动物血气分析;后者则适用于恒温动物血气分析。研究发现,按α-稳态处理的患者,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在pH-稳态下,脑血流量、脑代谢及脑的高灌注之间的耦联机制被破坏,这有可能使到达脑部的微小栓子增多。

五、治疗

1.加强对患者的术后心理治疗,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沟通:主要针对抑郁型患者,亲人安慰及交流效果较好。

2.排除可能的病因,重视患者术后的对症治疗。

3.药物治疗。镇静、镇痛药物和拮抗药物过量的不良反应,通常用小剂量静脉麻醉药可以控制如丙泊酚。针对躁动或谵妄严重的患者,可选用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20~30min分次静脉注射1~2mg),也可用苯二氮类药物地西泮2.5~5mg静脉注射。

4.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目前有学者认为钙通道阻滞药、巴比妥类药、前列腺素以及兴奋性神经质拮抗药可能对减轻各种症状有帮助。

5.其他。有学者提出使用主动脉滤过装置,这种办法从理论上讲可消除空气、脂肪及其他血管内物质所致的脑部微小栓子,但临床使用经验尚不多。另外,有学者指出减少使用体外循环可能有助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

6.患者在麻醉苏醒中常烦躁不安,需要用约束带预防患者伤害自己或PACU工作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