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五节羊水栓塞

第五节羊水栓塞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羊水栓塞仍是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加之强烈宫缩使腹腔内压过高,致胎膜破裂时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然而,在母体血液中找到羊水物质也不能肯定有羊水栓塞,必须同时有相关临床症状。总之,羊水栓塞的诊断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许多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强。如症状不典型,需做排除诊断,排除可能混淆的疾病就可诊断为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继而引起急性PE并导致出血、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此症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高达70%~80%(甚至>80%)。近年来,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及处理方法有了新的认识,病死率己明显下降。尽管如此,羊水栓塞仍是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

【原因】

羊水主要经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胎膜破裂后,胎膜与宫颈壁分离。当血管损伤或宫口扩张时则引起宫颈壁损伤,并使宫颈黏膜静脉开放。加之强烈宫缩使腹腔内压过高,致胎膜破裂时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此外在宫颈撕裂、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或剖宫产术中,羊水通过病理性开放的子宫血窦而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羊水还能在胎膜早破或破膜进入子宫壁与胎膜之间,宫缩使宫腔内压增高,羊水通过子宫壁静脉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高危因素】

临床上发生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有:①过强宫缩使宫内压增高,多数学者认为与不恰当使用缩宫素有关;②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③高龄产妇、多胎经产妇;④过期妊娠、巨大儿;⑤死胎;⑥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手术助产、中期妊娠钳夹、剖宫产、羊膜腔穿刺等,均易造成病理性血窦开放。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明确的分娩史,且在临产后、分娩时或剖宫产手术或产后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胸痛、发绀、休克、抽搐或昏迷、心搏骤停或产后出血不凝,凡此均应考虑羊水栓塞。

2.临床表现 主要为呼吸困难、休克、心力衰竭与广泛出血。

(1)肺动脉高压的表现:严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很快出现呼吸衰竭。

(2)严重低氧血症:发绀、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羊水栓塞时低氧血症可因如下因素引起:①肺血管痉挛、肺动脉高压致换气功能障碍;②支气管痉挛致通气障碍;③肺水肿、肺出血致通气与换气障碍;④心力衰竭;⑤呼吸衰竭;⑥DIC致缺血缺氧等。

(3)低血压:羊水栓塞时休克可因如下因素所致。①过敏性休克;②DIC高凝期致微血管血栓形成;③左心排血量低致循环衰竭;④心搏骤停;⑤DIC致血液不凝时出血。

(4)凝血障碍:高凝期出现与出血不成比例的休克、微血栓致脏器功能障碍、消耗性低凝状态及纤溶亢进阶段表现为血液不凝。

(5)多脏器功能损害:尤其注意急性肾衰竭(ARF),此为羊水栓塞后循环功能障碍和羊水中的抗原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加之DIC前期形成的血栓堵塞肾内小血管而引起肾脏缺血、缺氧,导致肾脏器质性损害,患者可出现少尿、无尿和尿毒症等表现。

(6)猝死:因变态反应、迷走神经兴奋或大羊水栓子堵塞腔静脉或肺动脉主干导致心搏骤停引起。

3.辅助检查

(1)胸部X线片:肺内可见肺水肿造成的双侧圆形或密度不均的片状阴影,多数分布于两肺下叶,尤以右侧多见,也可伴有肺不张、心影扩大、上腔静脉及奇静脉增宽。

(2)血内检测羊水成分:取下腔静脉或右心房或肺动脉血标本离心后分3层,上层为血浆,中层可查到羊水中毳毛、胎脂、鳞状上皮、黏液。然而,在母体血液中找到羊水物质也不能肯定有羊水栓塞,必须同时有相关临床症状。

(3)肺动脉造影或扫描:肺动脉有充盈缺损。

(4)心电图:可提示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

(5)血气分析:可示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也可为混合性酸中毒。

4.DIC的实验室检查

(1)高凝期:①试管法凝血时间缩短;②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③复钙时间缩短。

(2)消耗性低凝期:①血小板减少(<100× 109/L);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照3s);③纤维蛋白量减少;④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对照10s)。

(3)纤溶亢进期:①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实验)阳性;②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20mg/L;③D-D>500μg/L;④凝血酶时间延长(>对照3s);⑤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总之,羊水栓塞的诊断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许多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强。如症状不典型,需做排除诊断,排除可能混淆的疾病就可诊断为羊水栓塞。

【鉴别诊断】

羊水栓塞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其鉴别要点见第24章。

【病因治疗】

针对其高危因素进行预防与治疗。

【对症处理】

1.抗过敏 及早使用地塞米松,静脉缓注20mg后继续以20mg滴注。

2.呼吸管理 正压高浓度供氧,保持动脉氧饱和度或SpO2≥0.9。正压给氧效果不好时,则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或高频通气给氧。

3.解除肺动脉痉挛 应用肺血管扩张药,常用罂粟碱30~90mg静脉滴注,每日总量不超过300mg。低氧情况下,血管平滑肌对解痉药物敏感性差,所以应迅速纠正缺氧以便药效发挥。

4.抑制迷走神经反射 静脉给予阿托品0.5~1mg,与肺动脉解痉药有协同作用。

5.抗休克 早期休克因变态反应、迷走反射、肺动脉高压、DIC高凝诱发,后期可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出血所致。休克时可出现相对或绝对血容量不足,早期以补充晶体、胶体液为主。晚期伴出血时,如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0.21则应输血。如血容量基本补足而血压仍不回升,则可用多巴胺提升。

6.防治DIC 发病早期应预防性用肝素,首次以0.5~1mg/kg溶于100ml液体中滴注。之后根据情况,4~6h后酌情再用。在消耗性低凝阶段、纤溶亢进阶段,可在小剂量肝素基础上同时补充凝血物质,如凝血酶原复合物400~800U、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冷冻血浆及其他凝血物质。纤溶亢进阶段用抗纤溶药物,如抑肽酶(Aprotinin)。

7.解除支气管痉挛 可用氨茶碱250mg,溶于100ml液体中滴注。

8.脏器功能不全的治疗 如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应予以相应治疗(第20章、第22章)。

9.预防感染

10.纠正酸中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